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飾片材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用于結構元件如建筑物的外壁和房屋的前門、用于汽車的外和內覆蓋物、用于車輛和船的外和內覆蓋物與廣告牌和招牌的裝飾片材,以及用于生產這些片材的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改進結構元件如建筑物的外壁和房屋的前門、用于汽車的外和內覆蓋物、用于車輛和船的外和內覆蓋物以及廣告牌和招牌和類似物的設計,進行裝飾處理以增加著色或類似效果的裝飾片材通常粘接到材料的表面上。
在需要耐候性的情況下,常規裝飾片材通常使用已裝飾在背面上的丙烯酸基樹脂膜。作為可替換方案,還可使用包括氟樹脂層的氟樹脂層壓片材。
但使用丙烯酸基樹脂膜作為表面層的裝飾片材差表面硬度,具有鉛筆硬度2B-4B,因此不能提供適當的耐磨性。結果,表面在生產過程中或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刮擦,造成裝飾設計的降低,這意味著片材不能令人滿意地發揮其作為裝飾片材的功能。
另外,丙烯酸基樹脂膜還存在對溶劑如稀釋劑和酮的耐溶劑性差和對堿材料的耐化學性差的問題。另外,這些膜還在熱水中發生增白。
另外,使用氟樹脂的裝飾片材由于氟樹脂的成本而存在高成本的問題。另外,具有良好耐臟性的氟樹脂存在油墨粘附性差的問題,而且因為對可使用的油墨或油漆存在限制,不可能對片材進行自由裝飾,這意味著裝飾設計水平不能提高至令人滿意的水平。
另外,為了提高裝飾片材的操作效率,易涂覆性是一項受到太多苛求的性能。另外,如果已使用壓敏粘合劑或粘合劑涂覆的裝飾片材的表面被刮擦,那么可能需要去除裝飾片材并替換為新的裝飾片材。但去除舊的裝飾片材時,粘合劑通常轉移并仍粘附在該裝飾片材所粘接的下方表面。因此,在涂覆新的裝飾片材之前必須去除這種舊的轉移粘合劑,這意味著涂覆新片材時的操作效率差。
日本未審專利申請首次出版物No.2001-1483公開了一種裝飾片材,包括接觸釋放片材的印刷層,和接觸印刷層的、通過固化熱固化樹脂油漆或輻射固化樹脂油漆而形成的涂膜層。該裝飾片材使用壓敏粘合劑或粘合劑粘接到基材上,因此存在上述問題。
在本說明書中,其中涂覆到裝飾片材上的壓敏粘合劑轉移并粘接到裝飾片材所連接的表面上的性能稱作″粘合劑可轉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考慮到以上因素,因此一個目的是提供具有優異的可設計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溶劑性和耐化學性,容易涂覆且具有低水平的粘合劑可轉移性的裝飾片材。另外,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地并以高質量水平生產具有以上特性的裝飾片材。
本發明包括以下方面。
一種包括壓敏粘合劑層、輻射固化涂層和位于兩者之間并接觸這兩層之一的一個或多個底漆層的裝飾片材,其中在底漆層之一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情況下,該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底漆層之一接觸輻射固化涂層的情況下,該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根據項[1]的裝飾片材,其中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的裝飾層位于壓敏粘合劑層和輻射固化涂層之間,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根據項[1]的裝飾片材,其中一個或多個底漆層包括在壓敏粘合劑層的面上順序設置的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
所述第一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第二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根據項[3]的裝飾片材,其中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的裝飾層位于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之間,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根據項[3]的裝飾片材,其中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的裝飾層位于壓敏粘合劑層的第一底漆層之間,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一種裝飾片材,包括裝飾層、輻射固化涂層和一個或多個位于兩者之間且接觸這兩層之一的底漆層,其中裝飾層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在底漆層之一接觸裝飾層的情況下,該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底漆層之一接觸輻射固化涂層的情況下,該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一種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包括在可脫離膜上形成一個或多個底漆層的底漆層形成步驟;在一個或多個底漆層的上面形成輻射可固化涂層的步驟;用紫外線或電子束照射至少輻射可固化涂層、從而固化輻射可固化涂層的固化步驟;和從一個或多個底漆層中去除可脫離膜、且在底漆層的上面形成壓敏粘合劑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
根據項[7]的用于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其中一個或多個底漆層包括包含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的一層,所述的熱塑性樹脂為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至少一種。
根據項[7]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其中一個或多個底漆層接觸壓敏粘合劑層和輻射可固化涂層之一,在底漆層之一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情況下,該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底漆層之一接觸輻射可固化涂層的情況下,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根據項[7]至項[9]中任一項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在底漆層形成步驟之前,進一步包括一個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裝飾層的裝飾層形成步驟,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其中底漆層隨后在裝飾層的上面形成。
根據項[7]至項[9]中任一項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其中底漆層形成步驟包括將第一底漆材料涂覆到可脫離膜上、隨后干燥第一底漆材料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的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所述第一底漆材料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將第二底漆材料涂覆到第一底漆層上、隨后干燥第二底漆材料而形成第二底漆層的第二底漆層形成步驟,所述第二底漆材料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根據項[11]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在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和第二底漆層形成步驟之間,進一步包括一個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第一底漆層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的裝飾層的裝飾層形成步驟,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根據項[11]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在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之前,進一步包括一個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的裝飾層的裝飾層形成步驟,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附圖簡述
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橫截面視圖。
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一個例子的橫截面視圖,其中輻射固化涂層包括兩層。
圖3A至圖3E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4A至圖4D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5是說明包括涂覆到可脫離膜上之底漆材料的片材的卷繞示意圖。
圖6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橫截面視圖。
圖7A至圖7F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第二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8A至圖8C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第二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9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橫截面視圖。
圖10A至圖10F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第三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11A至圖11C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第三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1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一個例子的橫截面視圖。
圖1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另一例子的橫截面視圖。
圖14A至圖14H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第四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1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一個例子的橫截面視圖。
圖16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另一例子的橫截面視圖。
圖17A至圖171所示為一系列橫截面視圖,說明根據第五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的步驟順序。
圖18是說明包括涂覆到可脫離膜上的底漆材料的片材的卷繞示意圖。
發明最佳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案)參考圖1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裝飾片材10包括釋放片材11、壓敏粘合劑層12、接觸壓敏粘合劑層12的裝飾層13、接觸裝飾層13的底漆層14和接觸底漆層14的輻射固化涂層15。
對釋放片材11并沒有具體限制,只要不與壓敏粘合劑粘接即可,合適例子包括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或聚丙烯形成的片材以及涂有釋放劑如硅氧烷的紙。
從易處理性和成本角度考慮,釋放片材11的厚度優選在25至50μm范圍內。
對壓敏粘合劑層12并沒有具體限制,只要它不粘接到裝飾層13上、由具有優異的耐候性的壓敏粘合劑形成即可。這種壓敏粘合劑的合適例子包括包含丙烯酸聚合物和增粘劑的丙烯酸基粘合劑。這些丙烯酸基粘合劑內的單體單元的合適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術語(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合適的增粘劑的例子包括松香基增粘劑、萜烯基增粘劑、苯酚基增粘劑和香豆素基增粘劑。
壓敏粘合劑層12的厚度優選在30至100μm范圍內,甚至更優選為35至80μm。如果壓敏粘合劑層12的厚度小于30μm,那么當裝飾片材10粘接到基材上時可能粘附強度不足;而如果厚度超過100μm,該層變得厚于所需,這只是增加成本。
裝飾層13包含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優選至少50%重量的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而且已被裝飾以改進設計。該裝飾設計也可包含圖案和圖形的多色印刷。
對可用作粘結劑組分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并沒有具體限制,但為了確保作為油墨的適應性,共聚物樹脂內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重量比優選在92/8至75/25范圍內,重均分子量優選在25,000至40,000范圍內。另外,在丙烯酸基樹脂中,丙烯酸多元醇基樹脂最適用作油墨,因此是優選的。
這樣,如果裝飾層13的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那么裝飾層13與壓敏粘合劑層12的粘附性可得到改進,且粘合劑可轉移性可得以降低,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著色油墨的粘結劑組分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也可占組分的100%重量。
另外,其它可能的粘結劑組分包括諸如尿烷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用于底漆層14的那種丙烯酸基低聚物。
可引入裝飾層13的合適的著色組分的例子包括炭黑基顏料,如RAVEN 420(由Columbian化學制品公司制造)、炭黑FW200(由Degussa AG制造)、MONARCH 1000(由Cabot公司制造)和炭黑2400B(由Mitsubishi化學制品公司制造);藍色和綠色基顏料,如HELIOGEN BLUE L-6900和HELIOGEN GREEN L-8605(兩者由BASF公司制造)、PALOMAR BLUE B-4806(由Bayer AG制造)、FASTOGEN BLUE 5030F和FASTOGENGREEN S(由Dainippon油墨和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白色基顏料,如氧化鈦;以及其它著色顏料。
另外,也可加入其它高亮度顏料以增加裝飾設計水平。這些高亮度顏料的例子包括鋁基金屬顏料,如鋁糊8820YF和鋁糊7130N(由Toyo鋁有限公司制造)、SAP210N和SAPFM4000(由Showa鋁粉有限公司制造);以及珠光顏料,如IRIODIN 101、IRIODIN205和IRIODIN 321(全部由Merck有限公司制造),和EXTERIOR MEARLIN BRIGHTWHITE 1389X、EXTERIOR MEARLIN SUPER GOLD 239Z和EXTERIOR MEARLINSUPER BRONZE 259 X(全部由Mearl公司制造)。
上述著色組分可單獨或以兩種或多種不同組分的組合使用。通過提供包含這種著色組分的裝飾層13,裝飾片材10的裝飾設計水平可得到改進。
