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質檢功能的傳送機構,屬于傳送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零部件產品的技術領域,對于同一款產品,可能需要不同尺寸或者不同材質的產品制作,這些產品制作時,一般都是采用同一條生產線。但是由于各個類型要的數量不定,經常需要對于同一材料或者同一尺寸進行同一加工,如果發生中途改變材料或者尺寸的加工工序,就會造成后續產品的混亂。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質檢功能的傳送機構,能夠提供一種自動化分門別類的傳送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帶有質檢功能的傳送機構,其特征是,包括傳送平臺、入口模塊、出口模塊;所述傳送平臺包括若干條傳送帶;所述出口模塊包括若干個收料端口,每一個收料端口對應有一條傳送帶;所述入口模塊包括機械抓手、滑軌和載物模塊;所述機械抓手用于將產品抓取到載物模塊中;所述載物模塊包括主軸、副軸和載物盤;所述主軸在滑軌上滑動;所述副軸用于連接主軸與載物盤;所述主軸豎直放置;所述滑軌與所有傳送帶的起始端均相鄰;所述載物盤通過副軸在垂直于滑軌的平面旋轉;所述載物盤上內嵌有傳感器,用于檢測產品的質量。
進一步地,每條所述傳送帶的起始端的兩側均設置有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載物盤靠近傳送帶的一端設置有出料口。
進一步地,沿所述滑軌方向,所述載物盤的寬度小于所有所述傳送帶的寬度的最小值。
進一步地,每條所述傳送帶兩側的擋板上均設置有計數器。
進一步地,所述計數器采用紅外線計數方式。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裝置能夠根據產品的質量分辨出本產品所屬的類別,從而完成自主分類,能夠大大地簡化多產品生產線的分類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入口模塊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傳送帶,2-擋板,3-滑軌,4-主軸,5-副軸和,6-載物盤,7-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裝置包括傳送平臺、入口模塊、出口模塊。
傳送平臺包括若干條傳送帶。出口模塊包括若干個收料端口,每一個收料端口對應有一條傳送帶。
入口模塊包括機械抓手、滑軌和載物模塊。機械抓手用于將產品抓取到載物模塊中,載物模塊包括主軸、副軸和載物盤,主軸在滑軌上滑動,副軸用于連接主軸與載物盤,主軸豎直放置,滑軌與所有傳送帶的起始端均相鄰,載物盤通過副軸在垂直于滑軌的平面旋轉,載物盤上內嵌有傳感器,用于檢測產品的質量。
本裝置在使用時,首先機械抓手將產品抓取到載物盤中,載物盤根據檢測的質量,將產品轉移到對應的傳送帶上。具體傳送時,主軸沿著滑軌進行滑動,轉移到對應的傳送帶的入口處,副軸向傳送帶方向旋轉,產品沿著載物盤靠近傳送帶一端處的缺口處劃出,從而落到傳送帶上。擋板的設置能夠防止產品在掉落過程中彈到別的地方,進一步地限定好位置。
此外,整個裝置還設置有一個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入口模塊的運作,包括事先設定產品質量的分類、主軸滑動的距離以及副軸的旋轉動作,可以通過連接線或者無線信號傳輸的方式進行控制動作。
載物盤的寬度小于所有傳送帶的寬度的最小值,這樣是為了使得載物盤在旋轉過程中,能夠落在兩個擋板之間,防止產品掉出。一般情況下,傳送帶的寬度均采用同一個尺寸。
此外,傳送帶兩側的擋板上均設置有計數器,具體采用紅外線計數方式,一個產品掉落,計數加1,并將數據傳遞給控制裝置,便于對不同產品的分類統計。
為了進一步地控制好主軸的滑動,在所有的傳送帶的寬度均相同的前提下,將主軸的滑動距離設置為以傳送帶寬度為一個單位,主軸只能進行整數個單位的滑動,這樣,主軸運動后,必然是位于傳送帶入口的正前方。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