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具有吹風箱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627711閱讀:160來源:國知局
具有吹風箱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包括下部吹風箱(26),該吹風箱用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朝該網片(18)向上吹氣,從而根據空氣載送網片原理來干燥該紙漿。該下部吹風箱(26)包括一個中央區(58)和一個第一橫向區(52),該中央區包括形成第一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70,72)并且該第一橫向區包括形成第二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70,80),該第二穿孔類型不同于該第一穿孔類型。該中央區(58)的這些吹送開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該第一橫向區(52)的這些吹送開口(80)形成了大于該第一穿孔程度的第二穿孔程度。作為替代方案或者與之相組合,該第一橫向區(252;352)包括多個吹送開口(70;370),這些吹送開口被安排成用于在橫向區(252;352)上方形成空氣墊以便在鄰近于該網片(18)的橫向邊緣(82)處來提升該網片。
【專利說明】具有吹風箱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其中該干燥箱包 括多個吹風箱,這些吹風箱可運作以用于朝向該纖維素紙漿網片吹送空氣,從而根據空氣 載送網片原理來干燥紙漿。
[0002] 本發明進一步涉及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3] 通常在根據空氣載送網片原理運行的對流型纖維素紙漿干燥箱中干燥纖維素紙 漿。W0 2009/154549中描述了這種干燥箱的實例。借助于多個上部吹風箱和下部吹風箱 將熱空氣吹送到纖維素紙漿網片上。由吹風箱吹送的空氣將熱量傳遞至網片而使網片干 燥、并且還保持網片漂浮于下部吹風箱的上方。借助于一個循環空氣系統將熱空氣供應到 這些吹風箱,該循環空氣系統包括多個風扇和對干燥空氣進行加熱的多個蒸汽散熱器。W0 99/36615中展示了一個完整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
[0004] 隨著對紙漿廠中紙漿生產量增加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增加纖維素紙漿干燥箱的 干燥能力,而不增加它的大小或僅僅稍微增加它的大小。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對纖維素紙漿網片進行干燥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 該干燥箱在干燥該網片方面比現有技術干燥箱更有效。
[0006] 這個目的通過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而實現的,其中 該干燥箱包括多個下部吹風箱,這些下部吹風箱被配置成用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朝向纖維 素紙漿網片向上吹氣,從而根據空氣載送網片原理來干燥紙漿。該干燥箱包括至少一個下 部吹風箱,如沿著與該網片在該下部吹風箱上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一個水平方向上看到 的,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包括:一個中央區,該中央區包括形成第一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 開口;以及至少第一橫向區,該第一橫向區包括形成第二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該第二 穿孔類型不同于該第一穿孔類型,其中該下部吹風箱的中央區的這些吹送開口形成了第一 穿孔程度,并且該下部吹風箱的該至少第一橫向區的這些吹送開口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 該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該第一穿孔程度,和/或該下部吹風箱的該第一橫向區包括多個吹送 開口,這些吹送開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該橫向區上方形成空氣墊以便在鄰近于該纖維素紙漿 網片的一個橫向邊緣處來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
[0007] 這個干燥箱的一個優點是,它更有效地支撐該網片的橫向邊緣,導致該網片以更 水平的方式前行,如穿過其寬度所看到的,從而更有效的進行干燥。另外,可以減少與該網 片的橫向邊緣接觸到下部吹風箱而產生灰塵相關的問題。該有利效果可以通過中央區的吹 送開口形成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該第一橫向區的吹送開口形成了大于該第一穿孔程度的第 二穿孔程度而實現。作為替代方案或在者與之組合,該第一橫向區包括多個吹送開口,這些 吹送開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該橫向區上方形成空氣墊以便在鄰近于該網片的一個橫向邊緣 處來提升該網片。
[0008]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下部吹風箱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二橫向區,該第二橫向區包括 形成第三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該第三穿孔類型不同于該中央區的第一穿孔類型,該 中央區被安排在該第一與第二橫向區之間。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網片在其橫向邊緣 處可以更有效地得到干燥并且更好地得到支撐。
[0009]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下部吹風箱的中央區的這些吹送開口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 并且該下部吹風箱的該至少第一橫向區的這些吹送開口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該第二穿孔 程度大于該第一穿孔程度。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該橫向區中的提升力將增大。根據一 個優選的實施例,該第二穿孔程度比該第一穿孔程度大了 1. 1至2. 0倍,優選地1. 1至1. 7 倍。
[0010]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干燥箱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如沿著與該網片在 該上部吹風箱下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一個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包括 一個中央區和至少第一橫向區,該中央區包括形成第四穿孔程度的多個吹送開口,并且該 至少第一橫向區具有第五穿孔程度,該第五穿孔程度小于該第四穿孔程度。這個實施例的 一個優點是,該上部吹風箱在網片的橫向邊緣處的干燥效果被減小以便至少部分地補償下 部吹風箱的第一橫向區的增大的干燥效果。
[0011]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二橫向區,該第二橫 向區具有小于該中央區的第四穿孔程度的一個第六穿孔程度,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的中 央區被安排在該第一與第二橫向區之間。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可以避免或至少減少 該網片在其橫向邊緣處的過度干燥。
[0012]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下部吹風箱的第一橫向區包括多個吹送開口,這些吹送開口 被安排成用于在該橫向區上方形成空氣墊以便在鄰近于該纖維素紙楽網片的一個橫向邊 緣處來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該網片在其橫向邊緣處被有效 地支撐。
