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傳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鏈條的鏈環,尤其涉及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條的鏈環。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經池中心穩流筒均流到四周,污水隨著過流面積增大而流速降低,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于池底,因此需要利用刮泥機將沉淀的污泥刮集到中心集泥坑中,然后再將污泥排出。對于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而言,鏈條是其關鍵的傳動裝置,組成鏈條的鏈環整體上也是采用非金屬材料。現有技術中,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條包括至少兩個鏈環,各鏈環包括頭部和尾部。頭部設置有第一連接孔,尾部間隔設置有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前一鏈環頭部的第一連接孔與后一鏈環尾部的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正對,并設置貫穿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的銷軸,從而使前一鏈環與后一鏈環首尾連接。由于鏈條在傳動過程中承受了較大的載荷,因此使鏈環的第一連接孔磨損較大,從而降低了鏈條的使用壽命。顯然,鏈環的耐磨性能對于鏈條的使用壽命起關鍵作用。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耐磨性能好的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磨性能好的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包括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設置有第一連接孔;所述尾部間隔設置有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內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設置有耐磨環。較佳的,所述耐磨環的內徑與所述第一連接孔的內徑相等。由于鏈環第一連接孔內磨損主要集中在該孔的中部,因此,較佳的,所述卡槽和所述耐磨環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孔的中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鏈環頭部的連接孔中設置了耐磨環,耐磨環可以采用耐磨性格較高的材料制成,因此提高了鏈環的耐磨性能,從而提高了鏈條的使用壽命。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鏈環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包括頭部1和尾部2,頭部設置有第一連接孔11,尾部2間隔設置有第二連接孔21和第三連接孔22。第一連接孔11內的中部設置有卡槽12,卡槽12內設置有耐磨環3,耐磨環3的內徑與第一連接孔11的內徑相等。將前一鏈環頭部的第一連接孔與后一鏈環尾部的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正對, 并設置貫穿第一連接孔11、第二連接孔21和第三連接孔22的銷軸,從而使前一鏈環與后一鏈環首尾連接組成鏈條。由于耐磨環3的設置,使得鏈環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從而延長了鏈條的使用壽命。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包括頭部(1)和尾部O);所述頭部設置有第一連接孔(11);所述尾部⑵間隔設置有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0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連接孔(11)內設置有卡槽(1 ;所述卡槽(1 內設置有耐磨環(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其特征是所述耐磨環(3)的內徑與所述第一連接孔(11)的內徑相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其特征是所述卡槽(1 和所述耐磨環C3)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孔(11)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非金屬鏈板式刮泥機鏈環,包括頭部(1)和尾部(2);所述頭部設置有第一連接孔(11);所述尾部(2)間隔設置有第二連接孔(21)和第三連接孔(22);所述第一連接孔(11)內設置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內設置有耐磨環(3)。這種鏈環的耐磨性能好。
文檔編號B01D21/20GK202155081SQ20112025613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0日
發明者路萬偉 申請人:重慶中天水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