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作面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尤其是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綜采放頂煤開采技術,是目前我國厚煤層原煤開采的重要高效開采方法之一,在地質構造相對復雜的緩傾斜、傾斜、急傾斜厚及中厚煤層和條件較差的“三軟”、“不穩定”煤層高效開采中具有明顯優勢。如圖I所示,現有的綜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動力部的布置方式主要為平行布置。平行布置方式在現有的裝備配套上存在許多問題沒有充分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動力部平行布置,占用液壓支架后部空間大,導致機尾支護液壓支架與中間架結構不同,形成特殊過渡架;2、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動力部平行布置,受機尾驅動部布置位置和空間的影響,造成后部刮板輸送機實際布置運行時在機尾部彎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部刮板輸送機運行阻力;3、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動力部平行布置,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當工作面長度發生變化時,增架、減架過程復雜,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能夠減小占用的過渡支架后部支護空間,使過渡支架與中部支架可以整體互換,簡化工作面增架、減架的工藝程序。一種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電動機、減速器和安裝在機尾上的機尾鏈輪軸組,其特別之處在于其中電動機、減速器和機尾基本在同一直線上。其中減速器通過齒輪箱與機尾鏈輪軸組傳動連接。采用本發明后,解決了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動力部平行布置占用過渡支架后部支護空間的問題,使過渡支架與中部支架可以設計成統一型號支架,簡化了因工作面長度變化實施的增架、減架工藝程序。同時改善端頭放煤效果,提高放煤能力,進一步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使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中心距與中間段中心距一致,減少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滯后現象,改善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的運行工況,提高設備整體運行可靠性。
附圖I為本發明背景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2所示,本發明是一種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電動機I、減速器2和安裝在機尾5上的機尾鏈輪軸組4,以及中部槽6,其中電動機I、減速器2和機尾5基本在同一直線上,減速器2通過齒輪箱3與機尾鏈輪軸組4傳動連接。本發明通過改變動力的傳遞方式,在機尾鏈輪軸組4與減速器2之間設計等效傳遞的齒輪箱3進行動力傳遞,使整個動力部與后部輸送機整體成“一字型”布置,而“一字型”布置與原“平行布置”可以 共用同型號的電動機I、減速器2、鏈輪軸組等,減少了同型號產品的種類。本發明實現了綜采放頂煤工作面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5動力部(驅動傳動裝置)“一字型”布置,最大限度的降低機尾鏈輪軸組4中心的高度,使得機尾5上沿弧度更加平緩,實現減少上沿磨損增加上沿使用壽命的目的。同時改善端頭放煤效果,提高放煤能力,進一步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使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5中心距與中間段中心距一致,減少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5滯后現象,改善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5的運行工況,提高設備整體運行可靠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電動機(I)、減速器(2)和安裝在機尾(5)上的機尾鏈輪軸組(4),其特征在于其中電動機(I)、減速器(2)和機尾(5)基本在同一直線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減速器(2)通過齒輪箱(3)與機尾鏈輪軸組(4)傳動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工作面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尤其是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驅動傳動裝置。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電動機(1)、減速器(2)和安裝在機尾(5)上的機尾鏈輪軸組(4),其特點是其中電動機(1)、減速器(2)和機尾(5)基本在同一直線上。采用本發明后,解決了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動力部平行布置占用過渡支架后部支護空間的問題,使過渡支架與中部支架可以設計成統一型號支架,簡化了因工作面長度變化實施的增架、減架工藝程序。同時改善端頭放煤效果,提高放煤能力,進一步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使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中心距與中間段中心距一致,減少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滯后現象,改善后部刮板輸送機機尾的運行工況。
文檔編號E21F13/06GK102900464SQ20121034393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吳立忠, 王春生, 陳云, 朱永年, 張平, 許巖 申請人: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