[0013]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下部吹風箱的第一橫向區進一步包括兩排傾斜類型的吹送開 口,這些吹送開口被適配成朝向彼此吹送空氣流。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由兩個相對的 傾斜類型吹送開口吹出的空氣流的"碰撞"產生了一個提升力,用于支撐該纖維素紙漿網片 的橫向邊緣。
[0014]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下部吹風箱的第一橫向區具有100至950mm的寬度,如沿著與 該網片在下部吹風箱上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看到的。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 是,實現了對該網片的橫向邊緣的適當支撐。
[0015]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下部吹風箱的第一橫向區被安排成在該網片下方從該網片的 橫向邊緣起延伸約50至600mm的距離。在該網片下方延伸了小于50mm的第一橫向區可能 不會對該橫向邊緣提供足夠的支撐。在該網片下方延伸了大于600mm的第一橫向區可能對 該網片產生不必要的過度干燥,而沒有進一步改進該網片前行穿過干燥器的方式。
[0016]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干燥箱包括包含第一類型的多個下部吹風箱的一個第一干燥 區、以及包含第二類型的多個下部吹風箱的一個相繼的第二干燥區。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 點是,該干燥箱的這些干燥區可以針對該網片在沿著干燥器的各個位置中變化的特性(關 于基重、強度等)而進行適配。
[0017]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一橫向區的吹送開口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與該中央區的吹送 開口不同的大小。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該第一橫向區和該中央區的相應穿孔程度能 以有效的方式進行安排,優選地使用具有相同圖案但具有不同大小的開口。
[0018]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一橫向區在每m2吹風箱表面積上具有與該中央區不同數目 的吹送開口。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該第一橫向區和該中央區的相應穿孔程度能以有 效的方式進行安排,優選地使用具有相同大小但以不同圖案安排的開口。
[0019]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傾斜類型的吹送開口 與非傾斜類型的吹送開口的組合。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該網片被支撐在該下部吹風 箱上方的一個良好限定的高度處并且在該高度下前進,這減小了該網片上的機械應變。
[0020]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中的至少一者僅包括非傾斜類型的吹送 開口。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實現了高的干燥效果。
[0021]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干燥箱包括至少一個干燥臺板,其中該干燥臺板的下部吹風 箱的總數量的至少90%包括該中央區和第一橫向區。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在整個干 燥臺板上實現了有效的干燥并且該網片接觸這些下部吹風箱的風險低。
[0022]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以比現有技術的方法更有效的方式對纖維素紙漿 網片進行干燥的方法。
[0023] 這個目的是通過一種借助于下部吹風箱來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的方法而實現的, 這些下部吹風箱被配置成用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朝該纖維素紙漿網片向上吹氣,從而根據 空氣載送網片原理來干燥紙漿,該方法包括:
[0024] 利用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如沿著與該網片在該下部吹風箱上方前行的方向垂直 的一個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包括一個包含多個吹送開口的中央區以 及包含多個吹送開口的至少第一橫向區,
[0025] 通過該中央區的吹送開口以第一流動圖案朝該網片吹送第一相對氣體流量,并且
[0026] 通過該第一橫向區的吹送開口以不同于該第一流動圖案的第二流動圖案朝該網 片吹送第二相對氣體流量,
[0027] 其中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大于該第一相對氣體流量,和/或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 是以該第二流動圖案被吹向該網片以形成空氣墊,從而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的一個橫向 邊緣。
[0028] 這個方法的一個優點是,有效地干燥該網片,而且產生很少的灰塵顆粒。這個有利 的效果可以通過使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大于第一相對氣體流量來實現。作為替代方案或與 之組合,以第二流動圖案朝該網片吹送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以便形成空氣墊從而提升該纖 維素紙漿網片的橫向邊緣。
[0029]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中使用包括多個 吹送開口的一個第二橫向區,該中央區被安排在該第一與第二橫向區之間;并且通過該第 二橫向區的吹送開口以不同于該第一流動圖案的第三流動圖案朝該網片吹送第三相對氣 體流量。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該網片在其兩橫向邊緣處以一種有效的方式得到支撐。
[0030]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大于該第一相對氣體流量。根據一個優選 的實施例,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比該第一相對氣體流量大了 1. 1至2. 0倍、優選地1. 1至 1.7倍。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是,至少部分地阻礙了該纖維素紙漿網片的橫向邊緣接觸該 下部吹風箱。
[0031]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二流動圖案朝該網片吹送該第二相對氣 體流量以便形成空氣墊從而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的橫向邊緣。這個實施例的一個優點 是,該纖維素紙漿網片的橫向邊緣將不易于接觸到下部吹風箱。
[0032]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將從以下說明和權利要求書中變得清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 現在將參考以下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在附圖中:
[0034] 圖1是示意性側視圖,并且展示了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的纖維素紙漿干燥 箱。
[0035] 圖2是示意性側視圖,并且展示了圖1的區域II。
[0036] 圖3是在圖2的箭頭III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干燥臺板的前視圖。
