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側按打火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按打火機,包括殼體,點火機構包括點火開關、點火電路和片狀點火元件,按壓執行機構包括按壓元件,殼體上具有至少一個窗口,片狀點火元件設置在該窗口中;設有用于啟閉對應窗口的蓋板,蓋板均具有一個受力部;受力部在按壓元件的作用下,同時動作;按壓元件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帶動蓋板開啟的第一位置和卸去外力后復位的第二位置;按壓元件在第一位置時,帶動頭蓋開啟,并使點火開關閉合;按壓元件在第二位置時,頭蓋閉合,并使點火開關斷開;只要蓋板移動即可實現點火或者關閉,使用便捷、簡單,使用者隨身攜帶,不管是蓋板還是按壓元件都不會出現意外打開或者損壞的情況,可以有很好的用戶體驗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側按打火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火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側按打火機。【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的點煙器(在很多時候稱為打火機)以點火出現的形式分為以下幾種: 1、明火點煙器,2防風火點煙器,3、電熱絲點煙器;第1種和第2種點煙器比較常見,第3種出現的比較少,而現有的大部分是通過按壓使得端蓋開啟,再按壓使得打火機點火,這種結構整個端蓋需要開啟,在使用過程中,操作中需要動作的部分太大、需要至少2部來實現點火, 從而不能帶來很好的用戶體驗效果,且由于點煙器都是便攜式的,攜帶過程中,端蓋容易打開或者損壞。【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側按打火機。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側按打火機,具有容納點火機構和按壓執行機構的容腔,所述點火機構包括點火開關、點火電路和片狀點火元件,所述點火開關控制點火電路和片狀點火元件的通斷,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按壓元件,所述殼體上具有至少一個窗口,所述片狀點火元件設置在窗口中間;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用于啟閉對應窗口的蓋板,蓋板均具有一個受力部,其一端與蓋板連接,另一端設置在殼體內,受力部在按壓元件的作用下,同時動作;所述按壓元件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帶動蓋板開啟的第一位置和卸去外力后復位的第二位置;按壓元件在第一位置時,帶動頭蓋開啟,并使點火開關閉合;按壓元件在第二位置時,頭蓋閉合,并使點火開關斷開;按壓元件,活動設置在殼體側壁上,至少部分裸露在殼體表面。
[0005]所述殼體上具有相貫通的兩個窗口,每個窗口對應設有一個蓋板。
[0006]兩個蓋板各自的受力部中設置在殼體內的該端一體構成,所述受力部位于兩蓋板側邊的中部。
[0007]所述蓋板設置在殼體內,所述受力部一端與蓋板連接,另一端設置在殼體內。
[0008]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第一轉軸,所述受力部設置在殼體內的該端通過第一轉軸鉸接在殼體內,并可以該軸為中心,周向旋轉。
[0009]所述殼體內設有一復位件,該復位件在第一狀態下,壓縮儲能,在第二狀態下,釋放能量帶動按壓執行機構復位。[〇〇1〇]所述復位件為扭簧,所述扭簧與第一轉軸同軸設置,其一端抵著受力部的內壁,另一端抵著位于殼體的柱上。
[0011]所述按壓元件一端鉸接在殼體內,并可以該端為中心,周向旋轉,另一端與所述受力部設置在殼體的該端連接,二者構成聯動配合。
[0012]在殼體內設有一個限位部,所述按壓元件周向旋轉最大角度后抵著該限位部。
