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兩臺壓縮機并組合兩臺壓縮機的功能進行適于室內環境的制冷運行的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如圖1所示,空調機的室內機包含室內機上端形成的一個空氣排出口2,用于排出在蒸發器(未圖示)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的空氣;設于室內機1中央部分的顯示器3,用于顯示空調機的運行狀態。
最近,使用容量互不相同的多個壓縮機,可以根據制冷制熱負荷來改變制冷劑壓縮容量,由此達到最適的制冷制熱效率。
通常使用這種多個壓縮機的系統采用兩個定速型壓縮機,而兩臺壓縮機設計為具有不同容量。即,當兩臺壓縮機同時運轉時能達到100%的制冷效果,只運行小容量壓縮機時能達到約40%的制冷效果。
如圖2所示,現有的利用兩臺壓縮機的空調機,先根據室內負荷同時運行兩臺壓縮機1a及1b(第二運行),當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之后單獨運行小容量壓縮機1b(第一段運行)。其目的在于通過改變壓縮機的容量而提高能量利用率。并且,如果用戶利用節電模式,則可以單獨運行小容量壓縮機1b,在節電模式下為了確保制冷效果而選擇第二運行時可同時運行壓縮機1a及1b。此外,在室內機1內被冷卻的空氣與壓縮機運行方式無關,全部通過位于室內機1上端的排出口2排出。
如上所述,使用兩臺壓縮機的現有的空調機如圖2所示,根據用戶選擇的運行方式可以進行同時運行兩臺壓縮機的第二運行和單獨運行小容量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并且通過同一個排出口2以相同的風量和風速排出空氣而與各運行階段無關。
由于通過同一個排出口排出空氣,對于小容量壓縮機而言所排出的風量過于超過所要排出的風量,因此排出空氣的溫度上升而制冷效果達不到用戶感到舒適的體感溫度并降低了除濕效果。
并且,壓縮機的運行方式只能控制為兩個階段,制冷效果只能利用100%或40%,因此不能適應室內負荷的變化或用戶主動選擇的制冷效果,而且不需要100%的制冷效果時也同時運行兩臺壓縮機,耗電量上升成為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兩臺壓縮機進行三段式運行以提高制冷能力的調節范圍,并減少耗電量的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根據壓縮機的運行方式分別打開空氣排出口,使制冷能力的變化一目了然的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變壓縮機的運行方式降低制冷能力時,控制排風量來防止排出空氣溫度上升的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為了增減制冷能力改變壓縮機的運行方式時,減小排風量的同時以一定的時差打開和關閉空氣排出口打開,減小空氣排出口產生的排風噪音的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空調機的控制方法該空調機包含至少一臺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的壓縮機和多個排出口以及室內風扇,并根據可變制冷劑容量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判斷運行中是否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若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根據運行方式變化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
并且,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運行方式的變換完全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之后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恢復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為正常運行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改變為與所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運行方式為由驅動小容量的第一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方式、驅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的第二運行方式以及全部驅動所述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方式所組成的三段式運行方式。
并且,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前面的前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二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兩個側面的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三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所述前面排出口及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
再有,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提供的空調機的控制方法,該空調機包含至少一臺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的壓縮機和多個排出口以及室內風扇,并根據可變制冷劑容量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判斷運行中是否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若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根據運行方式變換開閉事先所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完全開閉所述至少一個排出口之后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改變為與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并且,所述多種運行方式其特征在于由驅動小容量的第一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方式、驅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的第二運行方式以及全部驅動所述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方式所組成的三段式的運行方式。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方式從第一段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二運行方式或從第二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一段運行方式時,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完全開閉與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排出口之后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改變為與所述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換運行方式中完全打開所述變換的運行方式中設定打開的第一排出口之后完全關閉所述變換的運行方式中設定關閉的第二排出口。