底漆層14包含至少25%重量,優選30-95%重量的選自輻射可固化樹脂、諸如丙烯酸多元醇之類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固化產物的至少一種材料,所述的輻射可固化樹脂包含諸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環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之類的丙烯酸基低聚物。通過確保底漆層14包含至少25%重量的選自丙烯酸低聚物固化產物、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至少一種材料,與輻射固化涂層15的粘附性可得到改進。底漆材料的樹脂組分可包含高達7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通過在底漆材料的樹脂組分內引入高達75%重量的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與裝飾層13的粘附性可得到進一步改進。底漆層可包含100%重量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包含100%重量的丙烯酸基樹脂如丙烯酸多元醇,或包含100%重量的尿烷基樹脂。
在上述丙烯酸基低聚物中,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低聚物是優選的。如果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用于底漆層14和輻射固化涂層15兩者,包含在底漆層14內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優選約等于用于輻射固化涂層15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這種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在通過加入溶劑進行粘度調節方面以及與熱塑性樹脂的可分散性方面具有有利的性能,這提高了形成底漆材料涂層的容易性。
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生產過程包括首先將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主要組分的丙烯酸共聚物樹脂與包含官能團諸如羧基基團、環氧基團或羥基基團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共聚,隨后進行與丙烯酸酯單體的加成反應,所述丙烯酸酯單體具有能夠與以上官能團進行加成反應的官能團,從而往樹脂中引入雙鍵。這些種類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固化產物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和耐溶劑性,類似于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固化產物。
用于底漆層14的丙烯酸基低聚物的具體例子包括“CSEB5 MEDIUM”(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和“CSEB12 MEDIUM”(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基低聚物),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另外,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的具體例子是“MKAMEDIUM”,也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
另外,底漆層14也可包含少量的除丙烯酸基低聚物之外的低聚物的固化產物。除丙烯酸基低聚物之外的可能低聚物的例子包括烯丙基醚基低聚物、烯丙基尿烷基低聚物和乙烯基醚基低聚物。
另外,底漆層14可包含高達7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通過在底漆層內引入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或尿烷基樹脂,與第一底漆層的粘附性可得到進一步改進。
以上尿烷基樹脂的例子包括的通過丙烯酸多元醇和二異氰酸酯反應而得到的丙烯酸尿烷樹脂,尤其適合在油墨內使用。另外,也可使用通過使用不同于丙烯酸多元醇的多元醇,如聚碳酸酯二醇、多元醇二醚或聚氨酯多元醇而得到的丙烯酸尿烷樹脂,而且使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多元醇的組合得到的丙烯酸尿烷樹脂也是合適的。
輻射固化涂層15包含已通過照射而固化的輻射可固化材料的固化產物。合適的輻射可固化材料的例子包括含有輻射可固化樹脂的材料,所述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由諸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環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丙烯酸基低聚物,與諸如丙烯酸己酯、2-丙烯酸乙基己酯、丙烯酸異冰片基酯、丙烯酸異辛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新戊基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可聚合單體形成。另外,如果輻射固化涂層15通過紫外照射而固化,該層還包含光引發劑。
丙烯酸基低聚物優選為由高分子量異氰酸酯和包含羥基基團的丙烯酸酯形成的、重均分子量典型為400至7000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重均分子量在400至7000范圍內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具有優異水平的耐候性和柔韌性。
用于形成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高分子量異氰酸酯的例子包括諸如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和亞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的芳族異氰酸酯,和諸如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和氫化亞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的脂族異氰酸酯。另外,包含羥基基團的合適的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丙烯酸2-羥乙基酯、丙烯酸2-羥丙基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酯。
為了獲得優異水平的耐候性、柔韌性和粘附性,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優選為由脂族異氰酸酯和包含羥基基團的丙烯酸酯形成的脂族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包含脂族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可聚合單體的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的具體例子包括KRM7818、KRM7842和KRM7946,全部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另外,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優選為三官能的或更低。
輻射固化涂層15優選還包含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包括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可進一步提高耐候性。也可引入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中的任何一種,但是加入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兩者提供一種協同作用,帶來耐候性的進一步改進。
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也可引入除輻射固化涂層15之外的層中。
合適的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的具體例子包括TINUVIN P(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TINUVIN 234和TINUVIN 400(全部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Sumisorb 300(由Sumitomo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另外,合適的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的具體例子包括TINUVIN 292和622LD(兩者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Sanol LS770和765(兩者由Sankyo化學制品工業有限公司制造)。
每100重量份輻射可固化涂料中,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的加入量分別優選相當于0.1至5.0重量份,甚至更優選0.5至3.0重量份,最優選0.8至2.0重量份。如果這些量低于0.1重量份,那么不能實現在耐候性上的改進;而如果量超過5.0重量份,那么該效果的大小不再反映所加的量,唯一的結果是增加成本。
另外,可以使用其它添加劑,如不同的紫外吸收劑、不同的光穩定化劑、抗氧化劑、耐老化劑、流平劑、抗靜電劑、儲存穩定性劑、增塑劑、潤滑劑、無機基填料、有機基填料和兼具紫外吸收功能和近紅外吸收功能的金屬(復合體)氧化物,如氧化鈦、氧化鋅和ITO的細顆粒。
另外,著色顏料也可引入輻射固化涂層15內。可引入輻射固化涂層15內的著色顏料的具體例子包括炭黑基顏料,如RAVEN 420(由Columbian化學制品公司制造)、炭黑FW200(由Degussa AG制造)、MONARCH 1000(由Cabot公司制造)和炭黑2400B(由Mitsubishi化學公司制造);藍色和綠色基顏料,如HELIOGEN BLUE L-6900和HELIOGEN GREEN L-8605(兩者由BASF公司制造)、PALOMAR BLUE B-4806(由Bayer AG制造)、FASTOGEN BLUE 5030F和FASTOGEN GREEN S(兩者由Dainippon油墨和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白色基顏料如氧化鈦;以及其它著色顏料。
另外,還可加入其它高亮度顏料以增加裝飾設計水平。這些高亮度顏料的例子包括鋁基金屬顏料,如鋁糊8820YF和鋁糊7130N(兩者由Toyo鋁有限公司制造),與SAP210N和SAPFM4000(兩者由Showa鋁粉有限公司制造);以及珠光顏料,如IRIODIN101、IRIODIN 205和IRIODIN 321(全部由Merck有限公司制造),與EXTERIORMEARLIN BRIGHT WHITE 1389X、EXTERIOR MEARLIN SUPER GOLD 239Z和EXTERIOR MEARLIN SUPER BRONZE 259 X(全部由Mearl公司制造)。上述顏料組分可單獨或以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組分的組合使用。通過向輻射可固化涂層15中加入這種著色顏料,該層可得以自由著色或保持透明,從而能夠提高裝飾設計水平。
輻射固化涂層15的厚度優選在10至500μm范圍內,甚至更優選20至300μm。如果輻射固化涂層15的厚度小于10μm,那么裝飾設計不能得到充分表現,作為裝飾片材的使用變得有問題;而如果厚度超過500μm,那么裝飾片材的柔韌性下降,造成使用性能的下降。
在上述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中,如果裝飾層13從輻射固化涂層15那面觀察,著色組分不僅可被包括在裝飾層13中,而且還包括在底漆層14和/或輻射可固化涂層15中。在這些情況下,所用的著色組分可采用在裝飾層13內使用的相同的著色組分。如果這種著色組分不僅被加入裝飾層13,而且被加入底漆層14和/或輻射可固化涂層15中,那么裝飾設計的深度增加,進一步提高了所得裝飾片材10的設計。
如圖2所示,輻射固化涂層15也可由多層構成(在圖中,輻射固化涂層15包括較上層21和較下層22)。在這種情況下,可將不同的著色組分加入多層中的每個。通過由多層形成輻射可固化涂層15,并將不同的著色組分加入多層中的每個,可進一步改進裝飾設計。
以下參考圖3至圖5描述用于生產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
在該生產方法中,首先在圖3A所示的裝飾層形成步驟中,印刷圖案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可脫離膜31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從而形成裝飾層32。可脫離膜31是其一個表面不與著色油墨和底漆材料粘附的膜,由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或聚丙烯片材的類似于釋放片材11的材料形成,或由涂有釋放劑如硅氧烷的紙的片材形成。另外,著色油墨的涂覆可使用凹版印刷、篩網印刷或噴墨印刷之類的方法進行。在著色油墨的粘結劑組分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可占樹脂組分的100%重量。
隨后,在圖3B所示的底漆涂層形成步驟中,底漆材料涂覆到裝飾層32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形成底漆涂層33,所述材料在樹脂組分內包含至少25%重量的樹脂,選自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隨后可直接進行該方法的下一步驟,但也可以根據需要,如圖5所示將包括裝飾層32和在可脫離膜31上形成的底漆涂層33的片材卷繞,然后傳輸至用于進行下一步驟的位置。在這些情況下,優選選擇底漆涂層33的組份使得底漆涂層33不粘附到可脫離膜31上。
隨后,在圖3C所示的輻射可固化涂料涂覆步驟中,輻射可固化涂料34涂覆到所形成的底漆涂層33的表面上。
然后,在圖3D所示的固化步驟中,電子束(EB)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至少照射到輻射可固化涂料34上。在底漆材料引入丙烯酸基低聚物的情況下,當電子束(EB)照射到底漆涂層33的低聚物組分與包含在輻射可固化涂料34內的低聚物組分和可聚合單體上時,在丙烯酸酯的不飽和基團內產生自由基,而且這些自由基造成丙烯酸酯的聚合反應,導致固化。結果,底漆涂層33固化形成底漆層35,同時輻射可固化涂料34也固化,形成輻射固化涂層36。如果底漆材料沒有引入諸如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而是僅引入丙烯酸基樹脂,那么電子束照射僅造成輻射可固化涂料的固化。
隨后,在圖4A所示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31從裝飾層32中去除。另一方面,在圖4B所示的單獨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壓敏粘合劑被涂覆到釋放片材38的表面上以形成壓敏粘合劑層39,從而形成壓敏粘合劑片材40。然后,如圖4C所示,壓敏粘合劑片材40通過壓敏粘合劑層39的表面粘接到裝飾層32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生成裝飾片材30。
另外,如圖4D所示,包括聚烯烴膜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類似物的保護膜41也可在產品裝飾片材30的輻射固化涂層36的上面形成。提供保護膜41可防止裝飾片材在使用之前被刮擦。
在上述生產方法中,可聚合單體可被加入輻射可固化涂料34中以更好地控制粘度和硬度。當用電子束或紫外線照射材料時,這種可聚合單體與輻射可固化樹脂如丙烯酸基低聚物一起固化。
該可聚合單體的合適例子包括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異冰片基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月桂基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月桂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N-乙烯基甲酰胺、丙烯酸異癸酯、丙烯酸異辛酯、乙烯基-己內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其中,丙烯酸異冰片基酯是尤其優選的,因為它提供優異的耐候性。
在上述生產方法中,對涂覆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料的方法并沒有具體限制,合適的涂覆方法包括桿涂、輥涂、氣刀涂布、葉片涂布、擠壓涂布、空氣刮涂、反輥涂布、凹版涂布、轉移涂布、給料涂布和鑄模涂布。在這些方法中,優選使用凹版涂布法涂覆底漆材料。通過凹版涂布涂覆底漆材料,所涂覆的材料可形成為均勻薄膜,并可在該材料的表面上形成細波動紋理。結果,底漆材料可經歷與輻射可固化涂料34的有利的物理粘附,從而進一步降低裝飾片材30的粘合劑可轉移性。在通過凹版涂布涂覆底漆材料的過程中,優選使用80目至150目的凹版板輥,且材料的涂覆量優選在2至6g/m2范圍內。
