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容器的下封頭及包括該下封頭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儲運容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容器的下封頭及包括該下封頭的容器。
背景技術:
儲運容器,例如中型散裝容器,可以用于儲運液體物料。排料時,容器中的液體物料可以依靠自身重力經由容器下方的排料口排出。以一種中型散裝容器為例,為了便于運輸、周轉和存放,其通常由容器和支撐框架兩部分組成。液體物料存儲在容器中,容器由支撐框架來支撐。容器包括由上至下相互連接的上封頭、筒體和下封頭,下封頭的底部設有排料口,向外連接有排料管路,排料管路中設有排料閥,需要排料時操作打開該排料閥,即可進行排料的工作。現有的中型散裝容器中,常用的下封頭有橢圓形封頭、蝶形封頭、折邊錐形封頭、球冠形封頭等,均為對稱結構。由于液體物料是依靠自身重力排出的,所以排料口設置在封頭的最低處,而由于封頭的最低點位于封頭的中心處,從而排料口必須設置在封頭的底部中心處,以允許液體物料經由自身重力從罐體部件中排出。若容器的直徑很大,則操作人員在操作排料閥時需要鉆到容器底部,給操作帶來不便。另外,由于一般排料口會向外接通排料管路以排料,排料口設置在封頭的底部中心處還使得排料管路較長,可以理解,尤其若容器平放于地面,接管越長液體物料的流速就會越慢,管內殘存的物料也會越多,甚至造成管路阻塞。此外,因為橢圓形、蝶形、球冠形封頭的弧度很小,而折邊錐形封頭底部是個平面,使得當容器中的液體物料粘稠度較大時,會出現排料的速度特別慢,物料不易排凈的現象,需要人工進行輔助,并且物料的清理也是很復雜的工作。這不僅影響工作效率,還造成了物料的浪費,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容器的下封頭及包括該下封頭的容器,以解決上述操作不便,排料慢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容器的下封頭,其中,該下封頭的上端包括頂部開口,該頂部開口用于連接在容器的筒體的下部;以及該下封頭的下端包括排料口,該排料口小于該頂部開口 ;以及該排料口的中心與該頂部開口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進一步地,該下封頭具有從該頂部開口至該排料口漸縮的偏錐形狀。進一步地,該下封頭包括上部圓柱形部分,從該頂部開口豎直向下延伸;以及下部偏錐形部分,連接在該上部圓柱形部分的下方,具有從該上部圓柱形部分至該排料口漸縮的偏錐形狀。進一步地,該上部圓柱形部分和該下部偏錐形部分的連接處設有過渡圓角。[0010]進一步地,該頂部開口和該排料口均為圓形形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容器,該容器包括筒體;以及上述任一種下封頭,該下封頭連接在該筒體的下部。進一步地,該容器還包括上封頭,連接在該筒體的上部。進一步地,該容器還包括支撐裙座,連接在該筒體下部且圍繞該下封頭設置,該支撐裙座包括筒形部,其側面具有開口 ;以及連接部,與該筒形部連接,用于將該容器固定至外部支撐部件。進一步地,該容器還包括排料管路,該排料管路與下封頭連通,該排料管路中設有排料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容器的下封頭下端的排料口的中心與下封頭上端的頂部開口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跟現有技術中排料口的中心位于封頭的底部中心處的技術方案相t匕,排料口更靠近容器的外側,操作者在打開/關閉排料口時,無需再鉆到容器的底部,方便了操作者進行打開/關閉排料口的工作。由于一般排料口會向外接通排料管路,排料口更靠近容器的外側,還意味著排料管路可以設置得更短,從而有效避免了管路內堆積粘稠的液體物料。在實用新型內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
本實用新型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實用新型。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下封頭的仰視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下封頭的主視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下封頭的主視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容器的分解立體示意圖;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容器設置在支撐框架中的立體示意圖;圖6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容器在支撐框架中的去除了支撐裙座的側視不意圖;圖7示出了用于支撐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容器的支撐框架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以便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而得以實施。