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繞線機的自動排線系統所用的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尤其
是可實現自動排線機構排線角度的自動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排線角度檢測裝置是繞線機自動排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排線角度檢測的準確性,是層繞排線穩定控制的基礎。纏巻焊絲應具有連續性的翹距和挺度才能確保連續的電接觸、平滑的電弧特征和更連貫的焊透。根據層繞工藝要求,正常層繞時排線角度保持一定的滯后,在工字輪邊緣的換向區域,排線機構快速跟蹤,自動換向。排線角度的檢測需要無磨損、精度高的傳感裝置,因此選擇增量編碼器作為核心部件符合要求。
發明內容根據背景技術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提升了抗干擾性能,檢測精度高,可獨立應用于各種角度傳感機構中或接入其它機電系統的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種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主要由過絲擋板(1)、擺桿(2)、壓蓋(3)、固定座(4)、傳動軸(5)、聯軸器(6)、增量編碼器(7)、軸承(8) 、 T型板(9)、過絲支座(10)及可編程控制器(11)組成,其中具有收線輪的過絲支座(10)與基座(13)連接,過絲擋板(1)與擺桿(2)連接,T型板(9)與基座(13)螺接,并通過滑道與固定座(4)相連接,在固定座(4)內設置有傳動軸(5),并與通過壓蓋(3)固定于固定座(4)的軸承(8)相連接,傳動軸(5)與擺桿(2)連接,并通過聯軸器(6)與增量編碼器(7)相連接,增量編碼器(7)通過電纜(14)與可編程控制器(11)連接。 所述的過絲支座(10)的兩個滾輪中的一個為偏心軸滾輪。 所述的固定座(4)安裝在T型板(9)上,通過滑道安裝于焊絲排線器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件,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 1、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增量編碼器和可編程控制器硬件高速計數器的方案,因
此,本數字角度檢測裝置可獨立應用于各種角度傳感機構中。同時,可編程控制器具有的串
行接口和開放協議也可使本角度檢測裝置只需做結構安裝的修改就能接入其它機電系統。 2、本實用新型采用增量編碼器的AB兩相脈沖計數測角,由于數字信號的傳遞方
式,系統的抗干擾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本實用新型檢測精度高,工作穩定,使用維護和修理簡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總體示意圖[0013]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氣接線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由圖1和圖2示出,一種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主要由過絲擋板1、擺桿2、壓蓋3、固定座4、傳動軸5、聯軸器6、增量編碼器7、軸承8、 T型板9、過絲支座10及可編程控制器11組成,其中具有收線輪的過絲支座10與基座13連接,過絲擋板1與擺桿2連接,T型板9與基座13螺接,并通過滑道與固定座4相連接,固定座4安裝在T型9上,通過滑道安裝于焊絲排線器上,在固定座4內設置有傳動軸5,并與通過壓蓋3固定于固定座4的軸承8相連接,傳動軸5與擺桿2連接,并通過聯軸器6與增量編碼器7相連接,增量編碼器7通過電纜14與可編程控制器11連接。過絲支座10的兩個滾輪中的一個為偏心軸滾輪,用于調節輪間縫隙以適應不同線徑的焊絲的通過。 另知,焊絲12由過絲支座IO及過絲擋板1穿過后至收線輪層繞,隨著焊絲12在收線輪上層繞的進行,焊絲12帶動過絲擋板1左右移動,進而帶動擺桿2轉動,擺桿2帶動傳動軸5在軸承8的支撐下旋轉,傳動軸5通過聯軸器6連接至增量編碼器7,傳動軸5每轉動一定的角度,增量編碼器7向可編程控制器11發出對應數量的脈沖,由可編程控制器11的硬件高速計數器記錄接收到的脈沖數,進而實現排線角度的測量。[0016] 增量編碼器7的A、B、Z分別接至可編程控制器11的X0、X1、X5。增量編碼器7發出的A、 B兩相脈沖作為可編程控制器11的硬件計數器的計數脈沖,實現角度的計數測量;增量編碼器7發出的Z脈沖通過可編程控制器11的X5端子向可編程控制器11申請外部中斷實現角度計數測量的清零。 可編程序控制器11的硬件高速計數器采用2相2輸入工作模式。傳感裝置采用外部硬件清零的工作方式,將增量編碼器7的零位脈沖位置安裝于擺桿2的擺動范圍內的一個固定位置,通過零位脈沖的下降沿向可編程控制器11申請外部中斷,實現角度傳感裝置初始零位設置。硬件高速計數器設有由外部輸入的復位(Reset),啟動(Start)的信號,同時亦可由特殊內部繼電器作為復位信號(Reset)和啟動信號(Start)。若R及S的外部控制信號輸入不使用,可以利用特殊內部繼電器設為True,本裝置采用可編程控制器11的特殊內部繼電器作為啟動和停止信號。 另知,本實用新型的電器部件主要包括DVP32EH00T可編程控制器和ES5-10CG6912增量編碼器。
權利要求一種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主要由過絲擋板(1)、擺桿(2)、壓蓋(3)、固定座(4)、傳動軸(5)、聯軸器(6)、增量編碼器(7)、軸承(8)、T型板(9)、過絲支座(10)及可編程控制器(11)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收線輪的過絲支座(10)與基座(13)連接,過絲擋板(1)與擺桿(2)連接,T型板(9)與基座(13)螺接,并通過滑道與固定座(4)相連接,在固定座(4)內設置有傳動軸(5),并與通過壓蓋(3)固定于固定座(4)的軸承(8)相連接,傳動軸(5)與擺桿(2)連接,并通過聯軸器(6)與增量編碼器(7)相連接,增量編碼器(7)通過電纜(14)與可編程控制器(11)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絲支座(10)的兩個滾輪中的一個為偏心軸滾輪。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4)安裝在T型板(9)上,通過滑道安裝于焊絲排線器上。
專利摘要一種繞線機用數字排線角度檢測裝置,主要由過絲擋板(1)、擺桿(2)、壓蓋(3)、固定座(4)、傳動軸(5)、聯軸器(6)、增量編碼器(7)、軸承(8)、T型板(9)、過絲支座(10)及可編程控制器(11)組成。其中焊絲(14)從過絲支座(10)及過絲擋板(1)穿過后至收線輪層繞,隨著焊絲(12)在收線輪上層繞的進行,焊絲(12)帶動過絲擋板(1)左右移動,進而帶動擺桿(2)轉動,擺桿(2)帶動傳動軸(5)在軸承(8)的支撐下旋轉,傳動軸(5)每轉動一定的角度,增量編碼器(7)向可編程控制器(11)發出對應數量的脈沖,進而實現排線角度的測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工作穩定,精度高,使用維護和修理簡易。
文檔編號G01B21/22GK201522270SQ20092022270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8日
發明者代峰燕, 張立新, 曹建樹, 紀文剛 申請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