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調和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
背景技術:
潤滑油調配是根據用途添加相應的物料進入煉制廠煉制的基礎油中進行調和成各種機動車或機械設備專用的潤滑油。在潤滑油調和過程中,需要將物料加熱至一定溫度并保持恒溫,進行攪拌以調和。目前的潤滑油調和設備一般是直接電加熱,這種加熱方式加熱效率低,能耗高、力口熱不均勻,且安全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其加熱效率高、加熱均勻且安全性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包括調和罐、設在所述調和罐內的攪拌器以及設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的攪拌器驅動電機;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設有物料加注口,底部設有物料排出口 ;在所述調和罐外設有一夾套,在所述夾套內裝有導熱介質,在所述夾套底部設有電加熱裝置,所述的夾套上方設有一介質緩沖罐,所述的介質緩沖罐通過一導管與所述的夾套連接。所述電加熱裝置的連接導線上設有自動溫控閥。所述的電加熱裝置為若干并聯的電熱棒。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調和罐外設有一夾套,在所述夾套內裝有導熱介質,在所述夾套底部設有電加熱裝置,并在夾套上方設有一介質緩沖罐,且所述介質緩沖罐通過一導管與所述的夾套連接,可對調和罐有效進行加熱,并可以有效防止夾套內的導熱介質在被加熱時因其膨脹而帶來的脹套的危害的發生。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見圖I所示,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包括調和罐I、設在所述調和罐內的攪拌器2以及設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的攪拌器驅動電機3 ;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設有物料加注口 10,底部設有物料排出口 11 ;在所述調和罐外設有一夾套4,在所述夾套內裝有導熱介質,在所述夾套底部設有電加熱裝置5,所述的夾套上方設有一緩沖罐40,所述的緩沖罐通過一導管與所述的夾套4連接。通過設有一介質緩沖罐40,可以有效防止加熱夾套內的導熱介質在被加熱時因其膨脹而帶來的脹套的危害的發生。所述電加熱裝置5的連接導線上設有自動溫控閥6。設有自動溫控閥,可以在電加熱置將所述夾套內的導熱介質加熱到設定的溫度值時,自動斷開所述的電加裝置的電路,在所述夾套內的導熱介質的溫度低于設定的溫度值時,自動接通所述的電加熱裝置的電路,自動進行加熱,從而實現了加熱溫度的自動恒溫控制。所述的自動溫控閥可以直接采用市售產品。所述的電加熱裝置為若干并聯的電熱棒。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加熱效率,縮短加熱時間。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潤滑油調和設備,包括調和罐、設在所述調和罐內的攪拌器以及設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的攪拌器驅動電機;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設有物料加注口,底部設有物料排出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調和罐外設有一夾套,在所述夾套內裝有導熱介質,在所述夾套底部設有電加熱裝置;所述的夾套上方設有一介質緩沖罐,所述的介質緩沖罐通過一導管與所述的夾套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油調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裝置的連接導線上設有自動溫控閥。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潤滑油調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為若干并聯的電熱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潤滑油調和設備,所述的潤滑油調和設備包括調和罐、設在所述調和罐內的攪拌器以及設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的攪拌器驅動電機;在所述調和罐本體上方設有物料加注口,底部設有物料排出口;在所述調和罐外設有一夾套,在所述夾套內裝有導熱介質,在所述夾套底部設有電加熱裝置,所述的夾套上方設有一介質緩沖罐,所述的介質緩沖罐通過一導管與所述的夾套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調和罐外設有一夾套,在所述夾套內裝有導熱介質,在所述夾套底部設有電加熱裝置,且在夾套上方設有一介質緩沖罐,且所述介質緩沖罐通過一導管與所述的夾套連接,可對調和罐有效加熱,且可有效防止夾套內的導熱介質在被加熱時因其膨脹而帶來的脹套的危害的發生。
文檔編號C10M177/00GK202606067SQ2012201440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
發明者田來軍 申請人:天津市濱海新區晉浩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