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包括稀釋裝置本體,稀釋裝置本體上端設置有水進入管,水進入管穿過旋轉構件與旋轉軸相連通,旋轉軸自上而下設置有第一攪拌構件和第二攪拌構件,稀釋裝置本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導流板,稀釋裝置本體的上端還設置有農藥進入管,稀釋裝置本體的下端設置有稀釋農藥放出管,稀釋農藥放出管上設置有管道球閥,該農藥稀釋裝置能夠精確的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配比精確,農藥和水混合均勻,極大的發揮了農藥的防治效力,同時,該農藥稀釋裝置可進行大量農藥的稀釋,農藥的稀釋效率提高了55?65%。
【專利說明】
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藥稀釋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屬于園林園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園林綠化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園林植物的種類特出了更高的要求,喬木、灌木、藤本、地被、草坪植物有機結合,生物多樣性,立體綠化,已成為時代的潮流。灌木玉蘭是美國園林工作者篩選出來的一類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其具有節短枝密、花團錦簇、生長健壯、適應性強、病蟲害少、開花次數多、花期長等特點,是當前城市園林及生態風景區綠化的理想樹種,開發前景廣闊。
[0003]玉蘭類植物原本為我國的鄉土樹種,原產于我國中部各省,現廣泛分布于北京以及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引進觀賞價值較高的北美灌木玉蘭,進行馴化栽培試驗,篩選出理想品種,進行繁育開發,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而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將十分明顯。
[0004]玉蘭栽植過程中,為了防治玉蘭病蟲害的發生,需要對栽植的玉蘭噴施農藥,農藥在噴施前需要用水進行稀釋,現有技術中,農藥的稀釋存在以下的缺點:(I)人工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比,容易造成配比不精確,影響了農藥的防治效力;(2)人工進行農藥和水的混合稀釋,農藥和水的混合不均勻,影響了農藥的防治效力;(3)大面積玉蘭進行病蟲害防治時,需要進行大量的農藥稀釋,稀釋效力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該農藥稀釋裝置能夠精確的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配比精確,農藥和水混合均勻,極大的發揮了農藥的防治效力,同時,該農藥稀釋裝置可進行大量農藥的稀釋,農藥的稀釋效率尚O
[0006]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包括稀釋裝置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裝置本體上端設置有水進入管,水進入管的管道上安裝有管道球閥和液體流量計,水進入管穿過旋轉構件與旋轉軸相連通,旋轉軸為中空管道,旋轉軸自上而下設置有第一攪拌構件和第二攪拌構件;
[0007]所述第一攪拌構件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繞旋轉軸均勻分布,第一出水管相對于旋轉軸的中軸線傾斜設置,第一出水管與旋轉軸之間的夾角β為25-30度,第一出水管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口,噴水口為尖刺狀;
[0008]所述第二攪拌構件包括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均垂直于旋轉軸8的中軸線設置,第二出水管的長度為第三出水管長度的1/2,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出水口,出水口為橢圓形。
[0009]一種優化的方案,所述釋裝置本體為圓柱形的中空殼體,稀釋裝置本體具有一個內壁和一個外壁。
[0010]進一步地,所述稀釋裝置本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導流板,導流板的數量為若干個;[0011 ]所述導流板繞稀釋裝置本體的內壁均勻分布,導流板相對于稀釋裝置本體的中軸線傾斜設置;
[0012]所述導流板與稀釋裝置本體的內壁之間的夾角α為30-35度。
[0013]進一步地,所述稀釋裝置本體的上端還設置有農藥進入管,農藥進入管上安裝有管道球閥和液體流量計;
[0014]所述農藥進入管穿過稀釋裝置本體進入稀釋裝置本體內部,農藥進入管的一端安裝有噴頭。
[0015]進一步地,所述稀釋裝置本體的下端設置有稀釋農藥放出管,稀釋農藥放出管上設置有管道球閥。
[0016]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農藥從農藥進入管進入稀釋裝置本體內,水從水進入管進入旋轉裝置內,并通過第一出水管上設置的噴水口、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上設置的出水口進入稀釋裝置本體內,管道球閥和液體流量計可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旋轉軸帶動第一攪拌構件和第二攪拌構件旋轉進行水和農藥的混合,導流板在水和農藥的混合中起到折流的作用,該農藥稀釋裝置能夠精確的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配比精確,農藥和水混合均勻,極大的發揮了農藥的防治效力,同時,該農藥稀釋裝置可進行大量農藥的稀釋,農藥的稀釋效率提高了 55-65%。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8]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農藥稀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攪拌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二攪拌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