并且,其特征在于打開所述第一排出口后經過所定時間再關閉所述第二排出口,關閉所述第二排出口后經過所定時間再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一段運行方式或第二運行方式時,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完全關閉對應變換的運行方式所設定的排出口,之后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并且,本發明所提供的空調機包含室內風扇;至少一臺壓縮機,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以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多個排出口,根據所述多數運行方式進行開閉動作;控制部,用于在運行中若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然后根據所變換的運行方式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先根據所述運行方式的變換完全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之后再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恢復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為正常運行的速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使其與所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運行方式為由驅動小容量的第一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方式、驅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的第二運行方式以及全部驅動所述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方式所組成的三段式的運行方式。
并且,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前面的前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二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體兩個側面的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三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所述前面排出口及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
圖1為現有空調機室內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空調機運行方式的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室內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制冷劑循環圖;圖5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控制框圖;圖6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按壓縮機運行方式表示空氣排出口狀態的圖;圖7為在圖6中改變運行方式時,表示各空氣排出口狀態的表;圖8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從第一段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二段或第三段運行方式時其控制方法流程圖;圖9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從第二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一段或第三段運行方式時其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10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從第三段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一段或第二運行方式時其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上述圖中,10主機;11熱交換器;12室內風扇;13側面吸入口;14a,14b側面排出口;15前面排出口;16a,16b側面葉片;17前面葉片;21a第一壓縮機;21b第二壓縮機;40控制部;60側面葉片驅動部;61前面葉片驅動部;63室內風扇驅動部;64壓縮機驅動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三面排出型空調機包含箱形主機10;設置在主機10內部的用于熱交換的熱交換器11;用于向室內排出熱交換過的調和空氣的室內風扇12。
主機10兩個側面下部各形成吸入室內空氣的側面吸入口13。
主機10兩個側面上部和主機10前面各形成由排風風扇12向室內排出調和空氣的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以及前面排出口15。
側面排出口14a及14b設有用于開閉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的側面葉片16a及16b,以及用于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的步進電機18a及18b。該步進電機18a及18b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而打開或關閉側面排出口14a及14b。
前面排出口15各設有用于開閉前面排出口15的前面葉片17,以及旋轉前面葉片17的步進電機。該步進電機旋轉前面葉片17而打開或關閉前面排出口15。
側面葉片16a及16b以及前面葉片17各隨著連接在步進電機驅動軸上的連接部件(未圖示)的旋轉而旋轉,接著使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以及前面排出口15打開或關閉。
所述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以及前面排出口15根據空調機的運行狀態控制為只通過一面排出空氣或通過兩面14a及14b以及15排出空氣,對此將在下文中詳細說明。
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三面排出型空調機包含形成一般的制冷劑循環的室外機20;連接于該室外機20,進行制冷制熱的室內機30;而室內機30與室外機20之間設有制冷劑配管。
室內機20包含吸入室內空氣后進行熱交換的室內熱交換器11;從室內機30外部吸入室內空氣并經過室內熱交換器11后再排出到室內機30外部的室內風扇12。
室外機10包含壓縮制冷劑的多個壓縮機21a及21b;用于防止制冷劑逆流到不運行的壓縮機21a及21b的單向閥閥22a及22b;收到在各壓縮機21a及21b壓縮的制冷劑后使其與外部空氣進行熱交換的室外熱交換器23;向室外熱交換器23強行排風的室外風扇24。并且室外機20還包含用于調節流入室內機30內的制冷劑流量的室外電動閥25;與室外電動閥25并列設置,迂回制冷劑的控制閥26;將壓縮容量時產生的剩余制冷劑進行儲藏,并以氣體狀態輸出到壓縮機21a及21b的儲液器27。
多個壓縮機21a及21b由兩個定速型壓縮機組成,各壓縮機21a及21b的運行制冷能力比設計成約6∶4。在驅動小容量第一壓縮機11a的第一段運行時,具有30~50%的制冷能力,在驅動大容量第二壓縮機21b的第二運行時,具有50~70%的制冷能力。而在驅動第一壓縮機21a和第二壓縮機21b的第三段運行時,具有100%的制冷能力。作為參考,使用可改變制冷劑容量的至少一臺壓縮機可以代替多個壓縮機21a及21b。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具有所述結構的三面排出型空調機如圖5所示,具有可以進行全面控制的控制部40。