另外,輻射可固化涂料34的涂覆優選使用鑄模涂布法進行。通過鑄模涂布而涂覆輻射可固化涂料34,可盡量減少氣泡和雜質的夾帶,因此減少表面缺陷并產生優異的外觀。另外,鑄模涂布還能夠通過將厚度誤差降至不超過3%而改進涂覆層的厚度的精度。
在上述的裝飾片材30的生產方法中,還可將光引發劑加入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料34中,并隨后用紫外光照射而使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料34固化。當包含所加光引發劑的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料34用紫外光照射時,紫外線使光引發劑產生自由基,而且這些自由基造成丙烯酸酯的聚合反應,導致固化。適用于紫外照射的條件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用兩個120W/cm長波的高壓汞燈照射,且通過速度為30米/分鐘。
對光引發劑并沒有具體限制,只要它能夠在紫外線照射時產生自由基基團即可,合適的例子包括芐基二甲基縮酮、二苯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乙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酯、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嗎啉代丙-1-酮和2-芐基-2二甲基氨基-1-(4-嗎啉代苯基)-丁-1-酮。包含這些化合物的市售產品的例子包括IRGACURE 184、651、500、907、369、784、819和2959(全部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LUCIRIN TPO和LR8893(兩者由BASF公司制造)、DAROCUR 1116和1173(兩者由Merck有限公司制造)、UBECRYL P36(由UCB有限公司制造)、ESCACUREKIP150和ESCACURE KIP 100F(兩者由Lamberti Spa制造)。
這些光引發劑可單獨或以兩種或多種不同化合物的混合物使用。在兩種或多種光引發劑混合在一起的情況下,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和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嗎啉代丙烷-1-酮的組合,或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和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嗎啉代丙烷-1-酮的組合是優選的。
這種光引發劑的加入量優選在2至5重量份范圍內。如果光引發劑的量低于2重量份,那么在固化速度方面不能得到改進,而且丙烯酸基低聚物或輻射可固化涂層有可能不能適當的固化;而如果量超過5重量份,那么該量大于所需,只是造成成本增加。
另外,通過照射引起自由基產生的效率可通過加入光照射助劑而改進,后者可與光引發劑一起加入。
在上述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10中,因為輻射固化涂層15由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和可聚合單體的固化產物的無溶劑涂料形成,該裝飾片材10具有優異水平的耐候性、耐溶劑性和耐化學性。另外,因為低聚物和低分子量組分是交聯的,內應變低,這意味著裝飾片材10還具有優異的尺寸穩定性。
另外,裝飾片材10包括裝飾層13,而且因為可形成具有深度的裝飾設計,且高亮度色調是可能的,該裝飾片材10還提供優異水平的裝飾可設計性。
另外,因為裝飾片材10不含增塑劑,不會發生滲出,而且耐臟性高。
另外,在根據第一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30的生產方法中,裝飾層32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的著色油墨而形成,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熱塑性樹脂,該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而且因為該裝飾層32和壓敏粘合劑層39粘接到一起,裝飾層32和壓敏粘合劑層39之間的粘附性可得到改進。另外,還形成底漆層35,且該底漆層35用于將裝飾層32和輻射固化涂層36粘接在一起,因此還能夠提高裝飾層32和輻射固化涂層36之間的粘附性。結果,裝飾片材30的粘合劑可轉移性可明顯下降。
另外,在固化步驟中,所涂覆的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34用電子束(EB)或紫外線照射,從而形成輻射固化涂層36。結果,裝飾片材的生產是高度有效的。另外,因為可減少所需的溶劑量,可以降低與確保安全工作環境有關的成本。另外,因為大部分的裝飾片材由輻射可固化涂料形成,在產品裝飾片材30內的扭曲是極小的,尺寸穩定性優異,且收縮因數可以減小。
另外,在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31從裝飾層32上去除,而且如果該裝飾層32被粘接到在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得到的壓敏粘合劑片材40的壓敏粘合劑層39上,那么不僅方法簡單,還使該表面免受刮擦,這意味著以上的裝飾片材30可容易地以高質量水平制成。
(第二實施方案)以下參考圖6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該裝飾片材50包括釋放片材51、接觸釋放片材51的壓敏粘合劑層52、接觸壓敏粘合劑層52的第一底漆層53、接觸第一底漆層53的裝飾層54、接觸裝飾層54的第二底漆層55和接觸第二底漆層55的輻射固化涂層56。
在該實施方案中,釋放片材51、壓敏粘合劑層52、裝飾層54、第二底漆層55和輻射固化涂層56分別與第一實施方案的釋放片材11、壓敏粘合劑層12、裝飾層13、底漆層14和輻射固化涂層15相同,因此省略對這些組件的描述。
第一底漆層53包含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諸如丙烯酸多元醇樹脂的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通過在第一底漆層53內引入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可以使與壓敏粘合劑的粘附性得到改進,從而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第一底漆層53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也可占該層的100%重量。
對可以使用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并沒有具體限制,但為了確保作為油墨的適應性,在共聚物樹脂內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重量比優選為92/8至75/25,重均分子量優選為25,000至40,000。另外,在丙烯酸基樹脂中,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最適用作油墨,因此是優選的。
因為對涉及第一實施方案底漆層的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描述也適用于該實施方案,在此省略對這些樹脂的任何進一步描述。
另外,第一底漆層53也可包含高達75%重量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通過在第一底漆層53中引入丙烯酸基低聚物,耐候性、耐溶劑性和耐化學性可得到進一步改進。
第一底漆層53也可包含著色組分。在著色組分引入第一底漆層53的情況下,該層典型地具有單純色。通過在第一底漆層53內引入著色組分,與裝飾層54的組合可進一步改進裝飾設計水平。
在第一底漆層53具有純色的情況下,該層的厚度優選為0.5至10μm,甚至更優選1至5μm。如果第一底漆層53的厚度小于0.5μm,則存在純著色效果不足的危險,且裝飾層54和壓敏粘合劑層52之間的粘附強度也可能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厚度超過10μm,則該層厚于所需,只是增加成本。
如果第一底漆層53不包含著色組分,該層的厚度優選為0.3至2.0μm。如果第一底漆層53的厚度小于0.3μm,那么裝飾層54和壓敏粘合劑層52之間的粘附強度可能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厚度超過2.0μm,那么該層厚于所需,只是增加成本。
以下參考圖7和圖8描述用于生產第二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
在該生產方法中,首先在圖7A所示的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中,將包含至少25%重量熱塑性樹脂組分的第一底漆材料涂覆到可脫離膜61的表面上,并隨后使用干燥器或類似物干燥,形成第一底漆層62,其中所述熱塑性樹脂組分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諸如丙烯酸多元醇樹脂的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第一底漆材料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可占底漆材料的100%重量。
然后,在圖7B所示的裝飾層形成步驟中,印刷圖案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第一底漆層62的表面上形成,從而形成裝飾層63,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組分,所述的熱塑性樹脂組分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裝飾層63中,第一底漆層62的存在使得印刷圖案的精度能夠得以提高。在著色油墨的粘結劑組分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可占該組分的100%重量。裝飾層63可被部分印刷,其中該層提供有印刷圖案。
隨后,在圖7C所示的第二底漆涂層形成步驟中,包含樹脂組分的第二底漆材料被涂覆到裝飾層63的表面上,隨后干燥以形成第二底漆涂層64,其中所述樹脂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在第二底漆材料中,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或丙烯酸基樹脂可占底漆材料的100%重量。
在這一點上,在以前步驟中產生的片材可加以卷繞,并隨后傳輸至進行下一步驟的位置。在這些情況下,第二底漆涂層64的組成優選選擇使得第二底漆涂層64不粘附到可脫離膜61上。
然后,在圖7D所示的可固化涂層涂覆步驟中,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65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64的表面上。
隨后,在圖7E所示的固化步驟中,電子束(EB)照射到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第二底漆涂層64和輻射可固化涂料65上,條件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結果,如圖7F所示,第二底漆涂層64固化形成第二底漆層66,而輻射可固化涂料65也固化,形成輻射固化涂層67。
隨后,在圖8A所示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61從第一底漆層62上去除。另一方面,在圖8B所示的單獨的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壓敏粘合劑涂覆到釋放片材68的表面上以形成壓敏粘合劑層69,從而形成壓敏粘合劑片材70。然后,如圖8C所示,壓敏粘合劑片材70通過壓敏粘合劑層69的表面粘接到第一底漆層62上,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60。
在上述的生產方法中,第一底漆材料的樹脂組分可包含高達75%重量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通過在第一底漆材料的樹脂組分內引入高達75%重量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第一底漆材料還可在至少照射輻射可固化涂料的過程中固化,這意味著生產效率可得到改進。
另外,如同第一實施方案的情況,在第二實施方案中,光引發劑可加入第二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料中,使得這些材料能夠通過紫外光照射而固化。另外,保護膜也可在產品裝飾片材的輻射固化涂層的上面形成。
在上述的第二實施方案中,裝飾設計水平可通過著色第一底漆層而得到進一步改進。因此,該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特別適用于需要高裝飾設計水平的場合。
(第三實施方案)以下參考圖9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該裝飾片材80包括釋放片材81、接觸釋放片材81的壓敏粘合劑層82、接觸壓敏粘合劑層82的裝飾層83、接觸裝飾層83的第一底漆層84、接觸第一底漆層84的第二底漆層85和接觸第二底漆層85的輻射固化涂層86。也就是說,該實施方案與第二實施方案相同,只是第一底漆層和裝飾層的位置互換。
在該實施方案中,釋放片材81、壓敏粘合劑層82、裝飾層83、第一底漆層84、第二底漆層85和輻射固化涂層86分別與第一或第二實施方案釋放片材11、壓敏粘合劑層12、裝飾層13、第一底漆層53、底漆層14和輻射固化涂層15相同,因此省略對這些組分的描述。
以下參考圖10和圖11描述根據第三實施方案的用于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
在該生產方法中,首先,在圖10A所示的裝飾層形成步驟中,印刷圖案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可脫離膜91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組分,從而形成裝飾層92,所述的熱塑性樹脂組分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諸如丙烯酸多元醇樹脂的丙烯酸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著色油墨的粘結劑組分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諸如丙烯酸多元醇樹脂的丙烯酸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可占所述組分的100%重量。
然后,在圖10B所示的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中,包含至少25%重量熱塑性樹脂組分的第一底漆材料涂覆到裝飾層92的表面上,隨后使用干燥器或類似物干燥,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93,其中所述的熱塑性樹脂組分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第一底漆材料中,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可占底漆材料的100%重量。
隨后,在圖10C所示的第二底漆涂層形成步驟中,包含樹脂組分的第二底漆材料涂覆到第一底漆層93的表面上,隨后干燥以形成第二底漆涂層94,所述樹脂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第二底漆材料中,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丙烯酸基樹脂或尿烷基樹脂可占底漆材料的100%重量。
在這點上,在以前步驟中產生的片材可加以卷繞,并隨后傳輸至進行下一步驟的位置。在這些情況下,第二底漆涂層94的組成優選選擇使得第二底漆涂層94不粘附到可脫離膜91上。
然后,在圖10D所示的可固化涂層涂覆步驟中,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95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94的表面上。
隨后,在圖10E所示的固化步驟中,電子束(EB)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到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第二底漆涂層94和輻射可固化涂料95上。結果,如圖10F所示,第二底漆涂層94固化形成第二底漆層96。輻射可固化涂料95也固化,形成輻射固化涂層97。
