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物品管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101025閱讀:2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物品管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理物品的系統,特別涉及使用無線標簽的文檔管 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標 簽的關注日趨高漲。RFID標簽是無線IC標簽的一種,由LSI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天線及對它們進行模塑(mold) 的外部樹脂等構成。RFID標簽的大小(外徑)各種各樣,有從0.3mm (芝 麻粒大小)到直徑20 30mm的硬幣大小、及IC卡大小等。并且,具有 安裝電池型和不安裝電池型,前者被稱為有源型標簽,后者被稱為無源 型標簽。在RFID標簽中內置的LSI芯片具有天線、收發部、控制部和存儲 器。在存儲器中存儲有固有的識別代碼(唯一 ID),該唯一 ID由RFID 標簽用讀寫器(以下簡稱為讀寫器)讀出。該讀寫器對RFID標簽的唯一 ID的讀出,經過RFID標簽用天線(以下簡稱為天線)通過無線通信(無 線信息交換)進行。該無線信息交換有電波方式和電磁感應方式。RFID標簽是以往的條形碼的替代品,被期待應用于生產、物流、零 售業等領域。RFID標簽基本上是粘貼在物品上使用,關于其應用領域有 物品的庫存管理和跟蹤服務等。下面,說明使用了RFID標簽的系統的結構示例。 圖1是表示采用電波方式的RFID標簽管理系統的基本結構的圖。 該圖所示的系統由一個RFID標簽1001、天線1003、讀寫器1005 和管理PC (管理用個人計算機)1007構成,并且是通過讀寫器1005確 認一個RFID標簽1001的存在的系統。 RFID標簽1001將固有的唯一 ID (以下簡稱為UID) 1001a存儲在 存儲器中。該UID1001a是制造商集聚RPID標簽1001時分配的唯一的 ID代碼。在該系統中,說明通過管理PC1007確認RFID標簽1001a的存在的 方式。管理PC1007首先向讀寫器1005發送UID獲取命令。讀寫器1005 接收該命令后,通過天線1003向RFID標簽1001以電波方式發送副載波 和UID獲取命令。在此,所說副載波指向RFID標簽1001提供電力的副傳送波。 RFID標簽1001借助從天線1003接收的副載波感應電力,使用該電 力進行起動。并且,朝向天線1003發送自己的UID1001a。讀寫器1005 通過天線1003接收RPID標簽的UID1001a后,將其發送(返回)給管 理PC1005。這樣,管理PC1007向讀寫器1005發送UID獲取命令,從而獲取 RFID標簽1001的UIDlOOla。管理PC1007以一定間隔發送上述UID獲取命令,從而可以實時地 掌握RFID標簽1001是否在讀寫器1005的電波到達范圍內。可是,如上 所述,管理PC1007依次向系統內的讀寫器發送UID獲取命令,并獲取 系統內的所有RFID標簽的唯一ID的方式, 一般被稱為"輪詢(polling) 方式"。在以后的說明中,把管理PC依次向系統內的讀寫器發送UID獲 取命令的動作表述為"輪詢"。圖2是表示讀寫器確認多個RFID標簽的存在的系統的結構示例的圖。該圖所示的系統也是采用電波方式的RFID標簽管理系統,由多個 (在該系統中為3個)RPID標簽2001 (2001 — 1、 2001—2、 2001 — 3)、 天線20(B、讀寫器2005和管理PC2007構成。各個RFID標簽2001—i (i=l 3)分別在存儲器內保存固有的 UID2001aj (j = l 3)。這樣,多個RFID標簽2001存在于系統內,在多個RFID標簽2001
針對從天線2003發送的UID獲取命令同時返回響應時,造成電波信號混 合存在,讀寫器2005不能獲取各個RFID標簽2001的UID2001a。在這種系統中,具有讀寫器2005獲取各個RFID標簽2001的 UID2001a的各種方式。這些方式被稱為防碰撞(anti-collision)方式。以下,說明代表性的防碰撞方式的概況。(1) 針對UID獲取命令,RFID標簽2001生成隨機數,僅在隨機 數為某個值時,RFID標簽2001返回UID響應。(2) 讀寫器2005在向RFID標簽發送UID獲取命令時,指定返回 響應的RFID標簽2001的組(UID2001a的值為預定值的RFID標簽2001 的組)。例如,指定只有UID2001a的最下位位數的值為"1"的RFID標 簽2001返回響應。并且,管理PC2007每次改變該組指定的方法并重復 發送UID獲取命令,從而獲取各個RFID標簽2001的UID2001a的值。可是,關于上述方式的RFID標簽管理系統的應用事例,已經知道 重要文檔的管理方式。關于以往使用RFID標簽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有以下系統對各個 文檔賦予RFID標簽,定期向各個文檔的RFID標簽發出UID獲取命令的 電波,以針對該命令的來自RFID標簽的響應為基礎,管理文檔是否被盜 用。圖3是表示上述以往的使用RFID標簽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結構 的圖。該圖所示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3000由管理PC3001、讀寫器3003A (讀寫器A)、讀寫器3003B (讀寫器B)、 RFID標簽讀寫器用天線切換 機3004A (天線切換機A)、 RFID標簽讀寫器用天線切換機3004B (天線 切換機B)、和保管重要文檔的兩個管理架3100A、 3100B等構成,可以 自動檢測文件被盜用的情況。管理PC3001除普通個人計算機具備的構成要素外,還具有讀寫器輪 詢表/索引3001A和讀寫器輪詢表3001B。管理PC3001通過無線或有線的通信線路3200與讀寫器3003A和讀 寫器3003B連接。
