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404477閱讀:39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改進,尤其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開模結構。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注塑成型制造塑膠產品的過程中,產品的退模通常是靠頂針板推動頂針,繼而由頂針將產品從模具的型芯中推出。然而,對于許多本身體積很小的產品,繼續依靠頂針推出成品已顯得比較難于實現,甚至造成膠口歪斜地斷裂而使產品報廢。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注塑模具在開模部分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解決小型注塑成品件退模易損或報廢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基于注塑模具的前模和后模而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設有在前模中具第一行程的第一鑲件,且第一鑲件朝向后模的端部設有一倒角形的圓形梯臺,所述后模設有注塑用的流道凹槽、產品型腔及在后模中具第二行程的第二鑲件,其中所述第二行程大于第一行程,且第一鑲件的圓形梯臺與流道的結合力P1、脫膠力P2及第二鑲件與流道的結合力P3之間滿足P2 < Pl < P3。本發明開模結構的應用實施,較之于現有技術其顯著的優點為利用前模與后模的開模力對流道施加作用,能在帶出流道的同時實現成型產品與流道的自動膠口脫落,以兩板式的開模結構,簡化了注塑生產的模具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發明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圖1是本發明開模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在前、后模開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從圖中所示可見該前模3設有在前模中具第一行程Hl的第一鑲件1,且第一鑲件朝向后模的端部設有一倒角形的圓形梯臺11,而后模4設有注塑用的流道凹槽、產品型腔及在后模中具第二行程H2的第二鑲件2,其中第一鑲件的圓形梯臺11與流道的結合力P1、膠口的脫膠力P2及第二鑲件與流道的結合力P3之間滿足P2<P1 <P3。其實現方式主要依據注塑件本身材質所決定的膠口脫落所需力度并對圓形梯臺的梯度進行調試,以符合以上力度大小關系。從圖示還可以看到,上述第二行程H2大于第一行程H1,這也是實現上述力度大小關系的關鍵所在,通過前模或后模在鑲件通道上的結構改進,進一步規范了鑲件的滑動行程和在必要時產生一定強度的結合力。
從開模的過程來看當驅動前模3與后模4分離時,利用開模力先由前模帶動第一鑲件在結合力Pl的作用下將流道從后模中帶出,并且在帶出的過程中與成型產品5的膠口自動脫落;此時第二鑲件2為連同流道一并順著前模3運動的,直至第二鑲件2經第二形成 H2后被后模卡止,此時基于上述力度大小關系,在前模繼續開啟的狀態下,第二鑲件2便自動將流道從第一鑲件的圓形梯臺11中拉出,為后續的取流道及成品提供了便利。通過以上描述可見本發明開模結構的應用實施,利用前模與后模的開模力對流道施加作用,能在帶出流道的同時實現成型產品與流道的自動膠口脫落,以兩板式的開模結構,簡化了注塑生產的模具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 一種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基于注塑模具的前模和后模而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設有在前模中具第一行程的第一鑲件,且第一鑲件朝向后模的端部設有一倒角形的圓形梯臺,所述后模設有注塑用的流道凹槽、產品型腔及在后模中具第二行程的第二鑲件,其中所述第二行程大于第一行程,且第一鑲件的圓形梯臺與流道的結合力P1、脫膠力P2及第二鑲件與流道的結合力P3之間滿足P2 < Pl < P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膠口自脫落的開模結構,基于注塑模具的前模和后模而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設有在前模中具第一行程的第一鑲件,且第一鑲件朝向后模的端部設有一倒角形的圓形梯臺,所述后模設有注塑用的流道凹槽、產品型腔及在后模中具第二行程的第二鑲件,其中所述第二行程大于第一行程,且第一鑲件的圓形梯臺與流道的結合力P1、脫膠力P2及第二鑲件與流道的結合力P3之間滿足P2<P1<P3。本發明的開模結構應用,利用前模與后模的開模力對流道施加作用,能在帶出流道的同時實現成型產品與流道的自動膠口脫落,以兩板式的開模結構,簡化了注塑生產的模具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9C45/64GK102310528SQ20111018897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7日
發明者劉亞良 申請人:蘇州工業園區協利塑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