隨后,在圖11A所示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91從裝飾層92上去除。另一方面,在圖11B所示的單獨的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壓敏粘合劑涂覆到釋放片材98的表面上以形成壓敏粘合劑層99,從而形成壓敏粘合劑片材100。然后,如圖11C所示,壓敏粘合劑片材100通過壓敏粘合劑層99的表面粘接到裝飾層92上,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90。
在上述的生產方法中,如同第一和第二實施方案的情況,光引發劑可加入第二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料中,使得這些材料能夠通過紫外光照射而固化。另外,保護膜也可在產品裝飾片材的輻射固化涂層的上面形成。另外,第一底漆材料的樹脂組分也可包含高達75%重量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第三實施方案特別適用于其中裝飾層92被部分印刷的裝飾片材。在此,術語″部分印刷″是指其中著色油墨涂覆到該表面的一部分上的印刷。因此,在本實施方案中,因為第一底漆層在部分印刷裝飾層的上面形成,裝飾層和第一底漆層都具有增加的與壓敏粘合劑的粘附性,這樣能夠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
如上所述,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方案中任一實施案的裝飾片材具有優異的可設計性水平、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溶劑性,因此可用于結構元件如壁、柱和門和類似物,以及用于車輛、船、廣告牌和招牌。另外,因為收縮因數小,該裝飾片材特別可用作汽車的窗框帶和車輛的顯示膜。
在第一至第三實施方案中,壓敏粘合劑層在裝飾層或第一底漆層的表面上形成,但本發明不限于這些構型,且可以省略壓敏粘合劑層。在這些情況下,壓敏粘合劑涂覆到其上要形成的裝飾片材的基材上,然后將裝飾層或第一底漆層放置在該壓敏粘合劑上,并粘接其上。本發明能夠提高粘合劑和裝飾層或第一底漆層之間的粘附性。
(第四實施方案)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案提出另一裝飾片材。以下參考圖12描述該裝飾片材。該裝飾片材110具有單個底漆層,包括釋放片材111、接觸釋放片材111的壓敏粘合劑層112、接觸壓敏粘合劑層112的底漆層113和接觸底漆層113的輻射固化涂層114。
輻射固化涂層114具有與第一實施方案的輻射固化涂層15相同的構型,因此不在此描述。
底漆層113包含25至75%重量,優選30至70%重量,甚至更優選35至65%重量的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和25至75%重量,優選30至70%重量,甚至更優選35至65%重量的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
如果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的量低于25%重量,那么底漆層113的粘附強度相對相鄰輻射固化涂層114變差;而如果熱塑性樹脂的量低于25%重量,那么相對相鄰壓敏粘合劑層112的粘附強度變差。
用于底漆層113的輻射可固化樹脂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丙烯酸基低聚物的合適例子包括與用于輻射固化涂層114相同的低聚物,即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環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其中,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是優選的。如果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用于底漆層113和輻射固化涂層114兩者,在底漆層113內包含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優選大致等于用于輻射固化涂層114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這種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在通過加入溶劑進行粘度調節方面和與熱塑性樹脂的可分散性方面具有有利的性能,這提高了形成底漆材料膜的容易性。
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是通過首先將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主要組分的丙烯酸共聚物樹脂,與包含官能團如羧基基團、環氧基團或羥基基團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共聚,并隨后與丙烯酸酯單體進行加成反應而制成的材料,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單體具有能夠與以上官能團的加成反應的官能團,從而往樹脂中引入雙鍵。這些種類的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固化產物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和耐溶劑性,類似于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固化產物。
另外,除丙烯酸基低聚物之外的可能低聚物的例子包括烯丙基醚基低聚物、烯丙基尿烷基低聚物和乙烯基醚基低聚物。
另外,通過在底漆層113內引入熱塑性樹脂可提高該層與壓敏粘合劑的粘附性,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另外,該層對凹版涂布的適應性提高,而且所涂覆的涂層的物理性能也提高。
可以使用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并沒有具體限制,但為了確保作為油墨的適應性,共聚物內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重量比優選為92/8至75/25,重均分子量優選為25,000至40,000。
如果諸如丙烯酸多元醇的丙烯酸基樹脂引入底漆層113內,那么可增加該材料在固化時的反應性。另外,與壓敏粘合劑的粘附性可得到進一步改進,這樣能夠進一步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另外,底漆材料對凹版涂布的適應性也得到進一步增強。
另外,底漆層113還可包含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如上所述。在底漆層113中包括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和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更進一步提高了裝飾片材的耐候性。
另外,著色顏料也可加入底漆層113中。合適的著色顏料的例子包括適合包括在輻射固化涂層內的相同的顏料。通過在底漆層113中引入著色顏料,產品裝飾片材的裝飾設計可得到進一步改進。
底漆層113的厚度優選在0.3至10μm范圍內,更優選0.5至7μm。如果底漆層113的厚度小于0.3μm,那么輻射固化涂層114和壓敏粘合劑層112之間的粘附強度可能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厚度超過10μm,那么該層變得厚于所需,只是增加成本。
對壓敏粘合劑層112并沒有具體限制,只要它粘接到底漆層上、由具有優異的耐候性的壓敏粘合劑形成即可。這種壓敏粘合劑的合適例子包括含有丙烯酸聚合物和增粘劑的丙烯酸基粘合劑。在這些丙烯酸基粘合劑內形成丙烯酸聚合物的單體單元的合適例子包括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合適增粘劑的例子包括松香基增粘劑、萜烯基增粘劑、苯酚基增粘劑和香豆素基增粘劑。
壓敏粘合劑層112的厚度可以是任意典型用到的厚度,但在30至100μm范圍內的厚度值是優選的。如果壓敏粘合劑層112的厚度小于30μm,那么當裝飾片材粘接到基材上時粘附強度可能不足;而如果厚度超過100μm,那么該層變得厚于所需,只是增加成本。
對釋放片材111并沒有具體限制,只要它不與壓敏粘合劑粘接即可,合適例子包括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或聚丙烯形成的片材,以及涂有釋放劑如硅氧烷的紙。考慮到易處理性和成本,釋放片材111的厚度優選為25至50μm。
在根據上述第四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中,輻射固化涂層114也可由多層構成,如圖13所示(在該圖中,輻射固化涂層114包括較上層121和較低層122)。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著色顏料可加入多層中的每層。通過由多層形成輻射可固化涂層114,并將不同的著色顏料加入多層中的每層,裝飾設計可進一步得到改進。另外,通過使上層透明,同時在較低層內引入著色組分,片材的表面光澤可得到改進。
以下參考圖3描述用于生產上述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
在該生產方法中,首先,在圖14A所示的底漆涂層形成步驟中,在諸如甲基乙基酮或甲基異丁基酮的酮基溶劑和諸如乙酸乙酯的酯基溶劑的混合溶劑(這樣溶液中的固體級分稀釋到25至40%重量)中稀釋的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可脫離膜131上,隨后使用干燥器或類似物干燥,從而形成底漆涂層132,其中所述底漆材料溶液包含25至75%重量的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組分,和25至75%重量的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丙烯酸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組分。可脫離膜131是其表面上將不粘接底漆涂層132的膜,合適例子包括和所述釋放片材111相同的膜,即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或聚丙烯形成的片材,以及涂有釋放劑如硅氧烷的紙。
隨后,在圖14B所示的可固化涂層涂覆步驟中,市售輻射可固化涂料133涂覆到表面底漆涂層132上。
然后,在圖14C所示的固化步驟中,電子束(EB)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到底漆涂層132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33上。如果電子束(EB)照射到諸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丙烯酸基低聚物和包含在底漆涂層132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33內的反應性單體上,那么在丙烯酸酯的不飽和基團內產生自由基,而且這些自由基造成丙烯酸酯的聚合反應,導致固化。結果,如圖14D所示,底漆涂層132固化形成底漆層134,同時輻射可固化涂料133也固化,形成輻射固化涂層135。
隨后,在圖14E所示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131從底漆層134上去除。同時,在圖14F所示的單獨的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壓敏粘合劑涂覆到釋放片材137的表面上以形成壓敏粘合劑層136,從而形成壓敏粘合劑片材138。然后,如圖14G所示,壓敏粘合劑片材138通過壓敏粘合劑層136s的表面粘接到底漆層134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130。
另外,如圖14H所示,也可在產品裝飾片材130的輻射固化涂層135的上面形成包括聚烯烴膜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類似物的保護膜139。所提供的保護膜139防止裝飾片材在使用之前被刮擦。
有關底漆材料和輻射可固化涂層的涂覆、底漆材料、輻射可固化涂層、與光引發劑向底漆材料及輻射可固化涂層中的加入且隨后固化的細節,以及有關光引發劑的種類、加入量和使用光引發劑助劑的細節都與第一實施方案所述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對這些細節的描述。
如上所述,在根據第四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110中,底漆層113包含含有耐候性優異的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且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因此底漆層113與輻射固化涂層114和壓敏粘合劑層112的粘附性都可得到改進,這樣能夠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
另外,在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典型固化產物中,低分子量組分已通過交聯而固化,因此內應變水平低,這意味著裝飾片材110具有優異的尺寸穩定性,而且耐熱性試驗中的收縮因數低,另外,輻射固化涂層114和底漆層113可自由著色或保持透明,這樣能夠提高裝飾片材110的裝飾設計水平。另外,因為裝飾片材不含增塑劑,不出現滲出,且耐臟性高。另外,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的硬度可根據需要設定,而且只要該固化產物引入表面層內,耐磨性和柔韌性即可得到改進。
另外,在用于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在固化步驟中,所涂覆的底漆涂層132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33可用電子束(EB)照射,這樣能夠同時形成底漆層134和輻射固化涂層135。結果,裝飾片材的生產高度有效。另外,因為可以減少所用的溶劑量,可減少與確保安全工作環境有關的成本。另外,因為涂覆低分子量組分并隨后固化,產品裝飾片材130內的扭曲是極小的,而且可減小耐熱性試驗中的收縮因數。
另外,因為輻射固化涂層135和壓敏粘合劑層136通過底漆層134粘接到一起,可進一步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
另外,在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131從底漆層134上去除,而且如果該底漆層134粘接到在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得到的壓敏粘合劑片材138的壓敏粘合劑層136上,那么不僅方法簡單,而且表面可免受刮擦,這意味著以上的裝飾片材130可容易地和以高質量水平形成。
在上述的第四實施方案中,底漆層是單層,但本發明不限于這種構型,而且兩個或多個底漆層可提供在壓敏粘合劑層和可固化涂層之間。以下描述第五實施方案,其中兩個底漆層提供壓敏粘合劑層和輻射固化涂層之間。
(第五實施方案)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案是一種不同的裝飾片材。該裝飾片材參考圖15進行描述。該裝飾片材140具有包含兩層的底漆層,包括釋放片材141、接觸釋放片材141的壓敏粘合劑層142、接觸壓敏粘合劑層142的第一底漆層143、接觸第一底漆層143的第二底漆層144和接觸第二底漆層144的輻射固化涂層145。
在該實施方案中、釋放片材141、壓敏粘合劑層142和輻射固化涂層145分別與第四實施方案的釋放片材111、壓敏粘合劑層112和輻射固化涂層114相同,因此省略對這些組件的描述。
第一底漆層143包含至少2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通過確保第一底漆層143包含至少25%重量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或類似物,該層與壓敏粘合劑層142的粘附性可得到改進。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可使用與所述適用于第四實施方案的底漆層113的相同共聚物。如果第一底漆層143包含丙烯酸基樹脂,那么第一底漆層143可通過照射而固化。
另外,第一底漆層143可包含不低于75%重量的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通過在第一底漆層143內引入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耐候性、耐溶劑性和該層與第二底漆層144的粘附性都可得到改進。
第二底漆層144包含含有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通過在第二底漆層144內引入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該層與輻射固化涂層的粘附性145可得到改進。