讀寫器輪詢表/索引3001A是指示讀寫器輪詢表3001B的各行的索引。讀寫器輪詢表3001B是管理與管理架3100A和3100B的各個文件架 3110對應的讀寫器3004和天線3100的組合的表。管理架3100A具有3個文件架3110。各個文件架311031110-i(i二1 3)具有一個或多個文件3111和一個天線3113—j (j = l 3)。管理架3100B的結構也與管理架3100A相同。在管理架3100 (3100A、 3100B)中保管的文件3111粘貼有存儲其 UID的RFID標簽(未圖示)。在管理架3100A的各個文件架3110中保管的文件3111的RPID標 簽,被設于天線切換機3004A和各個文件架3110的天線3113讀取。并 且,在管理架3100B的各個文件架3110中保管的文件3111的RFID標簽, 被設于天線切換機3004B和各個文件架3110的天線3113讀取。另外,在文件架3110內的天線3113的左右示出的環狀虛線表示天 線3113向文件3111發送的電波。圖4是表示上述管理PC3001具有的讀寫器輪詢表3001A的數據結 構的圖。讀寫器輪詢表3001B利用把前頭行作為第1行的被賦予了連續序號 的多個行構成。在讀寫器輪詢表3001B的各行中登記有讀寫器3004與天 線3113的組合數據。例如,在表3001A的第1行登記有讀寫器A (讀寫 器3003A)與天線1A (天線3113 — 1)的組合數據。并且,在第4行登 記有讀寫器B (讀寫器3003B)與天線1B (未圖示)的組合數據。另外, 讀寫器輪詢表3001構成為可以將讀寫器3003與天線3113的組合數據登 記到N個管理架3100—1 3100—N中。即,管理PC3001可以管理在N 個管理架3110中保管的文件3H1。管理PC3001對讀寫器3003進行輪詢。讀寫器3003接收來自管理 PC3001的輪詢指示后,通過天線切換機3004依次切換天線3113,發送 UID讀取用的電波并進行輪詢。并且,讀寫器3003將從天線3113接收 的輪詢結果通知管理PC3001 。
管理PC3001通過參照讀寫器輪詢表3001B,切換要指示輪詢的讀寫 器3003和天線3113。
管理PC3001從讀寫器3003接收輪詢的響應后,對下一讀寫器3003 指示輪詢。管理PC3001依次進行該處理。可是,使不從多個天線3113 同時發出電波的控制是為了避免從各個天線3113發送的電波發生干擾。
在將文件3113借給使用者時,通過管理PC3001輸入使用者本人ID 和密碼(或者讀取IC卡等),還輸入借出文件3113的名稱。這樣,被使 用者借出的文件3113被記錄并管理在管理PC3001中。
管理PC3001在輪詢結果為沒有本來應該在管理架3100中的文件 3113 (沒有處于出租中的文件3113)時,進行報警通知。參照圖5的流程圖具體說明管理PC3001的輪詢動作。
首先,管理PC3001對讀寫器輪詢表的前頭行設定讀寫器輪詢表/索 引3001A (步驟SIOOI)。
然后,管理PC3000讀入對讀寫器輪詢表/索引3001A指示的讀寫器 輪詢表3001B的行設定的組合數據,對利用該組合數據指定的讀寫器 3003和天線3113進行輪詢。此時,該讀寫器3003通過天線切換機3004 對上述指定的天線3113進行輪詢(步驟SIOOI)。
然后,管理PC3001判斷是否要繼續進行輪詢(步驟S1003),在判 斷為要繼續進行時轉入步驟S1004,在判斷為不繼續進行時結束本流程圖 的處理。在步驟S1004,管理PC3001判斷讀寫器輪詢表/索引3001A是否指 示了讀寫器輪詢表3001B的最后行。并且,如果指示了最后行,則返回 步驟SIOOI,如果沒有指示最后行,則轉入步驟S1005。
在步驟S1005,管理PC3001更新讀寫器輪詢表/索引3001A的值。 即,將讀寫器輪詢表/索引3001A的值加1。在步驟S1005的處理結束后,返回步驟S1002。
這樣,管理PC3001重復步驟S1002 S1005的處理,通過輪詢讀出 在對保管于管理架3100的各個文件架3110中的文件3111附加的RFID 標簽中存儲的UID。該情況時,當文件3111不在文件架3110中時,讀寫器3003不能讀出該文件3111的UID,所以向管理PC3001返回表示不 能讀出該文件3111的UID的響應。管理PC3001接收該響應結果后,參照自己管理的文件3111的庫存 數據(表示文件3111是否處于出租中的數據),判斷本來應該在管理架 3100中的文件3113是否丟失。但是,上述以往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延長針對一個讀寫器的輪詢間 隔。其結果,讀出所有文件(重要文檔)的UID的時間延長,在重要文 檔由于盜竊等丟失的情況下,該檢測較慢,需要在重要文檔丟失后經過 相當長的時間后才能通知報警,所以實用上存在問題。關于管理重要文檔等物品的系統,已經知道一種書籍管理系統(參 照曰本特許廳的日本特開2001_101285號公報),即,讀寫器一面控制 天線切換機一面依次讀取由粘貼在書籍上的非接觸式存儲介質保存的書耒奮^曰息。并且,知道一種辦公室內公司內部圖書管理系統(參照日本特許廳 的日本特開2001—22834號公報),即,在書籍上粘貼RFID標簽,對陣 列有該書籍的書架設置多個天線,并且設置檢測書架附近有無使用者的 傳感器,只在使用者在書架附近時,利用由讀寫器控制部和上述天線構 成的讀取控制部讀取陳列在該書架上的書籍的ID序號。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1 —101285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22834號公報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品管理系統,可以縮短讀寫器的輪 詢間隔,迅速檢測粘貼有無線標簽的物品(重要文檔等)。本發明以具有以下部分的物品管理系統為前提,即,具有粘貼在物 品上的無線標簽、通過天線經利用無線信息交換讀取該無線標簽的唯一 ID的讀寫器、和指示該讀寫器獲取上述無線標簽的唯一 ID的管理單元。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確定單元,其確定發 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以及控制單元,其向通過該確定單元確定的
