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焙燒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立式焙燒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一般常采用立式焙燒爐進行物料焙燒生產。立式焙燒爐包括爐體、設 置在該爐體中的中心轉軸、安裝在該中心轉軸上并通過該中心轉軸驅動的耙臂,該耙臂上 設置有多個耙齒。從爐體的頂部到底部,沿中心轉軸安裝有多個耙臂,從而將爐體內部分為 多個爐層。各種物料從爐體的上部進入爐體內部后,耙齒在耙臂的旋轉作用下對物料進行 翻動和碾壓并將混合的物料向下層的爐層輸送,從而使輸送到爐體內反應區域的物料均勻 混合ο使用立式焙燒爐進行焙燒的過程中,物料的成分、水分和反應的溫度等都會使焙 燒過程出現堆料,即物料堆積在某個或某些爐層中無法向下輸送。焙燒堆料會使堆料層 (出現堆料的爐層)溫度不斷上升,堆料層物料越堆越多,且堆料層的下層斷料。另外,清理 堆料時,各爐層的溫度又會急劇下降,加之清理堆料耗時較長,因而焙燒環境得不到保障, 物料在清理堆料的時間段內反應不充分。因此,堆料會直接影響到焙燒反應環境和生產連 續的穩定性,進而影響焙燒轉化率,降低價值載體的收率。引起堆料的主要原因是耙齒的阻塞。具體地,低溫層物料水分較重和高溫層物料 中雜質熔化都會使物料粘度增加,進而粘附耙齒并阻塞耙齒之間的間隙,導致耙齒耙料不 暢,最終形成堆料。另外,物料在焙燒過程中出現結塊,也會在耙齒耙料過程中堵塞耙齒之 間的間隙,從而造成堆料。現有的清理堆料操作需要人工使用清料耙清理各爐層的堆料并 清理耙齒之間的塞料,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立式焙燒爐的因耙齒堵塞而發生堆料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式焙燒爐,該立式焙燒爐包括爐體、 設置在該爐體中的中心轉軸以及安裝在該中心轉軸上并通過該中心轉軸驅動的耙臂,該耙 臂上設置有多個耙齒,其中所述立式焙燒爐還包括用于振打位于所述耙臂的外端的耙齒 的振打裝置。優選地,所述振打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爐體的爐壁上的振打部件,該振打部件能 夠沿所述爐體的徑向伸縮。優選地,所述振打裝置還包括用于使所述振打部件動作的按鈕開關和用于觸動所 述按鈕開關的觸發部件,所述按鈕開關設置在所述爐壁上,所述爐壁上具有槽孔,所述觸發 部件可樞轉地穿過所述槽孔延伸,所述觸發部件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爐體的內部并能夠與所 述耙臂的外端接觸,所述觸發部件能夠通過樞轉與所述按鈕開關接觸。優選地,所述槽孔中安裝有轉軸,所述觸發部件安裝在該轉軸上。優選地,所述槽孔沿所述爐體的徑向向外逐漸減小。[0011]優選地,所述觸發部件通過安裝部分安裝在所述轉軸上,該安裝部分形成為球形 并匹配地容納在所述槽孔的朝向爐體外部的開口中。優選地,所述焙燒爐包括防護罩,該防護罩安裝在所述爐壁的外側并從外部覆蓋 所述振打裝置。優選地,所述耙臂的靠近所述中心轉軸的位置上設置有擋塊。優選地,所述觸發部件為板條狀或桿狀部件。優選地,所述耙臂為多個,該多個所述耙臂沿所述中心轉軸的軸向設置并將所述 爐體內部分為相應的多個爐層,每個所述爐層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振打裝置。優選地,相鄰的兩個所述爐層徑向相反地設置所述振打裝置。優選地,所述槽孔中固定有密封導向件,該密封導向件的外周形狀與所述槽孔的 內周形狀匹配并具有導向空間,該導向空間沿所述爐體的徑向向外逐漸減小,所述觸發部 件穿過所述導向空間延伸并能夠在所述導向空間內樞轉。優選地,所述按鈕開關安裝在所述爐壁的外側。優選地,所述觸發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裝在所述轉軸 上,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到所述爐體外部并相對于所述第一部分彎曲。優選地,所述振打裝置還包括彈簧,該彈簧的一端套設地固定在所述按鈕開關的 外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并套設在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優選地,所述爐壁的外側設置有支撐和導向所述觸發部件的支撐導向件。