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式線盤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立式線盤座,包括底盤、底座、支桿和鐵圈,所述底座設在底盤上,所述支桿設在底座外側,所述鐵圈設在支桿外側,所述底座、支桿和鐵圈依次焊接,所述支桿設有六根,所述支桿前端設置有腳輪,所述腳輪高度大于底座高度,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線筒,所述線筒與支撐桿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桿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螺旋形設置,所述底盤一側設置有拉桿,該立式線盤座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結構緊湊,方便拆卸維護。
【專利說明】
一種立式線盤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線盤座。
【背景技術】
[0002]手工盤線費時費力,效率低下,此外工人在手工盤線時需要帶上工作手套進行操作,否則會對雙手造成傷害,但是工程手套不能長久使用,盤幾盤線后就會破損,這使得工程手套的消耗量比較大,耗費手套的同時也降低了盤線的工作效率。
[0003]目前現有的線盤座結構復雜,不方便拆卸維護,結構穩定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結構緊湊,方便拆卸維護的立式線盤座。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立式線盤座,包括底盤、底座、支桿和鐵圈,所述底座設在底盤上,所述支桿設在底座外側,所述鐵圈設在支桿外側,所述底座、支桿和鐵圈依次焊接,所述支桿設有六根,所述支桿前端設置有腳輪,所述腳輪高度大于底座高度,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線筒,所述線筒與支撐桿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桿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螺旋形設置,所述底盤一側設置有拉桿。
[0007]作為優選,所述拉桿與底盤焊接,保持結構牢固可靠。
[0008]作為優選,所述拉桿呈彎折設置,方便用手拉動拉桿。
[0009]作為優選,所述線筒直徑大于10cm,保持線筒繞線方便。
[0010]作為優選,所述底盤呈圓形設置,保持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底座設在底盤上,方便通過腳輪移動,同時底盤能夠保持立式線盤座處于水平位置,保持結構穩定性好,鐵圈能夠防止盤線時出現滑落,線筒上的凹槽方便線圈纏繞在線筒上,保持盤線效率高,線筒與支撐桿螺紋連接保持拆卸方便,容易維護。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立式線盤座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立式線盤座,包括底盤1、底座2、支桿3和鐵圈4,所述底座2設在底盤I上,所述支桿3設在底座2外側,所述鐵圈4設在支桿3外側,所述底座2、支桿3和鐵圈4依次焊接,所述支桿3設有六根,所述支桿3前端設置有腳輪5,所述腳輪5高度大于底座2高度,所述底座2上設置有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上設置有線筒7,所述線筒7與支撐桿6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桿6外側設置有凹槽8,所述凹槽8呈螺旋形設置,所述底盤I 一側設置有拉桿9。
[0014]所述拉桿9與底盤I焊接。
[0015]所述拉桿9呈彎折設置。
[0016]所述線筒7直徑大于10cm。
[0017]所述底盤I呈圓形設置。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底座設在底盤上,方便通過腳輪移動,同時底盤能夠保持立式線盤座處于水平位置,保持結構穩定性好,鐵圈能夠防止盤線時出現滑落,線筒上的凹槽方便線圈纏繞在線筒上,保持盤線效率高,線筒與支撐桿螺紋連接保持拆卸方便,容易維護。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立式線盤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盤、底座、支桿和鐵圈,所述底座設在底盤上,所述支桿設在底座外側,所述鐵圈設在支桿外側,所述底座、支桿和鐵圈依次焊接,所述支桿設有六根,所述支桿前端設置有腳輪,所述腳輪高度大于底座高度,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線筒,所述線筒與支撐桿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桿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螺旋形設置,所述底盤一側設置有拉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線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與底盤焊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線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呈彎折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線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筒直徑大于10cm。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線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呈圓形設置。
【文檔編號】B65H54/54GK205419272SQ201620105784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
【發明人】潘錦飛
【申請人】清遠市瑞鑫再生物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