[0022]1-稀釋裝置本體,2-導流板,3-農藥進入管,4-管道球閥,5-液體流量計,6_水進入管,7-旋轉構件,8-旋轉軸,9-第一攪拌構件,91-第一出水管,92-噴水口,10-第二攪拌構件,101-第二出水管,102-第三出水管,103-出水口,11-稀釋農藥放出管,12-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包括稀釋裝置本體I,釋裝置本體I為圓柱形的中空殼體,稀釋裝置本體I具有一個內壁和一個外壁,稀釋裝置本體I的內壁上設置有導流板2,導流板2的數量為若干個,導流板2繞稀釋裝置本體I的內壁均勻分布,導流板2相對于稀釋裝置本體I的中軸線傾斜設置,導流板2與稀釋裝置本體I的內壁之間的夾角α為30-35度。
[0025]稀釋裝置本體I上端設置有水進入管6,水進入管6的管道上安裝有管道球閥4和液體流量計5,水進入管6穿過旋轉構件7與旋轉軸8相連通,旋轉軸8為中空管道,旋轉軸8自上而下設置有第一攪拌構件9和第二攪拌構件10。
[0026]第一攪拌構件9包括第一出水管91,第一出水管91繞旋轉軸8均勻分布,第一出水管91相對于旋轉軸8的中軸線傾斜設置,第一出水管91與旋轉軸8之間的夾角β為25-30度,第一出水管91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口 92,噴水口 92為尖刺狀。
[0027]第二攪拌構件10包括第二出水管101和第三出水管102,第二出水管101、第三出水管102均垂直于旋轉軸8的中軸線設置,第二出水管101的長度為第三出水管102長度的1/2,第二出水管101和第三出水管102上設置有若干個出水口 103,出水口 103為橢圓形。
[0028]稀釋裝置本體I的上端還設置有農藥進入管3,農藥進入管3上安裝有管道球閥4和液體流量計5,農藥進入管3穿過稀釋裝置本體I進入稀釋裝置本體I內部,農藥進入管3的一端安裝有噴頭12。
[0029]稀釋裝置本體I的下端設置有稀釋農藥放出管11,稀釋農藥放出管11上設置有管道球閥4。
[0030]農藥從農藥進入管3進入稀釋裝置本體I內,水從水進入管6進入旋轉裝置內,并通過第一出水管91上設置的噴水口 92、第二出水管101和第三出水管102上設置的出水口 103進入稀釋裝置本體I內,管道球閥4和液體流量計5可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旋轉軸8帶動第一攪拌構件9和第二攪拌構件10旋轉進行水和農藥的混合,導流板2在水和農藥的混合中起到折流的作用,該農藥稀釋裝置能夠精確的控制農藥和水的體積,配比精確,農藥和水混合均勻,極大的發揮了農藥的防治效力,同時,該農藥稀釋裝置可進行大量農藥的稀釋,農藥的稀釋效率提高了 55-65%。
[0031]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不應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只要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包括稀釋裝置本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裝置本體(I)上端設置有水進入管(6),水進入管(6)的管道上安裝有管道球閥(4)和液體流量計(5 ),水進入管(6 )穿過旋轉構件(7 )與旋轉軸(8 )相連通,旋轉軸(8 )為中空管道,旋轉軸(8 )自上而下設置有第一攪拌構件(9)和第二攪拌構件(10); 所述第一攪拌構件(9)包括第一出水管(91),第一出水管(91)繞旋轉軸(8 )均勻分布,第一出水管(91)相對于旋轉軸(8)的中軸線傾斜設置,第一出水管(91)與旋轉軸(8)之間的夾角β為25-30度,第一出水管(91)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口(92),噴水口(92)為尖刺狀; 所述第二攪拌構件(10)包括第二出水管(101)和第三出水管(102),第二出水管(101)、第三出水管(102)均垂直于旋轉軸8的中軸線設置,第二出水管(101)的長度為第三出水管(102)長度的1/2,第二出水管(101)和第三出水管(102)上設置有若干個出水口(103),出水口(103)為橢圓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釋裝置本體(I)為圓柱形的中空殼體,稀釋裝置本體(I)具有一個內壁和一個外壁。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裝置本體(I)的內壁上設置有導流板(2),導流板(2)的數量為若干個; 所述導流板(2)繞稀釋裝置本體(I)的內壁均勻分布,導流板(2)相對于稀釋裝置本體(I)的中軸線傾斜設置; 所述導流板(2)與稀釋裝置本體(I)的內壁之間的夾角α為30-35度。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裝置本體(I)的上端還設置有農藥進入管(3),農藥進入管(3)上安裝有管道球閥(4)和液體流量計(5); 所述農藥進入管(3)穿過稀釋裝置本體(I)進入稀釋裝置本體(I)內部,農藥進入管(3)的一端安裝有噴頭(12)。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蘭栽植中農藥稀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裝置本體(I)的下端設置有稀釋農藥放出管(11),稀釋農藥放出管(11)上設置有管道球閥(4)。
【文檔編號】B01F15/04GK205659615SQ201620540233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6日
【發明人】丁世民, 吳祥春, 王移山, 李壽冰, 楊興芳, 趙從凱, 陳永杰, 郝炎輝
【申請人】濰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