在其他的例子中,為了避免與本實用新型發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描述。[0028]為了徹底了解本實用新型,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細的結構。顯然,本實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習的特殊細節。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這些詳細描述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具有其他實施方式。如圖I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容器的下封頭24的上端包括頂部開口 242,下端包括排料口 241。其中,該頂部開口 242用于連接在容器的筒體的下部,并且下封頭24下端的排料口 241小于上端的頂部開口 242。重要的是,從圖I和圖2中可以明顯看出,該排料口 241的中心與該頂部開口 242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這跟現有技術中排料口的中心位于封頭的 底部中心處的普遍的技術方案相比,排料口會更靠近容器的外側,操作者在打開/關閉排料口時只需位于容器旁邊即可,無需再鉆到容器的底部,方便了操作者進行打開/關閉排料口的工作。由于一般情況下,下封頭的排料口會向外接通排料管路以排料,尤其是一般情況下容器會平放在地面上,使得排料管路水平放置,可以理解,排料管路越短,管內積存物料的可能性越小。從而本實用新型中排料口更靠近容器的外側,還意味著排料管路可以設置得更短,從而有效避免了管路內堆積粘稠的液體物料。該下封頭24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形狀,如下面為弧形的形狀,只要保證排料口位于下封頭的下端,且與頂部開口 242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即可。然而,優選地,如圖I和圖2所示,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該下封頭24具有從該頂部開口 242至該排料口 241漸縮的偏錐形狀,在這種偏錐形狀中,排料口 241位于錐形的最底部,該偏錐形狀的錐度保證了液體物料的下排速度。頂部開口 242和排料口 241可以為任何合適的形狀,優選地,如圖I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頂部開口 242和該排料口 241均為圓形形狀,方便制作成型。如圖3所示,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下封頭24與第一實施例中的下封頭同樣具有上端的頂部開口 242和下端的排料口 241,并且同樣地,該排料口 241小于頂部開口 242,排料口 241的中心與該頂部開口 242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不同的是,該下封頭24包括上部圓柱形部分244和下部偏錐形部分243。其中,該上部圓柱形部分244從該頂部開口 242豎直向下延伸;該下部偏錐形部分243連接在該上部圓柱形部分244的下方,具有從該上部圓柱形部分244至該排料口 241漸縮的偏錐形狀。可以理解,該上部圓柱形部分244方便了下封頭24與容器之間的焊接,而該下部偏錐形部分243的偏錐形狀的錐度保證了液體物料的下排速度。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更優選地,該上部圓柱形部分244和該下部偏錐形部分243的連接處設置有過渡圓角,該過渡圓角使得液體物料下排速度更快,也就是進一步促進了容器中液體物料的下排。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地,可以優選地將頂部開口 242和該排料口 241均設為圓形形狀。如圖4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容器2,該容器2包括筒體25和上述任一種下封頭24。該筒體的外形一般為圓柱形狀,該下封頭24連接在該筒體25的下部。如上文所述,該容器2的排料口 241更靠近容器2的外側,方便了操作者進行打開/關閉排料口的工作。若其排料口 241通過排料管路進行排料,則該容器2還能有效避免物料的積存。優選地,如本實施例中,該容器2還包括上封頭26,該上封頭26連接在該筒體25的上部,用于對容器2中的物料進行遮蓋和密封。另外,優選地,該容器2還包括支撐裙座22,該支撐裙座22連接在該筒體25下部且圍繞下封頭24設置,該支撐裙座22包括筒形部221和連接部222。其中筒形部221的側面具有開口 ;該連接部222與該筒形部221連接,起到支撐作用,還可以用于將該容器2固定至外部的支撐部件,并且該連接部222與該筒形部221可以通過焊接等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為水平板,其上具有通孔,用于與外部的支撐部件連接。可以理解,該支撐裙座22起到了支撐容器2中的筒體25的作用。該支撐裙座22圍繞下封頭24設置,支撐裙座22與下封頭24之間的空間形成排料操作時的操作空間,若下封頭24的排料口 241接有閥門、手動閘板等,該空間還可以起到對閥門進行保護的作用。并且筒形部側面具有開口,使得經由該開口容易對下封頭24的排料口 241進行操作,并且 容易經由該開口向排料口 241安裝例如管路、閥門等部件以將容器中的物料引出。