該控制部40輸入側電連接遙控信號接收部50,以接收遙控器輸出的運行方式、設定風量、設定溫度等運行信息的操作命令。
而且控制部40輸出側電連接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的側面葉片驅動部60和旋轉前面葉片17的前面葉片驅動部61。該側面驅動部60包括旋轉右側葉片16a的第一步進電機18a和旋轉左側葉片16b的第二步進電機18b,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打開或關閉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前面葉片驅動部61包括旋轉前面葉片17的第三步進電機19,旋轉前面葉片17以打開或關閉前面排出口15。
另外,控制部40輸出側還電連接驅動室外風扇24的室外風扇驅動部62和驅動室內風扇12的室內風扇驅動部63以及驅動壓縮機21a及21b的壓縮機驅動部64。
遙控器向遙控信號接收部50輸出遙控器控制信號而驅動空調機,該遙控器設有供用戶選擇輸入運行方式、設定風量、設定溫度等運行信息的指令按鈕,控制部40通過遙控信號接收部50接收所述按鈕信號,并按照所接收的遙控信號控制空調機運行方式、設定風向、設定溫度以及各排出口的打開和關閉。
所述控制部40根據壓縮機21a及22b的組合運行方式選擇性地進行驅動小容量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驅動大容量壓縮機的第二運行以及驅動兩臺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
如圖6所示,所述控制部40在第一段運行時只驅動小容量壓縮機,同時通過前面葉片驅動部打開前面葉片以打開前面排出口15,使排出空氣只通過前面排出口15排出。此時,側面排出口14a及14b處于關閉狀態。
而所述控制部40在第二運行時只驅動大容量壓縮機,同時通過側面葉片驅動部打開側面葉片以打開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使排出空氣只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此時,前面排出口15處于關閉狀態。
而所述控制部40在第三段運行時驅動兩臺壓縮機,同時通過前面葉片驅動部61打開前面葉片17以打開前面排出口15,通過側面葉片驅動部60打開側面葉片16a及16b以打開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使排出空氣通過前面排出口15及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
另外,所述控制部40為了降低制冷效果從第三段運行轉到第一段運行時,通過室內風扇驅動部63相應降低室內風扇12的速度,相反,為了提高制冷效果從第一段運行轉到第三段運行時,通過室內風扇驅動部63相應增加室內風扇12的速度。而此時,也可將室內風扇12的速度定為正常運行速度并維持,使其與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運行方式無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具有所述結構的三面排出型空調機,根據室內負荷變化或用戶選擇使兩個容量不同的壓縮機11獨立運行或同時運行而共進行三段式的運行方式。即,可區分為同時運行兩臺壓縮機21a及21b的第三段運行;單獨運行大容量第二壓縮機21b的第二運行;以及單獨運行小容量第一壓縮機21a的第一段運行。
第一段運行時,在室內機20的室內熱交換器21冷卻的空氣通過前面排出口15排出,并具有總制冷能力的約30~50%的制冷能力。
而第二運行時,在室內機20冷卻的空氣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具有總制冷能力的約50~70%的制冷能力。
而第三段運行時,在室內機20冷卻的空氣通過前面排出口15及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并以100%的制冷能力運行。
如上所述,根據三段式運行方式壓縮機11的運行方式及空氣排出口15、14a及14b的位子不同。因此,可以提高制冷能力調節范圍,減少耗電量。而且,第一段運行時打開前面排出口15、第二運行時打開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第三段運行時前面排出口15及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全部打開,如此根據壓縮機的運行方式分別打開空氣排出口,使按照壓縮機運行方式的制冷能力變化變得一目了然,用戶可通過打開的排出口就能得知壓縮機處于何種運行方式。
而且,從第三段運行轉到第一段運行進行降低制冷能力的運行時,減小空氣排出口15、14a及14b的面積和風量,使通過空氣排出口15、14a及14b排出的空氣溫度維持約13~14度。由此,改變壓縮機運行方式而降低制冷能力時,排風量也相應減小,因此可防止排除空氣溫度的上升。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在運行時隨室內溫度的變化或用戶選擇的運行方式其運行階段變換頻繁,表7表示空調機變換各階段運行方式時各排出口變化情況。
以下參照表7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機在第一段運行時轉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在第二運行中轉到第一段或第三段、在第三段運行中轉到第一段或第二運行方式時的控制方法。
首先,圖8為從第一段運行轉到第二段或第三段運行方式時的控制方法流程圖。根據用戶運行方式的選擇或室內負荷選擇第一段運行時,如步驟S100控制部40控制各驅動裝置開始第一段運行方式。如步驟S101控制部40啟動小容量第一壓縮機21a;旋轉室內風扇12的速度(PRM)為事先設定的標準速度R1以對應第一段運行;打開與第一段運行相應的事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前面排出口15)。由此,由第一壓縮機21a的運行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只能通過前面排出口15排出室內。
在步驟S102控制部40判斷是否運行方式從第一段運行轉為第二運行的信號。若S102的判斷結果運行方式轉為第二運行方式,則在步驟S103控制部40使室內風扇12的速度從第一段運行時的標準速度R1降為第一段運行時的最小速度R01,并打開與第二運行相應的預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側面排出口14a及14b)。
在步驟S104先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打開所述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所需的時間T2,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105控制部40關閉前面排出口15。
然后在步驟S106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關閉所述前面排出口15所需的時間T1,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107將室內風扇12的速度增加為事先設定的相應第二運行速度R2。
增加室內風扇12的速度后,在步驟S108控制部40開始第二運行。即關閉第一壓縮機21a,然后經過所定的壓力平衡時間后打開第二壓縮機21b,通過第二壓縮機21b的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室內。
