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平頭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件平頭裝置,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機架、推板、支架、與推板垂直設置的側板、固接在支架上的驅動推板運動的驅動器以及與推板平行的擋板,側板包括靠近管件進入端的近側板以及遠離管件進入端的遠側板,側板上開有板槽,板槽到機架頂面的距離不小于管件直徑,板槽內鉸接有與地面平行地承重部,達到了能夠有效解決管件難以推齊問題的效果。
【專利說明】
管件平頭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管件平頭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般管件在加工成型以后,為了方便運輸及儲存,生產廠家通常都會將一定量根數的管件打包。在實際的生產中,鋼管從輸送架上直接下架,由于鋼管下架的沒有規律,使得需要對下架的鋼管進行整理歸置。隨著生產規模的日益增大,傳統的人工整理方法已經不適于現在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機械設備對管件進行整理。
[0003]現有的平頭裝置如申請號為201220425199.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鋼管打包齊頭裝置,利用氣缸推動的推板從成堆管件的一端推動整堆管件,已達到使管件擺放整齊的效果。
[0004]但是當管件質量較大或者管件較長的情況下,管件下架后管頭參差比較嚴重時,直接推動整堆管件,管件受到的摩擦力比較大,很難講所有管件推齊。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管件平頭裝置,能夠有效解決管件難以推齊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7]—種管件平頭裝置,包括機架、推板、支架、與推板垂直設置的側板、固接在支架上的驅動推板運動的驅動器以及與推板平行的擋板,側板包括靠近管件進入端的近側板以及遠離管件進入端的遠側板,側板上開有板槽,板槽到機架頂面的距離大于管件直徑,板槽內鉸接有與地面平行地承重部。
[0008]通過以上技術方案,設置一個可以承擔管件部分重量的結構,有效地降低管件堆中管件所受的壓力,從而減小在推動管件過程中管件間的摩擦力,減小一些管件在摩擦力作用下隨整堆管件一起移動不能有效推齊的可能性,鉸接的承重部可以保證在管件進入堆放區時,承重部可以收起,不會干涉,當完成推平后,承重部也可以收起,使管件堆放為完整的一堆。
[0009]較佳的,側板上所開板槽由上至下設有多個,上下相鄰板槽之間間距不小于管件直徑。
[0010]通過以上技術方案,設置更多的不同層的承重部,將管件分成更多的層,是單層的管件所受的壓力進一步減小,從而減小移動管件所需克服的摩擦力,進一步減小一些管件在摩擦力作用下隨整堆管件一起移動不能有效推齊的可能性。
[0011 ]較佳的,在側板同一高度上設有多個板槽。
[0012]通過以上技術方案,給同一層的管件更多的支撐位置,可以有效避免管件的傾斜和管件在重力影響下發生彈性形變,使不同層的管件接觸,影響承重部的效果。
[0013]較佳的,推板下方轉動連接有滾輪。
[0014]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使推板得到地面支撐的同時不影響推半移動的效果,減小推板所受重力施加在驅動器上的應力,提高驅動器的使用壽命。
[0015]較佳的,承重部為圓形桿件。
[0016]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有效地減少承重部與管件之間的接觸面積,使推板推動管件所受阻力更小,同時有效減小承重部在收回時,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0017]較佳的,承重部包括承重桿和套接在承重桿上的滾套,滾套與承重桿滾動連接。
[0018]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把承重部與管件之間滑動摩擦轉化為滾動摩擦,有效地減少各部分的摩擦力,提高推板平頭裝置的效率。
[0019]較佳的,近側板和遠側板分別開有板槽,近側板與遠側板上的承重部鏡像對稱設置。
[0020]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使近側板和遠側板上的承重部,分別承擔與自身靠近的管件的重量,縮小了單一承重部尺寸,使其剛度更大,結構更為合理,同時使承重部轉回板槽所需的扭轉力變小。
