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鏟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木實用新型涉及燒結機生產領域,特別是一種燒結布料裝置。
目前,普遍使用的帶式燒結機。如果布料不均,料層高低不平,就會造成氣流分布不均,影響燒結效果,返礦量增大;料層高低不平,也造成漏風率提高,設備周圍環境噪聲污染加重,風機電流增大,電力資源浪費等。但采用七輥來進行布料,雖然布料合理,偏析方面較為優越,但有兩大缺陷1、七輥輥體過細、過長,易變形,輥體之間間隙又小,易卡死,損壞齒輪箱中齒輪和軸承,故障率高;2、七輥每輥都由齒輪進行力的傳遞,零部件太多,每次組裝及維修時,工作量過大,牽涉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根據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持物料流暢通、燒結機料面鋪平的自動鏟料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為該自動鏟料裝置由鏟料刀1、反射板2、繩輥3和8、過橋軸4和7、減速機5、電機6、主令控制器9等組成,電機6與減速機5用制動輪聯結,并設有制動器,減速機5與繩輥3和8之間分別設有一組過橋軸4和7,主令控制器9與繩輥8用齒輪相嚙合,鏟料刀1的兩端用鋼絲繩分別與繩輥3和8連接,反射板2固定在燒結臺車料面的上方。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鏟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鏟料裝置由鏟料刀1、反射板2、繩輥3和8、過橋軸4和7、減速機5、電機6、主令控制器9等組成,電機6與減速機5用制動輪聯結,并設有制動器,減速機5與繩輥3和8之間分別由柱銷聯軸器連接一組過橋軸4和7,主令控制器9與繩輥8用齒輪相嚙合,鏟料刀1的兩端用鋼絲繩分別與繩輥3和8連接,反射板2固定在燒結臺車料面的上方。當制動器松開時,鏟料刀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達到一次鏟除反射板2上的積料。鏟料刀1到達反射板2底端時,由主令控制器9控制電機6,通過減速機5、過橋軸4和7、繩輥3和8以及鋼絲繩拉動鏟料刀1上移到反射板2的上端,上移的同時進行二次鏟除積料。此時“潔凈”的反射板2均勻布料。每次動作間隔時間由時間繼電器控制,各燒結廠可根據自己不同的配料比所決定的物料粘度來優化間隔時間。
本實用新型自動鏟料裝置結構簡單耐用、運行平穩、適合復雜惡劣的環境中使用。能徹底清除反射板上的積料,保持物料流暢通,保證燒結機料面鋪平,可降低燒結返礦量。由于該裝置的正常使用,使生產崗位工人從人工鏟料這一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有很高的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鏟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鏟料刀(1)、反射板(2)、繩輥(3)和(8)、過橋軸(4)和(7)、減速機(5)、電機(6)、主令控制器(9)等組成,電機(6)與減速機(5)用制動輪聯結,其間設有制動器,減速機(5)與繩輥(3)和(8)之間分別設有一組過橋軸(4)和(7),主令控制器(9)與繩輥(8)用齒輪相嚙合,鏟料刀(1)的兩端用鋼絲繩分別與繩輥(3)和(8)連接,反射板(2)固定在燒結臺車料面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鏟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反射板(2)相對于燒結臺車料面有斜度,鏟料刀(1)在反射板(2)上面可上下平行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自動鏟料裝置由鏟料刀、反射板、繩輥、過橋軸、減速機、電機、主令控制器等組成,結構簡單耐用、運行平穩、適合復雜惡劣的環境中使用。能徹底清除反射板上的積料,保持物料流暢通,保證燒結機料面鋪平,可降低燒結返礦量。由于該裝置的正常使用,使生產崗位工人從人工鏟料這一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有很高的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F27B21/10GK2453370SQ00261710
公開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30日
發明者嚴啟 申請人: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