合適的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與第四實施方案所述相同的低聚物。另外,類似于第四實施方案,在該實施方案中,包含在第二底漆層144內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優選大致等于用于輻射固化涂層145的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
另外,第二底漆層144還可包含不低于7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通過在第二底漆層144中引入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或類似物,該層與第一底漆層143的粘附性可得到進一步改進。
第一底漆層143和第二底漆層144還可包含著色顏料。如果著色組分不僅加入至輻射可固化涂層145,而且加入至第一底漆層143和第二底漆層144,那么產品裝飾片材的裝飾設計水平可得到進一步改進。
如同第四實施方案,在該實施方案中,輻射固化涂層145可包含多層,如圖16所示。
以下參考圖17描述上述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
在該生產方法中,首先,在圖17A所示的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中,包含樹脂組分的第一底漆材料(固體級分約25至35%)涂覆到可脫離膜161的表面上,且包含在底漆材料中的溶劑隨后通過干燥而去除以形成第一底漆層162,其中所述樹脂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可脫離膜161可使用與適用于第四實施方案的可脫離膜131相同的膜。
隨后,在圖17B所示的第二底漆涂層形成步驟中,包含樹脂組分的第二底漆材料(固體級分約25至40%)涂覆到第一底漆層162的表面上,且包含在底漆材料中的溶劑隨后通過干燥而去除以形成第二底漆涂層163,其中所述樹脂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
隨后可直接進行該方法的下一步驟,但也可以根據需要,如圖18所示將包括可脫離膜161上形成的第一底漆層162和第二底漆涂層163的片材卷繞,并隨后傳輸至用于進行下一步驟的位置。在這些情況下,底漆涂層163的組成優選選擇使得第二底漆涂層163不粘附到可脫離膜161上。
隨后,在圖17C所示的可固化涂層涂覆步驟中,市售輻射可固化涂料164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163的表面上。
然后,在圖17D所示的固化步驟中,電子束(EB)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到第二底漆涂層163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64上。如果電子束(EB)照射到諸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丙烯酸基低聚物和包含在第二底漆涂層163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64中的反應性單體上,那么在丙烯酸酯的不飽和基團內產生自由基,而且這些自由基造成丙烯酸酯的聚合反應,導致固化。結果,如圖17E所示,第二底漆涂層163固化形成第二底漆層165,同時輻射可固化涂料164也固化,形成輻射固化涂層166。
隨后,在圖17F所示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161從第一底漆層162上去除。另一方面,在圖17G所示的單獨的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壓敏粘合劑被涂覆到釋放片材167的表面上以形成壓敏粘合劑層168,從而形成壓敏粘合劑片材169。然后,如圖17H所示,壓敏粘合劑片材169通過壓敏粘合劑層168的表面粘接到第一底漆層162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160。
另外,如圖17I所示,也可在產品裝飾片材160的輻射固化涂層166的上面形成包括聚烯烴膜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類似物的保護膜170。提供保護膜170可防止裝飾片材在使用之前被刮擦。
在上述的生產方法中,第一底漆層可包含不低于75%重量的輻射可固化樹脂如丙烯酸基低聚物。在這些情況下,第一底漆涂層可通過與第二底漆涂層和輻射可固化涂料一起照射而固化,這樣能夠進一步改進生產效率。
另外,第二底漆材料可包含不低于75%重量的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諸如丙烯酸多元醇的丙烯酸基樹脂或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在這些情況下,第二底漆涂層與第一底漆層的粘附性可進一步增強。
如同第四實施方案,在第五實施方案中,對涂覆底漆材料和可固化涂料的方法并沒有具體限制,可以使用與第四實施方案所述類似的涂覆方法。另外,類似于第四實施方案,第一底漆材料和第二底漆材料優選使用凹版涂布法而涂覆,因為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與壓敏粘合劑的粘附性;而輻射可固化涂料164優選使用鑄模涂布法而涂覆,因為這樣能夠盡量減少氣泡和雜質的夾帶。
另外,光引發劑可加入第二底漆涂層163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64中,這些涂層可隨后通過紫外照射而固化。如果第一底漆材料包含輻射可固化樹脂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發劑也可加入第一底漆材料中。合適的光引發劑的例子包括與第四實施方案所述相同的材料。
如上所述,在根據第五實施方案的裝飾片材140中,輻射固化涂層145和第二底漆層144分別包含含有耐候性優異的丙烯酸基低聚物如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因此裝飾片材140還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另外,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已聯,因此不溶于溶劑,具有優異的耐溶劑性。另外,在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典型固化產物中,低分子量組分已通過交聯而固化,因此內應變水平低,這意味著裝飾片材140具有優異的尺寸穩定性,而且耐熱性試驗中的收縮因數小。另外,第一底漆層143、第二底漆層144和輻射固化涂層145可自由著色或保持透明,這樣能夠提高裝飾片材140的裝飾設計水平。另外,因為裝飾片材不含增塑劑,不出現滲出,這樣還能夠提高耐臟性。另外,輻射固化涂層145的硬度可根據需要設定,因此耐磨性和柔韌性可得到改進。
另外,第一底漆層143包含含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因此該層與壓敏粘合劑層142的粘附性可得到改進,而且第二底漆層144與第一底漆層143和輻射固化涂層145兩者的粘附性也可得到改進,這意味著可降低壓敏粘合劑層142的粘合劑可轉移性。
另外,在用于該裝飾片材的生產方法中,在固化步驟中,所涂覆的第二底漆涂層163和輻射可固化涂料164可用電子束或紫外光照射,這樣能夠同時形成第二底漆涂層165和輻射固化涂層166。結果,裝飾片材160的生產是高度有效的。另外,因為可以降低所用的溶劑量,可減少與確保安全工作環境有關的成本。此外,因為涂覆低分子量組分并隨后通過交聯而固化,產品裝飾片材160內的扭曲是極小的,尺寸穩定性是優異的,且可減小耐熱性試驗中的收縮因數。
另外,因為輻射固化涂層166和壓敏粘合劑層168通過第一底漆層162和第二底漆涂層165粘接到一起,可進一步降低粘合劑可轉移性。
另外,在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中,可脫離膜161從第一底漆層162上去除,而且如果該第一底漆層162粘接到在壓敏粘合劑片材形成步驟中得到的壓敏粘合劑片材169的壓敏粘合劑層168上,那么不僅方法簡單,而且該表面可免受刮擦,這意味著上述的裝飾片材160可容易地和以高質量水平制成。
在上述的第四和第五實施方案中,底漆層是單層或雙層,但本發明不限于這種構型,也可使用三個或更多底漆層。如果使用三個或更多底漆層,不同的層可存在于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之間,而且該層優選由牢固粘接到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上的組合物形成。
如上所述,本發明裝飾片材具有優異水平的可設計性、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溶劑性,因此可用于結構元件如壁、柱和門和類似物,用于車輛、船、廣告牌和招牌。另外,因為在熱試驗過程中的收縮因數小,裝飾片材特別可用作汽車的窗框帶。
實施例(實施例1)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的第一底漆材料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第一底漆層。
隨后,將各種不同的著色顏料與100重量份上述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的樣品(100%重量樹脂組分)混合,制備多種著色油墨。隨后使用多色凹版打印機,在第一底漆層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從而形成裝飾層。
然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用稀釋溶劑(MEK/MIBK/乙酸乙酯=50/30/20)稀釋至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40%重量)和3.0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涂覆到裝飾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的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1.5重量份每種光引發劑1(IRGACURE 184,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光引發劑2(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涂料涂覆到所形成的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從而形成具有150μm厚度的涂層。
然后,隨后使該多層結構在兩個120W/cm長波高壓汞燈下使用30米/分鐘的通過速度經過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進行紫外線照射使之固化,從而形成第二底漆涂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F)。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具有5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
使用以下描述的試驗評估如此制成的裝飾片材。結果在表1中給出。
(起始剝離強度)將產品裝飾片材切成具有150mm×150mm尺寸的正方形樣品,將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1mm厚度的鋁板上,隨后在23℃下固化2天,室溫下使用200米/分鐘的剝離速度以180°角度將已切成25mm寬度的條的片材從該板上剝離。測試5個條樣品,并根據以下標準評估樣品的平均值。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至少9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至少30%、但低于9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低于3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耐熱性試驗之后的剝離強度)
將產品裝飾片材切成150mm×150mm尺寸的正方形樣品,將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厚度1mm的鋁板上,并在23℃下固化1天之后,將片材在恒溫器中在80℃下放置48小時,隨后在室溫下再放置24小時。隨后室溫下使用200米/分鐘的剝離速度以180°角度將已切成25mm寬度的條的片材從該板上剝離。測試5個條樣品,并根據以下標準評估樣品的平均值。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至少9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至少30%、但低于9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低于3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耐候性試驗之后的剝離強度)將產品裝飾片材切成150mm×150mm尺寸的正方形樣品,將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厚度1mm的鋁板上,并在23℃下固化1天之后將片材暴露于日曬風化計(WEL-SUN-DC,由Suga試驗儀器有限公司制造)2000小時,并隨后返至室溫再保持24小時。室溫下使用200米/分鐘的剝離速度以180°角度將已切成25mm寬度的條的片材從該板上剝離。測試5個條樣品,并根據以下標準評估樣品的平均值。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至少9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至少30%、但低于9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片材的壓敏粘合劑層仍與低于30%的片材表面積保持粘接。
表1
(實施例2)除了將實施例1的第一底漆層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5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物質,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1中給出。
(實施例3)多種著色油墨通過將各種不同的著色顏料與包含80重量份(8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和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40%重量)的混合粘結劑組分混合而制成,并通過使用多色凹版打印機,隨后在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從而形成裝飾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用稀釋溶劑(MEK/MIBK/乙酸乙酯=50/30/20)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80重量份(8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4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底漆材料涂覆到裝飾層的表面上,隨后干燥,從而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將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隨后涂覆到如此形成的底漆涂層的表面上以產生輻射固化涂層,并在裝飾層的表面上形成壓敏粘合劑層,從而產生裝飾片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1中給出。
(實施例4)將各種不同的著色顏料與100重量份上述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樣品(100%重量樹脂組分)混合制成多種著色油墨,并隨后使用多色凹版打印機在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從而形成裝飾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70重量份(7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40%重量)的第一底漆材料涂覆到裝飾層的表面上,隨后干燥,從而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一底漆涂層。
