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井水處理系統,該礦井水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澄清池、濾池、混凝劑投加裝置和軟化劑投加裝置,調節池與澄清池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接,澄清池與濾池通過第二管道連接,在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劑凈化礦井水的混凝劑投加裝置,以及在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軟化劑軟化礦井水的軟化劑投加裝置。同時對礦井水進行了凈化處理和軟化處理,從而簡化了礦井水的處理流程,并降低了處理礦井水的成本。
【專利說明】礦井水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礦井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礦井水作為一種寶貴的水資源,對其進行處理并回收利用,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環 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0003] 在現有技術中,首先對礦井水進行凈化處理,再對凈化后的水進行軟化處理,其 中,水質軟化的方法有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
[0004] 然而,現有技術對礦井水的處理流程復雜,并且處理成本也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井水處理系統,用以簡化礦井水處理流程。
[0006] 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礦井水軟化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澄清池、濾池、混凝劑 投加裝置和軟化劑投加裝置,所述調節池與所述澄清池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接,所述澄清 池與所述濾池通過第二管道連接,在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劑凈化礦井水的 所述混凝劑投加裝置,以及在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軟化劑軟化所述礦井水的所 述軟化劑投加裝置。
[0007]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用于計量從所述調節池流入所述澄清池的所述礦井 水流量的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設置與所述第一管道連接。
[0008]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自動控制裝置,所述自動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混凝 劑投加裝置、所述軟化劑投加裝置和所述流量傳感器相連,所述自動控制裝置根據所述流 量傳感器檢測的流入所述澄清池的所述礦井水流量確定所述混凝劑投加裝置投放的混凝 劑的量,以及根據所述礦井水流量確定所述軟化劑投加裝置投放軟化劑的量。
[0009]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一 PH值傳感器和酸液投加裝置,在所述第二管道, 從所述澄清池向所述濾池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有用于檢測所述澄清池輸出的礦井水PH值的 所述第一 PH值傳感器,以及用于投放酸液的所述酸液投加裝置。
[0010]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二PH值傳感器,所述濾池的出水口處設置有用于檢 測所述濾池輸出的礦井水PH值的第二PH值傳感器;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 PH值傳感器、所述酸液投加裝置和所述第二PH值傳感器分別 與所述自動控制器連接,所述自動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 PH值傳感器獲得的礦井水PH值,確 定所述酸液投加裝置投放酸液的量。
[0012]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用于將所述調節池中的礦井水輸入到所述澄清池的提 升水泵。
[0013]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礦井水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澄清池、濾池、混凝劑投加裝置 和軟化劑投加裝置,調節池與澄清池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接,澄清池與濾池通過第二管道 連接,在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劑凈化礦井水的混凝劑投加裝置,以及在第一管 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軟化劑軟化礦井水的軟化劑投加裝置。同時對礦井水進行了凈化處理 和軟化處理,從而簡化了礦井水的處理流程,并降低了處理礦井水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礦井水處理系統的流程示意圖;
[0015]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礦井水處理系統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 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 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 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礦井水處理系統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礦井 水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101、澄清池102、濾池103、混凝劑投加裝置104和軟化劑投加裝 置105,調節池101與澄清池102之間通過第一管道106連接,澄清池102與濾池103通過 第二管道107連接,在第一管道106上設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劑凈化礦井水的混凝劑投加裝 置104,以及在第一管道106上設置有用于投放軟化劑軟化礦井水的軟化劑投加裝置105。
