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冷柜。該水冷柜包括安裝框架(1)和蒸發器,安裝框架(1)上設置有前進風口(2)和后進風口(3),蒸發器包括設置在前進風口(2)處的第一蒸發器(4)和設置在后進風口(3)處的第二蒸發器(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水冷柜,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水冷柜尺寸較大,占據空間較大的問題。
【專利說明】水冷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調節【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水冷柜。
【背景技術】
[0002]水冷柜機組作為一種過渡性的中央空調產品往往由于操作簡單實用,價格便宜而受到青睞。由于技術門檻低,各廠家產品性能和結構已經趨于同化。現有水冷柜結構基本分為前進風后進風兩種形式,現有的水冷柜主要存在如下問題:水冷柜翅片蒸發器的尺寸決定水冷柜的外型尺寸,由于換熱量要求,使得水冷柜很難做小,占據空間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水冷柜,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水冷柜尺寸較大,占據空間較大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水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框架和蒸發器,安裝框架上設置有前進風口和后進風口,蒸發器包括設置在前進風口處的第一蒸發器和設置在后進風口處的第二蒸發器。
[0005]作為優選,第二蒸發器在后進風口處豎直設置,第一蒸發器從第二蒸發器的底部斜向上延伸至前進風口處。
[0006]作為優選,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一體成型為L型結構,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之間的夾角為35至65°。
[0007]作為優選,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之間的夾角為55°。
[0008]作為優選,安裝框架還包括將安裝框架分割為上下兩部分的接水盤,水冷柜還包括壓縮機、風機、電機、冷凝器和電器盒,蒸發器、風機和電機設置在安裝框架的上部空間,壓縮機、冷凝器和電器盒設置在安裝框架的下部空間。
[0009]作為優選,風機和電機設置在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之間的空間內,風機的出風口朝上。
[0010]作為優選,蒸發器的換熱管不多于三排。
[0011]作為優選,接水盤的底部貼設有保溫吸音棉。
[0012]作為優選,蒸發器為翅片式蒸發器,冷凝器為殼管式冷凝器。
[0013]作為優選,接水盤的周邊延伸至安裝框架,并將安裝框架的上下兩部分完全隔離開。
[0014]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水冷柜包括安裝框架和蒸發器,安裝框架上設置有前進風口和后進風口,蒸發器包括設置在前進風口處的第一蒸發器和設置在后進風口處的第二蒸發器。由于采用了前后雙向進風的結構而且在前后進風口處均設置了蒸發器,因此相比原來的單向進風,不僅可以通過前后進風的結構增大進風面積,減小風阻,減小能耗,而且可以通過在前后進風口處均設置蒸發器的結構來使得蒸發器能夠更加充分地占據水冷柜內部閑置空間,使得水冷柜整體尺寸減小,結構緊湊,節省空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水冷柜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水冷柜的蒸發器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水冷柜的蒸發器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
[0019]1、安裝框架;2、前進風口 ;3、后進風口 ;4、第一蒸發器;5、第二蒸發器;6、接水盤;
7、壓縮機;8、風機;9、電機;10、冷凝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1]參見圖1至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水冷柜包括安裝框架I和蒸發器,安裝框架I上設置有前進風口 2和后進風口 3,蒸發器包括設置在前進風口 2處的第一蒸發器4和設置在后進風口 3處的第二蒸發器5。
[0022]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水冷柜采用了前后雙向進風的結構,而且在前后進風口處均設置了蒸發器,因此相比原來的單向進風,不僅可以通過前后進風的結構增大進風面積,減小風阻,減小能耗。在前后進風口處分別設置蒸發器,使得原來的一塊蒸發器現在替換為兩塊蒸發器,因此在冷量不便的情況下,每塊蒸發器的尺寸都可以做的較小,且兩塊蒸發器的擺放位置和方式更加靈活,因此能夠更加合理充分地占據水冷柜內部閑置空間,使得水冷柜整體尺寸減小,結構緊湊,節省空間。
[0023]優選地,蒸發器的換熱管不多于三排。采用兩個蒸發器的結構之后,水冷柜的換熱面積增大,在滿足水冷柜換熱需求的基礎上,每塊蒸發器的換熱管無需超過三排,因此可以使空氣的流通更加充分,換熱效果更好,蒸發器也可以做的更加輕薄。
[0024]優選地,第二蒸發器5在后進風口 3處豎直設置,第一蒸發器4從第二蒸發器5的底部斜向上延伸至前進風口 2處。