讀寫器發送UID獲取命令。根據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選擇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所以能夠縮短讀寫器的輪詢間隔。在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中,所述確定單元可以構成為(第一方式),例如具有組合表,其存儲有可以同時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的組合數據;以及第1選擇單元,其參照該組合表內的組合數據,將對該組 合數據設定的一個或多個讀寫器確定為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根據上述第一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統,可以向多個讀寫器并行發送 UID獲取命令,所以能夠縮短各個讀寫器的輪詢間隔。并且,在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中,可以構成為(第二方式),例如所述物品存儲在帶門的貨架上,所述確定單元具有檢測所述貨架的門的開閉狀態的檢測單元;以及第2選擇單元,其根據該檢測單元的檢測 結果,將獲取所述門被打開的貨架上所保管的物品的、無線標簽的唯一 ID的讀寫器確定為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在上述第二方式中,所述第2選擇單元可以構成為例如具有檢測 設于所述貨架上的門的開閉狀態的傳感器;以及監視單元,其根據該傳 感器的檢測結果,監視所述貨架的門的開閉狀態。所述監視單元可以構 成為例如具有檢測設于所述貨架上的門的開閉狀態的傳感器;以及檢 測單元,其根據該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檢測所述貨架的門被打開的情況。 該情況時,所述傳感器例如設置在所述貨架上。此時,所述監視單元可 以構成為設置在所述管理單元內,所述傳感器與所述監視單元通過通信 線路相連接。根據上述第二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統,可以只在需要時向讀寫器發送 UID獲取命令,所以針對讀寫器的不必要的UID獲取命令的發送被抑制。 并且,可以實時地獲取在門被打開的貨架上保管的物品的唯一 ID。在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中,可以構成為(第三方式),例如所述物 品存儲在帶門的貨架上,所述確定單元具有檢測所述貨架的門的開閉 角度的檢測單元;以及第3選擇單元,其根據該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 將獲取具有被打開到指定角度以上的門的貨架上所保管的物品的、無線 標簽的唯一 ID的讀寫器確定為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在上述第三方式中,例如所述第3選擇單元可以構成為具有存儲所述指示角度的角度設定表,還具有判斷單元,該判斷單元對在該角度設 定表中存儲的指定角度與從所述檢測單元輸入的所述門的開閉角度進行 比較,判斷為所述門打開到所述指定角度以上。并且,在上述第三方式中,例如所述檢測單元可以構成為設置在所 述貨架和門之間。在這種結構中,例如所述檢測單元可以構成為設置在 所述管理單元內,所述檢測單元與所述指示單元通過通信線路相連接。根據上述第三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統,只向獲取門被打開到指定角度以上的貨架上所保管的物品的、唯一ID的讀寫器發送UID獲取命令,所 以能夠抑制針對讀寫器的不必要的UID獲取命令的發送。并且,可以實時 地掌握從貨架上盜用的物品,所以能夠提高物品管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圖1是說明讀寫器讀取一個RFID標簽的唯一 ID的方式的圖。 圖2是說明讀寫器讀取多個RFID標簽的唯一 ID的方式的圖。 圖3是以往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 圖4是表示圖3中的讀寫器輪詢表的結構的圖。 圖5是說明圖3所示以往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管理PC的輪詢處理 的流程圖。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 圖7是圖6中的輪詢組合表的結構圖。 圖8是表示圖6中的天線(讀寫器/天線)的結構示例的圖。 圖9 (a)是對文件粘貼RFID標簽的示例圖,(b)表示RFID標簽 的結構示例。圖10是說明實施例1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管理PC的輪詢處理的 流程圖。圖1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之一)的總體結構圖。
