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在世界范圍內,特別在發展中國家,從各種各樣的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工業污水已經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給政府和企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環境問題已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市政(城市)污水和工業污水處理在中國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現有的污染源處理技術,一般采用物理攔截的方式,即在排污口附近設置圍堰,通過攔截難溶性的有機、無機污染物,實現降低污染物濃度的目的。但是采取這種方式,攔截效率低,對溶解于水體的污染幾乎不起作用。由于污水處理工藝和系統存在著系統龐大、資金投入大、污水處理效率低等問題,因此,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的出現很有必要了。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其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分解各種有機污染物,使污染物濃度大大降低。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包括圍欄,還包括電極凈化裝置,包括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交替排列并固定在支撐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的支架上;所述電極凈化裝置設置在河道的底部;以及控制柜,與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相連接,以控制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電壓及電流;所述圍欄設置于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上方,用以收集、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通過絕緣桿件串接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正電極極板設置有正極引出線,所述負電極極板設置有負極引出線,所述正極引出線和負極引出線分別與電網相連。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正電極極板的數量為2-20個,負電極極板的數量比正電極極板的數量少I個。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之間的間隔為l-20cm。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所述圍欄上設置有眾多微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本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分解各種有機污染物;(2)電極凈化裝置在低壓電流作用下,通過電氧化作用,使難降解、不易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快速氧化分解;通過電絮集作用,使大量不溶于水的污染物絮集成團;通過氣浮作用,使絮集成團的污染物上浮至圍堰內,便于定期清理;[0018](3)圍欄可長期漂浮于水面對污染物進行攔截,同時還對油污有吸附作用;(4)本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占用面積小,而且可以可靠的運行,操作簡單,效率高,保證水質凈化的要求,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案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案,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電極凈化裝置、2-圍欄、3-控制柜、4-正電極極板、5-負電極極板,6-支架、41-正極引出線、51-負極引出線、8-絕緣桿件、9-水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照圖1-2所示,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在幾個大的居民區排污口的污水排入河道前進行預處理,由電極凈化裝置1、圍欄2以及控制柜3組成。其中,電極凈化裝置I包括眾多相互交替的正電極極板4和負電極極板5,并通過支架6固定在河道的底部,正電極極板4設置有正極引出線41,負電極極板5設置有負極引出線51,所述正極引出線41和負極引出線51分別與電網相連;通常情況下,正電極極板4和負電極極板5通過絕緣桿件8串接固定支架6上。正電極極板4的數量可以為2-20個,負電極極板5的數量比正電極極板4的數量少I個,正電極極板4和負電極極板5之間的間隔為l_20cm。本裝置中正電極極板4的數量為4個,負電極極板5的數量為3個,間隔為10cm。正、負電極極板4采用銅、鋅、鋁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圍欄2設置于電極凈化裝置I的上方,用以收集、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在圍欄2上設置有眾多微孔,其漂浮于水面對污染物進行攔截的同時,對油污有吸附作用。圍欄2內部由超細吸油絮片、纖維混合組成,外有柔性加強網布,通過兩端的活動搭扣,十分方便首尾錯開連接,根據所需長度,依次相連,可覆蓋大面積區域,可長期數月浮于水面吸油而不變質、斷裂或下沉。適合內河、湖泊、排污池水口、污油攔截處理。控制柜3與電極凈化裝置I與正電極極板4和負電極極板5相連接,以控制電極凈化裝置I的電壓及電流。技術原理本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安裝于排污口附近,電極凈化裝置I固定在河道的底部,在電極凈化裝置I上方河面安裝漂浮型圍欄2,通過調節控制柜3,使電極凈化裝置I在不同的電壓、電流下對污染物進行電氧化、電絮集、氣浮等凈化操作,使難降解、不易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快速氧化分解,不溶于水的污染物上浮至圍欄內,一般的,在低壓電流作用下,通過電氧化作用,可使難降解、不易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快速氧化分解;對難溶性污染物、SS去除率達70%以上;對于溶于水體的有機污染物去除率60%以上;通過電絮集作用,使大量不溶于水的污染物絮集成團;通過氣浮作用,使絮集成團的污染物上浮至圍欄內,便于定期清理,從而使污染物濃度大大降低,然后再排入河道,從而減少排污口對河道的影響。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包括圍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電極凈化裝置,包括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交替排列并固定在支撐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的支架上;所述電極凈化裝置設置在河道的底部;以及 控制柜,與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相連接,以控制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電壓及電流; 所述圍欄設置于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上方,用以收集、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通過絕緣桿件串接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正電極極板設置有正極引出線,所述負電極極板設置有負極引出線,所述正極引出線和負極引出線分別與電網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電極極板的數量為2-20個,負電極極板的數量比正電極極板的數量少I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之間的間隔為l_2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圍欄上設置有眾多微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圍欄式污染源凈化系統,包括圍欄,還包括電極凈化裝置,包括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交替排列并固定在支撐所述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的支架上;所述電極凈化裝置設置在河道的底部;以及控制柜,與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正電極極板和負電極極板相連接,以控制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電壓及電流;所述圍欄設置于所述電極凈化裝置的上方,用以收集、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分解各種有機污染物;圍欄可長期漂浮于水面對污染物進行攔截,同時還對油污有吸附作用;本裝置不需要占用大而積的上地,而且可以可靠的運行,操作簡單,效率高,保證水質凈化的要求,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C02F9/06GK203021385SQ20122045544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傅濤 申請人:寧波清川環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