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外排赤泥堆存采用的是用燒結法赤泥筑壩,拜耳法赤泥堆存在壩內的方法。由于是直接堆存,未經過壓濾,其缺點是渣、水(含降雨)混存,因壩內堆存赤泥的物理力學性能差,易導致堆場存在許多安全、環保隱患;同時由于大量水的存在,占據了堆場的容積。另外,由于拜耳法赤泥呈淤泥狀,回采及運輸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提供一種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大量水占據庫
容以及赤泥回采及運輸成本高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它是將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產生的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輸送到赤泥堆場一起進行壓濾,且堆存時堆存區外圍臨空邊坡單級邊坡l高寬比為l : 2,整個堆存體平均外邊坡2坡比為1 : 2.8 ;坡頂向庫內形成0.5% 1%的排水坡度3,并設置排水溝,將庫池內的雨水及時通過排水通道排出庫區,實現庫區干法堆存。 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可采用管道濕法輸送,使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進行壓濾時采用重量比為0. 8 1. 2 : 1的配比。據燒
結法赤泥類似水泥能夠通過水化反應結硬,但壓濾脫水后對結硬有一定影響;而拜耳法赤
泥不能結硬,但具有保水性的特性。將兩種赤泥混合,優選i : i的配比進行壓濾,能有效
提高壓濾后赤泥的物理力學性能。 壓濾后赤泥的含水率為28 33%,在此范圍內,堆存赤泥的物理力學性能好,解決了堆場的安全、環保隱患。 壓濾過程中排出的赤泥附液,直接從壓濾車間通過管道輸送回氧化鋁,無需從尾
礦庫內用泵抽回,既減少水對尾礦庫安全、環保的影響,又降低能源、設備的消耗。 在坡頂至庫內方向40 60米寬度范圍碾壓至最佳干密度,最大干密度為1. 1
1. 2g/cm3。在此范圍以外只需碾壓形成要求的排水坡度。在碾壓時,碾壓厚度控制在O. 3
0. 6米,不同區域所需的碾壓次數不同。當外坡達到4. 5 5. 5米高度時,向庫內方向退回
5. 5 6. 5米寬度形成馬道4,繼續向上堆筑碾壓。 將尾礦庫分為10 20個區域,進行分區堆存,實現分區堆存,有利于壓濾后赤泥的翻曬、晾干過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干法壓濾后赤泥的含水率為28 33%,堆存赤泥的物理力學性能好,解決了堆場的安全、環保隱患。
2、解決了大量水占據庫容的問題,有效地利用庫容。 3、現有堆存拜耳法赤泥呈淤泥狀,不利于回采及運輸,混合壓濾后的赤泥將來再利用時的回采及運輸方便。 4、實現了分區堆存,有利于壓濾后赤泥的翻曬、晾干過程。
附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產生的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通過管道濕法輸送到赤泥堆場的壓濾車間,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采用重量比為l : l的配比壓濾脫水后,濾餅通過皮帶輸送,然后由裝載機、運輸車輛轉運至尾礦庫區內。壓濾后赤泥的含水率為28 33 % 。壓濾過程中排出的赤泥附液,直接從壓濾車間通過管道輸送回氧化鋁,無需從尾礦庫內用泵抽回,既減少水對尾礦庫安全、環保的影響,又降低能源、設備的消耗。
赤泥堆存時堆存區外圍臨空邊坡單級邊坡l高寬比為l : 2,整個堆存體平均外邊坡2坡比為1 : 2.8;坡頂向庫內形成0.5% 1%的排水坡度3,并設置排水溝,實現庫區干法堆存。在坡頂至庫內方向50米寬度范圍碾壓至密度為1. 1 1. 2g/cm3,在此范圍以外只需碾壓形成要求的排水坡度。在碾壓時,碾壓厚度控制在0.3 0.6米,不同區域所需的碾壓次數不同。當外坡達到5米高度時,向庫內方向退回6米寬度形成馬道4,繼續向上堆筑碾壓。 將尾礦庫分為10 20個區域,進行分區堆存,實現分區堆存,有利于壓濾后赤泥的翻曬、晾干過程。各區域內設置排水溝將降雨引至集中排水通道后外排。
權利要求
一種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它是將赤泥進行壓濾后,送至尾礦庫區堆存,其特征在于將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混合攪拌均勻后一起進行壓濾,且堆存時堆存區外圍臨空邊坡單級邊坡(1)高寬比為1∶2,整個堆存體平均外邊坡(2)坡比為1∶2.8;坡頂向庫內形成0.5%~1%的排水坡度(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采用管道濕法輸送。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采用重量比0. 8 1. 2 : 1的配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采用重量比i:i的配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干法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壓濾后赤泥的含水率為28 33%。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尾礦庫干法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壓濾過程中排出的赤泥附液,直接從壓濾車間通過管道輸送回氧化鋁廠。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頂至庫內方向40 60米寬度范圍碾壓至最大干密度,在此范圍以外碾壓形成要求的排水坡 度,當外坡達到4. 5 5. 5米高度時,向庫內方向退回5. 5 6. 5米寬度形成馬道(4),繼續 向上堆筑碾壓。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 大干密度為1. 1 1. 2g/cm3。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碾壓 時,碾壓厚度控制在0. 3 0. 6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聯合法氧化鋁生產中赤泥的堆存方法,它是將赤泥進行壓濾后,送至尾礦庫區堆存,其特征在于將燒結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混合攪拌均勻后一起進行壓濾,且堆存時堆存區外圍臨空邊坡單級邊坡(1)高寬比為1∶2,整個堆存體平均外邊坡(2)坡比為1∶2.8;坡頂向庫內形成0.5%~1%的排水坡度(3)。與現有技術相比,它具有安全、環保,有效利用庫容,解決了大量水占據庫容的問題,且混合壓濾后的赤泥將來再利用時的回采及運輸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C02F11/00GK101734833SQ20081006898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2日
發明者伍良渝, 劉德寬, 劉德福, 李澤云, 柳健康, 王奎, 王文志, 蔡良鈞, 陳峻, 龔智遠 申請人: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