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力感應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用碳膜柔性電路在壓力感應方面的應用,特別涉及無數值要求的壓力感應毯的結構。
現有技術目前在壓力感應傳感的運用,一般均采用電阻應變片傳感方式,廣泛應用在稱重、測力等裝置上。電阻應變片傳感器為剛性結構,其存在生產加工工藝復雜,安裝不便,造價高等缺點。
但在不需檢測壓力大小,只需大面積檢測壓力是否存在、造價低廉、安裝方便等運用上,目前尚無一個理想的產品可提供給市場,碳膜柔性電路為這類應用要求提供了可能。應用碳膜柔性電路開發的壓力感應裝置,可廣泛地運用在防盜、防入侵、防尾隨等安全防范領域。在只需檢測壓力是否存在,不需檢測壓力大小數值的應用領域里,目前尚無一個較為完美的解決技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應用碳膜柔性電路技術的特點,提供一種造價低廉、制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耐用的壓力感應毯。
壓力感應毯結構為,在上下二層基片相對的內面上涂有導電碳膜層;在導電碳膜層之間,襯一層開孔的薄片狀絕緣襯墊固定基片,并將二層導電碳膜隔開;導電碳膜層連接導線。
薄片狀絕緣襯墊上的孔可為8~12毫米,孔中心間距可為16~24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壓力感應毯未受到外力擠壓時,即沒有人在壓力感應毯上踩踏,壓力感應毯上下兩層導電碳膜層被中間的絕緣襯墊隔斷相當于開路,控制電路處于初始狀態,這時通過導線輸出端阻值為無窮大。
當壓力感應毯受到外力時,如有人在其上踩踏,中間的海綿襯墊被擠壓,上下兩層導電碳膜通過絕緣襯墊的開孔處接觸,形成一個100-900Ω左右的電阻性回路,將該電阻回路接入控制電路中,可使繼電器導通,輸出常開和常閉多組開關量信號,去控制語音控制模塊、聯動控制模塊、報警控制模塊,觸發防盜報警器報警等等,達到控制目的。
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需有報警裝置報警,聯動門鎖定或打開,語音電器觸發提示等場所,如銀行、金庫等地。
本實用新型應用了碳膜柔性電路技術的特點,提供了一種造價低廉、制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耐用的產品;其結構簡單,適用性較強。在只需檢測壓力是否存在,不需檢測壓力大小數值的應用領域里,是一種較為完美的技術方案。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絕緣襯墊開孔的位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3~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導電碳膜層噴涂幾何形狀示意圖。
1上保護層、2基片、3碳膜層、4導線、5絕緣襯墊、6基片、7下保護層具體實施方案一種壓力感應毯,在上層基片2和下層基片6相對的內面上涂有導電碳膜層3;在導電碳膜層之間,襯一層開孔的薄片狀絕緣襯墊5固定上下二層基片,并將二層導電碳膜隔開;導電碳膜層連接導線4。在上下二層基片的外表面固定有上保護層1和下保護層7。基片為滌綸材質,開孔的薄片狀襯墊為海綿材質,上、下兩層保護層采用橡膠類或聚合類制品,防水和不防水根據使用狀況決定。絕緣襯墊開孔形狀為圓形,孔徑為10毫米,孔中心間距為20毫米。導電碳膜由碳粉和粘合劑混合組成,噴涂在滌綸薄膜上。導電碳膜層形狀可是任意幾何形狀。
導電碳膜噴涂在滌綸基片上形成的幾何形狀,根據具體需要一般有以下幾何圖形見附圖3全噴型。
見附圖4中間噴四邊留中間噴成各種形狀。
見附圖5中間留四邊噴中間留成各種形狀。
見附圖6點狀噴。
見附圖7條狀噴。
見附圖8塊狀噴。
權利要求1.一種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二層基片相對的內面上涂有導電碳膜層;在導電碳膜層之間,襯一層開孔的薄片狀絕緣襯墊固定上下二層基片,并將二層導電碳膜隔開;導電碳膜層連接導線。
2.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二層基片的外表面固定有保護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薄片狀絕緣襯墊上的孔徑為8~12毫米,孔中心間距為16~24毫米。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導電碳膜層形狀可是任意幾何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絕緣襯墊開孔形狀為圓形,孔徑為10毫米,孔中心間距為20毫米。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基片為滌綸材質,開孔的薄片狀襯墊為海綿材質,上、下兩層保護層采用橡膠類或聚合類制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壓力感應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碳膜由碳粉和粘合劑混合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用碳膜柔性電路在壓力感應方面的應用,特別涉及無數值要求的一種壓力感應毯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二層基片相對的內面上涂有導電碳膜層;在導電碳膜層之間,襯一層開孔的薄片狀絕緣襯墊固定上下二層基片,并將二層導電碳膜隔開;導電碳膜層連接導線。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需有報警裝置報警,聯動門鎖定或打開,語音電器觸發提示等場所,如銀行、金庫等地。本實用新型應用了碳膜柔性電路技術的特點,提供了一種造價低廉、制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耐用的產品;其結構簡單,適用性較強。在只需檢測壓力是否存在,不需檢測壓力大小數值的應用領域里,是一種較為完美的技術方案。
文檔編號G01L1/20GK2816775SQ20052004414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8日
發明者貝史偉, 李狄生 申請人:上海巨臣電子保全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