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屬于叉車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叉車容易造成貨物滑落,安全性較差的問題。本叉車的叉架結構,包括與車體相連接的掛架和兩叉臂,所述叉臂呈L形,且叉臂的一端豎直固連在掛架上,另一端水平,叉架結構還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鉸接在叉臂水平的一端端部,叉臂上還滑動連接有推桿,推桿與限位板之間設有當推桿向前移動時能夠使限位板向上擺動的傳動件,所述叉臂上設有能夠推動推桿往復移動的動力件。本叉車的叉架結構能夠防止叉車下坡時貨物跌落,安全性更高。
【專利說明】
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叉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叉車是工業搬運車輛,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廣泛應用于港口、車站、機場、貨場、工廠車間、倉庫、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艙、車廂和集裝箱內進行托盤貨物的裝卸、搬運作業,是托盤運輸、集裝箱運輸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叉車在企業的物流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運設備中的主力軍。叉車主要有車體和能夠升降的叉架組成,目前叉架為兩根水平伸出的叉臂,在舉升貨物后,叉車下坡時叉臂處于傾斜狀態,容易造成貨物滑落,安全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本叉車的叉架結構能夠防止叉車下坡時貨物跌落,安全性更高。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包括與車體相連接的掛架和兩叉臂,所述叉臂呈L形,且叉臂的一端豎直固連在掛架上,另一端水平, 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結構還包括長條狀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鉸接在叉臂水平的一端端部,所述叉臂上還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推桿,所述推桿與限位板之間設有當推桿向前移動時能夠使限位板向上擺動的傳動件,所述叉臂上設有能夠推動推桿往復移動的動力件。
[0005] 在自然狀態時,限位板水平位于叉臂的前端,此時限位板的上側面與叉臂的上側面齊平,叉車移動并使叉臂的前端插入貨物托盤的下方并舉升,當叉車需要下坡時,叉臂的前端處于傾斜狀態,此時通過動力件驅動推桿向前移動,推桿移動并通過傳動件使得限位板的自由端向上擺動,從而使得限位板的自由端高于叉臂的上側面,當貨物托盤相對叉臂向前移動時能夠與限位板的側面相抵靠,即限位板對貨物托盤進行限位,防止貨物跌落,安全性更高。
[0006] 在上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中,所述叉臂水平的一端端部兩側邊沿均具有連接凹口,所述限位板的邊沿具有兩連接部,兩所述連接部分別通過銷軸鉸接在兩連接凹口內,所述限位板的寬度與叉臂的寬度相同。限位板通過連接部連接在連接凹口內,使得結構更加穩定、緊湊。
[0007] 在上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中,所述傳動件包括兩傳動齒輪和兩傳動齒條,兩傳動齒輪均固連在銷軸上,且兩傳動齒輪分別位于兩連接凹口內,所述推桿呈U形,且推桿的兩端分別位于兩傳動齒輪的下方,兩所述傳動齒條分別固連在推桿兩端的上側面上,且兩傳動齒條分別與兩傳動齒輪相嗤合傳動。推桿向前移動時帶動傳動齒條向前移動,傳動齒條位于傳動齒輪的下方并與傳動齒輪相嚙合,因此能夠帶動傳動齒輪轉動,并使得限位板的自由端向上擺動,擺動到位后,在傳動齒條對傳動齒輪具有定位作用。
[0008] 在上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中,所述叉臂的下側面上具有凹腔,所述凹腔的相對兩內壁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所述推桿兩端的側邊沿上均具有若干滑塊,所述滑塊滑動連接在滑槽內,所述凹腔的前端面上分別開設有兩通孔,該兩通孔分別與兩連接凹口相連通,所述推桿的兩端分別伸出兩通孔。推桿通過滑塊與滑槽配合連接在凹腔內,結構穩定
緊湊。
[0009] 在上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中,所述動力件包括固連在凹腔內的動力氣缸,所述動力氣缸的活塞桿沿著凹腔的長度方向水平朝前設置,且動力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與推桿的中部相固連。推桿通過動力氣缸推動,結構簡單。
[0010] 在上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中,所述限位板邊沿還具有板狀的限位部,該限位部與限位板相平行,當限位板水平時限位部的上側面與叉臂的下側面相抵靠。限位部與叉臂下側面相抵靠對限位板進行限位,使得限位板保持水平。
[0011] 在上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中,所述限位板的上側面上還固連有緩沖塊,所述緩沖塊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限位塊嵌在限位板內,與貨物托盤相抵靠時起到緩沖作用。
[001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叉車的叉架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0013] 1、由于通過動力件驅動推桿向前移動,推桿移動并通過傳動件使得限位板的自由端向上擺動,從而使得限位板的自由端高于叉臂的上側面,當貨物托盤相對叉臂向前移動時能夠與限位板的側面相抵靠,即限位板對貨物托盤進行限位,防止貨物跌落,安全性更尚。