圖12是說明實施例2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之一)的管理PC的輪 詢處理的流程圖。圖1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之二)的總體結構圖。圖14是說明實施例2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之二)的管理PC的輪 詢處理的流程圖。圖15是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圖16是說明實施例3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管理PC的輪詢處理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以下敘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中,讀寫器通 過設置在文件架上的天線(讀寫器/天線)或天線切換機和天線,進行與 粘貼在文件(重要文檔)上的RFID標簽之間的信息交換控制、以及作為 上位設備的管理PC與RFID標簽之間的通信協議轉換等。上述天線以電 波方式或電磁感應方式等與RPID標簽進行信息交換。上述天線的種類有 偶極天線和平面天線、微型帶式天線(電波方式時)或環狀線圈式天線 (電磁感應方式時)等。RFID標簽是無源型或有源型,具有天線和內置 解調器、調制器、控制部、放大器及存儲器等的LSI芯片。并且,在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把管理PC向讀寫器發送UID獲取 命令的動作表述為"輪詢"。[實施例1]實施例1預先將即使同時輪詢也不會產生電波干擾等問題的讀寫器 的組合登記在表中,參照該表,對可以同時輪詢的多個讀寫器同時進行 并行輪詢,從而縮短系統內的各個讀寫器的輪詢周期。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的圖。 該圖所示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10由管理PC11、3個讀寫器13(13A、 13B、 13C)、 3個天線切換機15 (15A、 15B、 15C)、和6個天線(讀寫
器/天線)17 (n—i n—6)等構成。另外,在圖6中省略了管理架,天線17與圖3的天線相同設置在管 理架(未圖示)的文件架(未圖示)上。在本系統中,管理架利用3層 文件架構成,在第1層的文件架的大致中央設有天線17—1、 17—2,在 第2層的文件架的大致中央設有天線17—3、 17—4,在第3層的文件架 的大致中央設有天線17 — 5、 17_6。天線切換機15A切換控制天線17 — 1和天線17—2。天線切換機15B 切換控制天線17—3和天線17—4。天線切換機15C切換控制天線17_5 和天線17 — 6。讀寫器13A控制天線切換機15A,讀取在保管于第1層文件架的文 件上粘貼的RFID標簽的UID。讀寫器13B控制天線切換機15B,讀取在 保管于第2層文件架的文件上粘貼的RFID標簽的UID。讀寫器13C控 制天線切換機15C,讀取在保管于第3層文件架的文件上粘貼的RFID標 簽的UID。管理PC11控制3個讀寫器13輪詢,通過各個讀寫器13讀出在保管 于管理架的各個文件架的文件上粘貼的RFID標簽的UID。根據讀寫器,例如在位于相互充分遠離的場所時,即使使這些讀寫 器同時輪詢也沒有問題(不會產生電波干擾)。在該實施例中,利用這種讀寫器的特性,在管理PCll內設置輪詢組 合表lla,管理PC11利用輪詢組合表lla管理可以同時進行輪詢的讀寫 器13的組合。在該實施例中,該輪詢組合表13a存儲在管理PC11內的 存儲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將輪詢組合表13a存儲在連接管理PC11的外 部存儲裝置中。圖7是上述輪詢組合表13a的內部結構的圖。輪詢組合表13a在各行中存儲由"讀寫器名稱"、"可以同時進行輪 詢的讀寫器名稱"和"已輪詢標志"這三個項目構成的記錄。"讀寫器名稱"是設定本系統內的讀寫器13的名稱的項目。讀寫器 13A、 13B、 13C的名稱分別為"A"、 "B"、 "C"。"可以同時進行輪詢的 讀寫器名稱"是設定能夠與"讀寫器名稱"項目中設定的讀寫器13同時
進行輪詢的讀寫器13的名稱的項目。"已輪詢標志"是在"讀寫器名稱" 項目中設定的讀寫器13的輪詢結束時設定"1"的標志。該標志的清零 值為"0"。在圖7所示的輪詢組合表13a的第1行存儲著與"讀寫器名稱"為 "A"的讀寫器13A相關的記錄,在"可以同時進行輪詢的讀寫器名稱" 項目中登記著"C"(讀寫器13C的名稱)。并且,在第3行存儲著與"讀 寫器名稱"為"C"的讀寫器13C相關的記錄,在"可以同時進行輪詢的 讀寫器名稱"項目中登記著"A"(讀寫器13A的名稱)。并且,在輪詢 組合表13a的第1 3行的所有記錄中,其"已輪詢標志"被設定為"0"。圖8是表示圖7中的天線(讀寫器/天線)17的結構示例的圖。該圖所示的天線17由天線部173和收納其的書籍形狀或書擋形狀的 天線殼171構成。天線部173是環狀線圈天線,由讀寫器13控制,以電 磁感應方式與RFID標簽進行信息交換。另外,在該示例中,天線部173 是環狀線圈天線,但也可以是偶極天線等以電波方式使用的天線。圖9是表示RFID標簽30的結構示例的圖。該圖(a)是表示RFID標簽30在文件20上的粘貼位置的立體圖。 在該圖(a)的示例中,RFID標簽30粘貼在文件20表面的左上方。在 本發明中,RFID標簽30在文件20上的粘貼位置不限于該圖(a)所示 的位置,只要是能夠與天線17進行信息交換的位置,則可以是任何位置。該圖(b)是表示RFID標簽30的結構示例的圖。在該圖(b)的示例中,RFID標簽30由RFIC芯片31和RFID標簽 天線33構成。RFIC芯片31是集成了控制部(未圖示)、發送器(未圖 示)、接收器(未圖示)和存儲器等的LSI芯片。該存儲器例如是非易失 性存儲器,存儲唯一ID。RFID標簽天線33是環狀線圈天線,以電磁感應方式與圖8所示的 讀寫器/天線17進行信息交換。在本示例中,RFID標簽天線33是環狀線 圈天線,但是RFID標簽天線33的種類根據RFID標簽30與讀寫器13 之間的信息交換方式確定,如果該信息交換方式是電波方式,則RFID標 簽天線33是偶極天線、平面夭線等適合于電波方式的天線。該情況時,