然后,使用凹版涂布法,用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40%重量)、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3.0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第二底漆材料涂覆到第一底漆層的表面上,隨后干燥,從而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42,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的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1.5重量份每種光引發劑1(IRGACURE 184,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光引發劑2(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輻射可固化涂料涂覆到所形成的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從而形成具有150μm厚度的輻射可固化涂層。隨后使該多層結構在兩個120W/cm長波高壓汞燈下使用30米/分鐘的通過速度經過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進行紫外線照射使之固化,從而形成第二底漆涂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F)。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裝飾層上被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厚度50μm的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裝飾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1中給出。
(實施例5)除了將實施例1的第一底漆層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尿烷樹脂(KA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1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和白色顏料的白色著色底漆材料,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1中給出。
(實施例6)將各種不同的著色顏料與包含60重量份(6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和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混合粘結劑組分的樣品混合而制備多種著色油墨,并隨后使用多色凹版打印機以在第一底漆層的上面產生印刷圖案,從而形成裝飾層,除了上述以外,將第一底漆層替換為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尿烷樹脂(KA2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的物質,和將第二底漆材料替換為包含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尿烷樹脂(KA2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70重量份(7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混合物,每100重量份混合物還包含2.1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1中給出。
(實施例7)除了將實施例3的底漆材料替換為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3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2中給出。
表2
(實施例8)除了將實施例1的第二底漆層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80重量份(8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物質,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在表2中給出。
(實施例9)使用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只是將裝飾層中的100重量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替換為100重量份丙烯酸尿烷樹脂(KA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并使用100重量份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作為第二底漆材料,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4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在表2中給出。
(對比例1)不使用第一底漆材料和第二底漆材料,而是將各種不同的著色顏料與100重量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樣品(100%重量樹脂組分)混合而制成多種著色油墨,并隨后使用多色凹版打印機在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從而形成裝飾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5重量份每種光引發劑1(IRGACURE 184,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光引發劑2(IRGACURE 819,1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輻射可固化涂料涂覆到裝飾層的表面上,從而形成具有150μm厚度的輻射可固化涂層。
隨后使該多層結構在兩個120W/cm長波高壓汞燈下使用30米/分鐘的通過速度經過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進行紫外線照射使之固化,從而形成第二底漆涂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F)。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裝飾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5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裝飾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裝飾片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2中給出。
(對比例2)除了將實施例2的第二底漆層替換為包含90重量份(9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1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5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物質,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2中給出。
(對比例3)除了將實施例4的第一底漆層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10重量份(1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90重量份(9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7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物質,使用100重量份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作為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42,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4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2中給出。
(實施例10)除了不加入光引發劑而形成來自實施例1的第二底漆材料和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的涂層,并隨后用電子束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這些涂層,從而形成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3中給出。
表3
(實施例11)除了不加入光引發劑而形成來自實施例4的第一底漆材料、第二底漆材料和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的涂層,并隨后用電子束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這些涂層,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4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3中給出。
(實施例12)除了不加入光引發劑而形成來自實施例7的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的涂層,并隨后用電子束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這些涂層,從而形成輻射固化涂層,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7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3中給出。
(實施例13)除了將用于實施例8中裝飾層和第一底漆層的100重量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替換為100重量份丙烯酸尿烷樹脂(KA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不加入光引發劑而形成實施例8的第二底漆材料和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的涂層,并隨后用電子束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固化這些涂層,從而形成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8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3中給出。
(對比例4)除了不加入光引發劑而形成對比例3的第一底漆材料、第二底漆材料和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的涂層,并隨后用電子束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這些涂層,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裝飾片材按照對比例3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裝飾片材的評估在表3中給出。
在實施例1、2、5、6、8、10和13中,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第一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包含至少一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而第二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或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因此每個裝飾片材具有優異的粘附性,甚至在耐熱性試驗或耐候性試驗之后也防止裝飾片材在其層間剝離。
另外,在實施例3、4、7、9、11和12中,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裝飾層包含至少25%重量包含至少一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和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而第二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或丙烯酸多元醇基丙烯酸基樹脂,因此,每個裝飾片材具有優異的粘附性,甚至在耐熱性試驗或耐候性試驗之后也防止裝飾片材在其層間剝離。
在對比例1中,裝飾片材不含第一底漆層,也不含第二底漆層,因此起始剝離強度與耐熱性試驗和耐候性試驗后的剝離強度值不好。
在對比例2中,第二底漆層不含25%重量或更多的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因此盡管起始剝離強度高,但在耐熱性試驗和耐候性試驗之后的剝離強度值不好。
在對比例3和4中,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第一底漆層不含25%重量或更多包含至少一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因此起始剝離強度與耐熱性試驗和耐候性試驗后的剝離強度值不好。
(實施例14)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25%重量)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用稀釋溶劑(MEK/MIBK/乙酸乙酯=50/30/20)稀釋至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40%重量),和3.0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的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1.5重量份每種光引發劑1(IRGACURE 184,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光引發劑2(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涂料涂覆到所形成的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從而形成具有200μm厚度的輻射可固化涂層。隨后使該多層結構在兩個120W/cm長波高壓汞燈下使用30米/分鐘的通過速度經過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進行紫外線照射使之固化,從而形成第二底漆涂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F)。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4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 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使用實施例1所述的試驗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4中給出。
表4