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振打裝置可以在耙臂轉動以通過耙齒翻動 和碾壓物料的過程中對耙齒進行振打,從而使粘附在耙齒上的物料振落,防止物料阻塞耙 齒之間的間隙,避免了堆料。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 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 圖中圖1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焙燒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說明圖1的頂部爐層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焙燒爐的振打裝置的按鈕開關和觸發部件的結構 的透視圖。附圖標記說明[0029]1 爐體2:中心轉軸6:振打部件9a 第一部分10:防護罩14:支撐導向件
Ia 爐壁 3 耙臂 7 轉軸 9b 第二部分 11 擋塊
4 耙齒5 槽孔
8 按鈕開關 9 觸發部件 9c 安裝部分 12:密封導向件13:彈簧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 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立式焙燒爐包括爐體1、設置在該爐體1中的中心轉軸2以及安裝在該中心轉軸2 上并通過該中心轉軸2驅動的耙臂3,該耙臂3上設置有多個耙齒4,其中,所述立式焙燒爐 還包括用于振打位于所述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的振打裝置。通過振打裝置的振打,可以使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發生振動,該振動將沿耙臂3 的長度從外端朝向內端傳播,從而使設置在耙臂3上的耙齒4都發生振動。通過振動耙齒 4,可以將在翻動和碾壓時粘附在耙齒4上的物料振落,因而避免了物料堵塞耙齒4之間的 間隙,也就從根本上防止發生堆料。其中,振動裝置可以采用各種適當的結構和形式,只要能夠使耙臂3的外端的耙 齒4發生振動且不影響耙臂3的旋轉和耙齒4的翻動、碾壓操作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一 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振打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爐體1的爐壁Ia上的振打部件6,該振打 部件6能夠沿所述爐體1的徑向伸縮。當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移動到與振動部件6相互 面對的位置時(如圖2所示的位置),振動裝置進行振打操作。具體地,振打部件6徑向伸 長以擊打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從而引起該耙齒4的振動。完成該擊打后可以縮回振動部 件6,以在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再次移動到與振動部件6相互面對的位置時再次進行振 打。其中,振打部件6優選由耐沖擊、強度高的材料制成,以適于長期進行碰撞。可以通過各種適當方式控制振打部件6的伸縮,以進行振打操作。例如,可以為振 打裝置設置定時開關,以根據耙臂3的轉動周期設定時間,從而在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移 動到面對振打部件6時使振打部件6伸長,并在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再次移動到面對振 打部件6之前縮回。優選地,振打部件6能夠響應于開關的開啟而伸長并在預定的時間間 隔后自動縮回,從而只需要通過觸動開關以控制振打部件6伸長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振打裝置還包括用于使所述振打部件 6動作的按鈕開關8和用于觸動所述按鈕開關8的觸發部件9,所述按鈕開關8設置在所述 爐壁Ia上,所述爐壁Ia上具有槽孔5,所述觸發部件9可樞轉地穿過所述槽孔5延伸,所述 觸發部件9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爐體1的內部并能夠與所述耙臂3的外端接觸,所述觸發部 件9能夠通過樞轉與所述按鈕開關8接觸。