[0013]所述按壓元件通過連接桿與所述受力部連接,所述連接桿一端連接于受力部,另一端連接于按壓元件中,所述連接桿的任一端是固定連接的,另一端是活動連接的。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按壓元件來帶動受力部移動,最終蓋板在殼體內移動帶動窗口啟閉,實現點火或者關閉,整個過程中,只要蓋板移動即可實現點火或者關閉,點火或者關閉一步到位,使用便捷、簡單,使用者隨身攜帶,不管是蓋板還是按壓元件都不會出現意外打開或者損壞的情況,可以有很好的用戶體驗效果。【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去掉殼體后的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去掉中殼后的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點火部狀態的示意圖。
[0019]1-殼體,11-窗口,12-限位部,13-中殼,15-外殼,2-片狀點火元件,3-按壓元件, 31-凹槽,4-蓋板,41-受力部,42-第一轉軸,5-連接桿,7-點火開關,71-接觸面,81-第一鉸接軸。【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21]如圖所示,一種電熱打火機,具有容納點火機構和按壓執行機構的容腔,所述點火機構包括點火開關7、點火電路和片狀點火元件2,所述點火開關7控制點火電路和片狀點火元件2的通斷,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按壓元件3,所述殼體1上具有至少一個窗口 11,所述片狀點火元件2設置在窗口 11中間;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用于啟閉對應窗口 11的蓋板4, 蓋板均具有一個受力部41,其一端與蓋板4連接,另一端設置在殼體1內,受力部41在按壓元件3的作用下,同時動作;所述按壓元件3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帶動蓋板4開啟的第一位置和卸去外力后復位的第二位置;按壓元件3在第一位置時,帶動頭蓋開啟,并使點火開關7閉合; 按壓元件3在第二位置時,頭蓋閉合,并使點火開關7斷開;按壓元件3,活動設置在殼體1側壁上,至少部分裸露在殼體1表面。對應的蓋板,兩個蓋板各自的受力部設置在殼體內的該端一體構成;通過按壓元件3來帶動受力部41移動,最終蓋板4在殼體1內移動帶動窗口啟閉,實現點火或者關閉,整個過程中,只要蓋板4移動即可實現點火或者關閉,點火或者關閉一步到位,使用便捷、簡單,使用者隨身攜帶,不管是蓋板4還是按壓元件3都不會出現意外打開或者損壞的情況,可以有很好的用戶體驗效果。
[0022]所述殼體1具有相貫通的兩個窗口 11,可以實現打火機雙側任一面點火,每個窗口 11對應設有一個蓋板4,使用更加方便;所述兩個窗口 11相貫通,即成為一個通孔,片狀點火元件2置于兩個窗口 11中間,此種結構在加工上會更加方便,通孔的加工非常方便,只要保證加工過程是垂直于殼體1的,一旦加工出來,其兩側的窗口 11必然是對稱的;所述片狀點火元件2置于兩個窗口 11的中間,為片狀的電熱絲,類似于蚊香的形狀,采用片狀,易于加熱、耐臟、方便雙面點煙。
[0023]兩個蓋板4各自的受力部41中設置在殼體1內的該端一體構成,如此將蓋板4安裝在殼體1內后,一側與一個窗口 11對齊后,另外側必然也是對齊的;一體設置可以同時帶動蓋板4運動,能夠具有更好的聯動效果,避免任一面打開、另一面打不開的狀況出現;所述受力部41位于兩蓋板4側邊的中部,由于蓋板4的啟閉,力主要是通過受力部41來相互傳遞的, 故受力部41是該打火機的一個核心部件,其是否能夠長期使用,直接決定該打火的使用壽命,所述受力部41位于兩蓋板4側邊的中部,保證兩蓋板4受力均勻,最大程度減少受力部 41在使用過程中的磨損。
[0024]為了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窗口 11最好設置在打火機的上部,如此點火會更加方便,相對應的,蓋板4向下旋轉開啟,相對于向兩側或者向上,其具有更大的旋轉空間,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適當擴大窗口 11,以及可以更好地開啟窗口 11。
[0025]由于打火機的結構需要,在殼體1上必須有軸來支持受力部41的旋轉、按壓元件3 的旋轉或者按壓,又由于打火機有外觀美觀的要求,所以第一鉸接軸81只能設置在殼體1 內,具體的說,一種結構是在殼體1分成一中殼13和一外殼15,第一鉸接軸81只能在其他部件放置好后,插入殼體1內,又由于裝配的需要,因此需要所述中殼13與外殼15卡嵌配合,另外一種結構,殼體1采用對稱設置的左右半殼體,二者卡嵌配合構成一個完整殼體,第一鉸接軸81可以是固定在左半殼體或者右半殼體。
