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流介質過濾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器,特別涉及一種旋流介質過濾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污水處理裝置,通常包括沉淀處理、以及過濾處理兩種方式,其中采用沉淀處理的方式,由于需要生化反應池等多個設施、并投放大量的化學制劑,而且不能循環利用,雖然能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但是設備過于復雜,成本高,難以實施。對于過濾處理的方式,主要的缺陷在于:過濾后的雜質容易堵塞、或板結于過濾孔目艮、或過濾器上,滋生細菌,而且難以清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在能夠有效過濾污水雜質的同時、易于清洗的旋流介質過濾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旋流介質過濾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體內部設置有過濾層,所述本體的中部呈直筒狀,所述本體的底部呈錐體狀,所述進水口與本體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設置于本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過豎向設置的集水管連通至本體的中部,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本體的中部、以及本體的底部的間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徑向上若干個環形集水通孔,所述本體的內壁與集水管之間設置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上設置有若干個集水孔。采用這樣的結構,在過濾工作狀態下,即需要將進水口中流入的污水過濾后導出時,污水從進水管進入本體內,并在切線進水產生的旋流作用下,在本體的中部、以及本體的底部空腔中的過濾層中過濾,污水中的雜質被過濾層攔截過濾后,清水通過集水管、以及集水通孔收集、并由設置于本體底部的出水口導出。在清洗工作狀態下,即需要將過濾層中的雜質清洗時,向出水口加壓注入清水,此時,水流從集水管上的環形集水通孔噴出,對本體的底部空腔中的過濾層進行沖刷清洗,并且噴出的水流在錐體狀的本體底部中形成旋流、并逐漸反向地沿從集水孔流入本體的中部的過濾層,實現反向沖刷,避免雜質堆積,從而減緩濾料板結、滋生細菌等情況的出現。優選的,所述本體的頂部設置有弧形封頭。采用這樣的結構,連接強度高,避免出現應力集中的現象。優選的,所述弧形封頭上設置有排氣閥。采用這樣的結構,避免內外氣壓失衡。優選的,所述過濾層的厚度為400mm 100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正向過濾、反向沖刷這兩種工作方式的結構,避免雜質堆積,從而減緩濾料板結、滋生細菌等情況的出現。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本體一I ;進水口一2 ;出水口一3 ;過濾層一4 ;集水管一5 ;環形集水通孔一6 ;集水支管一7 ;集水孔一8 ;弧形封頭一9 ;排氣閥一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種變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種旋流介質過濾器,包括本體1,本體I上設置有進水口 2和出水口 3,本體I內部設置有過濾層4,本體I的中部呈直筒狀,本體I的底部呈錐體狀,進水口 2與本體I的中部相切,出水口 3設置于本體I的底部,本體I的頂部設置有弧形封頭9,弧形封頭9上設置有排氣閥10,用以平衡本體I內、外氣壓。出水口 3通過豎向設置的集水管5連通至本體I的中部,過濾層4設置于本體I的中部、以及本體I的底部的間隙中,本體I的中部、以及本體I的底部的過濾層4的厚度均為400mm 1000mm,集水管5的徑向上若干個環形集水通孔6,本體I的內壁與集水管5之間設置有集水支管7,集水支管7上設置有若干個沿豎向設置的集水孔8,本實施例中,集水支管7的數量為三個,在其余實施方式中,集水支管7的數量也可以是四個、或者更多。采用這樣的結構,在過濾工作狀態下,即需要將進水口 2中流入的污水過濾后導出時,污水從進水管進入本體I內,并在切線進水產生的旋流作用下,在本體I的中部、以及本體I的底部空腔中的過濾層4中過濾,污水中的雜質被過濾層4攔截過濾后,清水通過集水管5、以及集水通孔收集、并由設置于本體I底部的出水口 3導出。在清洗工作狀態下,即需要將過濾層4中的雜質清洗時,向出水口 3加壓注入清水,此時,水流從集水管5上的環形集水通孔6噴出,對本體I的底部空腔中的過濾層4進行沖刷清洗,并且噴出的水流在錐體狀的本體I底部中形成旋流、并逐漸反向地沿從集水孔8流入本體I的中部的過濾層4,實現反向沖刷,避免雜質堆積,從而減緩濾料板結、滋生細菌等情況的出現。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
口 ο
權利要求1.一種旋流介質過濾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體內部設置有過濾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中部呈直筒狀,所述本體的底部呈錐體狀,所述進水口與本體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設置于本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過豎向設置的集水管連通至本體的中部,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本體的中部、以及本體的底部的間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徑向上若干個環形集水通孔,所述本體的內壁與集水管之間設置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上設置有若干個集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介質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頂部設置有弧形封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介質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封頭上設置有排氣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介質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層的厚度為400mm 10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流介質過濾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體內部設置有過濾層,所述本體的中部呈直筒狀,所述本體的底部呈錐體狀,所述進水口與本體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設置于本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過豎向設置的集水管連通至本體的中部,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本體的中部、以及本體的底部的間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徑向上若干個環形集水通孔,所述本體的內壁與集水管之間設置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上設置有若干個集水孔,通過正向過濾、反向沖刷兩種工作方式的結構,避免雜質堆積,從而減緩濾料板結、滋生細菌等情況的出現。
文檔編號B01D24/46GK202983316SQ20122072379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歐群飛, 謝曉瓊 申請人:成都飛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