通過這種布置,可以準確地根據耙臂3的實際 轉動情況而在耙齒4面對振打部件6時啟動振打裝置。具體地,當耙臂3轉動到與觸發部 件9的一端接觸時,將帶動觸發部件9樞轉,從而使觸發部件9因樞轉而與按鈕開關8接觸 (即按壓按鈕開關8),以啟動振打裝置,使得振打部件6伸長進行擊打。當耙臂3轉動到與 觸發部件9的一端脫離接觸時,由于觸發部件9的轉動慣性,觸發部件9的繼續樞轉會在觸 發部件9與爐壁Ia之間產生作用力,從而使觸發部件9逆向樞轉,從而使觸發部件9與按 鈕開關8脫離接觸并使觸發部件9的一端能夠與耙臂3再次接觸。 其中,按鈕開關8為自復位型按鈕開關,從而當觸發部件9與按鈕開關8脫離接觸 后,按鈕開關8自動回復到使得振打部件6停止動作并縮回的狀態。 觸發部件9可以通過各種適當地方式可樞轉地穿過所述槽孔5延伸,只要觸發部 件9能夠穿過槽孔5延伸并在槽孔5中樞轉即可。例如,可以在槽孔5中或者在槽孔5的 內側或外側設置轉軸。為了簡化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槽孔5中安裝有轉軸7,所述觸發部件9安裝在該轉軸7上。因而,觸發部件9能夠圍繞轉軸7在槽孔5內樞轉。另外,優選地,所述槽孔5沿所述爐體1的徑向向外逐漸減小,也就是說槽孔5的 朝向爐體1內部的開口大于槽孔5的朝向爐體1外部的開口,從而更好地限定觸發部件9 的樞轉。例如槽孔5的橫截面可以形成為環形的一部分,從而使觸發部件9基本上以槽孔5 的朝向爐體1外部的開口為樞轉點并通過槽孔5的朝向爐體1內部的開口限定樞轉范圍。更優選地,所述觸發部件9通過安裝部分9c安裝在所述轉軸7上,該安裝部分9c 形成為球形并匹配地容納在所述槽孔5的朝向爐體1外部的開口中。通過安裝部分9c可 以密封槽孔5的朝向爐體1外部的開口,從而防止爐體1內的熱量通過槽孔5外泄。其中,所述觸發部件9優選為板條狀或桿狀部件,從而便于在樞轉過程中通過兩 端分別接觸耙臂3和按鈕開關8。另外優選地,如圖2所示,所述焙燒爐包括防護罩10,該防護罩10安裝在所述爐壁 Ia的外側并從外部覆蓋所述振打裝置。通過防護罩10可以將產生振打作用的振打裝置與 外界隔離,從而保護振打裝置免受外界影響。另外,由于觸發部件9穿過槽孔5延伸并能夠 在槽孔5內樞轉,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觸發部件9和槽孔5之間存在間隙。防護罩10還能夠 防止爐體1內的物料通過該間隙散落到爐體1夕卜。在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耙臂3的靠近所述中心轉軸2的位置上設置有擋 塊11,從而避免靠近中心轉軸2的耙齒4在振動和傳遞振動的過程中擠壓中心轉軸2。如圖1所示,所述耙臂3為多個,該多個所述耙臂3沿所述中心轉軸2的軸向設置 并將所述爐體1內部分為相應的多個爐層,每個所述爐層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振打裝置。 通過在每個爐層設置至少一個振動裝置,可以對每個爐層的耙齒4進行振打,從而避免因 某個爐層的耙齒4阻塞導致該層和下層爐層堆料。優選地,相鄰的兩個所述爐層徑向相反地設置所述振打裝置。通過這種布置,相鄰 兩個爐層的振打部件6的伸縮方向相反,從而防止共振和因始終在爐體1 一側產生的振打 所造成的疲勞破壞。更優選地,可以在每個爐層相對設置兩個振打裝置,但同時使用的是相 鄰兩個爐層的兩個徑向相反設置的振打裝置,例如在一次具體操作中,僅將相鄰爐層的徑 向相反設置的振打裝置的電路接通。其中,優選地,每個振打裝置各自具有按鈕開關8,從而 根據各爐層的耙臂3的實際轉動情況控制相應的振打部件6進行振打操作。當然,如果各 爐層的耙臂3能夠相對精確地同步轉動,也可以使需要同時操作的振打裝置(相鄰兩個爐 層的徑向相反設置的振打裝置)具有同一個按鈕開關8和同一個觸發部件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所述槽孔5中固定有密封導向 件12,該密封導向件12的外周形狀與所述槽孔5的內周形狀匹配并具有導向空間,該導向 空間沿所述爐體1的徑向向外逐漸減小,所述觸發部件9穿過所述導向空間延伸并能夠在 所述導向空間內樞轉。通過設置密封導向件12,可以一方面密封槽孔5和觸發部件9之間 的間隙,另一方面避免因觸發部件9的頻繁樞轉磨損槽孔5的邊緣(即爐壁la)。另外,密 封導向件12還能夠限定觸發部件9在爐體1內的樞轉軌跡,從而使觸發部件9在樞轉過程 中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內,即觸發部件9不會沿爐體1的高度方向擺動。換言之,密封導向 件12用于密封和支撐導向觸發部件9。