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包括:將聚氯乙烯、三元乙丙橡膠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得到第一物料;將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將第一物料與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0-85℃依次加入抗氧劑、癸二酸二辛酯、N,N’-亞乙基雙硬脂酰胺、硬脂酸鋅、微膠囊化紅磷及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25-135℃加入偶聯劑鈦酸酯和γ-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本發明中,上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耐寒性能優異,機械強度與熱變形溫度高,熱穩定性能好。
【專利說明】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纜護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無論從機械性、熱火化學耐受性以及災害防護角度考慮,電纜的護套在防護內部原料受損以維持其正常運行方面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電纜護套必須能抵抗日曬、UV輻射、臭氧老化、化學藥品侵蝕,且能都承受高溫、嚴寒等嚴酷的氣候條件,同時在意外災害情況下仍能保證或暫時保證其正常運行。聚氯乙烯是一種很好的材料,被廣泛用于各行各業,但是聚氯乙烯不耐低溫,特別是北方冬天溫度低,對由聚氯乙烯生產的電線電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如何制備一種耐寒性能優異,機械強度高,熱穩定性好的電纜護套材料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耐寒性能優異,機械強度與熱變形溫度高,熱穩定性能好。
[0004]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將45-55份聚氯乙烯、15-23份三元乙丙橡膠及26-28.5份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l_3min得到第一物料,塑煉溫度為65-75°C ;
[0005]按聚氯乙烯為基 準將37-42.3wt%的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21_25wt%的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密度聚乙烯送入流變儀中,然后將過氧化二異丙苯溶于丙烯酸中并送入流變儀中進行共混,共混溫度為135-145 °C,共混時間為26-28min,其中高密度聚乙烯與過氧化二異丙苯的重量比為50-55:1.5-2.3,高密度聚乙烯與丙烯酸的重量摩爾比(g:moL)為30-35:0.7-1.5,然后送入二甲苯溶液中攪拌均勻,加入乙醇過濾,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0006]按重量份將22-27份第一物料與16-23份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溫度為65-75°C,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0-85°C依次加入0.25-0.75份抗氧劑、0.75-1.23wt%癸二酸二辛酯、1.25-1.4份N,N’-亞乙基雙硬脂酰胺、0.5-1份硬脂酸鋅、4-6份微膠囊化紅磷及22-26份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25-135°C加入以聚氯乙烯為基準0.2-0.45wt%偶聯劑鈦酸酯和0.2-0.3wt% Y-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0007]優選地,所述丙烯酸的濃度為75.24-81.53%。
[0008]優選地,抗氧劑可以為2,6-三級丁基-4-甲基苯酚、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二苯胺、對苯二胺及二氫喹啉的一種或多種。
[0009]本發明中,通過合理控制原料中各組分的配比得到的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制品濕氣脆化溫度降低到零下56-62°C,解決了電纜在低溫下不能使用的問題,且其耐高壓性能好,機械性能優越,抗張強度可達13.6N/_2,抗撕強度為9.3N/mm,顯著提高了其耐磨性及撕裂性能,熱穩定性能好,成本低,相同含膠量的情況下,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將45-55份聚氯乙烯、15-23份三元乙丙橡膠及26-28.5份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l_3min得到第一物料,塑煉溫度為65-75°C ;
[0011]按聚氯乙烯為基準將37-42.3wt%的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21_25wt%的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密度聚乙烯送入流變儀中,然后將過氧化二異丙苯溶于丙烯酸中并送入流變儀中進行共混,共混溫度為135-145 0C,共混時間為26-28min,其中高密度聚乙烯與過氧化二異丙苯的重量比為50-55:1.5-2.3,高密度聚乙烯與丙烯酸的重量摩爾比(g:moL)為30-35:0.7-1.5,然后送入二甲苯溶液中攪拌均勻,加入乙醇過濾,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0012]按重量份將22-27份第一物料與16-23份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溫度為65-75°C,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0-85°C依次加入0.25-0.75份抗氧劑、0.75-1.23wt%癸二酸二辛酯、1.25-1.4份N,N’-亞乙基雙硬脂酰胺、0.5-1份硬脂酸鋅、4-6份微膠囊化紅磷及22-26份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25-135°C加入以聚氯乙烯為基準0.2-0.45wt%偶聯劑鈦酸酯和0.2-0.3wt% Y-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0013]實施例1
[0014]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將45.5份聚氯乙烯、22.3份三元乙丙橡膠及26.5份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l_3min得到第一物料,塑煉溫度為74°C ;
[0015]按聚氯乙烯為基準將38wt%的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24?七%的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密度聚乙烯送入流變儀中,然后將過氧化二異丙苯溶于丙烯酸中并送入流變儀中進行共混,丙烯酸的濃度為81.5%,共混溫度為136°C,共混時間為27min,其中高密度聚乙烯與過氧化二異丙苯的重量比為51:2,高密度聚乙烯與丙烯酸的重量摩爾比(g:moL)為31:1.3,然后送入二甲苯溶液中攪拌均勻,加入乙醇過濾,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紐;