[0025]結合參見圖2所示,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可以一體成型為L型結構,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夾角為35至65°。將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夾角設定為上述方位,可以在留下足夠風機設置空間的同時,使得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的設置更加合理,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水冷柜內的閑置空間,且可以具有較好的換熱效率。更優選地,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夾角為55°。
[0026]結合參見圖3所示,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也可以分開成型,且分開設置,兩個蒸發器設置的位置關系與一體成型的蒸發器的設置結構類似,這里不再詳述。
[0027]安裝框架I還包括將安裝框架I分割為上下兩部分的接水盤6,水冷柜還包括壓縮機7、風機8、電機9、冷凝器10和電器盒,蒸發器、風機8和電機9設置在安裝框架I的上部空間,壓縮機7、冷凝器10和電器盒設置在安裝框架I的下部空間。優選地,接水盤6的周邊延伸至安裝框架1,并將安裝框架I的上下兩部分完全隔離開。
[002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水冷柜的安裝框架I中間為一整塊接水盤6,且該接水盤6將水冷柜的冷風區與壓縮機7、電控等部分徹底分隔開,這樣無論上層冷風區產生怎樣的冷凝水,都可以有接水盤6承接,無法進入到下層的壓縮機7和電控所在部分,因此可完全消除滴水對管路上的壓力開關、電器盒中的電器元件的影響,能夠提高水冷柜使用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當水冷柜內的機組長時間運行后,需要清理蒸發器時,更是可以直接用水沖洗,而不會對下層的電控等部分造成影響,操作十分便捷。
[0029]在本實施例中,風機8和電機9設置在第一蒸發器4和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空間內,風機8的出風口朝上。此種設置結構能夠使得水冷柜的整體結構更加緊湊,空間利用率更高,有利于水冷柜的進一步微型化。
[0030]優選地,接水盤6的底部貼設有保溫吸音棉,不僅可以吸收接水盤6底部可能形成的冷凝水,而且能夠將壓縮機7所產生的噪音徹底隔絕在下層,防止噪音從進風口處傳出,因此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增強水冷柜使用時的舒適性。
[0031]在本實施例中,蒸發器為翅片式蒸發器,冷凝器10為殼管式冷凝器。
[0032]當然,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水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框架(I)和蒸發器,所述安裝框架(I)上設置有前進風口(2)和后進風口(3),所述蒸發器包括設置在所述前進風口(2)處的第一蒸發器(4)和設置在所述后進風口(3)處的第二蒸發器(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發器(5)在所述后進風口(3)處豎直設置,所述第一蒸發器(4)從所述第二蒸發器(5)的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前進風口⑵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發器(4)和所述第二蒸發器(5)一體成型為L型結構,所述第一蒸發器(4)和所述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夾角為35至6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發器(4)和所述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夾角為55°。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I)還包括將所述安裝框架(I)分割為上下兩部分的接水盤¢),所述水冷柜還包括壓縮機(7)、風機(8)、電機(9)、冷凝器(10)和電器盒,所述蒸發器、所述風機(8)和所述電機(9)設置在所述安裝框架(I)的上部空間,所述壓縮機(7)、所述冷凝器(10)和所述電器盒設置在所述安裝框架(I)的下部空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8)和所述電機(9)設置在所述第一蒸發器(4)和所述第二蒸發器(5)之間的空間內,所述風機(8)的出風口朝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器的換熱管不多于三排。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盤(6)的底部貼設有保溫吸音棉。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器為翅片式蒸發器,所述冷凝器(10)為殼管式冷凝器。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盤(6)的周邊延伸至所述安裝框架(I),并將所述安裝框架(I)的上下兩部分完全隔離開。
【文檔編號】F24F13/22GK204240500SQ201420600812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于宗偉, 陳錫保, 謝振洲, 王樸忠, 黃章義, 徐美俊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