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扎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扎帶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扎帶機。
背景技術:
1、現在所有的電源線工廠生產電線時.要包裝的時候都用人工扎線包裝。扎線帶 本身端口是比較尖銳的邊。稍不小心就會把人的手皮弄破,長期以來對人的健康造成了形 響。并對工作效率造成了影響。 2、以往用手扎線時速度不穩定。手痛的時候扎少點,不累的時候速度快點。造成 工作快慢不好控制。 目前人工在扎線時手指皮膚健康受到一些影B向。而現在市場上沒有一種機器能夠 減勞動負擔。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扎帶機。包括送帶機構、自 動裝緊機構、切斷機構、繞線機構、抬線機構、裝線機構。其結構簡單,它通過電機傳動通過 連桿的帶動快速的送帶,使人能夠在短的時間內把料放入槽內。 —種扎帶機,包括送帶機構、自動裝緊機構、切斷機構、繞線機構、拾線機構、裝線 機構,送帶機構、切斷機構、拾線機構位于扎帶機的下部,自動裝緊機構位于扎帶機的頂部, 繞線機構、裝線機構位于扎帶機的中部,送帶機構連接自動裝緊機構。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扎帶機具有容易排除故障.維修方便,操作方便簡單,結構簡單, 動作快成本低的扎帶機。該機器可以消除人的身體傷害。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和材料成本。并能提高產品頎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扎帶機的整體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扎帶機的送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扎帶機的自動裝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扎帶機的切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扎帶機的繞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扎帶機的拾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扎帶機的裝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扎帶機的整體總裝結構示意圖;扎帶機包括送帶機構1、自動裝緊機構2、切 斷機構3、繞線機構4、拾線機構5、裝線機構6。[0017] 送帶機構1、切斷機構3、拾線機構5位于扎帶機的下部,自動裝緊機構2位于扎帶 機的頂部,繞線機構4、裝線機構6位于扎帶機的中部。送帶機構l連接自動裝緊機構2,自 動裝緊機構2將送帶機構1送來的線帶自動裝緊,切斷機構3負責切斷線帶,繞線機構4負 責繞線帶,拾線機構5負責拾線帶,裝線機構6負責裝線帶。 圖2是扎帶機的送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送帶機構1分為a)是送帶機構部分;b)是送帶機構的送帶部分。 送帶機構部分a)包括固定板3A、同步輪4A、固定支柱5A、馬達6A、同步帶7、同步 輪8B、連動軸9A。同步輪4A、馬達6A固定在固定板3A上,同步輪4A通過同步帶7連接同 步輪8B,同步輪8B固定在軸9A上,軸9A固定在固定支柱5A上。 送帶機構的送帶部分b)包括上壓輪31、下壓輪25、固定板67C、軸68B、固定板 62B。下壓輪25固定在固定板67C —端,固定板67C另一端連接彈簧63,彈簧63的另一端 連接固定板62B。 送帶機構動1作如下馬達6A固定在固定板3A上,馬達6A連動著同步輪4A,同
步輪4A通過同步帶7帶動同步輪8B轉動。同步輪8B連動軸9A,在軸承座的軸承配合下連
動上壓輪31。且通過軸68B轉動。固定板62B拉住彈簧63,彈簧63拉住固定板67C以至
下壓輪25往上頂,從而上壓輪31、下壓輪25緊壓著送帶進行送帶。 圖3是扎帶機的自動裝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a)是扎帶機的背面視圖;b)是扎帶機的側面視圖。 a)背面視圖中,自動裝緊機構2包括73輪1、74輪2、75輪3、76輪4、77輪5、軸 79、套子81、正反彈簧82、壓塊83、滑塊85。 73輪1、軸79、套子81、正反彈簧82、壓塊83、74輪2、滑塊85、75輪3、76輪4、77 輪5分別從上至下安裝在扎帶機的背面。 如圖所示,扎帶機通過自動裝緊機構2張緊,其通過以下部件73輪1通至77輪5, 通至74輪2,穿至75輪3、76輪4后,通過送帶機構1中的下壓輪25和上壓輪31,下壓輪 25和上壓輪31緊壓扎帶通過馬達帶動方式送至需定尺度。 b)側面視圖中,自動裝緊機構2包括彈簧86、軸87、固定塊88、裝線盤89、軸90、 支撐座91、支桿92。 