[0026]所述蓋板4置于外殼15內,啟閉方便,又被外殼15所保護而不宜被破壞;由于裝配需要,所述受力部41 一端與蓋板4連接,另一端設置在中殼13內。[〇〇27]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第一轉軸42,第一轉軸42套接在第一鉸接軸81上,所述受力部41設置在中殼13內的該端通過第一轉軸42鉸接在中殼13內,并可以該軸為中心,周向旋轉,采用旋轉啟閉,在裝配上會更加簡便,結構上也更加緊湊。
[0028]點火開關7與按壓元件3之間具有聯動關系,具體的復位,可以是在通過按壓元件3 帶動點火開關7動作,比如點火開關7采用按壓的方式,或者撥動的方式,也可以是點火開關 7自身具備一個使其動作的彈性件。
[0029]所述殼體1內設有一復位件,該復位件在第一狀態下,壓縮儲能,在第二狀態下,釋放能量帶動按壓執行機構復位,該復位件與彈性件同時動作,共同作用使得按壓執行機構復位,使得該打火機具有更好的復位能力。
[0030]所述復位件為扭簧,所述扭簧與第一轉軸同軸設置,即所述扭簧也是套接在第一鉸接軸81上的,其一端抵著受力部41的內壁,另一端抵著位于中殼13內的柱上,第一轉軸42 轉動使得蓋板4打開窗口 11后,扭簧處于壓縮狀態,具有使第一轉軸42回復初始狀態的彈性力,一旦外力撤去,即可帶動第一轉軸42反向旋轉。[0031 ]所述點火開關7上設有一個接觸面71,以及一個使接觸面71在外力撤去后具有復位能力的彈性件,按壓執行機構中的一個部件本體或該部件本體上的延伸部或套接在該部件上的套接部與接觸面71相配合,具有部件本體或該部件本體上的延伸部或套接在該部件上的套接部下壓接觸面71使得點火開關7導通的第一狀態,和部件本體或該部件本體上的延伸部或套接在該部件上的套接部復位,使得接觸面71復位,點火開關7斷開的第二狀態。 [〇〇32]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可以是蓋板4、第一轉軸42中任意一個的本體,或者任意一個的延伸部,甚至是套接在本體上的套接部,因為蓋板4、第一轉軸42是聯動配合的,所以只要其中一個動作,必然會帶動其他部件隨動。[〇〇33]所述按壓元件3—端鉸接在中殼13內,并可以該端為中心,周向旋轉,另一端與所述受力部41設置在中殼13內的該端連接,二者構成聯動配合,當使用者將打火機拿在手里準備使用時,打火機下端置于手掌中,大拇指會與按壓元件3的上端接觸,并施力,故采用旋轉的方式來開啟窗口 11以及點火,具有很好的用戶體驗效果。
[0034]在殼體1內設有一個限位部12,所述按壓元件3周向旋轉最大角度后抵著該限位部 12,設置合適的限位位置,只要能完全打開窗口 11即可,由于按壓元件3、受力部41、蓋板4是聯動的,所以對其中一個部件進行限位即可,可以是按壓元件3,也可以是受力部41或者蓋板4,可以相對設置一段槽,然后再受力部41或者蓋板4上設置一個凸點,讓凸點在槽中滑移,從而實現限位的目的。
[0035]為更好的獲得用戶體驗的效果,按壓元件3的設置會相對偏向殼體1的上端,而為了美觀片狀點火元件2的位置不會設置在最邊緣,且蓋板4適合向下旋轉來開啟窗口 11,因此按壓元件3和受力部41之間的距離會相對較遠,二者之間連接,一則結構上較難實現,二則用力上會比較吃力,故將按壓元件3設計成通過連接桿5與所述受力部41連接。[0〇3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5—端連接于受力部41,另一端連接于按壓元件3中,所述連接桿5的任一端是固定連接的,另一端是活動連接的,具體的說,所述連接桿5—端一體設置在受力部41上,另一端置于按壓元件3上的凹槽31中,或在凹槽31中設置一個銷軸,連接桿5 至于該銷軸上,或者所述連接桿5—端一體設置在按壓元件3,另一端抵著受力部41,三者構成一個連桿機構,實現最小受力的動作。
[0037]可以選擇滑移的方式來啟閉窗口 11,即在殼體1內設置滑移槽,對受力部41設置凸點,凸點置于滑移槽中,而連接桿5更換為斜面臺,施力在按壓元件3上,按壓元件3受力使得斜面臺滑移,從而推著受力部41沿滑移槽滑移,同時在滑移槽中設置彈簧,用來復位受力部 41〇