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容器2除了上封頭26、筒體25、下封頭24和支撐裙座22之外,還包括位于下封頭24的排料口 241處的法蘭23、位于上封頭26上的空氣閥接管27、兩寸改制F型接頭28、人孔圈29、鉸鏈組件210和安全閥座211等。更優選地,如圖5和圖6所示,該容器還可以包括排料管路31,該排料管路31與容器2的下封頭24下端的排料口 241連通,且該排料管路31中設有排料閥32。這樣操作者手動操作打開該排料閥32即可將容器中的物料引出。該排料管路31可以通過支撐裙座22的筒形部221的側面開口引出。當然,該排料管路31中也可以設置手動閥板以代替排料閥32。從圖5和圖6中還可以看到,優選地,本實施例中,該容器外還可以設置支撐框架1,該支撐框架I用于支撐該容器2,方便其移動和運輸。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該支撐框架I包括底盤14、多個角立柱12、頂架11以及加強梁13。其中,底盤14通過連接件4連接并支撐在容器2的下方,例如可以與容器2下方的支撐裙座22的連接部222通過螺釘螺母等形式的連接件4連接,用于使用叉車等對儲運容器組件進行叉舉。多個角立柱12豎直連接在該底盤14的周圍。頂架11連接在該多個角立柱12頂部,用于該儲運容器組件的吊裝。加強梁13連接在該多個角立柱12之間,并位于該頂架11和該底盤14之間,用于增加整個支撐框架I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范圍所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容器的下封頭,其中, 所述下封頭的上端包括頂部開口,所述頂部開口用于連接在容器的筒體的下部;以及 所述下封頭的下端包括排料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料口小于所述頂部開口;以及 所述排料口的中心與所述頂部開口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的下封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頭具有從所述頂部開口至所述排料口漸縮的偏錐形狀。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的下封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頭包括 上部圓柱形部分,從所述頂部開口豎直向下延伸;以及 下部偏錐形部分,連接在所述上部圓柱形部分的下方,具有從所述上部圓柱形部分至所述排料口漸縮的偏錐形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的下封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圓柱形部分和所述下部偏錐形部分的連接處設有過渡圓角。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的下封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開口和所述排料口均為圓形形狀。
6.—種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體;以及 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下封頭,所述下封頭連接在所述筒體的下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還包括上封頭,連接在所述筒體的上部。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還包括支撐裙座,連接在所述筒體下部且圍繞所述下封頭設置,所述支撐裙座包括 筒形部,其側面具有開口 ;以及 連接部,與所述筒形部連接,用于將所述容器固定至外部支撐部件。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還包括排料管路,所述排料管路與所述下封頭連通,所述排料管路中設有排料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容器的下封頭及包括該下封頭的容器。其中,該下封頭的上端包括頂部開口,頂部開口用于連接在容器的下部;以及下封頭的下端包括排料口,排料口小于頂部開口;以及排料口的中心與頂部開口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偏離。該下封頭的排料口更靠近容器的外側,操作者在打開/關閉排料口時,無需再鉆到容器的底部,方便了操作者進行打開/關閉排料口的工作。由于一般排料口會向外接通排料管路,排料口更靠近容器的外側,還意味著排料管路可以設置得更短,從而有效避免了管路內堆積粘稠的液體物料。
文檔編號B65D25/52GK202439922SQ20112051242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劉闞元, 李永哲, 王忠連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中集物流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