[0018] 在本實施例中,首先將礦井水輸入調節池101,接著通過第一管道106將礦井水輸 入到澄清池102,該調節池101用于調節輸入該澄清池102的礦井水量,在礦井水通過第一 管道106輸入到澄清池102的過程中,通過混凝劑投加裝置104向礦井水投放混凝劑,實現 對礦井水的凈化,即去除礦井水中的懸浮物,并且,還可以通過軟化劑投加裝置105向礦井 水投放軟化劑,實現對礦井水的軟化,即去除礦井水中的硬度離子結晶體。輸入到澄清池 102中的礦井水是經過凈化處理及軟化處理的礦井水,進一步的,通過第二管道107將該礦 井水輸入到濾池103中,并在濾池中進一步的去除微小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
[0019] 需要說明的是,若調節池101與澄清池102之間的高度差,還可以在第一管道106 上設置提升水泵,用以將調節池101中的礦井水輸入到澄清池102中。
[0020] 在本實施例中,該礦井水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澄清池、濾池、混凝劑投加裝置 和軟化劑投加裝置,調節池與澄清池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接,澄清池與濾池通過第二管道 連接,在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劑凈化礦井水的混凝劑投加裝置,以及在第一管 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軟化劑軟化礦井水的軟化劑投加裝置。同時對礦井水進行了凈化處理 和軟化處理,從而簡化了礦井水的處理流程,并降低了處理礦井水的成本。
[0021]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礦井水處理系統的流程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上 述實施例的基礎上,該礦井水處理系統還可以包括:用于計量從調節池101流入澄清池102 的礦井水流量的流量傳感器108,該流量傳感器設置108與第一管道106連接。
[0022] 進一步的,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該礦井水處理系統還可以包括:自動控制裝置 109,其中,自動控制裝置109分別與混凝劑投加裝置104、軟化劑投加裝置105和流量傳感 器108相連,該自動控制裝置109根據流量傳感器108檢測的流入澄清池102的礦井水流 量確定混凝劑投加裝置104投放的混凝劑的量,以及根據礦井水流量確定軟化劑投加裝置 105投放軟化劑的量。
[0023]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該礦井水處理系統還可以包括:第一 PH值傳感 器110和酸液投加裝置111,其中,在第二管道107,從澄清池102向濾池103的方向上依次 設置有用于檢測澄清池102輸出的礦井水PH值的第一 PH值傳感器110,以及用于投放酸液 的酸液投加裝置111。從而實現對礦井水PH值的調節,進而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中對水PH 值的需求。
[0024] 進一步的,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該礦井水處理系統還可以包括第二PH值傳感 器112,濾池103的出水口處設置有用于檢測濾池103輸出的礦井水PH值的第二PH值傳感 器112 ;該第二PH值傳感器可以確定濾池輸出的礦井水的PH值。
[0025]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 PH值傳感器110、酸液投加裝置111和第二PH值傳感器112 可以分別與自動控制器109連接,自動控制器109根據第一 PH值傳感器110獲得的礦井水 PH值,確定酸液投加裝置111投放酸液的量。從而實現,通過酸液投加裝置自動的像礦井水 中投放酸液。
[0026]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 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 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 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礦井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調節池、澄清池、濾池、混凝劑投加裝置和 軟化劑投加裝置,所述調節池與所述澄清池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接,所述澄清池與所述濾 池通過第二管道連接,在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劑凈化礦井水的所述混凝劑 投加裝置,以及在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投放軟化劑軟化所述礦井水的所述軟化劑投 加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用于計量從所述調節 池流入所述澄清池的所述礦井水流量的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與所述第一管道連 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自動控制裝置,所述自 動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混凝劑投加裝置、所述軟化劑投加裝置和所述流量傳感器相連,所 述自動控制裝置根據所述流量傳感器檢測的流入所述澄清池的所述礦井水流量確定所述 混凝劑投加裝置投放的混凝劑的量,以及根據所述礦井水流量確定所述軟化劑投加裝置投 放軟化劑的量。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一 PH值傳感器和酸液 投加裝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從所述澄清池向所述濾池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有用于檢測所述 澄清池輸出的礦井水PH值的所述第一 PH值傳感器,以及用于投放酸液的所述酸液投加裝 置。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二PH值傳感器,所述濾 池的出水口處設置有用于檢測所述濾池輸出的礦井水PH值的第二PH值傳感器。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H值傳感器、所述酸液投加裝置 和所述第二PH值傳感器分別與所述自動控制器連接,所述自動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 PH值 傳感器獲得的礦井水PH值,確定所述酸液投加裝置投放酸液的量。
7. 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用于將所述調 節池中的礦井水輸入到所述澄清池的提升水泵。
【文檔編號】C02F9/04GK203946983SQ201420353206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張克兵, 周如祿, 沈思良, 郭中權, 韓永衛, 崔東鋒, 王錦, 吳志紅, 焦永進, 黃世偉, 李興斌 申請人: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