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通過人工檢測外包裝上是否貼有標簽及標簽是否為合格標簽,人工檢測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無法保證檢測精準性的問題。該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包括滾動輸送機構、控制器;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的兩側均設有至少一個光電開關、至少一個相機,其底部設有用于推出不合格外包裝的氣缸;光電開關、相機、氣缸沿外包裝的輸入方向依次設置;光電開關和相機的信號輸出分別與控制器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相機和氣缸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控制器對應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達到了效率高、成本低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
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標簽和條形碼檢測領域,具體地說,是運用機器視覺系統對外包裝物上的標簽和條形碼進行檢測判斷是否符合標準的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商品的種類越來越多;為了便于商品的流通和統一管理,人們使用標簽和條形碼作為商品的識別標志;條形碼從外觀上看主要由一條一條黑白相間的豎線構成,條形碼的內容一般為企業的品牌標識、序列號標識、包裝標識、條形碼標識等。
[0003]商品在出售前都會進行包裝,商品的外包裝上也會貼上標簽和噴印條形碼;標簽和條形碼難免存在印刷偏位、毛刺或油墨、殘缺、字體不清晰或污染等缺陷;如果外包裝上的標簽存在缺陷,消費者將會懷疑商品的品質;有時個別外包裝被遺漏,沒有貼上標簽或噴印條形碼,將會影響該商品的銷售;人工檢測外包裝上是否貼有標簽或和噴印條形碼,合格與否,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規格標準不一至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運用機器視覺系統檢測外包裝上是否貼有標簽、噴印條形碼及其是否符合標準,取代人工檢測,消除效率低、成本高、檢測標準不一至等缺陷。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包括滾動輸送機構、控制器;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的兩側均設有至少一個光電開關、至少一個相機,其底部設有用于推出不合格外包裝的氣缸;光電開關、相機、氣缸沿外包裝的輸入方向依次設置;光電開關和相機的信號輸出分別與控制器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相機和氣缸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控制器對應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0007]進一步的,氣缸推出不合格外包裝方向上設有不合格品輸出機構;不合格品輸出機構包括兩個護欄;沿氣缸推出方向上兩個護欄之間依次設有多個依次排列的橫滾筒和至少一個過度板。
[0008]進一步的,任一過度板上設有行程開關。
[0009]具體地,滾動輸送機構包括兩個側板、多個依次排列的豎滾筒;所有豎滾筒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側板的一側連接;光電開關和相機設置在側板上,氣缸設置在豎滾筒的底部。
[0010]進一步的,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還包括護板,所有豎滾筒通過護板相互連接,任一豎滾筒的一端連接有用于調節兩個側板之間距離的手輪。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光電開關定位外包裝物,給控制器發送信號,使相機開始工作拍攝照片,相機將相片信息經控制器處理,判斷該外包裝上是否有印條形碼和標簽及其是否合格;合格外包裝直接輸出,不合格外包裝則被氣缸推出,實現兩者的分類;上述外包裝檢測方法相對人工檢測,更精確、工作效率更尚O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框圖。
[0014]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0015]1-控制器,2-光電開關,3-相機,4-氣缸,5-護欄,6_橫滾筒,7_過度板,8_行程開關,9-側板,I O-豎滾筒,11-手輪,12-護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和圖2所示,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包括滾動輸送機構、控制器I;滾動輸送機構包括兩個側板9、多個依次排列的豎滾筒10;所有豎滾筒10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側板9的一側連接;側板9的兩側均設有相機3和兩個光電開關2,豎滾筒10的底部設有用于推出不合格外包裝的氣缸4;光電開關2、相機3、氣缸4沿外包裝的輸入方向依次設置;光電開關2和相機3的信號輸出分別與控制器I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相機3和氣缸4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控制器I對應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0019]其中,光電開關2、相機3、豎滾筒10的數量根據實際使用需要確定;側板9兩側的光電開關2和相機3的數量可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具體設置;光電開關2、相機3、氣缸4可依次設置,也可光電開關2或相機3和氣缸4依次設置,光電開關2和相機3上下設置。
