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催化裂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的催化裂化過程中,原料油進入加熱爐預熱后,由原料油噴嘴以霧化狀態噴入提升管反應器下部,與來自再生器的高溫催化劑接觸并立即汽化,油氣與霧化蒸汽及預提升蒸汽一起攜帶著催化劑以高線速通過提升管,經快速分離器分離后,大部分催化劑被分出落入沉降器下部,油氣攜帶少量催化劑經兩級旋風分離器分出夾帶的催化劑后進入分餾系統。經反應-再生系統來的高溫油氣進入催化分餾塔下部,經裝有擋板的脫過熱段脫熱后進入分餾段,經分餾后得到富氣、粗汽油、輕柴油、重柴油、回煉油和油漿,富氣和粗汽油去吸收穩定系統,輕、重柴油經汽提、換熱或冷卻后進行利用,回煉油返回反應-再生系統進行回煉,油漿的一部分送反應-再生系統回煉,另一部分經換熱后循環回分餾塔。為了取走分餾塔內過剩的熱量以使塔內氣-液相負荷分布均勻,生產實踐中通常采用循環回流的措施,現有的循環回流裝置是:分餾塔的頂部和中部分別設有頂循環回流和中段循環回流,將汽油從分餾塔的頂部抽出,經換熱器換熱后再從頂部返回分餾塔內,將柴油從分餾塔的中部抽出,經換熱器換熱后再從中部返回分餾塔內。現有的循環回流裝置中的換熱器需耗費大量的水來對汽油或柴油進行降溫,且換熱后的水被直接排放至污水管網中,浪費了水資源,提高了裝置的能耗,從而造成了生產成本的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節約資源、降低能耗、節省成本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所述分餾塔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和脫乙烷塔,所述分餾塔的頂部設有汽油循環出口和汽油循環入口,所述脫丙烷塔的底部設有脫丙烷塔再沸器,所述汽油循環出口連通所述脫丙烷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脫丙烷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汽油循環入口 ;所述分餾塔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和柴油循環入口,所述脫乙烷塔的底部設有脫乙烷塔再沸器,所述柴油循環出口連通所述脫乙烷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脫乙烷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柴油循環入口。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汽油循環出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四層塔盤處,所述汽油循環入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一層塔盤處。[0010]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所述丙烯塔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所述汽油循環出口還連通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汽油循環入口。[0011]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柴油循環出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十七層塔盤處,所述柴油循環入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十三層塔盤處。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所述丙烯塔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所述柴油循環出口還連通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柴油循環入口。作為更進一步地改進,所述汽油循環入口和柴油循環入口處分別設有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從分餾塔頂部汽油循環出口出來的汽油進入脫丙烷塔底部的再沸器中對原料升溫,降溫后的汽油再從脫丙烷塔再沸器流出,經汽油循環入口返回分餾塔內;從分餾塔中部柴油循環出口出來的柴油進入脫乙烷塔底部的再沸器中對原料升溫,降溫后的柴油再從脫乙烷塔再沸器流出經柴油循環入口返回分餾塔內;采用這樣的結構既吸收了分餾塔的過剩熱量、使得分餾塔內氣-液相負荷分布均勻,又使得脫丙烷塔和脫乙烷塔中的原料溫度升高,降低了脫丙烷塔和脫乙烷塔底部再沸器的能耗。從分餾塔出來的汽油和/或柴油還可以進入丙烯塔底部的再沸器對丙烯塔中的原料進行升溫,使得返回分餾塔的汽油和/或柴油的溫度降低,能夠進一步降低裝置的能耗;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能夠調節汽油和柴油的返回量,從而有效控制分餾塔內氣-液相負荷分布,維持分餾塔的熱平衡;該循環回流裝置省掉了現有技術中的換熱器,節約了水資源,顯著降低了裝置的能耗,節省了生產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_分餾塔,2-脫丙烷塔,3-脫乙烷塔,4-丙烯塔,11-汽油循環出口,12-汽油循環入口,13-柴油循環出口,14-柴油循環入口,21-脫丙烷塔再沸器,31-脫乙烷塔再沸器,41-丙烯塔再沸器,121-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41-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本圖僅提供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結構部分。實施例一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1,分餾塔I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2和脫乙烷塔3,分餾塔I的頂部還設有汽油循環出口 11和汽油循環入口 12,脫丙烷塔2的底部設有脫丙烷塔再沸器21,汽油循環出口 11通過汽油抽出泵連通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入口,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出口通過汽油返回泵連通汽油循環入口 12 ;分餾塔I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 13和柴油循環入口 14,脫乙烷塔3的底部設有脫乙烷塔再沸器31,柴油循環出口 13通過柴油抽出泵連通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入口,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出口通過柴油返回泵連通柴油循環入口 14。實施例二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1,分餾塔I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2和脫乙烷塔3,分餾塔I的頂部還設有汽油循環出口 11和汽油循環入口 12,汽油循環出口 11設在分餾塔I的第四層塔盤處,汽油循環入口 12設在分餾塔I的第一層塔盤處,脫丙烷塔2的底部設有脫丙烷塔再沸器21,汽油循環出口 11通過汽油抽出泵連通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入口,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出口通過汽油返回泵連通汽油循環入口 12 ;該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4,丙烯塔4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41,汽油循環出口 11通過汽油抽出泵還連通丙烯塔再沸器41的入口,丙烯塔再沸器41的出口通過汽油返回泵連通汽油循環入口 12 ;分餾塔I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 13和柴油循環入口 14,脫乙烷塔3的底部設有脫乙烷塔再沸器31,柴油循環出口 13通過柴油抽出泵連通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入口,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出口通過柴油返回泵連通柴油循環入口 14,汽油循環入口 12和柴油循環入口 14處分別設有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21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41。