支桿92、軸90、裝線盤89、支撐座91、固定塊88、彈簧86、軸87分別從上至下安裝 在扎帶機的側面。 如圖所示,支撐座91的軸90裝上裝線盤89,裝線盤89被壓塊83壓住。壓塊83 固定在支桿92上,支桿92裝配73輪1,支桿92與軸79、壓塊83和套子81固定并安置正 反彈簧82使其回位壓緊作用。 固定74輪2、滑塊85、軸87、彈簧86與固定塊88的兩個、75輪3、76輪4固定。扎 帶通過這些輪子后會從原先的彎曲線條變成直直的線條。走線路徑如圖中所示。 圖4是扎帶機的切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切斷機構3包括蓋板93、凸輪40、軸承43、壓桿60、導正板57、外壓塊56、打塊94、 出線孔27、導入塊95、切刀座64、切刀65、彈簧96、壓桿66、軸61。蓋板93位于切斷機構3 的上端,蓋板93位于凸輪40上,軸承43與凸輪40相切。在軸承43連接壓桿60、導正板 57、外壓塊56、打塊94,軸61連接壓桿66,壓桿66上端分別連接彈簧96、切刀座64、切刀65、導入塊95和出線孔27。 工作過程如下凸輪40凸點壓入軸承43,軸承43、壓桿60固定在導正板57限位 下壓住壓桿66,壓桿66通過軸61往上頂切刀65。 切刀65在切刀座64限位下把出線孔27和導入塊95連起來的扎帶切斷,并將彈 簧96回位。 圖5是扎帶機的繞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繞線機構4包括斜邊輪17、從動軸16、同步輪34Z、固定塊15、軸承99、壓塊10、張 緊輪70、同步帶35、勾73S、固定座71、同步輪69。斜邊輪17的齒與從動軸16的齒嚙合,從 動軸16通過軸承99固定在固定塊15上,從動軸16上安裝同步輪34Z,同步輪34Z通過同 步帶35帶動同步輪69,同步輪69、勾73S固定在固定座71上。 繞線機構4的工作原理斜邊輪17的齒帶動從動軸16轉動,從動軸16帶動同步 輪34Z轉動,同步輪34Z通過同步帶35帶動同步輪69轉動,同步輪69帶動S勾73。從而 實現扎帶的目的。 圖6是扎帶機的抬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拾線機構5包括蓋板93、凸輪40、軸承43、彈簧100、壓桿60、導正板57、外壓塊 56、下壓銷52、軸53、打桿55、桿101。 蓋板93位于拾線機構5的上部,在上裝有凸輪40,凸輪40與軸承43相切,軸承43 連接壓桿60、壓桿60的下端通過下壓銷52連接導正板57,在導正板57上固定外壓塊56, 導正板57通過軸53與打桿55、桿101連接。 工作原理以下凸輪40凸點壓入軸承43,軸承43將壓桿60固定在導正板57限 位下壓。下壓銷52固定在壓桿60上。下壓銷52壓住打桿55。打桿55固定在軸53上,并 安裝桿101。彈簧100連接打桿55和下壓銷52,保證回位。 圖7是扎帶機的裝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裝線機構6包括擋片38、連軸37、蓋板93、凸輪40、連桿41、繞線機構4、連軸102、 勾子20、擋片26、墊塊19、軸23、導入槽103、導入塊95。連桿41的上端有擋片38、連軸37、 蓋板93、凸輪40,連桿41的下端有連軸102、勾子20、擋片26、墊塊19,勾子20的一端有軸 23,導入槽103、導入塊95位于勾子20的上部。 裝線機構工作原理以下凸輪40轉動帶動連桿41,連桿41帶動勾子20把扎帶裝 到繞線機構4上進行繞線。凸輪40上安裝連軸37與蓋板93,連桿41上安裝擋片38。勾 子20安裝連軸102連接連桿41。轉動是通過軸23。兩邊分別有擋片26保護住扎帶。扎 帶經過導入塊95到導入槽103。 下面是裝線機構6與拾線機構5、切斷機構3的聯合工作過程 通過扎帶機的感應桿觸點感應開關,裝線機構6 (圖7)先動作,如送帶機構1的馬 達6A通過連軸37連動凸輪40帶動連桿41 (圖7)后帶動勾子20 (圖7)把扎帶勾起來,當 凸輪40轉到一半時,凸點壓下切斷機構3的軸承43 (圖4)后,導正板57壓桿60 (圖4)在 限位件外壓塊56 (圖4),導正板57往下壓,切刀座64,壓桿66 (圖4)通過軸61往上頂住 切刀65,并通過切刀座64切斷扎帶。 通過凸點過程中凸輪40繼續轉,下壓銷52繼續往下壓,拾線機構5開始動作。打 桿55通過軸53,在下壓銷52往下壓的情況下,把扎帶端部拾起來。[0049] 凸輪40往下轉,裝線機構6中勾子20往回轉,從而繞線機構4開始工作。馬達ll 通過連軸器14帶動斜邊輪17的齒連動同步輪69帶動后,S勾73進行扎帶,繞四圈把樣品 扎緊,樣品扎好后,松開感應桿,送帶機構1開始工作。