讀寫器13的天線部173也是與RFID標簽天線33相同形式的天線。圖lO是說明本實施例的管理PCll的輪詢處理的流程圖。通過管理 PC內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執行存儲在管理PCll的存儲器 等中的程序,進行該輪詢處理。管理PCll首先對前頭行設定輪詢組合表13a的索引(未圖示)。并 且,將輪詢組合表13a的所有行中的"已輪詢設定標志"清零(設定為 "0")(步驟Sll)。然后,管理PCll參照所述索引指示的輪詢組合表13a的行中的記錄, 獲取在"讀寫器名稱"項目設定的讀寫器名稱、和在"可以同時進行輪 詢的讀寫器名稱"項目設定的讀寫器名稱(步驟S12)。然后,管理PC11對具有在步驟S12獲取的讀寫器名稱的讀寫器13 進行輪詢,將輪詢組合表13a中的進行了該輪詢的讀寫器13的"已輪詢 標志"設定為"1"(步驟S13)。并且,管理PCll判斷是否要繼續進行輪詢處理(步驟S14),在繼 續輪詢處理時轉入步驟S15,在停止輪詢處理時結束本流程圖的處理。在步驟S15,判斷輪詢組合表13a的最后行的記錄的讀出是否結束, 如果輪詢組合表13a中的所有行的記錄的讀出沒有結束,則轉入步驟S16, 如果所有記錄的讀出已結束,則返回步驟Sll。在步驟S16,管理PC11對下一行設定輪詢組合表13a的索引。并且, 參照該索引指示的輪詢組合表13a的行中的"已輪詢標志",判斷其是否設定為"i"(是否己經輪詢)(步驟sn)。并且,如果所述"已輪詢標志"設定為"i"(步驟sn為是),則管理PCll返回步驟S15,如果為"0"(步驟S17為否),則返回步驟S12。 按照以上所述重復步驟S12 S17的處理,由此輪詢系統10內的所 有讀寫器13。并且,在該所有讀寫器13的輪詢結束后,再次開始下一個 輪詢。這樣,在本實施例中,在步驟sn,參照各個讀寫器13的"已輪詢標志",如果其值為"1",即該讀寫器13的輪詢已結束,則馬上轉入下 一個讀寫器13的輪詢處理。 對于圖7所示的輪詢組合表13a,在輪詢讀寫器名稱為"A"的讀寫 器13A時,同時輪詢讀寫器名稱為"C"的讀寫器13C,將這些讀寫器 13的"已輪詢標志"設定為"1"(步驟S13)。其結果,管理PC11讀出與輪詢組合表13a的第3行的讀寫器13C 相關的記錄時,其"己輪詢標志"被設定為"1"。因此,管理PCll不進 行讀寫器13C的輪詢,馬上返回步驟S12,轉入下一個輪詢處理。因此,在管理PCll的一次輪詢周期中(對系統10內的所有讀寫器 13依次進行一次輪詢的處理),進行輪詢的次數為兩次。因此,各個讀寫 器13的輪詢間隔被縮短。[實施例2]實施例2在帶有門的文件架上設置具有電子鎖定功能的該門用的鑰 匙,通過檢測該鑰匙的開閉狀態(電子鎖定狀態),檢測該文件架的門(文 件架)的開閉狀態。并且,只在文件門被打開時對讀寫器進行輪詢,抑 制針對讀寫器的不必要的輪詢。[管理架的文件架為一個時]圖11是管理架的文件架為一個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 該圖所示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40由管理PC41、讀寫器43和管理架 (以下表述為文件架)45構成。管理PC41除CPU (未圖示)和存儲器(未圖示)夕卜,還具有讀寫 器控制部41a和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鑰匙鎖定狀態監視部)41b。讀寫器控制部41a接受來自CPU的指示,進行讀寫器43的輪詢控制。 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3b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線路連接設于文件架 45的鑰匙49。并且,從鑰匙49讀出其檢測狀態信號(文件架45的開閉 狀態的檢測信號)。然后,以該檢測狀態信號為基礎,向CPU輸出表示 文件架45的門46是否打開的信號(門開閉信號)。CPU以該門開閉信號 為基礎,判斷文件架45的門46是否打開,如果門46已打開,則對讀寫 器控制部41a進行輪詢。讀寫器43接受來自讀寫器控制部41a的輪詢指示,向設于文件架45 的天線47發送UID獲取命令。