實施例三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1,分餾塔I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2和脫乙烷塔3,分餾塔I的頂部還設有汽油循環出口 11和汽油循環入口 12,脫丙烷塔2的底部設有脫丙烷塔再沸器21,汽油循環出口 11通過汽油抽出泵連通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入口,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出口通過汽油返回泵連通汽油循環入口 12 ;分餾塔I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 13和柴油循環入口 14,柴油循環出口 13設在分餾塔I的第十七層塔盤處,柴油循環入口 14設在分餾塔I的第十三層塔盤處,脫乙烷塔3的底部設有脫乙烷塔再沸器31,柴油循環出口 13通過柴油抽出泵連通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入口,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出口通過柴油返回泵連通柴油循環入口 14 ; 該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4,丙烯塔4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41,柴油循環出口 13通過柴油抽出泵還連通丙烯塔再沸器41的入口,丙烯塔再沸器41的出口通過柴油返回泵連通柴油循環入口 14,汽油循環入口 12和柴油循環入口 14處分別設有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21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41。實施例四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1,分餾塔I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2和脫乙烷塔3,分餾塔I的頂部還設有汽油循環出口 11和汽油循環入口 12,汽油循環出口 11設在分餾塔I的第四層塔盤處,汽油循環入口 12設在分餾塔I的第一層塔盤處,脫丙烷塔2的底部設有脫丙烷塔再沸器21,汽油循環出口 11通過汽油抽出泵連通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入口,脫丙烷塔再沸器21的出口通過汽油返回泵連通汽油循環入口 12;該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4,丙烯塔4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41,汽油循環出口 11通過汽油抽出泵還連通丙烯塔再沸器41的入口,丙烯塔再沸器41的出口通過汽油返回泵連通汽油循環入口 12 ;分餾塔I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 13和柴油循環入口 14,脫乙烷塔3的底部設有脫乙烷塔再沸器31,柴油循環出口 13通過柴油抽出泵連通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入口,脫乙烷塔再沸器31的出口通過柴油返回泵連通柴油循環入口 14;柴油循環出口 13通過柴油抽出泵還連通丙烯塔再沸器41的入口,丙烯塔再沸器41的出口通過柴油返回泵連通柴油循環入口 14,汽油循環入口 12和柴油循環入口 14處分別設有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21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14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脫丙烷塔、脫乙烷塔和丙烯塔,其操作流程簡單,取消了原有的換熱器降溫裝置,降低了脫丙烷塔、脫乙烷塔和丙烯塔底部再沸器的能耗,減少了再沸器中水蒸汽的消耗量,節約了水資源,節省了生產成本,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能夠調節汽油和柴油的返回量,從而有效控制分餾塔內氣-液相負荷分布,維持分餾塔的熱平衡,保證分餾產品的質量。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所述分餾塔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和脫乙烷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餾塔的頂部設有汽油循環出口和汽油循環入口,所述脫丙烷塔的底部設有脫丙烷塔再沸器,所述汽油循環出口連通所述脫丙烷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脫丙烷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汽油循環入口; 所述分餾塔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和柴油循環入口,所述脫乙烷塔的底部設有脫乙烷塔再沸器,所述柴油循環出口連通所述脫乙烷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脫乙烷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柴油循環入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循環出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四層塔盤處,所述汽油循環入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一層塔盤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所述丙烯塔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所述汽油循環出口還連通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汽油循環入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循環出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十七層塔盤處,所述柴油循環入口設在所述分餾塔的第十三層塔盤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回流裝置還包括丙烯塔,所述丙烯塔的底部設有丙烯塔再沸器,所述柴油循環出口還連通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丙烯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柴油循環入口。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循環入口和柴油循環入口處分別設有汽油循環流量調節閥和柴油循環流量調節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催化裂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餾塔循環回流裝置,包括分餾塔,所述分餾塔頂部的汽油出口依次連通有脫丙烷塔和脫乙烷塔,所述分餾塔的頂部設有汽油循環出口和汽油循環入口,所述汽油循環出口連通所述脫丙烷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脫丙烷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汽油循環入口;所述分餾塔的中部設有柴油循環出口和柴油循環入口,所述柴油循環出口連通所述脫乙烷塔再沸器的入口,所述脫乙烷塔再沸器的出口連通所述柴油循環入口。該循環回流裝置操作流程簡單,取消了原有的換熱器,降低再沸器的能耗,減少水蒸汽的消耗量,節約了水資源,節省了生產成本,能有效維持分餾塔的熱平衡,保證分餾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C10G7/00GK203065404SQ20132001561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2日
發明者王學清, 吳希明, 王河清, 王建清, 寧知, 侯成海 申請人: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