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包括靜模、動模、動模芯和靜模芯,所述靜模和動模均豎直且并列設置,所述靜模朝向動模的端部內開設有型腔凹槽,所述靜模芯設置于型腔凹槽內的一側,并靠近所述型腔凹槽的側壁設置,所述動模芯設置于所述動模朝向靜模的端部,并與所述型腔凹槽內的另一側對應設置,合模時,所述靜模和所述動模相對的端部相抵觸,所述動模芯伸入所述型腔凹槽另一側內部,并與所述靜模芯側端接觸,且所述動模芯和靜模芯與型腔凹槽的側壁之間形成模具型腔。優點: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便于產品成型后取件,保證產品質量不受損傷。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背景技術】
[0002]傳統技術中,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大多采用單獨模芯在模芯側端與型腔之間成型產品,產品成型后整圈緊緊包裹在模芯側端,取件時,大多采用人工將密封圈從模芯上剝離出的取件方式,或采用機械手模仿人工取件,但因密封圈包裹在模芯側端,這就使得取件較為不便,取件成功率較低,取件耗時較長,人工頻繁取件容易疲勞,且勞動強度較大,成本也較高。【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取件耗時較長,工序復雜,取件成功率較低,人工頻繁取件容易疲勞,且勞動強度較大,成本也較高的缺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包括靜模、動模、動模芯和靜模芯,上述靜模和動模均豎直且并列設置,上述靜模朝向動模的端部內開設有型腔凹槽,上述靜模芯設置于型腔凹槽內的一側,并靠近上述型腔凹槽的側壁設置,上述動模芯設置于上述動模朝向靜模的端部,并與上述型腔凹槽內的另一側對應設置,合模時,上述靜模和上述動模相對的端部相抵觸,上述動模芯伸入上述型腔凹槽另一側內部,并與上述靜模芯側端接觸,且上述動模芯和靜模芯與型腔凹槽的側壁之間形成模具型腔。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便于產品成型后取件,保證產品質量不受損傷。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7]進一步,上述動模芯包括推塊和動模芯環臺,上述推塊嵌裝于上述動模朝向上述靜模的端部,并與動模彈性配合,上述動模芯環臺設置在上述推塊背離動模的端部。
[0008]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靜模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0009]進一步,上述靜模芯包括彈塊和靜模芯環臺,上述彈塊嵌裝于上述型腔凹槽內的一側,并與上述靜模彈性配合,上述靜模芯環臺設置在上述彈塊背離上述型腔凹槽的端部。
[001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動模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0011]進一步,合模時,上述動模芯環臺抵觸在上述型腔凹槽底壁上,上述靜模芯環臺抵觸在上述動模芯朝向上述靜模的端部,且上述動模芯環臺和靜模芯環臺側端接觸,且兩者形成模芯組件,該模芯組件與上述型腔凹槽側壁之間形成上述模具型腔。
[0012]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比較靈活、方便。
[0013]進一步,上述模芯組件外圍設有型槽結構,上述型槽結構與上述型腔凹槽側壁之間形成上述模具型腔。
[0014]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于產品成型。
[0015]進一步,上述型槽結構橫截面設置為T形。
[0016]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產品成型效果較好。
[0017]進一步,上述型槽結構豎向設置。
[0018]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產品成型,設計比較合理。
[0019]進一步,上述動模芯與動模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
[002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開模取件。
[0021]進一步,上述靜模芯與靜模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件。[〇〇22]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開模取件。【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開模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開模時動模芯與動模之間配合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的動模芯與成型產品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靜模,2、動模,3、動模芯,4、靜模芯,5、模具型腔,6、型槽結構,11、型腔凹槽,31、 推塊,32、動模芯環臺,41、彈塊,42、靜模芯環臺,33、第一彈性件,43、第二彈性件。【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0]實施例: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的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包括靜模1、動模2、動模芯3和靜模芯4,上述靜模1和動模2均豎直且并列設置,上述靜模1朝向動模2的端部內開設有型腔凹槽11,上述靜模芯4設置于型腔凹槽11內的一側,并靠近上述型腔凹槽11的側壁設置,上述動模芯3設置于上述動模2朝向靜模1的端部,并與上述型腔凹槽11內的另一側對應設置,合模時,上述靜模1和上述動模2相對的端部相抵觸,上述動模芯 3伸入上述型腔凹槽11另一側內部,并與上述靜模芯4側端接觸,且上述動模芯3和靜模芯4 與型腔凹槽11的側壁之間形成模具型腔5。[0031 ]生產過程中,合模后,在上述型腔凹槽11內使得產品注塑成型,待成型后,開模,動模2相對于靜模1向右移動打開,動模芯3隨著動模2向右移動,同時,靜模芯4相對于靜模1向右彈出一定距離,動模芯3相對于動模2向左彈出移動距離,使得靜模芯4和動模芯3在開模后處于交錯間隔的位置狀態,在此過程中,如圖4所示,靜模芯4側端的成型產品在帶動下脫離靜模芯4側端,這就使得成型后的產品部分處于動模芯3—側,之后,通過機械爪夾持成型產品的該部位,將產品從動模芯3側端取出。