[0037] 圖4是第一下部吹風箱的頂視圖。
[0038] 圖5是第一上部吹風箱的頂視圖。
[0039] 圖6是第二下部吹風箱的頂視圖。
[0040] 圖7a是第三下部吹風箱的頂視圖。
[0041] 圖7b是第三下部吹風箱的橫向區的放大視圖。
[0042] 圖7c是圖7b的橫向區的一個截面。
[0043] 圖7d是一個替代的橫向區的放大視圖。
[0044] 圖7e是圖7d的橫向區的一個截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45] 圖1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的纖維素紙漿 干燥箱1。干燥箱1包括外殼2。在外殼2內,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可以安排有第一干 燥區4、第二干燥區6和任選的冷卻區8,其中第一干燥區4被安排在外殼2的上部區域中, 冷卻區8被安排在外殼2的下部區域中,并且第二干燥區6被安排在第一干燥區4與冷卻 區8之間。
[0046] 在外殼2的第一端10處,安排了第一列的多個回轉輥12,并且在外殼2的第二端 14處,安排了第二列的多個回轉輥16。濕潤的紙漿網片18經由安排在外殼2中的入口 20 進入干燥箱1。在圖1的實施例中,入口 20被安排在外殼2的上部中,但在替代實施例中, 該入口可以安排在外殼的下部中。網片18在干燥箱1中如圖1中所示朝向右邊水平地前 進,直到網片18到達一個回轉輥為止。在圖1中所示的干燥箱1中,網片18將首先到達第 二列多個回轉輥中的一個回轉輥16。網片18圍繞回轉輥16轉彎、并且接著在干燥箱1中 如圖1中所示朝向左邊水平地行進,直到網片18到達第一列多個回轉輥中的一個回轉輥12 為止,在該處網片18再次轉彎。以此方式,網片18以Z字形方式從干燥箱1的頂部前行到 底部,如箭頭P所示。在已經在第一和第二干燥區4、6中干燥并且已經在冷卻區8中冷卻 之后,網片18經由安排在外殼2中的出口 22離開干燥箱1。在圖1的實施例中,出口 22被 安排在外殼2的下部中,但在替代實施例中,該出口可以安排在外殼的上部中。
[0047] 典型地,對干燥過程使用80°C到250°C的溫度的空氣。從一個上游網片成形站(圖 1未示出)進入干燥箱1的纖維素紙漿網片18典型地具有40% -60%重量的干固體含量, 并且離開干燥箱1的纖維素紙漿網片18典型地具有85% -95%重量的干固體含量。當在 每千克干物質為〇. 11千克水的濕氣含量以及〇. 8到3毫米的厚度下測量時,離開干燥箱1 的纖維素紙漿網片18典型地具有800到1500g/m2的基重。
[0048] 第一干燥區4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干燥臺板24,典型地為3到15個第一干燥臺板 24。在圖1的實施例中,第一干燥區4包括8個第一干燥臺板24。每一個這種第一干燥臺 板24包括若干吹風箱,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并且可運作以用于在網片18從一個回轉輥 12、16水平地行進到下一個回轉輥16、12時干燥該網片18。每一個第一干燥臺板24包括 若干第一下部吹風箱26和若干第一上部吹風箱28,這些吹風箱被安排成用于朝向纖維素 紙漿網片18吹送熱的干燥氣體。典型地,每一個第一干燥臺板24包括20到300個第一下 部吹風箱26和相同數目的第一上部吹風箱28,但在圖1中為了保持展示的清晰,僅展示了 幾個吹風箱。第一下部吹風箱26可運作以用于將網片18保持在"漂浮"且固定的狀態下, 這樣使得網片18在干燥過程期間是懸空的、與第一下部吹風箱26有一定距離,如下文將更 詳細地描述。
[0049] 第二干燥區6包括至少一個第二干燥臺板30,典型地為5到40個第二干燥臺板 30。在圖1的實施例中,第二干燥區6包括11個第二干燥臺板30。每一個這種第二干燥 臺板30包括若干吹風箱,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并且可運作以用于在網片18從一個回轉 輥12、16水平地行進到下一個回轉輥16、12時干燥該網片18。每一個第二干燥臺板30包 括若干第二下部吹風箱32和若干第二上部吹風箱34,這些吹風箱被安排成用于朝向纖維 素紙漿網片18吹送熱的干燥氣體。典型地,每一個第二干燥臺板30包括20到300個第二 下部吹風箱32和相同數目的第二上部吹風箱34,但在圖1中為了保持展示的清晰,僅圖示 了幾個吹風箱。第二下部吹風箱32可運作以用于將網片18保持在"漂浮"狀態下,使得網 片18在干燥過程期間變為懸空的、與第二下部吹風箱32有一定距離,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描 述。
[0050] 第一干燥區4的第一干燥臺板24與第二干燥區6的第二干燥臺板30具有不同的 機械設計,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第一干燥臺板24的第一下部吹風箱26與第二干燥臺 板30的第二下部吹風箱32經常具有不同的機械設計,如下文舉例說明。
[0051] 冷卻區8包括至少一個冷卻臺板36,在圖2中展示了兩個這種冷卻臺板36,每一 個這種臺板36包括若干第三下部吹風箱38和第三上部吹風箱40,這些吹風箱被安排成用 于朝向纖維素紙漿網片18吹送冷卻氣體。下部吹風箱38可運作以用于將網片18保持在 "漂浮"狀態下,使得網片18在冷卻過程期間變為懸空的。這些第三下部吹風箱38可以例 如具有類似于該第一或第二下部吹風箱26、32的設計,這些將在下文中更詳細地描述。這 些第三上部吹風箱40可以具有類似于該第一或第二上部吹風箱28、34的設計,這些將在下 文中更詳細地描述。典型地,對冷卻過程使用15°C到40°C的溫度的空氣作為冷卻氣體。一 個隔離壁42將第二干燥區6與冷卻區8分離。
[0052] 圖2是圖1的區域II的放大側視圖、并且展示了圖1中展示的第一干燥區4的一 個第一干燥臺板24。第一干燥臺板24包括安排在網片18下方的多個第一下部吹風箱26、 以及安排在網片18上方的多個第一上部吹風箱28。這些第一下部吹風箱26如圖2中的 箭頭VU展示的堅直向上地朝向網片18、并且如圖2中的箭頭IU展示的與水平面典型地成 5°到60°角度以傾斜方式來朝網片18吹送熱的干燥空氣。第一下部吹風箱26相對于水 平面傾斜地吹送干燥空氣產生了迫使網片18向上遠離吹風箱26的力、以及迫使網片18向 下朝向吹風箱26的力。后者效果有時稱為柯恩達效應。這將導致吹風箱26在網片18上 施加一個固定力,從而將網片18保持在與吹風箱26相距一個相對良好限定的距離處。典 型地,在干燥箱1的運行期間,網片18的下側與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上表面之間的平均距 離或高度H1是1至6毫米。如果網片18將趨于向上移動,那么吹風箱26的固定力將把網 片18向下拖,并且如果網片18將趨于向下移動,那么吹風箱26吹送的空氣將迫使網片18 向上。因此,網片18以相對固定的方式沿著第一干燥臺板24水平地輸送,在堅直方向上具 有極小移動,意味著網片18經受有限的拉伸力。第一類型的上部吹風箱28堅直向下地朝 向網片18將熱的干燥空氣吹向網片18,如圖2中的箭頭VD圖示。典型地,網片18的上側 與第一上部吹風箱28的下表面之間的平均距離或高度H2是10到80毫米。吹風箱26、28 吹送的熱的干燥空氣是經由在水平方向上鄰近的吹風箱26、28之間形成的多個間隙S而排 出的。
[0053] 圖3是如圖2的箭頭III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干燥臺板24的前視圖。干燥空 氣是由一個風扇(出于維持展示清晰的原因而未被示出)供應的、并且在下部吹風箱26的 第一端46處進入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內部44,如箭頭DA1所示。供應至吹風箱26內部 44的空氣經由多個開口作為空氣流VU和IU被吹向網片18,以下參照圖4進行描述。返回 至圖3,干燥空氣同樣是由該風扇(未示出)供應的并且在上部吹風箱28的第一端50處 進入第一上部吹風箱28的內部48,如箭頭DA2所示。供應至吹風箱28內部48的空氣DA2 經由多個開口作為空氣流VD被吹向網片18,以下參照圖5進行描述。
[0054] 為了獲得有效干燥并且將運轉性問題最小化,網片18與相應下部和上部吹風箱 26、28之間的堅直距離應該優選地跨過網片18的寬度WW相當恒定地處于高度H1和H2(圖 2所示)。已經發現在現有技術中,在一些情況下,網片18尤其在其橫向端處可能偏離所希 望的高度HI、H2,如圖3中用虛線PA所示。這種偏離意味著該網片18沒有以最佳的方式 得到干燥。