文件架45具有門46、天線47、鑰匙49和文件(未圖示)等。門46是用于開閉文件架45的門,被設置成為在關閉時接觸鑰匙49。另外,圖11中在鑰匙49和門46之間描畫的箭頭表示打開門46的方向。 天線47例如是偶極天線。天線47接受來自讀寫器控制部41a的控制,向粘貼在文件架內的文件上的RFID標簽(未圖示)發送副載波和UID獲取命令。并且,將從該RFID標簽獲取的UID發送給讀寫器控制部41a。鑰匙49具有電子鎖定文件架45的門46的功能,檢測門46的開閉 狀態。并且,將門46的開閉狀態通知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1b。該通知 例如根據從鑰匙49向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1b嵌入或者從鑰匙鎖定狀態 檢測部41b向鑰匙49的讀出請求進行。圖12是說明該實施例的管理PC41的輪詢處理的流程圖。該處理通 過管理PC內的CPU執行存儲在管理PC41的存儲器等中的程序來進行。首先,管理PC41判斷是否要繼續進行輪詢處理(步驟S21),在要繼 續輪詢處理時轉入步驟S22,在不繼續輪詢處理時結束本流程圖的處理。在步驟S22,管理PC41以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1b的檢測結果為基 礎,判斷文件架45的鑰匙49是否已打開,如果鑰匙49已打開,則轉入 步驟S23,如果鑰匙49沒有打開,則返回步驟S21。在歩驟S23,管理PC41為了讀出在保管于文件架45的文件上粘貼 的RFID標簽的UID,通過讀寫器控制部41a對讀寫器43進行輪詢(步 驟S23)。并且,返回步驟S21。這樣,管理PC45只在文件架45的門46打開時對讀寫器43進行輪 詢。為此,只在文件架45的門46打開時對讀寫器43進行輪詢。因此, 能夠抑制針對讀寫器43的無用的輪詢。[管理架的文件架為兩個時]圖13是管理架的文件架為兩個時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 該圖所示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100具有管理PC10K讀寫器103、天 線切換機105和管理架110。管理PC101的結構與前述重要文檔管理系統40的管理PC41大致相
同,具有讀寫器控制部101a和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101b。讀寫器控制部101a具有與管理PC41的讀寫器控制部41a相同的功 能,對讀寫器103進行輪詢。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3b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線路與分別設于管理 架110的第一文件架111 (111 — 1)和第二文件架lll (U1—2)的第一 鑰匙115 (115_1)和第二鑰匙115 (115—2)連接。并且,分別從第一 和第二鑰匙115 (115 — 1、 115—2)讀出第一檢測狀態信號(表示第一文 件架lll一l的門112 (112 — 1)的開閉狀態的第一檢測信號)、和第二檢 測狀態信號(表示第一文件架111一2的門112 U12—2)的開閉狀態的 第二檢測信號)。以這些檢測狀態信號為基礎,向CPU輸出表示第一文 件架lll一l的門112—1是否已打開的第一門開閉信號、和表示第二文件 架111一2的門112—2是否已打開的第二門開閉信號。CPU以這些門開 閉信號為基礎,判斷第一和第二文件架lll一l、 111一2的門112—1、 112 一2是否已打開,如果第一門lll一l或第二門112—2已打開,則對讀寫 器控制部41a進行輪詢,以讀取在保管于門112打開的文件架111的文件 上粘貼的RPID標簽(未圖示)的UID。讀寫器103從讀寫器控制部41a接收到輪詢指示時,通過天線切換 機105向設于門112打幵的文件架112的天線113發送UID獲取命令。天線切換機105接受來自讀寫器103的指示,向所指示的天線113 發送副載波和UID獲取命令。管理架110具有兩個文件架111 (第一文件架lll一l和第二文件架m—2)。第一和第二文件架iii (iii一i、 lu—2)結構相同,具有天線in(113 — 1、 113—2) 45和門112 (112—1、 112—2)及鑰匙115 (115 —1、 115—2)。在第一和第二文件架lll一l、 111—2內保管著文件(重要文檔), 在這些文件上粘貼有RFID標簽。并且,天線113 (113 —1、 113—2)例 如設置在文件架lll (111 — 1、 111一2)的大致中央。第一和第二門112 (112—1、 112—2)分別是開閉第一和第二文件架111 (lll一l、 111—2)的門,被設置成為在關閉時接觸第一和第二鑰匙115 (115 — 1、 115—2)。另外,圖13中在第一鑰匙115 —1和第一門112 一l之間及第二鑰匙115 — 1和第二門112—1之間描畫的箭頭,表示打開 第一和第二門112—1、 112—2的方向。第一和第二天線113 — 1、 113—2例如是偶極天線。第一和第二天線 113 — 1、 113—2通過讀寫器103和天線切換機105接受來自讀寫器控制 部41a的控制,向粘貼在第一和第二文件架lll一l、 111一2的文件上的 RFID標簽(未圖示)發送副載波和UID獲取命令。并且,通過天線切換 機105和讀寫器103,將從該RFID標簽獲取的UID反送給讀寫器控制部 101a。第一和第二鑰匙115 — 1、 115—2分別具有電子鎖定第一和第二文件 架lll一l、 111—2的門112—、 112—2的功能。并且,第一鑰匙115 — 1 檢測設于第一文件架lll一l的門112—1的開閉狀態,第二鑰匙U5 — 2 檢測設于第二文件架111的門112—1的開閉狀態。第一和第二鑰匙115 一l、 115—2分別將第一和第二門112—1、 112—2的開閉狀態通知給鑰 匙鎖定狀態檢測部101b。該通知例如根據從鑰匙112向鑰匙鎖定狀態檢 測部101b的嵌入或者從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1b向鑰匙112的讀出請求 進行。圖14是說明本實施例的的管理PC101的輪詢處理的流程圖。該流程 圖的處理通過由管理PC101的CPU執行存儲在存儲器中的程序來進行。首先,管理PC101判斷是否要繼續進行輪詢處理(步驟S31)。并且, 在要繼續輪詢處理時轉入步驟S32,在停止輪詢處理時結束本流程圖的處理。在步驟S32,管理PC101判斷第一鑰匙115 — 1 (鑰匙l)是否已打 開。