[0032]上述動模芯3包括推塊31和動模芯環臺32,上述推塊31嵌裝于上述動模2朝向上述靜模1的端部,并與動模2彈性配合,上述動模芯環臺32設置在上述推塊31背離動模2的端部,開模后,推塊31相對于動模2向左彈出一定距離,便于取出產品。[〇〇33]上述靜模芯4包括彈塊41和靜模芯環臺42,上述彈塊41嵌裝于上述型腔凹槽11內的一側,并與上述靜模1彈性配合,上述靜模芯環臺42設置在上述彈塊41背離上述型腔凹槽 11的端部,開模后,彈塊41相對于靜模芯4向右彈出一定距離,并在開模過程中,位于靜模芯環臺42上的部分成型產品脫離靜模芯環臺42,便于通過夾持該部分成型產品取件。[〇〇34]合模時,上述動模芯環臺32抵觸在上述型腔凹槽11底壁上,上述靜模芯環臺42抵觸在上述動模芯3朝向上述靜模1的端部,且上述動模芯環臺32和靜模芯環臺42側端接觸, 且兩者形成模芯組件,該模芯組件與上述型腔凹槽11側壁之間形成上述模具型腔5,這就使得在合模后,靜模芯環臺42與靜模芯4之間以及動模芯環臺32與動模芯3之間密封性良好, 產品只在型腔凹槽11內成型,保證產品質量。
[0035]優選的,上述模芯組件外圍設有型槽結構6,上述型槽結構6與上述型腔凹槽11側壁之間形成上述模具型腔5,該型槽結構6與待加工的產品形狀相匹配,保證產品成型的質量。[〇〇36]上述型槽結構6截面設置為T形,其大頭部分遠離動模芯環臺32或靜模芯環臺42, 保證產品成型質量。[〇〇37]優選的,上述型槽結構6豎向設置,確保產品成型的質量較好。[〇〇38]如圖3所示,優選的,上述動模芯3與動模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33,便于開模后, 動模芯3彈出動模2側端。[〇〇39]如圖1和2所示,優選的,上述靜模芯4與靜模1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件43,便于開模后,靜模芯4彈出靜模1側端。
[0040]上述的第一彈性件33遠離動模芯3的一端穿過上述動模2與模具中的驅動機構相連,第二彈性件43遠離靜模芯4的一端穿過上述靜模1與模具中的其他機構相連。
[004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 “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〇〇42]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43]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靜模(1)、動模 (2)、動模芯(3)和靜模芯(4),所述靜模(1)和動模(2)均豎直且并列設置,所述靜模(1)朝向 動模(2)的端部內開設有型腔凹槽(11),所述靜模芯(4)設置于型腔凹槽(11)內的一側,并 靠近所述型腔凹槽(11)的側壁設置,所述動模芯(3)設置于所述動模(2)朝向靜模(1)的端 部,并與所述型腔凹槽(11)內的另一側對應設置,合模時,所述靜模(1)和所述動模(2)相對 的端部相抵觸,所述動模芯(3)伸入所述型腔凹槽(11)另一側內部,并與所述靜模芯(4)側 端接觸,且所述動模芯(3)和靜模芯(4)與型腔凹槽(11)的側壁之間形成模具型腔(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動模芯(3)包括推塊(31)和動模芯環臺(32),所述推塊(31)嵌裝于所述動模(2)朝向所 述靜模(1)的端部,并與動模(2)彈性配合,所述動模芯環臺(32)設置在所述推塊(31)背離 動模(2)的端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靜模芯(4)包括彈塊(41)和靜模芯環臺(42),所述彈塊(41)嵌裝于所述型腔凹槽(11) 內的一側,并與所述靜模(1)彈性配合,所述靜模芯環臺(42)設置在所述彈塊(41)背離所述 型腔凹槽(11)的端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 合模時,所述動模芯環臺(32)抵觸在所述型腔凹槽(11)底壁上,所述靜模芯環臺(42)抵觸 在所述動模芯(3)朝向所述靜模(1)的端部,且所述動模芯環臺(32)和靜模芯環臺(42)側端 接觸,且兩者形成模芯組件,該模芯組件與所述型腔凹槽(11)側壁之間形成所述模具型腔 (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芯組件外圍設有型槽結構(6),所述型槽結構(6)與所述型腔凹槽(11)側壁之間形成 所述模具型腔(5)。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槽結構(6)橫截面設置為T形。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槽結構(6)豎向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2至7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動模芯(3)與動模(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33)。9.根據權利要求3至7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汽車空氣濾芯密封圈的模具機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靜模芯(4)與靜模(1)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件(43)。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5705137SQ20162060280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明人】何錦宏
【申請人】何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