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支架、測量桿以及頭部包絡本體;其中,底座上設有:水平儀、用于與駕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定位的定位孔以及用于與駕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卡合的U形槽結構;底座與支架的下端連接;支架的上端與測量桿連接;測量桿包括橫向測量桿和縱向測量桿;橫向測量桿設有凹槽結構,縱向測量桿通過其下端卡合在凹槽結構內與橫向測量桿可移動連接;橫向測量桿上設有刻度線;縱向測量桿為可伸縮結構,其表面設有刻度線;頭部包絡本體上設置有盲孔,頭部包絡本體通過盲孔與縱向測量桿可拆卸連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車輛頭部間隙無法客觀、準確的測量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頭部包絡是指不同百分位的駕駛員和乘員在乘坐狀態下他們頭部的包絡線,用于確定車身內部頂棚的高度。將頭部包絡線樣板上眼點沿著眼橢圓樣板上的上半部眼橢圓運動,并保持兩樣板上的自身坐標系平行,描繪出頭部包絡線運動時的包絡線便是頭部包絡線,SAE J1052(車輛駕駛員及乘員的頭部位置標準)中對頭部包絡線做了詳細的規定。
[0003]目前在汽車設計及研究中,車型的頭部間隙只能在3D軟件中進行,對于實車只能通過主觀評價來衡量頭部間隙的好壞程度,存在評價結果不一致,各種車輛間沒有對比性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客觀測量的工具,將評價指標通過測量數據體現出來,達到客觀評價視野性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車輛頭部間隙無法客觀、準確的測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支架、測量桿以及頭部包絡本體;
[0007]其中,底座上設有:水平儀、用于與駕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定位的定位孔以及用于與駕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卡合的U形槽結構;
[0008]底座與支架的下端連接;支架的上端與測量桿連接;
[0009]測量桿包括橫向測量桿和縱向測量桿;橫向測量桿設有凹槽結構,縱向測量桿通過其下端卡合在凹槽結構內與橫向測量桿可移動連接;橫向測量桿上設有刻度線;縱向測量桿為可伸縮結構,其表面設有刻度線;
[0010]頭部包絡本體上設置有盲孔,頭部包絡本體通過盲孔與縱向測量桿可拆卸連接。
[0011]進一步地,底座包括第一結構部和第二結構部,第一結構部和第二結構部相互連接成T形結構,第二結構部垂直設置于第一結構部中部。
[0012]進一步地,U形槽結構設有2個,分別垂直設置在第一結構部的下方。
[0013]進一步地,第一結構部上設有減重孔。
[0014]進一步地,定位孔設置在第二結構部上。
[0015]進一步地,水平儀設置在第二結構部上。
[0016]進一步地,定位孔中可穿設定位螺栓或定位銷。
[0017]進一步地,水平儀為電子水平儀或氣泡水平儀。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將頭部包絡本體設置在支架上,支架固定;17、橫向移動的最遠距離的位置;18、縱向駕的位置。
[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沖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部包絡本體4依據“2 了 1052 (車輛駕駛艮制成。
寫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定位的定位孔6I形槽結構7 ;進一步地,底座1包括第一結.結構部12相互連接成I形結構,第二結構道設置在第一結構部11的下方;第一結構
12上,定位孔6中可穿設定位螺栓或定位值以及頭部橫向空間W35的數值。
[0036]參見圖3,測量頭部垂直空間H35時,首先將測量桿3放置在初始位置16 ;處在初始位置16時,頭部包絡本體4的橫向中心線19對應著縱向測量桿9的零刻度線;然后將縱向測量桿9向上移動,至頭部包絡本體4到達車身頂棚14時,頭部包絡本體4處在垂直移動的最遠距離的位置20,此時縱向測量桿9的讀數即為頭部垂直空間H35的數值。
[0037]參見圖4,測量頭部橫向空間W35時,首先將測量桿3放置在初始位置16 ;處在初始位置16時,頭部包絡本體4的縱向中心線18對應著橫向測量桿8的零刻度線;將縱向測量桿9在凹槽結構10中向車身側圍15的方向上移動至橫向移動的最遠距離的位置17,此時對應的橫向測量桿8的讀數即為頭部橫向空間W35的數值。
[0038]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支架、測量桿以及頭部包絡本體; 其中,所述底座上設有:水平儀、用于與駕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定位的定位孔以及用于與駕駛員座位基準點定位裝置卡合的U形槽結構; 所述底座與所述支架的下端連接;所述支架的上端與所述測量桿連接; 所述測量桿包括橫向測量桿和縱向測量桿;所述橫向測量桿設有凹槽結構,所述縱向測量桿通過其下端卡合在所述凹槽結構內與所述橫向測量桿可移動連接;所述橫向測量桿上設有刻度線;所述縱向測量桿為可伸縮結構,其表面設有刻度線; 所述頭部包絡本體上設置有盲孔,所述頭部包絡本體通過所述盲孔與所述縱向測量桿可拆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結構部和第二結構部,所述第一結構部和第二結構部相互連接成T形結構,所述第二結構部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一結構部中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結構設有2個,分別垂直設置在所述第一結構部的下方。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構部上設有減重孔。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設置在所述第二結構部上。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儀設置在所述第二結構部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中可穿設定位螺栓或定位銷。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包絡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儀為電子水平儀或氣泡水平儀。
【文檔編號】G01B5/00GK204100944SQ201420509966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祁建, 張巖, 馬忠民, 萬振 申請人: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