其中,圖3顯示了兩個假想的層面,以更清楚地說明 密封導向件12的立體形狀。另外,按鈕開關8可以根據需要安裝在爐壁Ia的適當位置上,只要能夠在觸發部件9的樞轉過程中與觸發部件9接觸即可。例如,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未顯示的實施方式 中,所述按鈕開關8安裝在所述槽孔5中并位于所述槽孔5的一側(在具有密封導向件12 的情況下,按鈕開關8安裝在密封導向件12的導向空間內并位于導向空間的一側),從而在 觸發部件9樞轉時能夠方便地按壓按鈕開關8。觸發部件9在脫離耙臂3的接觸后可能會因往復搖擺導致非故意地撞擊槽孔5或 密封導向件12,從而非故意地按壓按鈕開關8。因此,優選地,所述按鈕開關8可以如圖3 所示那樣安裝在所述爐壁Ia的外側。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觸發部件9的一部分延伸到爐 體1外側,以通過樞轉按壓按鈕開關8。優選地,所述觸發部件9包括第一部分9a和第二部 分%,所述第一部分9a安裝在所述轉軸7上,所述第二部分9b從所述第一部分9a延伸到 所述爐體1外部并相對于所述第一部分9a彎曲。換言之,觸發部件9能夠通過第一部分9a 的端部與耙臂3接觸,從而隨耙臂3的轉動而樞轉并在樞轉過程中通過第二部分9b與按鈕 開關8接觸。更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振打裝置還包括彈簧13,該彈簧13的一端套設地固 定在所述按鈕開關8的外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9b并套設在所述第二部分9b的 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優選地,彈簧13的一端固定在爐壁Ia的外側并套設在按鈕開關8的 外部。通過這種結構,當觸發部件9隨耙臂3的轉動而發生樞轉時,第二部分9b在朝向按 鈕開關8移動的過程中將壓迫彈簧13,因而在第一部分9a脫離與耙臂3的接觸時,彈簧13 的彈力將使觸發部件9自動地逆向樞轉以使第二部分9b脫離與按鈕開關8的接觸。另外, 彈簧13還能夠通過壓縮或拉伸的彈力限制觸發部件9因慣性產生的擺動幅度,并使觸發部 件9迅速平穩地回復到靜止狀態。更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爐壁Ia的外側設置有支撐和導向所述觸發部件9的 支撐導向件14,從而使觸發部件9的位于爐壁Ia外側的部分在樞轉過程中基本上位于同 一平面內,即進一步保證觸發部件9不會沿爐體1的高度方向擺動。優選地,該支撐導向件 14可以形成為環形結構,如圖3所示。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可以通過任 何合適的方式進行任意組合,其同樣落入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范圍之內。另外,本實用新型 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 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 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例如,觸發部件9 可以形成為一體件,甚至可以與轉軸7形成為一體件。
權利要求1.立式焙燒爐,該立式焙燒爐包括爐體(1)、設置在該爐體(1)中的中心轉軸O)以及 安裝在該中心轉軸(2)上并通過該中心轉軸(2)驅動的耙臂(3),該耙臂(3)上設置有多 個耙齒G),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焙燒爐還包括用于振打位于所述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 (4)的振打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爐 體(1)的爐壁(Ia)上的振打部件(6),該振打部件(6)能夠沿所述爐體(1)的徑向伸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裝置還包括用于使所述 振打部件(6)動作的按鈕開關(8)和用于觸動所述按鈕開關(8)的觸發部件(9),所述按鈕 開關⑶設置在所述爐壁(Ia)上,所述爐壁(Ia)上具有槽孔(5),所述觸發部件(9)可樞 