(實施例15)除了將實施例14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5%重量)、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40%重量)和1.5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第一底漆材料,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4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實施例16)除了省略實施例15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5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實施例17)除了將實施例14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40%重量)、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40%重量)和1.2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底漆材料溶液;將實施例14的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輻射可固化涂料替換為KRM7842(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4的相同方式制成。該片材的輻射固化涂層的表面硬度是鉛筆硬度F。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實施例18)除了將實施例14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60重量份(6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8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底漆材料溶液;將實施例14的第二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5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0重量份樹脂混合物的底漆材料溶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4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實施例19)除了將實施例14的第二底漆層中的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量增加至4.0重量份,使用包含100重量份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7重量份黑色顏料(#350,由Degussa AG制造)、1.5重量份光引發劑1(IRGACURE 184,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3.0重量份光引發劑2(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輻射可固化涂料,以形成具有100μm厚度的涂層,黑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4的相同方式制成的。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對比例5)不使用第一底漆材料溶液和第二底漆材料溶液,并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5重量份每種光引發劑1(IRGACURE184,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光引發劑2(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涂料直接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從而形成200μm厚度的涂層。隨后使所涂覆的輻射可固化涂料在兩個120W/cm長波高壓汞燈下使用30米/分鐘的通過速度經過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進行紫外線照射使之固化,從而形成輻射固化涂層。隨后,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涂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外裝飾片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對比例6)除了將實施例15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替換為包含90重量份(9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1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底漆材料溶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5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對比例7)除了將實施例18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90重量份(9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1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7重量份光引發劑(IRGACURE 819,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底漆材料溶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18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4中給出。
在實施例14至19中,第一底漆層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熱塑性樹脂,第二底漆層包含含有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的輻射可固化樹脂,因此裝飾片材具有在各層之間的優異的起始剝離強度,以及在耐熱性試驗和耐候性試驗之后的優異的剝離強度。另外,在80℃下進行48小時的耐熱性試驗中,以上實施例的外裝飾片材具有小于0.2%的熱收縮因數,而且因為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具有優異的柔韌性,實施例19的黑色外裝飾片材非常適用作汽車窗框的裝飾片材。
相反,對比例5不含底漆層,因此壓敏粘合劑層和輻射固化涂層之間的剝離強度從開始時就不好。
另外,在對比例6中,因為第二底漆層內的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的量低,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在耐熱性試驗中剝離開。
另外,在對比例7中,因為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第一底漆層內的熱塑性樹脂的量低,壓敏粘合劑層和第一底漆層之間的剝離強度差。
(實施例20)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尿烷樹脂(KA2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被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用稀釋溶劑稀釋至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基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涂料被涂覆到所形成的第二底漆涂層,從而形成具有200μm厚度的涂層。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F)。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5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使用上述的試驗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5中給出。
表5
(實施例21)除了將實施例20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被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底漆材料溶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0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實施例22)除了將實施例20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25重量份(25%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5重量份(25%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0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實施例23)除了將實施例20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60重量份(6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將實施例20的第二底漆材料替換為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底漆材料溶液,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0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實施例24)除了將實施例23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被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60重量份(6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1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底漆材料溶液;將第二底漆材料內的50重量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替換為50重量份丙烯酸尿烷樹脂(KA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3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實施例25)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80重量份(8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并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42,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7重量份黑色顏料的涂料涂覆到所形成的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從而形成具有150μm厚度的涂層。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H)。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4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 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使用上述的試驗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5中給出。
(實施例26)使用凹版涂布法,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涂層。
隨后,用凹版涂布法,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CSEB12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使涂覆到第一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鑄模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946,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7重量份黑色顏料的涂料被涂覆到所形成的第二底漆涂層,從而形成具有200μm厚度的涂層。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H)。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4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 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使用上述的試驗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5中給出。
(對比例8)不使用第一底漆材料溶液和第二底漆材料溶液。將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可固化涂料直接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的表面上。所涂覆的輻射可固化涂料隨后用電子束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輻射固化涂層。隨后,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壓敏粘合劑層粘接到涂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外裝飾片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對比例9)除了將實施例21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替換為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1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對比例10)除了將實施例23的第一底漆材料替換為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外裝飾片材按照實施例23的相同方式制成。對該外裝飾片材的評估結果在表5中給出。
在實施例20至26中,第一底漆層包含熱塑性樹脂,所述的熱塑性樹脂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丙烯酸基樹脂。第二底漆層包含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因此裝飾片材具有在各層之間的優異的起始剝離強度,以及在耐熱性試驗和耐候性試驗之后優異的剝離強度。此外,在80℃下進行48小時的耐熱性試驗中,以上實施例的外裝飾片材滿足熱收縮因數小于0.2%的標準,因此非常適用作汽車的外裝飾片材。
相反,對比例8不含底漆層,因此壓敏粘合劑層和輻射固化涂層之間的剝離強度從開始就不好。
另外,在對比例9中,因為第二底漆層不含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在耐熱性試驗中剝離開。
另外,在對比例10中,因為接觸壓敏粘合劑層的第一底漆層不含熱塑性樹脂,壓敏粘合劑層和第一底漆層之間的剝離強度差。
(實施例27)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用稀釋溶劑稀釋至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100重量份(10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制備出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7重量份黑色顏料(#350,由Degussa AG制造)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以及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并使用兩層鑄模涂布法將100μm厚度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層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隨后涂覆100μm厚度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層。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第二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F)。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厚度40μm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 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6中給出。
表6