[0021]較佳的,支架上固接有平行于推板運動方向的滑道管,推板上固接有支撐桿,支撐桿與滑道管滑動連接。
[0022]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使推板得到更多的支撐的同時不影響推板移動的效果,進一步減小推板所受重力施加在驅動器上的應力,進一步提高驅動器的使用壽命。
[0023]較佳的,推板上固接有帶有兩個通孔的連接臺,驅動器為氣動推桿,推桿的端部固接有帶通孔的桿套,連接臺和桿套通過穿過通孔的螺栓固接在一起。
[0024]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使推板與驅動器固接可以完成驅動器的驅動推板的前進與后退,同時方便推板在磨損或者變形時進行撤換或者修整。
[0025]與開有板槽的側板相對的另一側板上開有副槽,承重部轉出時,承重部遠離鉸接位置一端與副槽底端抵接。
[0026]通過以上技術方案,為承重部提供另一支撐,有效減輕承重部鉸接一端所受應力,使承重部的支撐更為平穩。
[002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減小管件之間的摩擦力,有效減少推動管件過程中,摩擦力使管件相互難以移動的情況;使承重部的受力更為均衡,管件在承重部上的放置更為平穩。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實施例1中管件平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是實施例1中管件堆放在承重部上時的剖示圖;
[0031 ]圖3是實施例1中管件平頭裝置中推板處的示意圖;
[0032]圖4是實施例1中管件堆放在承重部上時的示意圖;
[0033]圖5是實施例1中管件平頭裝置推齊管件的示意圖;
[0034]圖6是實施例2中管件平頭裝置中承重部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7是實施例3中管件平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中,1、支架;11、滑道管;2、機架;3、推板;31、滾輪;32、支撐桿;33、連接臺;4、擋板;5、側板;51、近側板;52、遠側板;53、板槽;54、副板;6、承重部;61、承重桿;62、滾套;63、擋塊;7、氣動推桿;71、桿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38]實施例1,一種管件平頭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呈平板狀的機架2,機架2平行于地面固接在地面上,機架2上表面用于堆放管件。結合圖2所示,機架2上固接有分別于機架2垂直設置的擋板4和側板5。擋板4為矩形板,垂直于管件方向設置。
[0039]如圖2所示,側板5包括近側板51和遠側板52,近側板51和遠側板52均為平行于管件設置的矩形板,近側板51和遠側板52分設在機架2的兩端,近側板51設置在靠近管件進入端,遠側板52設置在遠離管件進入一端。
[0040]近側板51上開有三排矩形板槽53,每排設有三個板槽53。板槽53貫穿近側板51,板槽53平行于地面設置,板槽53內鉸接有承重部6,鉸鏈軸線垂直于地面設置。承重部6為長圓柱,承重部6體積小與板槽53。承重部6的長度大于管件堆的寬度。近側板51靠近機架2位置開有電機槽,電機槽內設置有驅動承重部6轉動的電機。每一個承重部6固接有轉動桿上,轉動桿與電機輸出軸固接。遠側板52與近側板51開有板槽對應位置開有副槽54。承重部6轉出時,承重部6遠離鉸接位置的一端與副槽54的底面抵接。
[0041]根據加工管件長度和堆放需求的不同,可以設置不同數量和位置的板槽53和承重部6。另外,設置在近側板51上的特征可以設置在遠側板52上,對應遠側板52的特征設置在近側板51上。
[0042]如圖5所示,機架2上與擋板4相對的一端固接有支架I,機架2為垂直于機架2設置的板架結構。支架I上固接有作為驅動器的氣動推桿7,氣動推桿7的推桿端部固接有套接在推桿上的桿套71,桿套71的圓周面上開有兩個同軸的通孔。支架I靠近擋板4的面上固接呈圓管狀的滑道管11,滑道管11設有四個,滑道管11還可以設置為其他數量。滑道管11內滑動連接有支撐桿32,支撐桿32為固接在推板3上的圓桿。
[0043]推板3為矩形板,推板3與擋板4平行設置,支撐桿32垂直固接在推板3遠離擋板4的面上。結合圖4和圖5所示,推板3遠離擋板4的面上固接有兩個矩形連接臺33,兩個連接臺33上開有通孔,連接臺33上的通孔同軸。連接臺33和桿套71通過分別穿過其上通孔的螺栓和與螺栓配合的螺母配合固接。如圖3所示,推板3底部轉動連接有兩個滾輪31。滾輪31設置在推板3與機架2之間,在機架2上滾動。