轉地穿過所述槽孔(5)延伸,所述觸發部件(9)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爐體(1)的內部并能夠 與所述耙臂(3)的外端接觸,所述觸發部件(9)能夠通過樞轉與所述按鈕開關(8)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5)中安裝有轉軸(7), 所述觸發部件(9)安裝在該轉軸(7)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5)沿所述爐體(1)的徑 向向外逐漸減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部件(9)通過安裝部分 (9c)安裝在所述轉軸(7)上,該安裝部分(9c)形成為球形并匹配地容納在所述槽孔(5)的 朝向爐體(1)外部的開口中。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燒爐包括防護罩(10),該防 護罩(10)安裝在所述爐壁(Ia)的外側并從外部覆蓋所述振打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耙臂(3)的靠近所述中心轉軸 (2)的位置上設置有擋塊(11)。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部件(9)為板條狀或桿狀 部件。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耙臂(3)為多個,該多個所述 耙臂(3)沿所述中心轉軸O)的軸向設置并將所述爐體(1)內部分為相應的多個爐層,每 個所述爐層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振打裝置。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爐層徑向相反 地設置所述振打裝置。
12.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5)中固定有密封導向 件(12),該密封導向件(12)的外周形狀與所述槽孔(5)的內周形狀匹配并具有導向空間, 該導向空間沿所述爐體⑴的徑向向外逐漸減小,所述觸發部件(9)穿過所述導向空間延 伸并能夠在所述導向空間內樞轉。
13.根據權利要求4-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開關(8) 安裝在所述爐壁(Ia)的外側。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部件(9)包括第一部分 (9a)和第二部分(9b),所述第一部分(9a)安裝在所述轉軸(7)上,所述第二部分(9b)從 所述第一部分(9a)延伸到所述爐體(1)外部并相對于所述第一部分(9a)彎曲。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裝置還包括彈簧(13),該彈簧(1 的一端套設地固定在所述按鈕開關(8)的外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 (9b)并套設在所述第二部分(9b)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立式焙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壁(Ia)的外側設置有支 撐和導向所述觸發部件(9)的支撐導向件(14)。
專利摘要立式焙燒爐,該立式焙燒爐包括爐體(1)、設置在該爐體(1)中的中心轉軸(2)、安裝在該中心轉軸(2)上并通過該中心轉軸(2)驅動的耙臂(3),該耙臂(3)上設置有多個耙齒(4),其中,所述立式焙燒爐還包括用于振打位于所述耙臂(3)的外端的耙齒(4)的振打裝置。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振打裝置可以在耙臂轉動以通過耙齒翻動和碾壓物料的過程中對耙齒進行振打,從而使粘附在耙齒上的物料振落,防止物料阻塞耙齒之間的間隙,避免了堆料。
文檔編號F27B1/00GK201876096SQ201020632479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5日
發明者劉豐強, 朱福平, 王永鋼, 連忠華 申請人: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攀鋼集團鋼鐵釩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