權利要求一種扎帶機,包括送帶機構(1)、自動裝緊機構(2)、切斷機構(3)、繞線機構(4)、拾線機構(5)、裝線機構(6),其特征在于,送帶機構(1)、切斷機構(3)、拾線機構(5)位于扎帶機的下部,自動裝緊機構(2)位于扎帶機的頂部,繞線機構(4)、裝線機構(6)位于扎帶機的中部,送帶機構(1)連接自動裝緊機構(2)。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帶機構(1)分為a)送帶機構部 分;b)送帶機構的送帶部分。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a)送帶機構部分包括固定板 (3A)、同步輪(4A)、固定支柱(5A)、馬達(6A)、同步帶(7)、同步輪(8B)、軸(9A),同步輪 (4A)、馬達(6A)固定在固定板(3A)上,同步輪(4A)通過同步帶(7)連接同步輪(8B),同步 輪(8B)固定在軸(9A)上,軸(9A)固定在固定支柱(5A)上。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b)送帶機構的送帶部分包括上 壓輪(31)、下壓輪(25)、固定板(67C)、軸(68B)、固定板(62B),下壓輪(25)固定在固定板 (67C) —端,固定板(67C)另一端連接彈簧(63),彈簧(63)的另一端連接固定板(62B)。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裝緊機構(2)的背面自動裝 緊機構包括輪(73)、輪(74)、輪(75)、輪(76)、輪(77)、軸(79)、套子(81)、正反彈簧(82)、 壓塊(83)、滑塊(85),輪(73)、軸(79)、套子(81)、正反彈簧(82)、壓塊(83)、輪(74)、滑塊 (85)、輪(75)、輪(76)、輪(77)分別從上至下安裝在扎帶機的背面。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裝緊機構(2)的側面自動裝緊 機構包括彈簧(86)、軸(87)、固定塊(88)、裝線盤(89)、軸(90)、支撐座(91)、支桿(92),支 桿(92)、軸(90)、裝線盤(89)、支撐座(91)、固定塊(S8)、彈簧(86)、軸(87)分別從上至下 安裝在扎帶機的側面。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機構(3)包括蓋板(93)、凸 輪(40)、軸承(43)、壓桿(60)、導正板(57)、外壓塊(56)、打塊(94)、出線孔(27)、導入塊 (95)、切刀座(64)、切刀(65)、彈簧(96)、壓桿(66)、軸(61),蓋板(93)位于切斷機構(3)的 上端,蓋板(93)在凸輪(40)上,軸承(43)與凸輪(40)相切,在軸承(43)連接壓桿(60)、 導正板(57)、外壓塊(56)、打塊(94),打塊(94)的軸(61)連接壓桿(66),壓桿(66)上端 分別連接彈簧(96)、切刀座(64)、切刀(65)、導入塊(95)和出線孔(27)。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機構(4)包括斜邊輪(17)、從 動軸(16)、同步輪(34Z)、固定塊(15)、軸承(99)、壓塊(10)、張緊輪(70)、同步帶(35)、勾 (73S)、固定座(71)、同步輪(69),斜邊輪(17)的齒與從動軸(16)的齒嚙合,從動軸(16) 通過軸承(99)固定在固定塊(15)上,從動軸(16)上安裝同步輪(34Z),同步輪(34Z)通過 同步帶(35)帶動同步輪(69),同步輪(69)、勾(73S)固定在固定座(71)上。
9.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線機構(5)包括蓋板(93)、凸輪 (40)、軸承(43)、彈簧(100)、壓桿(60)、導正板(57)、外壓塊(56)、下壓銷(52)、軸(53)、打 桿(55)、桿(101),蓋板(93)位于拾線機構(5)的上部,在上裝有凸輪(40),凸輪(40)與 軸承(43)相切,軸承(43)連接壓桿(60)、壓桿(60)的下端通過下壓銷(52)連接導正板 (57),在導正板(57)上固定外壓塊(56),導正板(57)通過軸(53)與打桿(55)、桿(101) 連接。
10.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扎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線機構(6)包括擋片(38)、連軸(37)、蓋板(93)、凸輪(40)、連桿(41)、繞線機構(4)、連軸(102)、勾子(20)、擋片(26)、 墊塊(19)、軸(23)、導入槽(103)、導入塊(95),連桿(41)的上端有擋片(38)、連軸(37)、 蓋板(93)、凸輪(40),連桿(41)的下端有連軸(102)、勾子(20)、擋片(26)、墊塊(19),勾 子(20)的一端有軸(23),導入槽(103)、導入塊(95)位于勾子(20)的上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扎帶機,包括送帶機構、自動裝緊機構、切斷機構、繞線機構、拾線機構、裝線機構,送帶機構、切斷機構、拾線機構位于扎帶機的下部,自動裝緊機構位于扎帶機的頂部,繞線機構、裝線機構位于扎帶機的中部,送帶機構連接自動裝緊機構。
文檔編號B65B13/16GK201472684SQ20092015127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7日
發明者何京 申請人: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