[0055] 第一下部吹風箱26具有一個總寬度WB,該總寬度典型地比網片18的寬度WW大了 2%至16%。典型地,網片18的寬度WW是1至15米,更典型地是2至12米。第一下部吹 風箱26沿著其寬度WB、即沿著與網片18在吹風箱26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個水平方 向被劃分為多個區。第一下部吹風箱26具有:鄰近于吹風箱26的第一端46安排的第一橫 向區52、安排在吹風箱26的第二端56處的第二橫向區54、以及安排在第一與第二橫向區 52、54之間的中央區58。
[0056] 第一上部吹風箱28具有:鄰近于吹風箱28的第一端50安排的第一橫向區60、安 排在吹風箱28的第二端64處的第二橫向區62、以及安排在第一與第二橫向區60、62之間 的中央區66。
[0057] 如參照圖4和圖5將更詳細描述的,橫向區52、54和橫向區60、62的安排使得網 片18以幾乎水平的方式被承載在網片18的整個寬度WW上方,如圖3中連續線所示。因此, 可以避免或至少基本上減少現有技術中與所希望高度H1、H2的大偏離,如虛線PA所示。網 片18在下部吹風箱26上方在橫向區52、54處比在中央區58處在略微更高的高度H1處前 行也是可接受的,因為這不易以負面方式影響該干燥操作。
[0058] 圖4是如圖3的箭頭IV-IV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頂視圖。第 一下部吹風箱26具有被適配成面向網片18的一個上表面68并且如以上參照圖3所述被 劃分為:鄰近于第一端46安排的第一橫向區52、鄰近于吹風箱26的第二端56安排的第二 橫向區54、以及被安排在第一與第二橫向區52、54之間的中央區58。因此,第一和第二橫 向區52、54被安排在中央區58的相反兩側。
[0059] 中央區58具有安排在中心的第一類型的多個空氣吹送開口 70,這些開口是"傾斜 型"開口、例如可以為有時候被稱為"眼瞼穿孔"的類型并且是被安排在上表面68中。"傾 斜型"開口是指,從那些開口 70吹送的空氣中的至少25%是與水平面成小于60°的角度吹 送的。眼瞼穿孔70可以具有與W0 97/16594中被稱為"眼瞼穿孔6"的開口類似的設計,并 且參考W0 97/16594的圖2和圖3進行了描述,這些眼瞼穿孔提供被傾斜地吹送穿過其中 的熱的干燥空氣,從而產生了本申請的圖2中展示的空氣流IU。在第一下部吹風箱26中, 供應到第一下部吹風箱中的空氣總流量的至少30%、經常至少40%是經由眼瞼穿孔70被 吹送的。
[0060] 繼續對本申請的圖4進行描述,中央區58具有第二類型的多個空氣吹送開口 72, 這些開口被安排成靠近吹風箱26的側邊74、76。第二類型的開口 72是分布于中央區58內 的上表面68上的"非傾斜型"的開口。"非傾斜型"是指,從那些開口 72吹送的空氣中的至 少80%是與水平面成至少70°角度吹送的。例如,第二類型的開口 72可以是圓形、正方形、 或三角形的孔。第二類型的開口 72在為圓形時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徑。在一 個實例中,第二類型的開口 72是具有2. 5毫米直徑的圓形孔。第二類型的開口 72向上吹 送熱的干燥空氣而形成空氣流VU,如圖2所示。
[0061] 返回圖4,可以通過將中央區58的一個代表性部分的開口 70、72的總開口面積除 以在中央區58內上表面68的該代表性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78來計算中央區58的第一 穿孔程度。"代表性部分"是指上表面68的、相對于朝向網片18吹送空氣而言有代表性的 一個部分,即,忽略例如吹風箱的空氣入口部分。典型地,中央區58的穿孔程度為0. 5%到 3. 0%。在一個實例中,中央區58的穿孔程度為1. 5%。可以改變穿孔程度以適應待干燥的 網片18的重量、干度等等。為非傾斜型開口的第二類型開口 72典型地構成該第一下部吹 風箱26的總穿孔程度的至少20%,并且典型地構成該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總穿孔程度的 30%至70%。為傾斜型開口的第一類型開口 70可以典型地構成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總穿 孔程度的至少30 %,并且典型地構成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總穿孔程度的40 %至80 %。
[0062] 例如,考慮4000mm2的代表性部分78的面積和1. 5%的穿孔程度,開口 70、72的總 面積將是60mm2。如果第一類型開口 70構成穿孔程度的50%,那么將對應于30mm2。這意 味著第二類型開口 72將具有與剩余的30mm2對應的總開口面積,這對于具有2. 5毫米直徑 的開口 72而言將對應于約六個開口 72,每個具有約4. 9mm2的開口面積。
[0063] 第一橫向區52具有安排在中心的第一類型的多個空氣吹送開口 70,這些開口為 眼瞼穿孔類型并且具有與中央區58的第一類型開口 70類似的設計。另外,第一橫向區52 包括被安排成靠近吹風箱26的側邊74、76的第三類型空氣吹送開口 80。第三類型開口 80 是分布于第一橫向區52內的上表面68上的"非傾斜型"的開口。第三類型開口 80可以是 圓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孔并且在為圓形時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徑。在一個實 例中,第三類型的開口 80具有3. 1毫米直徑的圓形孔、向上吹送熱的干燥空氣而形成空氣 流VU,如圖2所示。因此,第一橫向區52的第三類型吹送開口 80具有與中央區58的第二 類型吹送開口 72不同的大小。因此,中央區58的開口 70、72形成了第一穿孔類型,該第一 穿孔類型與由橫向區52的開口 70、80形成的第二穿孔類型不同。第一橫向區52的第三類 型吹送開口 80被安排成與中央區58的第二類型吹送開口 72的圖案類似的圖案。
[0064] 按照與此前關于中央區58所描述的相類似的方式,有可能計算出第一橫向區52 的第二穿孔程度。典型地,第一橫向區52的穿孔程度為0.8%到3. 5%。在一個實例中,在 第三類型開口 80具有3. 1毫米直徑的情況下,第一橫向區52的穿孔程度為1. 9%。因此, 第一橫向區52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區58的穿孔程度。根據一個實施例,第一橫向區52的 穿孔程度比中央區58的穿孔程度大了 1. 1至2. 0倍、優選地1. 1至1. 7倍。因此,例如,如 果中央區58的穿孔程度為1. 5%,則第一橫向區52的穿孔程度將在1. 65%至3. 0%的范圍 內。
[0065] 第二橫向區54可以具有與第一橫向區52類似的設計。因此,在一個實例中,第二 橫向區54包括眼瞼穿孔型的第一類型開口 70、以及第三類型開口 80,這些第三類型開口是 圓形的并且具有3. 1毫米直徑,從而得到第二橫向區54的1. 9%的第三穿孔程度。因此,第 二橫向區54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區58的穿孔程度。
[0066] 在干燥箱1的操作過程中,干燥空氣DA1被供應到第一下部吹風箱26。由于中央 區58的開口 70、72形成了第一穿孔類型,而該第一穿孔類型不同于由橫向區52的開口 70、 80所形成的第二穿孔類型,因此空氣將以第一流動圖案從中央區58的開口 70、72吹出,該 第一流動圖案不同于從橫向區52的開口 70、80吹出的空氣的第二流動圖案。另外,空氣將 以第三流動圖案從第二橫向區54的開口 70、80吹出,該第三流動圖案不同于從中央區58 的開口 70、72吹出的空氣的第一流動圖案。由于第一橫向區52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區58 的穿孔程度,由中央區58的開口 70、72朝網片18吹送的第一相對空氣流量(例如單位是: 每小時每mm2上表面68面積的空氣m3,即m3Ah, mm2))將小于由第一橫向區52的開口 70、 80朝網片18吹送的第二相對空氣流量(單位是每小時每mm2上表面68面積的空氣m3)。 類似地,由第二橫向區54的開口 70、80朝網片18吹送的第三相對空氣流量(單位是每小 時每mm2上表面68面積的空氣m3,即mV (h,mm2))將高于中央區58的第一相對空氣流量。 這將產生在橫向區52、54處對網片18產生一個改善的提升力,S卩,鄰近于網片18的橫向邊 緣82、84處的改善提升力,這樣使得網片18以希望的方式"漂浮"在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 上方,如圖3所不。另外,由于與中央區58相比在橫向區52、54處更大的空氣流量,在橫向 邊緣82、84處提高了干燥效果。根據一個實施例,由第一和第二橫向區52、54吹送的第二 和第三相對空氣流量分別比中央區58吹送的第一相對空氣流量大了 1. 1至2. 0倍、優選地 1. 1 至 1.7 倍。