若在步驟S102的判斷結果沒有輸入第二運行的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轉到步驟S109判斷是否輸入運行方式從第一段運行轉為第三段運行的信號。若步驟S109的判斷結果沒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三段運行方式輸入信號,則繼續目前第一段運行。若S109的判斷結果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三段運行方式輸入信號,則在步驟S110控制部40使室內風扇12的速度從第一段運行時的標準速度R1降為第一段運行時的最小速度R01,并為對應第三段運行打開預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側面排出口(14a、14b)+前面排出口15)而打開側面排出口14a及14b。
在步驟S111先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打開所述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所需的時間T2,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112將室內風扇12的速度增加為事先設定的相應第三段運行速度R3。
增加室內風扇12的速度后,在步驟S113控制部40開始第三段運行。即關閉第一壓縮機21a,然后經過所定的壓力平衡時間后打開第一壓縮機21a及第二壓縮機21b,通過第一壓縮機21a及第二壓縮機21b的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以及前面排出口15排出室內。
總之,運行方式從第一段運行轉為第二運行時,將室內風扇12速度降為第一段運行中得到最小風量的速度R01,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開始打開第二運行時需要打開的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此時,側面排出口14a及14b開始打開,并從側面排出口的狹小間隙開始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12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側面排出口完全打開一定時間T2之后,旋轉前面葉片17開始關閉第二運行時需要關閉的前面排出口15。此時通過將要關閉的前面排出口15的狹小間隙也能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前面排出口15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前面排出口15完全關閉一定時間T1之后,提高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能得到第二運行中標準風量的速度R2,并開始第二運行。
另外,運行方式從第一段運行轉為第三段運行時,將室內風扇12速度降為R01,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開始打開第三段運行時需要與前面排出口15同時打開的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此時,側面排出口14a及14b開始打開,并從側面排出口的狹小間隙開始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12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完全打開的一定時間T2后,提高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能得到第三段運行中標準風量的速度R3,并開始第三段運行。
下文開始說明運行方式從第二運行轉為第一段或第三段運行時的控制方法。如圖9所示,根據用戶選擇的運行方式或室內負荷選擇第二運行時,如步驟S200控制部40控制各驅動裝置開始第二運行方式。如步驟S201控制部40啟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21b、室內風扇12的速度設為相應第二運行的事先設定的標準速度R2、打開相應第二運行的事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如此,由第二壓縮機21b的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只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室內。
在步驟S202控制部40判斷是否輸入運行方式從第二運行轉為第一段運行的信號。若S202的判斷結果輸入運行方式轉為第一段運行方式的信號,則在步驟S203控制部40使室內風扇12的速度從第二運行時的標準速度R2降為第二運行時的最小速度R02,并相應第一段運行打開預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前面排出口15)。
在步驟S204先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打開所述前面排出口15所需的時間T1,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205控制部40關閉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由此,為了減小或增加制冷能力而改變壓縮機運行方式時,減小排風量的同時給空氣排出口的打開與關閉留一定時差,以減小空氣排出口中產生的排風噪音。
然后在步驟S206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關閉所述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所需的時間T2,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207將室內風扇12的速度降為事先設定的相應第一段運行速度R1。
降低室內風扇12的速度后,在步驟S208控制部40開始第一段運行。即關閉第二壓縮機21b,然后經過所定的壓力平衡時間后打開第一壓縮機21a,通過第一壓縮機21a的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前面排出口15排出室內。
若在步驟S202的判斷結果沒有輸入第一段運行的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轉到步驟S209判斷是否輸入運行方式從第二運行轉為第三段運行的信號。若步驟S209的判斷結果沒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三段運行方式輸入信號,則繼續目前第二運行。若S209的判斷結果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三段運行方式輸入信號,則在步驟S210控制部40使室內風扇12的速度從第二運行時的標準速度R2降為第一段運行時的最小速度R02,并為對應第三段運行打開預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側面排出口(14a、14b)+前面排出口15)而打開前面排出口15。
在步驟S211先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打開所述前面排出口15所需的時間T1,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212將室內風扇12的速度增加為事先設定的相應第三段運行速度R3。
增加室內風扇12的速度后,在步驟S213控制部40開始第三段運行。即關閉第二壓縮機21b,然后經過所定的壓力平衡時間后打開第一壓縮機21a及第二壓縮機21b,通過第一壓縮機21a及第二壓縮機21b的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以及前面排出口15排出室內。