[0016]按重量份將23份第一物料與23份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溫度為65°C,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4°C依次加入0.3份二苯胺、1.2wt %癸二酸二辛酯、1.25份N, N’-亞乙基雙硬脂酰胺、0.85份硬脂酸鋅、4份微膠囊化紅磷及25份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25°C加入以聚氯乙烯為基準0.42wt %偶聯劑鈦酸酯和0.22wt % y-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0017]實施例2[0018]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將55份聚氯乙烯、16份三元乙丙橡膠及28份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Imin得到第一物料,塑煉溫度為72°C ;
[0019]按聚氯乙烯為基準將38.5wt%的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24wt%的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密度聚乙烯送入流變儀中,然后將過氧化二異丙苯溶于丙烯酸中并送入流變儀中進行共混,丙烯酸的濃度為77.45%,共混溫度為135°C,共混時間為28min,其中高密度聚乙烯與過氧化二異丙苯的重量比為50.5:2.25,高密度聚乙烯與丙烯酸的重量摩爾比(g:moL)為30:1.3,然后送入二甲苯溶液中攪拌均勻,加入乙醇過濾,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0020]按重量份將23份第一物料與22份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溫度為65°C,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3°C依次加入0.35份2,6-三級丁基-4-甲基苯酚、1.2wt%癸二酸二辛酯、1.25份N,N’ -亞乙基雙硬脂酰胺、0.85份硬脂酸鋅、4.05份微膠囊化紅磷及25.5份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27°C加入以聚氯乙烯為基準0.42wt%偶聯劑鈦酸酯和
0.21wt% Y-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0021]實施例3
[0022]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將51份聚氯乙烯、18份三元乙丙橡膠及27.51份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2min得到第一物料,塑煉溫度為72°C ; [0023]按聚氯乙烯為基準將38.55wt%的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24wt%的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密度聚乙烯送入流變儀中,然后將過氧化二異丙苯溶于丙烯酸中并送入流變儀中進行共混,丙烯酸的濃度為80.52%,共混溫度為142°C,共混時間為27min,其中高密度聚乙烯與過氧化二異丙苯的重量比為53.2:2.15,高密度聚乙烯與丙烯酸的重量摩爾比(g:moL)為33:0.95,然后送入二甲苯溶液中攪拌均勻,加入乙醇過濾,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0024]按重量份將25份第一物料與18份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溫度為69°C,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2°C依次加入0.65份四〔β - (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15wt%癸二酸二辛酯、1.35份N,N’ -亞乙基雙硬脂酰胺、0.75份硬脂酸鋅、5.2份微膠囊化紅磷及24.5份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32°C加入以聚氯乙烯為基準
0.35wt%偶聯劑鈦酸酯和0.27wt% Y-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將45-55份聚氯乙烯、.15-23份三元乙丙橡膠及26-28.5份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及放入塑煉機中塑煉l_3min得到第一物料,塑煉溫度為65-75°C ; 按聚氯乙烯為基準將37-42.3wt%的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與21-25wt%的膨潤土在流變儀中進行熔融共混得到第二物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密度聚乙烯送入流變儀中,然后將過氧化二異丙苯溶于丙烯酸中并送入流變儀中進行共混,共混溫度為135-145°C,共混時間為26-28min,其中高密度聚乙烯與過氧化二異丙苯的重量比為50-55:1.5-2.3,高密度聚乙烯與丙烯酸的重量摩爾比(g:moL)為.30-35:0.7-1.5,然后送入二甲苯溶液中攪拌均勻,加入乙醇過濾,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按重量份將22-27份第一物料與16-23份第二物料送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溫度為65-75°C,然后將溫度升高至80-85°C依次加入0.25-0.75份抗氧劑、0.75-1.23wt%癸二酸二辛酯、1.25-1.4份N,N’ -亞乙基雙硬脂酰胺、0.5-1份硬脂酸鋅、4_6份微膠囊化紅磷及22-26份改性高嶺土,待溫度升高至125-135°C加入以聚氯乙烯為基準0.2-0.45被%偶聯劑鈦酸酯和0.2-0.3wt% Y-氨丙級三甲氧基硅烷繼續攪拌混合至手摸后無粉料粘手,混煉結束后擠塑、切粒得到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的濃度為 75.24-81.5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低溫絕緣電纜護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抗氧劑可以為.2,6-三級丁基-4-甲基苯酚、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 〕季戊四醇酯、二苯胺、對苯二胺及二氫喹啉的一種或多種。
【文檔編號】C08K5/098GK103992583SQ201410178629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景寶璽 申請人:晉源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