該判斷根據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1b的檢測結果進行。管理PC101 在判斷為第一鑰匙H5—1已打幵、即第一文件架lll一l的門112—1已 打開時(步驟S32為是),轉入步驟S33,在判斷第一鑰匙115—2關閉、 即第一文件架111 — 1的門H2—1關閉時,返回步驟S31。在步驟S33,管理PC101對于讀寫器1(B,通過第一天線113 — 1進行 用于讀取在保管于第一文件架lll一l的文件上粘貼的RFID標簽的輪詢。然后,管理PC101判斷第二鑰匙115—2 (鑰匙2)是否已打開(步 驟S34)。該判斷根據鑰匙鎖定狀態檢測部41b的檢測結果進行。管理 PC101在判斷為第二鑰匙115—2已打開、即第二文件架111—2的門112 一2已打開時(步驟S34為是),轉入步驟S35,在判斷為第二鑰匙115 一2已關閉、即第二文件架111—2的門112—2已關閉時,返回步驟S31。在步驟S35,管理PC101對于讀寫器103,通過第二天線113—2進 行用于讀取在保管于第二文件架1U—2的文件上粘貼的RFID標簽的輪 詢。并且,管理PCIOI在步驟S35的處理結束后,返回步驟S31。這樣,管理PCIOI只在第一文件架lll一l的門112—1或第二文件 架Hl—2的門112 — 2打開時,通過讀寫器控制部41a對讀寫器103進行 輪詢。因此,能夠抑制針對讀寫器103的無用的輪詢。上述實施例是管理架具有一個或兩個文件架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 但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也可以適用于管理架具有3個以上文件架 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實施例3〗實施例3在文件架的門(文件門)的開閉部設置檢測該門的打開角 度的傳感器,以該傳感器的檢測角度為基礎,只在文件門打開預先指定 的角度以上時,對讀寫器進行輪詢。該角度例如設定為使用者能夠從文 件架取出文件的角度。圖15是實施例3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該圖所示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200具有管理PC201、讀寫器203和 管理架210。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管理架210利用一個文件架構成,在 以后的說明中把管理架210表述為文件架210。管理PC201除CPU和存儲器以外,還具有讀寫器控制部20la和門 開閉角度檢測部201b。讀寫器控制部201a接受來自CPU的指示,進行讀寫器203的輪詢 控制。讀寫器控制部201a具有與管理PC41的讀寫器控制部4la相同的功 能,對讀寫器103進行輪詢。門幵閉角度檢測部201b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線路與設于文件架210上部的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連接,從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接收 表示文件架210的門212的開閉角度的信號(開閉角度信號)。鑰匙鎖定 狀態檢測部41b具有門開閉角度設定表230。開閉角度設定表230存儲預 先指定的角度。門開閉角度檢測部201b比較從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接收的門 212的開閉角度、和對開閉角度設定表230設定的角度,檢測門212的開 閉角度是否為上述指定角度以上。CPU從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輸入 上述檢測結果,以該檢測結果為基礎控制針對讀寫器203的輪詢。讀寫器203從管理PC201的讀寫器控制部201a接收UID獲取命令 后,讀取在保管于文件架210的文件(未圖示)上粘貼的RFID標簽(未 圖示)的UID。文件架210具有門212、天線213和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門212是在圖15中的箭頭方向打開的門,通常關閉。天線213設置在文件架210的大致中央,從讀寫器203接收副載波和UID獲取命令后,讀取在保管于文件架210的文件上粘貼的RFID標簽的UID,將其反送給讀寫器203。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設置在文件架210的上方,檢測門212的開閉角度。并且,將該檢測的開閉角度輸出給管理PC201的門開閉角度檢測部201b。圖16是說明本實施例的管理PC201的輪詢處理的流程圖。首先,管理PC201判斷是否要繼續進行輪詢處理(步驟S41)。并且,在要繼續輪詢處理時轉入步驟S42,在停止輪詢處理時結束本流程圖的處理。在步驟S42,管理PC201以門開閉角度檢測部201b的檢測結果為基 礎,判斷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是否檢測到對門開閉角度設定表230 設定的角度以上的角度。管理PC201在開閉角度檢測傳感器216檢測到對門開閉角度設定表 230設定的指定角度以上時(步驟S42為是),轉入步驟S43,在開閉角 度檢測傳感器216未檢測到該情況時,返回步驟S41 。在步驟S43,管理PC201通過讀寫器控制部41a向讀寫器203輸出 UID獲取命令并進行輪詢。并且,在步驟S43的處理結束后,返回步驟 S41。這樣,管理PC201只在文件架210的門212打開指定角度以上時, 向讀寫器203發送UID獲取命令。因此,針對讀寫器203的輪詢只在必 要時進行。