總的來說,運行方式從第二運行轉為第一段運行時,將室內風扇12速度降為第二運行中得到最小風量的速度R02,旋轉前面葉片17開始打開第一段運行時需要打開的前面排出口15。此時,前面排出口15開始打開,并從前面排出口的狹小間隙開始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12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前面排出口15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前面排出口完全打開的一定時間T1后,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開始關閉第一段運行時需要關閉的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此時通過將要關閉的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的狹小間隙也能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完全關閉的一定時間T2后,提高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能得到第二運行中標準風量的速度R1,并開始第一段運行。
另外,運行方式從第二運行轉為第三段運行時,將室內風扇12速度降為R02,旋轉前面葉片17開始打開第三段運行時需要與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同時打開的前面排出口15。此時,前面排出口15開始打開,并從側面排出口的狹小間隙開始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12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前面排出口15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前面排出口15完全打開的一定時間T1后,提高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能得到第三段運行中標準風量的速度R3,并開始第三段運行。
以下說明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轉為第一段或第二運行時的控制方法。如圖10所示,根據用戶選擇的運行方式或室內負荷選擇第三段運行時,如步驟S300控制部40控制各驅動裝置開始第三段運行方式。如步驟S301控制部40啟動第一壓縮機21a及第二壓縮機21b、室內風扇12的速度設為相應第三段運行的事先設定的標準速度R3、打開相應第三段運行的事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前面排出口15+側面排出口(14a、14b))。如此,由第一壓縮機21a及第二壓縮機21b的同時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前面排出口15及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室內。
在步驟S302控制部40判斷是否輸入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轉為第一段運行的信號。若S302的判斷結果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一段運行方式的輸入信號,則在步驟S303控制部40使室內風扇12的速度從第三段運行時的標準速度R3降為第三段運行時的最小速度R03,并相應第一段運行打開預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只打開前面排出口15而關閉側面排出口14a及14b)。
在步驟S304先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關閉所述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所需的時間T2,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305控制部40降低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相應第一段運行的事先設定的速度R1。
降低室內風扇12的速度后,在步驟S306控制部40開始第一段運行。即關閉第二壓縮機21b,只通過第一壓縮機21a的單獨運行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前面排出口15排出室內。
若在步驟S302的判斷結果沒有輸入第一段運行的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轉到步驟S307判斷是否輸入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轉為第二運行的信號。若步驟S307的判斷結果沒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二運行方式輸入信號,則在步驟S312繼續目前第三段運行。若S307的判斷結果有運行方式轉為第二運行方式輸入信號,則在步驟S308控制部40使室內風扇12的速度從第三段運行時的標準速度R3降為第三段運行時的最小速度R03,并為相應第二運行打開預先設定的空氣排出口(側面排出口(14a、14b))而關閉前面排出口15。
在步驟S309先判斷是否經過了完全關閉所述前面排出口15所需的時間T1,若已經過所述時間,在步驟S310將室內風扇12的速度降為事先設定的相應第二運行速度R2。
降低室內風扇12的速度后,在步驟S311控制部40開始第二運行。即關閉第一壓縮機21a,通過第二壓縮機21b的單獨運行將將在蒸發器中冷卻的空氣通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排出室內。
總之,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轉為第一段運行時,將室內風扇12速度降為第三段運行中得到最小風量的速度R03,旋轉側面葉片16a及16b開始關閉第一段運行時需要關閉的側面排出口14a及14b。此時,通過將要關閉的側面葉片16a及16b的狹小間隙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12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側面排出口14a及14b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側面排出口14a及14b完全關閉的一定時間T2之后,提高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能得到第一段運行中標準風量的速度R1,并開始第一段運行。
另外,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轉為第二運行時,將室內風扇12速度降為R03,旋轉前面葉片17開始關閉第二運行時需要關閉的前面排出口15。此時,通過將要關閉的前面葉片17的狹小間隙透出冷卻空氣。但因為降低了室內風扇12的速度,因此風速低而防止前面排出口15產生排風噪音。然后經過前面排出口15完全關閉的一定時間T1之后,提高室內風扇12的速度為能得到第二運行中標準風量的速度R2,并開始第二運行。
如上所述,本發明控制兩臺壓縮機進行三段式的運行方式,具有提高制冷能力的調節范圍,減少耗電量的效果。
而且本發明根據壓縮機的運行方式分別打開空氣的排出口,使制冷能力的變化一目了然。
而且本發明當改變壓縮機的運行方式而減小制冷能力時,減小排風量防止排出空氣溫度的升高。