[0067] 典型地,第一橫向區52可以在網片18下方從橫向邊緣82起延伸約50至600毫 米的距離DZ1。類似地,第二橫向區54可以在網片18下方從橫向邊緣84起延伸約50至 600毫米的距離DZ2。吹風箱26如上文所述具有大于網片18的寬度WW的一個寬度WB。第 一橫向區52優選地具有從第一端46觀察的100至950毫米的總寬度LZ1,并且第二橫向 區54具有從第二端56觀察的100至950毫米的總寬度LZ2。優選地,中央區58至少與橫 向區52、54的每一者一樣寬。因此,例如,如果橫向區52、54分別具有400毫米的寬度LZ1、 LZ2,則中央區58應具有至少400毫米的寬度。
[0068] 在一個實例中,吹風箱26具有5000毫米的寬度WB,網片18具有4600毫米的寬 度WW,第一和第二橫向區52、54各自分別具有500毫米的寬度LZ1、LZ2并且中央區58具 有4000毫米的寬度IX,從而第一橫向區52在網片18下方從橫向邊緣82起延伸了約300 毫米的距離DZ1,并且第二橫向區54在網片18下方從橫向邊緣84起延伸了約300毫米的 距離DZ2。
[0069] 圖5是如圖3的箭頭V-V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上部吹風箱28的頂視圖。第一 上部吹風箱28具有被適配成面向網片18的下表面86并且如以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被劃 分為:鄰近于第一端50安排的第一橫向區60、被安排在吹風箱28的第二端64處的第二橫 向區62、以及被安排在第一與第二橫向區60、62之間的中央區66。
[0070] 中央區66具有分布在中央區66內、吹風箱28的下表面86上的第四類型的多個 空氣吹送開口 88。第四類型的開口 88是"非傾斜型的"并且可以是圓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的孔并且在為圓形時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徑。在一個實例中,第四類型的開口 88是具有5毫米直徑的圓形孔、向下吹送熱的干燥空氣而形成空氣流VD,如圖2所示。
[0071] 按照與此前關于中央區域58所描述的相類似的方式,有可能計算出中央區66的 第四穿孔程度。典型地,中央區66的穿孔程度為0.5%到3.0%。在一個實例中,在第四類 型開口 88具有5毫米直徑的情況下,中央區66的第四穿孔程度為1.5%。
[0072] 第一上部吹風箱28的第一橫向區60根本沒有開口。因此第一橫向區60的第五穿 孔程度為0%。因此,第一橫向區60的第五穿孔程度小于中央區66的第四穿孔程度。類似 地,第一上部吹風箱28的第一橫向區62根本沒有開口。因此,第二橫向區62的第六穿孔 程度小于中央區66的第四穿孔程度。根據一個替代的實施例,第一和/或第二橫向區60、 62可以具有以下開口(例如圓形開口):這些開口的大小和數量使得第一和/或第二橫向 區60、62仍具有比中央區66小的穿孔程度。
[0073] 在干燥箱1的操作過程中,干燥空氣DA2被供應到第一上部吹風箱28。由于第一 和第二橫向區60、62的穿孔程度低于中央區66的穿孔程度,由中央區66的開口 88朝網片 18吹送的第四相對空氣流量(其單位是:每小時每mm2下表面86面積的空氣m3)將高于橫 向區60、62的第五相對空氣流量。這將導致在網片18的邊緣82、84處與橫向區60、62相 比降低的干燥效果,這將至少部分地補償由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橫向區52、54所造成的增 大的干燥效果,如以上描述的。通過上部吹風箱28的橫向區60、62中降低的干燥效果,這 種補償降低了網片18在鄰近于其橫向邊緣82、84處被過度干燥的風險,過度干燥可能造成 品質問題。另外,在邊緣82、84處稍微減小了將網片18向下朝第一下部吹風箱26按壓的 力,因為沒有空氣流從橫向區60、62向下吹送,因此進一步改善了網片18的"漂浮"。
[0074] 典型地,橫向區60、62可以在網片18下方從相應橫向邊緣82、84起分別延伸約50 至600毫米的距離DZ1、DZ2。橫向區60、62優選地具有100至950毫米的對應寬度LZ1、 LZ2,如從對應端50、64看到。中央區66具有一個寬度IX,該寬度取決于吹風箱28的寬度 WB和中央區66位于其間的橫向區60、62的寬度。
[0075] 根據一個替代的實施例,可以安排具有一個單一區的第一上部吹風箱,該區具有 多個開口,干燥空氣穿過這些開口被吹向網片18。這樣的替代性的第一上部吹風箱將不涉 及對下部吹風箱26的橫向區52、54的增大的干燥效果進行補償。
[0076] 圖1中展示的第二干燥區6的第二干燥臺板30的第二上部吹風箱34可以具有與 圖5中展示的第一上部吹風箱28類似的設計。
[0077] 圖6是以與圖4的第一下部吹風箱26類似的視角看到的第二下部吹風箱32的頂 視圖。第二下部吹風箱32具有被適配成面向網片18的一個上表面168并且被劃分為:鄰 近于吹風箱32的第一端146安排的第一橫向區152、鄰近于吹風箱32的第二端156安排的 第二橫向區154、以及被安排在第一與第二橫向區152、154之間的中央區158。因此,第一 和第二橫向區152、154被安排在中央區158的相反兩側。
[0078] 中央區158具有分布在中央區158內、下部吹風箱32的上表面168上的第四類型 空氣吹送開口 172。這些第四類型開口 172是"非傾斜型的"并且例如可以是圓形、正方形、 或三角形的孔。第四類型開口 172在為圓形時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徑。在一 個實例中,第四類型開口 172是具有2. 5毫米直徑的圓形孔。
[0079] 典型地,中央區158的穿孔程度為0. 5%到3. 0%。在一個實例中,中央區158的 穿孔程度為1. 5%。例如,考慮中央區158內該上表面168的代表性部分178的4000mm2面 積和1. 5%的穿孔程度,開口 172的總面積將是60mm2。60_2的總面積和每個開口 172的 2. 5毫米直徑將對應于約十二個開口 172,每個具有約4. 9_2的開口面積。
[0080] 第一橫向區152具有分布在第一橫向區152內、下部吹風箱32的上表面168上的 第四類型空氣吹送開口 172。第一橫向區152的第四類型開口 172的大小和形狀可以與中 央區158的開口 172類似。因此,第一橫向區152的第四類型開口 172可以例如是具有2. 5 毫米直徑的圓形孔。
[0081] 典型地,第一橫向區152的穿孔程度為0. 8%到3. 5%。在一個實例中,第一橫向 區152的穿孔程度為2. 0%。因此,第一橫向區152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區158的穿孔程 度。根據一個實施例,第一橫向區152的穿孔程度比中央區158的穿孔程度大了 1. 1至2. 0 倍、優選地1. 1至1. 7倍。例如,考慮第一橫向區152內該上表面168的代表性部分179的 4000mm2面積和2. 0%的穿孔程度,開口 172的總面積將是80mm2。80mm2的總面積和每個開 口 172的2. 5毫米直徑將對應于約十六個開口 172,每個具有約4. 9mm2的開口面積。因此, 第一橫向區152具有在每m2吹風箱上表面168面積上與中央區158中不同數目的吹送開口 172。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一橫向區152具有在每m 2吹風箱上表面168面積上比中央區158 中更多的吹送開口 172。第一橫向區152的吹送開口 172被安排成與中央區158的吹送開 口 172的排列圖案不同的一種圖案。因此,中央區158的開口 172形成了第一穿孔類型,該 第一穿孔類型與由橫向區152的開口 172形成的第二穿孔類型不同。
[0082] 第二橫向區154可以具有與第一橫向區152類似的設計。因此,在一個實例中,第 二橫向區154包括第四類型的開口 172,這些開口是圓形的并且具有2. 5毫米直徑,從而得 到第二橫向區154的2. 0%的穿孔程度。因此,第二橫向區154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區158 的穿孔程度。
[0083] 在第二下部吹風箱32中,這些開口 172在所有區中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狀,但是 開口 172的密集度(即,表面168的單位面積上的開口數量)在橫向區152、154中高于在 中央區158中,從而在橫向區152、154中得到較大的穿孔程度。