[0044]如圖2所示,管件進入機架2上方堆放管件的位置,當管件放入一定數量后,最下層的承重部6從板槽53中轉出與管件垂直設置,后進入的管件堆放在承重部6上。當承重部6上的管件數量達到預設值時,靠上位置相鄰的承重部6從板槽53中轉出與管件垂直設置,管件再次堆放。重復這個步驟直到完成管件的堆放。結合圖4和圖5所示,推板3在氣動推桿7的驅動下,推動管件使管件向擋板4靠近,直到所有管件分別于推板3和擋板4抵接,電機驅動承重部6轉回板槽53,推板3遠離管件,管件堆放整齊。
[0045]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如圖6所示,承重部6包括承重桿61和套接在承重桿61外側的滾套62,滾套62與承重桿61轉動連接,承重桿61鉸接在板槽53內,承重桿61遠離鉸接位置的一端固接有圓形擋塊63,擋塊63直徑大于滾套62內徑,防止滾套62從承重桿上脫出。
[0046]實施例3: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如圖7所示,遠側板52上不開副槽54,在遠側板52上與近側板51相對的設有板槽53、承重部6、電機槽和電機。當承重部6轉出與管件垂直時,鉸接在近側板51上的承重部6端部與相對設置在近側板51上的承重部6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小于管件直徑。
[0047]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管件平頭裝置,包括機架(2)、推板(3)、支架(I)、與推板(3)垂直設置的側板(5)、固接在支架(I)上的驅動推板(3)運動的驅動器以及與推板(3)平行的擋板(4),側板(5)包括靠近管件進入端的近側板(51)以及遠離管件進入端的遠側板(52),其特征在于:側板(5)上開有板槽(53),板槽(53)到機架(2)頂面的距離不小于管件直徑,板槽(53)內鉸接有與地面平行的承重部(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側板(5)上所開板槽(53)由上至下設有多個,上下相鄰板槽(53)之間間距不小于管件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側板(5)同一高度上設有多個板槽(5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承重部(6)為圓形桿件。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承重部(6)包括承重桿(61)和套接在承重桿(61)上的滾套(62),滾套(62)與承重桿(61)滾動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近側板(51)和遠側板(52)分別開有板槽(53),近側板(51)與遠側板(52)上的承重部(6)鏡像對稱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推板(3)下方轉動連接有滾輪(31)。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架(I)上固接有平行于推板(3)運動方向的滑道管(11),推板(3)上固接有支撐桿(32),支撐桿(32)與滑道管(11)滑動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推板(3)上固接有帶有兩個通孔的連接臺(33 ),驅動器為氣動推桿(7 ),推桿的端部固接有帶通孔的桿套(71 ),連接臺(33)和桿套(71)通過穿過通孔的螺栓固接。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平頭裝置,其特征在于:與開有板槽(53)的側板(5)相對的另一側板(5)上開有副槽(54),承重部(6)轉出時,承重部(6)遠離鉸接位置一端與副槽(54)底端抵接。
【文檔編號】B65B27/10GK205686668SQ20162060116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公開號201620601169.7, CN 201620601169, CN 205686668 U, CN 205686668U, CN-U-205686668, CN201620601169, CN201620601169.7, CN205686668 U, CN205686668U
【發明人】趙學臣, 朱寶明, 于廣虎
【申請人】天津市大地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