在實施例3中,以具備具有一個文件架的管理架的重要文檔管理系 統為對象,但本發明不限于該實施例,也可以適用于具備具有多個文件 架的管理架的重要文檔管理系統。即,在管理架具有多個文件架時,對 各個文件架設置用于檢測各個文件架的門的開閉角度的傳感器即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1 3,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的 范圍內實現各種變形示例。例如,在上述實施例1 3中,把管理對象設 為文件(文檔),但不限于文件,也可以適用于管理書籍和商品等能夠粘 貼RFID標簽等無線標簽的其他物品的系統。并且,在上述實施例1 3 中,管理用個人計算機均是個人計算機,但是也可以將服務器和通用計 算機等更高功能的計算機用作管理用個人計算機。根據本發明,對不會產生電波干擾等問題的多個讀寫器并行發送 UID獲取命令,所以能夠縮短讀寫器的輪詢間隔。并且,只向讀取在門 打開的貨架上保管的物品的唯一 ID的讀寫器發送UID獲取命令,所以能 夠抑制對讀寫器發送不必要的UID獲取命令。另外,只向讀取在門打開 指定角度以上的貨架上保管的物品的唯一 ID的讀寫器發送UID獲取命 令,所有能夠抑制對讀寫器發送不必要的UID獲取命令,并且能夠實時 地掌握管理從貨架上被盜用的物品。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一般可以適用于入廠/入庫業務、庫存管理業務及出廠/出庫業 務等管理粘貼有無線標簽的物品的所有系統。
權利要求
1. 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系統具有粘貼在物品上的無線 標簽、經由天線通過無線信息交換方式讀取該無線標簽的唯一ID的讀寫 器、以及指示該讀寫器獲取上述無線標簽的唯一ID的管理單元,該物品 管理系統的特征在于,該物品管理系統具有確定單元,其確定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以及控制單元,其向通過該確定單元確定的讀寫器發送UID獲取命令。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具有組合表,其存儲有可以同時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的組合數據;以及第1選擇單元,其參照該組合表內的組合數據,將對該組合數據設定的一個或多個讀寫器確定為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儲在帶門的貨架上,所述確定單元具有監視所述貨架的門的開閉狀態的監視單元;以及第2選擇單元,其根據該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將獲取所述門被打 開的貨架上所保管的物品的、無線標簽的唯一 ID的讀寫器確定為發送 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視單元具有檢測設于所述貨架的門的開閉狀態的傳感器;以及 檢測單元,其根據該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檢測所述貨架的門被打開 的情況。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 設置在所述貨架上。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設置在所述管理單元內,所述傳感器與所述檢測單元通過通信線路相 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 儲在帶門的貨架上,所述確定單元具有檢測所述貨架的門的開閉角度的檢測單元;以及第3選擇單元,其根據該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將獲取具有被打幵 到指定角度以上的門的貨架上所保管的物品的、無線標簽的唯一ID的讀 寫器確定為發送UID獲取命令的讀寫器。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選 擇單元具有存儲所述指示角度的角度設定表;以及判斷單元,其對在該角度設定表中存儲的指定角度與從所述檢測單 元輸入的所述門的開閉角度進行比較,判斷為所述門打開到所述指定角 度以上。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 元設置在所述貨架與門之間。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 單元設置在所述管理單元內,所述檢測單元與所述第3選擇單元通過通 信線路相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物品管理系統,管理PC(11)具有輪詢組合表(11a),其存儲著被設定為即使同時進行輪詢也沒有問題的讀寫器的組合的數據(組合數據)及已輪詢標志。管理PC(10)在讀寫器(13)的輪詢處理中,從前頭行開始依次參照輪詢組合表(11a)確認各行的組合數據。并且,使對該組合數據設定的一個或多個讀寫器(13)并行進行輪詢。并且,把輪詢結束的讀寫器的已輪詢標志設定為“1”。管理PC在參照到輪詢組合表的最后行時,將輪詢組合表的所有行的已輪詢標志設定為“0”,重復上述一系列的處理。
文檔編號G06Q10/00GK101146726SQ200580049329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日
發明者橋本繁, 波江野正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