而且本發明為了增減制冷能力而改變壓縮機運行方式時,暫時減小排風量的同時以一定的時差打開與關閉空氣排出口,以減小空氣排出口中產生的排風噪音。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機的控制方法,具有至少一臺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的壓縮機、多個排出口以及室內風扇,并根據可變制冷劑容量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判斷運行中是否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若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根據運行方式變換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運行方式變換完全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之后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恢復為正常運行速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改變為與所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運行方式為由驅動小容量的第一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方式、驅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的第二運行方式以及全部驅動所述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方式所組成的三段式運行方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前面的前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二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兩個側面的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三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所述前面排出口及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
7.一種空調機的控制方法,具有至少一臺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的壓縮機、多個排出口以及室內風扇,并根據可變制冷劑容量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判斷運行中是否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若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根據運行方式變換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完全開閉所述開閉的至少一個排出口之后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為與所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運行方式為由驅動小容量的第一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方式、驅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的第二運行方式、以及全部驅動所述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方式所組成的三段式運行方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運行方式從第一段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二運行方式或從第二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一段運行方式時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完全開閉與所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排出口之后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改變為與所述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完全打開由所述的已變換運行方式中設定打開的第一排出口之后,完全關閉由所述的已變換運行方式中設定關閉的第二排出口。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開所述第一排出口后經過所定時間再關閉所述第二排出口,關閉所述第二排出口后經過所定時間再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運行方式從第三段運行方式變換為第一段運行方式或第二運行方式時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完全關閉所變換的運行方式設定的相應排出口之后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13.一種空調機,包含室內風扇;為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的至少一臺壓縮機;根據所述多種運行方式開閉的多個排出口;控制部,用于當運行中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時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然后根據運行方式變換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為根據所述運行方式變換完全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之后改變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為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恢復為正常運行速度。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為將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改變為與所變換的運行方式相應的速度。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運行方式為由驅動小容量的第一壓縮機的第一段運行方式、驅動大容量的第二壓縮機的第二運行方式以及全部驅動所述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的第三段運行方式組成的三段式運行方式。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前面的前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二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設置在主機兩個側面的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以所述第三段運行方式運行時,通過所述前面排出口及側面排出口排出空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機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控制兩臺壓縮機進行三段式運行,以提高制冷能力的活用范圍并減少耗電量。再有,本發明根據壓縮機的運行方式分別打開空氣排出口,使制冷能力的變化一目了然。再有,本發明當改變壓縮機的運行方式而減小制冷能力時,通過減小排風量防止排出空氣溫度的升高。再有,本發明為了增減制冷能力而改變壓縮機運行方式時減小排風量的同時以一定的時差開閉空氣排出口,由此減小空氣排出口產生的排風噪音。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機控制方法,該空調機包含至少一臺可以改變制冷劑容量的壓縮機和多個排出口以及室內風扇,其控制方法為根據可變制冷劑容量執行多種運行方式,在運行中判斷是否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若輸入運行方式變換信號,則降低所述室內風扇的速度,并根據運行方式的變換開閉事先所規定的至少一個排出口。
文檔編號F24F11/00GK1804490SQ200510056440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0日
發明者李埈杓, 徐炯浚, 安鐘哲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