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管防腐雙層復合式擠出包覆機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鋼管防腐的擠出包覆機頭,尤其是用于雙層包覆時的擠出包覆機頭。
背景技術:
為防止鋼管外表面的腐蝕,國內外普遍采用在鋼管外表面包覆底膠+聚乙烯兩層防腐工藝或噴涂環氧+底膠+聚乙烯的三層防腐工藝、其中底膠和聚乙烯環形涂層均可通過擠出包覆機頭包覆于鋼管外表面。通常采用的工藝是先采用單層擠出包覆機頭包覆底膠,然后再采用另一個單層擠出機頭包覆聚乙烯,這種采用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分兩次包覆底膠和聚乙烯的缺點是設備成本高,占地面積大,包覆時間長,效率低。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用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分別包覆底膠和聚乙烯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雙層復合式擠出包覆機頭,其結構是將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合成為一個雙層復合式擠出包覆機頭,使鋼管穿一次機頭既可完成包覆底膠與聚乙烯的兩道工序。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雙層復合式擠出包覆機頭,是由內流道芯模、內流道模身、內流道調節環和外流道芯模構成環形內流道通道,由外流道芯模,外流道模身,外流道調節環和外流道口模構成環形外流道通道。外流道位于內流道外側,與內流道呈同心的環形通道。內流道調節環位于內流道模身和外流道芯模之間,外流道調節環位于外流道模身和外流道口模之間,外流道芯模將內外兩環形流道隔離開來,內流道芯模、內流道模身、外流道芯模、外流道模身和外流道口模之間通過螺釘緊固。外流道芯模上有貫通的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組合到一起,用外流道芯模兼作內流道口模,并且內流道模身兼作外流道機頭法蘭,一套設備完成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分兩次包覆底膠和聚乙烯的兩道工序,縮短擠出包覆機頭分兩次包覆底膠和聚乙烯的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將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組合到一起,節省投資,減少占地面積,具有零件少,結構緊湊,成本低,體積小的優點。
圖1是雙層復合擠出包覆機頭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內流道芯模2,內流道模身6,內流道調節環3和外流道芯模10通過連接螺釘1固定在一起組成的環形通道為內流道,鋼管由通道4穿過機頭,底膠由內流道進料口7進入機頭,通過內流道5呈環形擠出包覆于鋼管外表面。通過調節內流道調節螺釘8推動內流道調節環3作徑向移動來調節底膠的偏心。
外流道芯模10,外流道模身13,外流道調節環15和口模18由連接螺釘9、16固定在一起組成的環形通道為外流道,聚乙烯由外流道進料口12進入機頭,通過外流道17呈環形包覆于底膠層的外表面。通過調節外流道調節螺釘14推動外流道調節環15作徑向移動來調節聚乙烯的偏心。
排氣孔11用于排出底膠和聚乙烯之間的空氣,保證底膠和聚乙烯之間的緊密粘結。
該生產線分步擠膠,提高了生產效率,每條生產線日生產能力達到500平方米。
權利要求1.一種雙層復合式擠出包覆機頭,其特征是由內流道芯模(2)、內流道模身(6)、內流道調節環(3)和外流道芯模(10)構成環形內流道通道,由外流道芯模(10),外流道模身(13),外流道調節環(15)和外流道口模(18)構成環形外流道通道,外流道(17)位于內流道(5)外側,與內流道(5)呈同心的環形通道;內流道調節環(3)位于內流道模身(6)和外流道芯模(10)之間,外流道調節環(15)位于外流道模身(13)和外流道口模(18)之間,外流道芯模(10)將內外兩環形流道(5、17)隔離開來,內流道芯模(2)、內流道模身(6)、外流道芯模(10)、外流道模身(13)和外流道口模(18)之間通過螺釘(1、9、16)緊固,外流道芯模(10)上有若干個貫通的孔(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用于鋼管防腐的擠出包覆機頭。其結構是由內流道芯模、內流道模身、內流道調節環和外流道芯模構成環形內流道通道,由外流道芯模,外流道模身,外流道調節環和外流道口模構成環形外流道通道。外流道位于內流道外側,與內流道呈同心的環形通道。內流道調節環位于內流道模身和外流道芯模之間,外流道調節環位于外流道模身和外流道口模之間,外流道芯模將內外兩環形流道隔離開來,內流道芯模、內流道模身、外流道芯模、外流道模身和外流道口模之間通過螺釘緊固。外流道芯模上有貫通的孔。本實用新型將現有的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組合到一起,用一套設備完成兩個單層擠出包覆機頭分兩次包覆底膠和聚乙烯的兩道工序,節省投資,減少占地面積,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9C47/30GK2860815SQ20052000658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31日
發明者張嗣伋, 賈宏慶, 李生軍 申請人: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