[0014] 2、由于限位板的上側面上還固連有緩沖塊,限位塊嵌在限位板內,與貨物托盤相抵靠時起到緩沖作用。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本叉車的叉架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 圖2是本叉車的叉架結構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0017] 圖3是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0018] 圖中,1、掛架;2、叉臂;21、連接凹口; 22、凹腔;23、滑槽;3、限位板;31、傳動齒輪; 32、限位部;33、緩沖塊;4、推桿;41、傳動齒條;42、滑塊;5、動力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0]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包括與車體相連接的掛架1和兩叉臂2,叉臂2呈L形,且叉臂2的一端豎直固連在掛架1上,另一端水平,叉架結構還包括長條狀的限位板3,限位板3的一端鉸接在叉臂2水平的一端端部,叉臂2上還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推桿 4,推桿4與限位板3之間設有當推桿4向前移動時能夠使限位板3向上擺動的傳動件,叉臂2 上設有能夠推動推桿4往復移動的動力件。
[0021 ]在自然狀態時,限位板3水平位于叉臂2的前端,此時限位板3的上側面與叉臂2的上側面齊平,叉車移動并使叉臂2的前端插入貨物托盤的下方并舉升,當叉車需要下坡時, 叉臂2的前端處于傾斜狀態,此時通過動力件驅動推桿4向前移動,推桿4移動并通過傳動件使得限位板3的自由端向上擺動,從而使得限位板3的自由端高于叉臂2的上側面,當貨物托盤相對叉臂2向前移動時能夠與限位板3的側面相抵靠,即限位板3對貨物托盤進行限位,防止貨物跌落,安全性更高。
[〇〇22]具體來說,結合圖3所示,叉臂2水平的一端端部兩側邊沿均具有連接凹口 21,限位板3的邊沿具有兩連接部,兩連接部分別通過銷軸鉸接在兩連接凹口 21內,限位板3的寬度與叉臂2的寬度相同,限位板3通過連接部連接在凹口內,使得結構更加穩定、緊湊。傳動件包括兩傳動齒輪31和兩傳動齒條41,兩傳動齒輪31均固連在銷軸上,且兩傳動齒輪31分別位于兩連接凹口21內,推桿4呈U形,且推桿4的兩端分別位于兩傳動齒輪31的下方,兩傳動齒條41分別固連在推桿4兩端的上側面上,且兩傳動齒條41分別與兩傳動齒輪31相嚙合傳動,推桿4向前移動時帶動傳動齒條41向前移動,傳動齒條41位于傳動齒輪31的下方并與傳動齒輪31相嚙合,因此能夠帶動傳動齒輪31轉動,并使得限位板3的自由端向上擺動,擺動到位后,在傳動齒條41對傳動齒輪31具有定位作用。
[0023]具體來說,叉臂2的下側面上具有凹腔22,凹腔22的相對兩內壁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23,推桿4兩端的側邊沿上均具有若干滑塊42,滑塊42滑動連接在滑槽23內,凹腔 22的前端面上分別開設有兩通孔,該兩通孔分別與兩連接凹口 21相連通,推桿4的兩端分別伸出兩通孔,推桿4通過滑塊42與滑槽23配合連接在凹腔22內,結構穩定緊湊。
[〇〇24]具體來說,動力件包括固連在凹腔22內的動力氣缸5,動力氣缸5的活塞桿沿著凹腔22的長度方向水平朝前設置,且動力氣缸5的活塞桿端部與推桿4的中部相固連,推桿4通過動力氣缸5推動,結構簡單。
[0025]具體來說,限位板3邊沿還具有板狀的限位部32,該限位部32與限位板3相平行,當限位板3水平時限位部32的上側面與叉臂2的下側面相抵靠,限位部32與叉臂2下側面相抵靠對限位板3進行限位,使得限位板3保持水平。
[〇〇26]具體來說,限位板3的上側面上還固連有緩沖塊33,緩沖塊33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限位塊嵌在限位板3內,與貨物托盤相抵靠時起到緩沖作用。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叉車的叉架結構,包括與車體相連接的掛架(1)和兩叉臂(2),所述叉臂(2)呈L 形,且叉臂(2)的一端豎直固連在掛架(1)上,另一端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結構還包 括長條狀的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的一端鉸接在叉臂(2)水平的一端端部,所述叉臂 (2)上還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推桿(4),所述推桿(4)與限位板(3)之間設有當推桿(4)向 前移動時能夠使限位板(3)向上擺動的傳動件,所述叉臂(2)上設有能夠推動推桿(4)往復 移動的動力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2)水平的一端端部 兩側邊沿均具有連接凹口(21),所述限位板(3)的邊沿具有兩連接部,兩所述連接部分別通 過銷軸鉸接在兩連接凹口(21)內,所述限位板(3)的寬度與叉臂(2)的寬度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包括兩傳動齒輪 (31)和兩傳動齒條(41),兩傳動齒輪(31)均固連在銷軸上,且兩傳動齒輪(31)分別位于兩 連接凹口(21)內,所述推桿(4)呈U形,且推桿(4)的兩端分別位于兩傳動齒輪(31)的下方, 兩所述傳動齒條(41)分別固連在推桿(4)兩端的上側面上,且兩傳動齒條(41)分別與兩傳 動齒輪(31)相嚙合傳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2)的下側面上具有 凹腔(22),所述凹腔(22)的相對兩內壁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23),所述推桿(4)兩端 的側邊沿上均具有若干滑塊(42),所述滑塊(42)滑動連接在滑槽(23)內,所述凹腔(22)的 前端面上分別開設有兩通孔,該兩通孔分別與兩連接凹口(21)相連通,所述推桿(4)的兩端 分別伸出兩通孔。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件包括固連在凹腔 (22)內的動力氣缸(5),所述動力氣缸(5)的活塞桿沿著凹腔(22)的長度方向水平朝前設 置,且動力氣缸(5)的活塞桿端部與推桿(4)的中部相固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邊沿還具有板 狀的限位部(32),該限位部(32)與限位板(3)相平行,當限位板(3)水平時限位部(32)的上 側面與叉臂(2)的下側面相抵靠。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叉車的叉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的上側面上還 固連有緩沖塊(33),所述緩沖塊(33)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B66F9/16GK205709727SQ20162061685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發明人】胡強, 張仲明
【申請人】浙江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