(實施例28)使用凹版涂布法,將包含60重量份(6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尿烷樹脂(KA2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和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厚度2μm的第一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60重量份(6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40重量份(4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尿烷樹脂(KA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固體級分濃度20%重量)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并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制備出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3重量份金屬顏料(IRIODIN#163,由Merck有限公司制造)和5重量份藍色顏料(菁藍4980N,由Dainichiseika色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以及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42,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并使用兩層鑄模涂布法將30μm厚度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層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隨后涂覆100μm厚度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所涂覆的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固化涂層和第二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H)。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40μm的厚度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6中給出。
(實施例29)使用凹版涂布法,將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5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涂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用稀釋溶劑稀釋至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12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涂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制備出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3重量份金屬顏料(IRIODIN#163,由Merck有限公司制造)和5重量份藍色顏料(菁藍4980N,由Dainichiseika色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以及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946,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并使用兩層鑄模涂布法將50μm厚度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層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隨后涂覆100μm厚度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層。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所涂覆的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固化涂層和第二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H)。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4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 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6中給出。
(實施例30)使用凹版涂布法,將使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0%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2μm厚度的第一底漆層。
隨后,使用凹版涂布法,將使用稀釋溶劑稀釋以產生固體級分濃度35%重量的包含50重量份(50%重量樹脂組分)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CSEB5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30重量份(30%重量樹脂組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MKK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和20重量份(20%重量樹脂組分)丙烯酸基樹脂(MKA MEDIUM,由Showa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底漆材料溶液涂覆到第一底漆層的表面上,并隨后干燥以形成具有3μm厚度的第二底漆涂層。
隨后,制備出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18,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 U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3重量份金屬顏料(IRIODIN#163,由Merck有限公司制造)和5重量份黑色顏料(#350,由Degussa AG制造)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以及包含100重量份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涂料(KRM7842,尿烷丙烯酸酯基材料,由DaicelDCB有限公司制造)、1.0重量份苯并三唑基紫外吸收劑(TINUVIN 40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和1.0重量份位阻胺基光穩定化劑(TINUVIN 290,由Ciba特級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并使用兩層鑄模涂布法將60μm厚度的第一輻射可固化涂料層涂覆到第二底漆涂層的表面上,隨后涂覆90μm厚度的第二輻射可固化涂料層。
層狀結構隨后用電子束從所涂覆的輻射可固化涂層側、在包括氮氣環境(具有殘余氧濃度100ppm)、吸收劑量7Mrad和通過速度50m/min的條件下照射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底漆層、第二底漆層和輻射固化涂層(表面硬度鉛筆硬度H)。隨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從第一底漆層上去除,將在釋放片材上形成的50μm厚度的壓敏粘合劑層(RIKIDYNE AR-2120,由VIGteQnos有限公司制造)粘接到第一底漆層上,并將所得結構在40至50℃下固化2天,從而得到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評估如此制成的外裝飾片材。結果在表6中給出。
在實施例27至30中,顏料組分引入第一輻射固化涂層內,并在第一輻射固化涂層的上面提供第二輻射固化涂層,從而得到具有良好光澤和高裝飾設計水平的著色裝飾片材。另外,因為第一底漆層包含熱塑性樹脂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第二底漆層包含丙烯酸基低聚物的固化產物,因此包括壓敏粘合劑層的層之間的起始粘附性以及各層之間在耐熱性試驗和耐候性試驗之后的剝離強度是優異的。另外,每種外裝飾片材具有優異的耐候性,而且在80℃下進行48小時的耐熱性試驗中,片材滿足熱收縮因數小于0.2%的標準,因此非常適用作任何用于汽車的各種外裝飾片材。
工業實用性如上所述,如果本發明裝飾片材包含作為表面層的輻射固化涂層,所述涂層包含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和可聚合單體形成的無溶劑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那么該裝飾片材具有優異的耐候性、耐磨性、耐溶劑性和耐化學性,且收縮因數小。另外,因為本發明裝飾片材還包含裝飾層,裝飾設計水平也高。另外,在本發明裝飾片材中,裝飾層或第一底漆層接觸壓敏粘合劑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包含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中至少一種的熱塑性樹脂,且裝飾片材還包括接觸輻射固化涂層的第二底漆層,因此粘合劑可轉移性可明顯下降。結果,簡化了去除所轉移的粘合劑的操作,因此提高了去除和更換裝飾片材的操作效率。另外,如果本發明裝飾片材還包含壓敏粘合劑層,粘結操作可以容易地完成。因此,本發明裝飾片材尤其可用作用于外貼面的裝飾片材。
另外,如果本發明裝飾片材使用粘合劑粘結,層間剝離強度高,與粘合劑的粘附性也是有利的,這意味著可實現強力粘附。
權利要求
1.一種裝飾片材,包括壓敏粘合劑層、輻射固化涂層和一個或多個位于兩者之間并接觸所述兩層之一的底漆層,其中在所述底漆層之一接觸所述壓敏粘合劑層的情況下,所述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所述底漆層之一接觸所述輻射固化涂層的情況下,所述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飾片材,其中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的裝飾層設置在所述壓敏粘合劑層和所述輻射固化涂層之間,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飾片材,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底漆層包括按順序設置在所述壓敏粘合劑層上的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所述第一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所述第二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4.根據權利要求3的裝飾片材,其中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的裝飾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底漆層和所述第二底漆層之間,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5.根據權利要求3的裝飾片材,其中具有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的裝飾層設置在所述壓敏粘合劑層和所述第一底漆層之間,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6.一種裝飾片材,包括裝飾層、輻射固化涂層和一個或多個位于兩者之間并接觸所述兩層之一的底漆層,其中所述裝飾層引入了由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形成的印刷圖案,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所述底漆層之一接觸所述裝飾層的情況下,所述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所述底漆層之一接觸所述輻射固化涂層的情況下,所述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7.一種用于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包括在可脫離膜上形成一個或多個底漆層的底漆層形成步驟;在所述一個或多個底漆層的上面形成輻射可固化涂層的步驟;用紫外線或電子束至少照射所述輻射可固化涂層、從而固化所述輻射可固化涂層的固化步驟;和從所述一個或多個底漆層上去除所述可脫離膜、并在所述底漆層的上面形成壓敏粘合劑的壓敏粘合劑層形成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7的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底漆層包括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的一層。
9.根據權利要求7的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底漆層接觸所述壓敏粘合劑層和所述輻射可固化涂層之一,在所述底漆層之一接觸所述壓敏粘合劑層的情況下,所述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在所述底漆層之一接觸所述輻射可固化涂層的情況下,所述底漆層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權利要求9中任一項的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還包括在所述底漆層形成步驟之前,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所述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的裝飾層的裝飾層形成步驟,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其中所述底漆層隨后在所述裝飾層的上面形成。
11.根據權利要求7至權利要求9中任一項的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其中所述底漆層形成步驟包括用于形成第一底漆層的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包括將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的第一底漆材料涂覆到所述可脫離膜上,并隨后干燥所述第一底漆材料;和用于形成第二底漆層的第二底漆層形成步驟,包括將包含至少25%重量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和/或由丙烯酸基低聚物形成的輻射可固化樹脂的固化產物的第二底漆材料涂覆到第一底漆層上,并隨后干燥所述第二底漆材料。
12.根據權利要求11的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在所述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和所述第二底漆層形成步驟之間,還包括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所述第一底漆層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裝飾層的裝飾層形成步驟,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13.根據權利要求11的生產裝飾片材的方法,在所述第一底漆層形成步驟之前,還包括使用包含粘結劑組分和著色組分的著色油墨在所述可脫離膜的上面形成印刷圖案裝飾層的裝飾層形成步驟,所述粘結劑組分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優異的可設計性、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溶劑性,容易涂覆并具有低水平粘合劑可轉移性的裝飾片材。裝飾片材(50)包括壓敏粘合劑層(52)、接觸該層(52)的第一底漆層(53)、接觸該層(53)的裝飾層(54)、接觸該層(54)的第二底漆層(55)和接觸該層(55)的輻射固化涂層(56),其中第一底漆層(53)包含至少25%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丙烯酸基樹脂和尿烷基樹脂的熱塑性樹脂。
文檔編號C09J7/02GK1638963SQ0380490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1日
發明者川端重夫, 桝田義勝 申請人:希愛化成(Ci化成)株式會社, 岸本高治, 川端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