[0084] 在干燥箱1的操作過程中,干燥空氣DA3被供應到第二下部吹風箱32。典型地, 在操作過程中,網片18的下側與第二下部吹風箱32的上表面168之間的平均距離或高度 H1是2到8毫米。由于中央區158的開口 172形成了第一穿孔類型,而該第一穿孔類型不 同于由橫向區152的開口 172所形成的第二穿孔類型,因此空氣將以第一流動圖案從中央 區158的開口 172吹出,該第一流動圖案不同于從橫向區152的開口 172吹出的空氣的第 二流動圖案。由于第一和第二橫向區152U54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區158的穿孔程度,因 此由中央區158的開口 172朝網片18吹出的第一相對空氣流量(其單位是:每小時每mm2 上表面168面積的空氣m3)將小于由橫向區152U54的開口 172朝網片18吹出的第二相 對空氣流量(其單位是每小時每mm2上表面168面積的空氣m3),從而在橫向區152、154處 對網片18產生一個改善的提升力,S卩,鄰近于網片18的橫向邊緣82、84相處的一個改善的 提升力,這樣使得網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浮"。
[0085] 典型地,每個橫向區152、154可以在網片18下方從對應的橫向邊緣82、84起延伸 約50至600毫米的對應距離DZ3、DZ4。吹風箱32具有大于網片18的寬度WW的一個寬度 WB。第一和第二橫向區152、154優選地具有100至950毫米的對應總寬度LZ3、LZ4,如從 對應的第一和第二端146U56看到的。
[0086] 第二下部吹風箱32的對應距離DZ3、DZ4與第一下部吹風箱26的對應距離DZ1、 DZ2相比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0087] 圖7a是以與圖6的第二下部吹風箱32類似的視角看到的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風箱 232的頂視圖。該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風箱232具有被適配成面向網片18的一個上表面268 并且被劃分為:鄰近于吹風箱232的第一端246安排的第一橫向區252、鄰近于吹風箱232 的第二端256安排的第二橫向區254、以及被安排在第一與第二橫向區252、254之間的中央 區 258。
[0088] 中央區258具有分布在中央區258內、吹風箱232的上表面268上的第四類型空 氣吹送開口 172。這些第四類型開口 172是"非傾斜型的"并且例如可以是圓形、正方形或 三角形的孔并且在為圓形時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徑。在一個實例中,第四類型 開口 172是具有3. 0毫米直徑的圓形孔。
[0089] 典型地,中央區258的穿孔程度為0. 5%到3. 0%。在一個實例中,中央區258的 穿孔程度為1.5%。
[0090] 第一橫向區252具有第一類型的空氣吹送開口 70,這些開口是"傾斜型"開口、可 以例如是"眼瞼穿孔"類型的開口并且是被安排在上表面268中。眼瞼穿孔70可以具有與 TO 97/16594中被稱為"眼瞼穿孔6"的開口類似的設計、并且參考W0 97/16594的圖2和 圖3進行了描述,這些眼瞼穿孔提供了傾斜地吹送穿過其中的熱的干燥空氣。
[0091] 典型地,第一橫向區252的穿孔程度為0. 5%到3. 0%。在一個實例中,第一橫向 區252的穿孔程度為1. 5%。因此,第一橫向區252的穿孔程度與中央區258的穿孔程度相 同。
[0092] 例如,考慮在中央區258內該上表面268的代表性部分278的4000mm2面積、在第 一橫向區252內該上表面268的代表性部分279的4000mm 2面積、以及1. 5%的穿孔程度, 開口 172、70的總面積分別在各個代表性部分278、279中將是60_2。
[0093] 根據多個替代的實施例,第一橫向區252的穿孔程度可以大于或小于中央區258 的穿孔程度。
[0094] 第二橫向區254可以具有與第一橫向區252類似的設計。在該替代的第二下部吹 風箱232中,橫向區252、254具有與中央區258相同的穿孔程度、但是通過中央區258中的 非傾斜型開口 172和橫向區252、254中的傾斜型開口 70而具有不同的穿孔圖案。
[0095] 典型地,每個橫向區252、254可以在網片18下方延伸對應的距離DZ3、D4Z,這些 距離是位于與以上關于吹風箱32所描述的距離DZ3、DZ4類似的范圍內。類似地,第一和第 二橫向區252、254可以具有對應的總寬度LZ3、LZ4,這些總寬度是位于與以上關于吹風箱 32所描述的總寬度LZ3、LZ4類似的范圍內。
[0096] 在操作過程中,干燥空氣DA4被供應到第二下部吹風箱232。由于中央區258的開 口 172形成了第一穿孔類型,而該第一穿孔類型不同于由橫向區252的開口 70所形成的第 二穿孔類型,因此空氣將以第一流動圖案從中央區258的開口 172吹出,該第一流動圖案不 同于從橫向區252的開口 70吹出的空氣的第二流動圖案。由于橫向區252、254的開口 70 的安排,形成了空氣墊從而在橫向區252、254處對網片18產生了改進的提升力,S卩,一個改 進的提升力在鄰近于網片18的橫向邊緣82、84處作用于該網片上,這樣使得網片18以所 希望的方式"漂浮"。
[0097] 圖7b和圖7c更詳細地展示了圖7a的第一橫向區252的開口 70的安排,其中圖 7b是放大的頂視圖并且圖7c是沿著圖7b的線VIIc-VIIc截取的一個截面。第二橫向區 254可以具有與第一橫向區252類似的設計。如從圖7b中可見,開口 70是傾斜型的,例如 以上提到的眼瞼穿孔型,并且被安排成鄰近于吹風箱232的第一側274的第一排273以及 鄰近于吹風箱232的第二側276的第二排275。在橫向區252內,開口 70是以一種方式安 排的以使得第一排273的每個開口 70與第二排275的開口 70相對。因此,從第一排273 的開口 70如箭頭IU1所示以傾斜方式吹出的空氣將與從第二排275的相對開口 70如箭頭 IU2所示以傾斜方式吹出的空氣發生"碰撞"。如圖7c中最佳所示,在吹風箱232的上表面 268的中央上方、在空氣流IU1、IU2之間的此類碰撞產生了一個靜態壓力P stat,該靜態壓力 起作用來在橫向區252、254處提升圖7a的網片18,這樣使得網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 浮"。
[0098] 圖7d和圖7e展示了另一個替代的下部吹風箱332的一個替代的第一橫向區352 和中央區358的一部分,其中圖7d是放大的頂視圖并且圖7e是沿著圖7d的線Vlle-VIIe 截取的一個截面。將了解的是,該下部吹風箱332可以具有被安排在中央區358的相反兩 側的兩個橫向區,但是在附圖中未示出。
[0099] 該另一個替代的下部吹風箱332包括被安排在吹風箱332的上表面368中的一個 中央凹槽377。該凹槽377具有第一側壁373和第二側壁375。傾斜型吹送開口 370被安排 在凹槽377的側壁373、375中。在中央區358中,這些開口 370以交替的方式安排在第一 和第二側壁373、375中。此外,中央區358具有被安排在上表面368的水平部分中的多個 非傾斜型開口 372。橫向區352沒有這種非傾斜型開口。在橫向區352中,安排在凹槽377 的第一側壁373中的開口 370被安排成與安排在凹槽377的第二側壁375中的開口 370相 對。如圖7e中最佳所示,從橫向區352內第一側壁373的開口 370如箭頭IU1所示以傾斜 方式吹出的空氣將與從第二側壁375的相對開口 370如箭頭IU2所示以傾斜方式吹出的空 氣發生"碰撞"。在吹風箱332的凹槽377上方、在空氣流IU1、IU2之間的此類碰撞在橫向 區352內產生了一個靜態壓力P stat,該靜態壓力充當了空氣墊來在橫向區352處提升網片 18,這樣使得網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浮"。
[0100] 典型地,中央區358的穿孔程度為0. 5%到3. 0%。在一個實例中,中央區358的穿 孔程度為1.5%。典型地,橫向區352的穿孔程度為0.4%到2. 7%。在這個實施例中由于 橫向區352不具有任何非傾斜型開口 372,橫向區352的穿孔程度低于中央區358的穿孔程 度。在一個實例中,中央區358的穿孔程度是1. 5%,并且橫向區352的穿孔程度為1. 3%。 在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風箱332中,橫向區352具有比中央區358更低的穿孔程度并且具有 不同的穿孔圖案。因此,由中央區358的開口 370、372吹出的第一相對空氣流量大于由第 一橫向區352的開口 370吹出的第二對應空氣流量。
[0101] 將了解的是,在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上文描述的實施例的許多變體都是可 能的。
[0102] 上文已經描述了干燥箱1包括一個第一干燥區4和一個第二干燥區6,該第一和 第二干燥區分別包括不同類型的下部吹風箱26、32。將了解的是,干燥箱還可以包括多于 兩個的連續干燥區,例如三個至十個相繼的干燥區,這些干燥區各自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 類型的下部吹風箱。另外,還可以將干燥箱設計成具有一個單一的干燥區,該干燥區包括單 一類型的下部吹風箱。根據一個此類替代性實施例,可以將干燥箱設計成具有一個單一的 干燥區并且僅包括以上參照圖4所述的類型的下部吹風箱26。根據另外一個替代性實施 例,可以將干燥箱設計成具有一個單一的干燥區并且僅包括以上參照圖6所述的類型的下 部吹風箱32。