[0038]所述點火開關7設置在蓋板4的下方,所述點火開關7上設有一個接觸面71,所述蓋板4與接觸面71相適配,二者具有蓋板4下壓接觸面71使得點火開關7導通的第一狀態,和蓋板4復位使得接觸面71復位,點火開關7斷開的第二狀態。[〇〇39]以上結合附圖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精神所做的改進都理應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側按打火機,包括殼體(1),具有容納點火機構和按壓執行機構的容腔,所述點 火機構包括點火開關(7)、點火電路和片狀點火元件(2),所述點火開關(7)控制點火電路和 片狀點火元件(2)的通斷,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按壓元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上具有至少一個窗口( 11),所述片狀點火元件(2)設置在窗口( 11)中間;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用于啟閉對應窗口(11)的蓋板(4),蓋板(4)均具有一個受力部 (41),其一端與蓋板(4)連接,另一端設置在殼體(1)內,受力部(41)在按壓元件(3)的作用 下,同時動作;所述按壓元件(3)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帶動蓋板(4)開啟的第一位置和卸去外力后復位 的第二位置;按壓元件(3)在第一位置時,帶動頭蓋開啟,并使點火開關(7)閉合;按壓元件(3)在第 二位置時,頭蓋閉合,并使點火開關(7)斷開;按壓元件(3),活動設置在殼體(1)側壁上,至少部分裸露在殼體(1)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上具有相貫通的 兩個窗口( 11),每個窗口( 11)對應設有一個蓋板(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兩個蓋板(4)各自的受力部 (41)中設置在殼體(1)內的該端一體構成,所述受力部(41)位于兩蓋板(4)側邊的中部。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4)設置 在殼體(1)內,所述受力部(41)一端與蓋板(4)連接,另一端設置在殼體(1)內。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執行機構 包括第一轉軸(42),所述受力部(41)設置在殼體(1)內的該端通過第一轉軸(42)鉸接在殼 體(1)內,并可以該軸為中心,周向旋轉。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設有一復位件, 該復位件在第一狀態下,壓縮儲能,在第二狀態下,釋放能量帶動按壓執行機構復位。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件為扭簧,所述扭簧 與第一轉軸(42)同軸設置,其一端抵著受力部(41)的內壁,另一端抵著位于殼體(1)內的柱 上。8.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元件(3) 一端鉸接在殼體(1)內,并可以該端為中心,周向旋轉,另一端與所述受力部(41)設置在殼 體(1)內的該端連接,二者構成聯動配合。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在殼體(1)內設有一個限位部 (12),所述按壓元件(3)周向旋轉最大角度后抵著該限位部(12)。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側按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元件(3)通過連接桿 (5)與所述受力部(41)連接,所述連接桿(5)—端連接于受力部(41),另一端連接于按壓元 件(3)中,所述連接桿(5)的任一端是固定連接的,另一端是活動連接的。
【文檔編號】F23Q7/22GK205717322SQ20162050941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安錫忠
【申請人】溫州市中邦煙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