[0020]實施例2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于,氣缸4推出不合格外包裝方向上設有不合格品輸出機構;不合格品輸出機構包括兩個護欄5;沿氣缸4推出方向上兩個護欄5之間依次設有多個依次排列的橫滾筒6和單個過度板7;過度板7上設有行程開關8。
[0022]其中,不合格品輸出機構可單獨設置不與滾動輸送機構連接,也可選擇與滾動輸送機構連接,連接時護欄5和側板9的側面連接;橫滾筒6的數量和過度板7的數量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定義從橫滾筒6到過度板7的方向為前后方向,當多個過度板7時,行程開關8設置在最后方的過度板7上;行程開關8連接有報警器。
[0023]實施例3
[0024]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不同點在于,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還包括護板12,所有豎滾筒10通過護板12相互連接,任一豎滾筒10的一端連接有用于調節兩個側板9之間距離的手輪11;手輪11位于側板9外側;通過手輪11調節兩個側板9之間的距離以實現不同規格的外包裝均能使用本實用新型檢測其上的標簽;豎滾筒10遠離手輪的端部與側板為螺紋連接。
[0025]如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在使用時,外包裝通過豎滾筒10依次前行,在經過光電開關2時,光電開關2觸發發送信號至控制器1,控制器I根據該信號控制相機3工作,相機3拍攝外包裝的相片,并將相片信息發送至控制器1,控制器I查看該外包裝上是否有標簽及標簽是否合格,外包裝上有合格標簽的為合格外包裝,否則為不合格外包裝;外包裝為合格外包裝控制不做處理,則該外包裝直接輸出;外包裝為不合格外包裝時,控制器I氣缸4工作,將外包裝推出至輸出機構上,隨著越來越多的不合格外包裝推到輸出機構上,在其觸碰到行程開關8時,行程開關8會發出報警聲提醒工作人員將不合格外包裝運走;本實用新型通過光電開關2定位外包裝給控制器I發送信號,使相機3開始工作拍攝照片,相機3將相片信息發送至控制器I,控制器I查看該外包裝上是否有標簽及標簽是否合格,外包裝上有合格標簽的為合格外包裝,否則為不合格外包裝;合格外包裝直接輸出,不合格外包裝則被氣缸4推出,實現兩者的分類;上述外包裝標簽檢測方法相對人工篩選更精確、工作效率更高。
[0026]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滾動輸送機構、控制器(I);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的兩側均設有至少一個光電開關(2)、至少一個相機(3),其底部設有用于推出不合格外包裝的氣缸(4);光電開關(2)、相機(3)、氣缸(4)沿外包裝的輸入方向依次設置;光電開關(2)和相機(3)的信號輸出分別與控制器(I)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相機(3)和氣缸(4)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控制器(I)對應的信號輸出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氣缸(4)推出不合格外包裝方向上設有不合格品輸出機構;不合格品輸出機構包括兩個護欄(5);沿氣缸(4)推出方向上兩個護欄(5)之間依次設有多個依次排列的橫滾筒(6)和至少一個過度板(7)。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任一過度板(7)上設有行程開關(8)。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滾動輸送機構包括兩個側板(9)、多個依次排列的豎滾筒(10);所有豎滾筒(10)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側板(9)的一側連接;光電開關(2)和相機(3)設置在側板(9)上,氣缸(4)設置在豎滾筒(10)的底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包裝標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護板(12),所有豎滾筒(10)通過護板(12)相互連接,任一豎滾筒(10)的一端連接有用于調節兩個側板(9)之間距離的手輪(11)。
【文檔編號】G01N21/84GK205691516SQ201620555761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公開號201620555761.8, CN 201620555761, CN 205691516 U, CN 205691516U, CN-U-205691516, CN201620555761, CN201620555761.8, CN205691516 U, CN205691516U
【發明人】李明飛, 安寧, 萬維根, 梁祺, 王素榕
【申請人】成都泓睿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