[0103] 在上文中已經描述了,上文中參照圖5所描述的類型的上部吹風箱28可以在第一 和第二干燥區4、6中使用。將了解的是,還可以在這些干燥區4、6中的一個或多個干燥區 中使用其他類型的上部吹風箱28。另外,還有可能使用沒有沿著其長度被劃分為多個區的 一種上部吹風箱,作為這些干燥區中的一個或多個干燥區中的上部吹風箱。通過這樣一個 未分區的上部吹風箱,將不會實現對下部吹風箱26、32的橫向區52、54、152、154中較高干 燥效果的補償,但這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是可接受的。
[0104] 上文中已經描述了,該第一干燥區4僅包括參照圖4所描述類型的下部吹風箱26 和參照圖5所描述類型的上部吹風箱28,并且該第二干燥區6僅包括參照圖6所描述類型 的下部吹風箱32和與參照圖5所描述的上部吹風箱28類似的上部吹風箱34。將了解的 是,其他組合也是可能的,包括例如在干燥區的同一個干燥臺板中使用第一下部吹風箱26 和第二下部吹風箱32的組合。例如,可以將干燥臺板安排成使得每個第二下部吹風箱都是 第一下部吹風箱26,以及每個第二下部吹風箱都是第二下部吹風箱32。
[0105] 上文中已經描述了,中央區58和橫向區52、54的開口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如參 照圖4所描述的,或者中央區158和橫向區152U54的每m 2表面積的開口密集度可以是不 同的,如參照圖6所描述的。將了解的是,還能夠在橫向區中使用與中央區相比大小不同大 小并且密集度不同的開口。還進一步地,還能夠在橫向區中使用與中央區中形狀不同的開 口。例如,在中央區中可以使用圓形開口并且在橫向區中可以使用正方形開口。
[0106] 上文中已經描述了,對應的上部和下部吹風箱26、28、32在網片18的整個寬度WW 下延伸,其中干燥空氣從鄰近于網片18的第一橫向邊緣82定位的一端46、50、146被供應。 應了解的是,作為一個這種全長度吹風箱的替代方案,還有可能安排兩個吹風箱,這兩個吹 風箱各自具有網片18的約一半寬度并且從網片18的兩個橫向邊緣82、84各自之處延伸 并且在網片的中央處彼此鄰接,其中空氣在鄰近于這些邊緣82、84中每一者的開口處被供 應。每一個這種半長度吹風箱將具有一個中央區以及被安排在網片18的對應邊緣82、84 下方的一個第一橫向區。
[0107] 上文中已經描述了,供應至吹風箱26、28、32的氣體是空氣。將了解的是,在一些 特殊情況下,該氣體可以另一種類型的氣體,例如混有燃燒氣體的空氣。
[0108] 上文中已經描述了,在吹風箱232、332的橫向區252、352中,由相對的吹送開口 70、370吹出的空氣流彼此"碰撞"從而產生靜態壓力P stat,由此實現了空氣墊效果。將了解 的是,還可以通過其他的開口安排來實現空氣墊效果。
[0109] 上文中已經描述了,吹風箱232、332的對應橫向區252、352的開口 70、370吹出的 第二相對空氣流量是等于或小于由對應中央區258、358的開口 172、370、372吹出的第一相 對空氣流量。將了解的是,同樣在由橫向區252、352供應的第二相對空氣流量高于由中央 區258、358供應的第一相對空氣流量時,通常能夠實現所希望的空氣墊效果。
[0110] 總的來說,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包括下部吹風 箱26,該下部吹風箱用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朝向網片18向上吹氣,從而根據空氣載送網片 原理來干燥紙漿。該下部吹風箱26包括一個中央區58和一個第一橫向區52,該中央區包 括形成第一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 70、72并且該第一橫向區包括形成第二穿孔類型的 多個吹送開口 70、80,該第二穿孔類型不同于該第一穿孔類型。該中央區58的吹送開口 72 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該第一橫向區52的吹送開口 80形成了大于該第一穿孔程度的第 二穿孔程度。作為替代方案或與之相組合,該第一橫向區252、352包括多個吹送開口 70、 370,這些吹送開口被安排成用于在橫向區252、352上方形成空氣墊從而在鄰近于網片18 的橫向邊緣82處來提升該網片。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其中該干燥箱(1)包括 多個下部吹風箱(26 ;32),這些下部吹風箱被配置成用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朝該纖維素紙 漿網片(18)向上吹氣,以便根據空氣載送網片原理來對該紙漿進行干燥,其特征在于,該 干燥箱(1)包括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26 ;32),如沿著與該網片(18)在該下部吹風箱(26 ; 32)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個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該下部吹風箱包括:
1. 一個中央區(58),該中央區包括形成第一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72),以及 ii.至少第一橫向區(52),該第一橫向區包括形成第二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 (80),該第二穿孔類型不同于該第一穿孔類型, 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6 ;32)的中央區(58)的這些吹送開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 度,并且該下部吹風箱(26 ;32)的該至少第一橫向區(52)的這些吹送開口(80)形成了第 二穿孔程度,該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該第一穿孔程度,和/或該下部吹風箱(232 ;332)的該第 一橫向區(252 ;352)包括多個吹送開口(70 ;370),這些吹送開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該橫向區 (252 ;352)上方形成空氣墊以便在鄰近于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一個橫向邊緣(82)處 來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6 ;32)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二 橫向區(54),該第二橫向區包括形成第三穿孔類型的多個吹送開口(80),該第三穿孔類型 不同于該中央區(58)的第一穿孔類型,該中央區(58)被安排在該第一與第二橫向區(52, 54)之間。
3.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6 ;32)的中央區 (58)的這些吹送開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該下部吹風箱(26 ;32)的該至少第 一橫向區(52)的這些吹送開口(80)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該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該第一穿 孔程度、優選比該第一穿孔程度大了 1. 1至2. 0倍。
4.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干燥箱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上部 吹風箱(28),如沿著與該網片(18)在該上部吹風箱(28)下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個 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包括: i. 一個中央區(66),該中央區包括形成第四穿孔程度的多個吹送開口(88),以及 ii. 具有第五穿孔程度的至少第一橫向區(60),該第五穿孔程度小于該第四穿孔程 度。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28)進一步包括一個 第二橫向區(62),該第二橫向區具有比該中央區(66)的第四穿孔程度更小的一個第六穿 孔程度,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28)的中央區(66)被安排在該第一與第二橫向區(60,62) 之間。
