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用挖掘機,特別涉及一種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是整機的重要傳動機構。現有技術的回轉裝置主要由 內齒式回轉支承4、回轉減速機5、螺栓1、回轉平臺2、螺母6、墊圈7、防松套8和回轉小齒 輪軸9組成。回轉支承4的外圈4-1與回轉平臺2通過螺栓1和防松套8聯接;回轉支承 4的內圈4-2通過通過螺栓1、防松套8、螺母6、墊圈7、與底架3聯接。墊圈6和螺母7安 裝在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回轉平臺2的中間。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的工作原理 是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通過螺栓1聯接并與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底盤固定,回轉 小齒輪軸9的小齒輪與回轉支承4的內齒嚙合,液壓挖掘機回轉時,回轉減速機5、回轉小齒 輪軸9、回轉支承4的外圈4-1和回轉平臺2 —起回轉。 現有技術的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其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的連 接孔為光孔,要通過螺栓、螺母、墊圈和防松套聯接,由于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的 聯接螺母6是安裝在回轉支承與回轉平臺下蓋板之間,因此,造成回轉小齒輪軸9的長度較 長。回轉小齒輪軸9為懸臂結構,較長的懸臂軸,導致撓度大,剛性差,壽命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
解決現有技術回轉小齒輪軸撓度大,剛性差,壽命低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種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包括回轉平臺、回轉支承和回轉減速機,回轉 支承的外圈與回轉平臺通過螺栓和防松套聯接;回轉支承的內圈與底架聯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轉支承的內圈與底架的聯接是在回轉支承的內圈上加工螺紋孔,用螺栓穿過防松套 及底架的通孔與回轉支承內圈的螺紋聯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由于在回轉支承的內圈上加工了螺紋孔,用螺紋聯接 取代了回轉支承的內圈通過螺栓、防松套、墊圈、螺母與底架的聯接方式,減小了回轉小齒 輪軸的長度,縮短了回轉支承的高度。這樣,不僅減小了回轉小齒輪軸的撓度,提高了剛性, 使齒輪的嚙合精度和可靠性提高,增加了回轉小齒輪軸的壽命,而且具有設計合理,安裝方 便,實用性強等優點。同時,由于減小了回轉小齒輪軸和回轉支承的高度,節省了材料,降低 了成本。
圖1是現有技術的礦用液壓挖掘機回轉機構裝配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回轉支承的剖視圖;
圖3是現有技術的回轉減速機的示意3
圖4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回轉支承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回轉減速機的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4、5、6所示,一種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包括回轉平臺2、回轉支承4 和回轉減速機5,回轉支承4的外圈4-1與回轉平臺2通過螺栓1和防松套8聯接;回轉支 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的聯接是在回轉支承4的內圈4-2上加工螺紋孔,用螺栓1穿過 防松套8及底架3的通孔與回轉支承4內圈4-2的螺紋聯接。 在回轉支承4的內圈上加工了螺紋孔,用螺紋孔取代了回轉支承內圈的光孔和螺 母7,節省了裝配空間,所以可減小回轉小齒輪軸的長度,因而減小了回轉小齒輪軸的撓度, 縮短了回轉支承的高度。這樣,在不改變小齒輪軸的撓度及保證傳遞扭矩的情況下,可縮小 回轉小齒輪軸的直徑,減小回轉減速機的外形尺寸;在不改變小齒輪軸的直徑的情況下,可 提高齒輪的嚙合精度和可靠性,提高回轉小齒輪軸的壽命。
權利要求
一種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包括回轉平臺(2)、回轉支承(4)和回轉減速機(5),回轉支承(4)的外圈(4-1)與回轉平臺(2)通過螺栓(1)和防松套(8)聯接;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的聯接是在回轉支承(4)的內圈(4-2)上加工螺紋孔,用螺栓1穿過防松套8及底架3的通孔與回轉支承4內圈4-2的螺紋聯接。
全文摘要
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回轉裝置,涉及礦用液壓挖掘機的傳動機構。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回轉小齒輪軸撓度大,剛性差,壽命低的問題。本發明包括回轉平臺2、回轉支承4和回轉減速機5,回轉支承4的外圈4-1與回轉平臺2通過螺栓1和防松套8聯接;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支承4的內圈4-2與底架3的聯接是在回轉支承4的內圈4-2上加工螺紋孔,用螺栓1穿過防松套8及底架3的通孔與回轉支承4內圈4-2的螺紋聯接。
文檔編號E02F3/358GK101793039SQ200910263910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2日
發明者李光, 李愛峰, 毛瑞, 王新中 申請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