6.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32 ;332)的第一 橫向區(252 ;352)包括多個吹送開口(70 ;370),這些吹送開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該橫向區 (252 ;352)上方形成空氣墊以便在鄰近于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一個橫向邊緣(82)處 來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32 ;332)的第一橫向區(252 ; 352)進一步包括兩排(273, 275)傾斜型的吹送開口(70 ;370),這些吹送開口被適配成朝向 彼此吹送空氣流(IU1,IU2)。
8.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6 ;32)的第一橫向 區(52 ; 152)具有100至950mm的寬度(LZ1 ;LZ3),如沿著與該網片(18)在該下部吹風箱 (26 ;32)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水平方向看到的。
9.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下部吹風箱(26 ;32)的第一橫向 區(52 ; 152)被安排成在該網片(18)的下方從該網片(18)的橫向邊緣(82)起延伸了約50 至 600mm 的距離(DZ1 ;DZ3)。
10.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干燥箱包括包含第一類型的多 個下部吹風箱(26)的一個第一干燥區(4)以及包含第二類型的多個下部吹風箱(32)的一 個相繼的第二干燥區(6)。
11.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第一橫向區(52)的吹送開口 (80)中的至少一些具有不同于該中央區(58)的吹送開口(72)的大小。
12.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第一橫向區(152)在每m2吹風 箱表面(168)面積上具有與該中央區(158)不同數目的吹送開口(172)。
13.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26 ;232; 332)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傾斜型的吹送開口(70 ;370)與非傾斜型的吹送開口(72 ;172; 372)的組合。
14.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32)中的 至少一者僅包括非傾斜型的吹送開口(172)。
15. 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該干燥箱包括至少一個干燥臺板 (24 ;30),該干燥臺板的下部吹風箱(26 ;32)的總數量的至少90%包括該中央區(58 ;158) 和該第一橫向區(52 ; 152)。
16. -種借助于多個下部吹風箱(26, 32)來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方法,這些下 部吹風箱被配置成用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朝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向上吹氣,以便根據 空氣載送網片原理來對該紙漿進行干燥,其特征在于, 利用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26 ;32),如沿著與該網片(18)在該下部吹風箱(26 ;32) 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個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包括一個包含 多個吹送開口(70, 72)的中央區(58)以及包含多個吹送開口(70,80)的至少第一橫向區 (52), 通過該中央區(58)的吹送開口(70, 72)以第一流動圖案朝該網片(18)吹送第一相對 氣體流量,并且 通過該第一橫向區(52)的吹送開口(70,80)以不同于該第一流動圖案的第二流動圖 案朝該網片(18)吹送第二相對氣體流量, 其中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大于該第一相對氣體流量,和/或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是以 該第二流動圖案朝該網片(18)吹送的以形成空氣墊,從而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 一個橫向邊緣(82)。
17.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至少一個下部吹風箱(26 ;32)中 使用包括多個吹送開口(70 ;80)的一個第二橫向區(54),該中央區(58)被安排在該第一 與第二橫向區(52,54)之間;并且通過該第二橫向區(54)的吹送開口(70,80)以不同于該 第一流動圖案的第三流動圖案朝該網片(18)吹送第三相對氣體流量。
18. 根據權利要求16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大于該第 一相對氣體流量,優選地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比該第一相對氣體流量大了 1. 1至2. 0倍。
19. 根據權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該第二流動圖案朝該網 片吹送該第二相對氣體流量以便形成空氣墊從而提升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一個橫向 邊緣(82)。
20. 根據權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至少一個上部吹 風箱(28),如沿著與該網片(18)在該上部吹風箱(28)下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個水 平方向上看到的,該上部吹風箱包括一個包含多個吹送開口(88)的中央區(66)以及至少 第一橫向區(60);并且通過該中央區(66)的吹送開口(88)朝該網片吹送第四相對氣體流 量;并且通過該第一橫向區(60)朝該網片(18)吹送小于該第四相對氣體流量的第五相對 氣體流量。
21. -種用于干燥纖維素紙漿網片(18)的纖維素紙漿干燥箱,其中該干燥箱(1)包括 多個下部吹風箱(26 ;32)和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28),這些下部吹風箱被配置成用于經由 多個吹送開口(70, 72)朝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向上吹氣并且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用 于經由多個吹送開口(88)朝該纖維素紙漿網片(18)向下吹氣,以便根據空氣載送網片原 理來對該紙漿進行干燥,其特征在于,如沿著與該網片(18)在該上部吹風箱(28)下方前行 的方向(P)垂直的一個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28)包括: i. 一個中央區(66),該中央區包括形成第四穿孔程度的多個吹送開口(88),以及 ii. 具有第五穿孔程度的至少第一橫向區¢0),該第五穿孔程度小于該第四穿孔高程 度,這樣使得該第一橫向區(60)處的干燥效果低于該至少一個上部吹風箱(28)的中央區 (66)處的干燥效果。
【文檔編號】F26B13/10GK104114967SQ201280069698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R·坎普里斯, 克里斯多·奧爾森, R·彼得松, P·霍爾姆堡 申請人:安德里茨技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