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1016516閱讀:749來源:國知局
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有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下端蓋,設置于下端蓋正上方的中端蓋,設置于中端蓋正上方且與中端蓋固定連接的上端蓋,以及換向閥,真空泵和壓力表。本實用新型采用真空泵模擬壓縮機閥組工作的真空氣壓環境,并采用換向閥轉換吸氣和排氣過程,當在吸氣過程中,真空表顯示真空狀態,說明吸氣閥片密封性合格,無漏氣,當在排氣過程中,真空表顯示真空狀態,說明排氣閥片密封性合格,無漏氣,檢測操作方法簡單,且測量結果準確。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機閥組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空調壓縮機主要作用是將冷媒供給到整個制冷循環系統,制冷壓縮機實現供給冷媒功能主要由兩個工作過程,一個為吸氣過程,另一個為排氣過程,吸氣過程以及排氣過程主要是通過制冷壓縮機的活塞往復運動實現,為了實現該兩個過程還必須包括閥板組件進行配合,閥板組件由吸氣閥片、閥板以及排氣閥片構成,閥板組件主要是提供了一個控制氣體流向的作用,因為不管是吸氣過程還是排氣過程都與冷媒的吸入或者排出是分不開的,在活塞一側的閥板上固裝有吸氣閥片,在缸蓋一側的閥板上固裝有排氣閥片,制冷壓縮機運行至吸氣過程,由于壓縮機缸體的活塞孔內產生真空使鑲嵌在閥板上的排氣閥片關閉,冷媒沖開閥板吸氣閥片上的撓性翼進入到活塞孔內,制冷壓縮機運行至排氣過程,活塞開始壓縮冷媒,吸氣閥片關閉,冷媒從閥板的排氣孔排除,對應的排氣閥片打開,冷媒進入到缸蓋中再流向整個制冷循環系統中。從上所述得知,排氣閥片和吸氣閥片分別與閥板的排氣孔、吸氣孔的氣密性決定了空調壓縮機能發正常運行。但是現有的壓縮機閥組生產完成后并沒有氣密性檢測步驟,從而無法得知產品的氣密性是否合格。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對壓縮機閥組的吸氣閥片、排氣閥片分別與閥板的氣密性進行檢測,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出廠合格率。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所述的壓縮機閥組包括有閥板、吸氣閥片和排氣閥片,所述的閥板上設置有吸氣孔和排氣孔,所述的排氣閥片和吸氣閥片分別連接于閥板的上、下兩端面上,且吸氣閥片將吸氣孔遮蔽,排氣閥片將排氣孔遮蔽;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有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下端蓋,設置于下端蓋正上方的中端蓋,設置于中端蓋正上方且與中端蓋固定連接的上端蓋,以及換向閥,真空栗和壓力表;所述的中端蓋的下表面和下端蓋的上表面均粘接有密封海綿;
[0006]所述的下端蓋上設置有多個上下貫通且與閥板的排氣孔對應的吸氣閥片退位孔,且部分吸氣孔與吸氣閥片退位孔連通,下端蓋的下部設置有下環形吸氣通道、兩個位于下環形吸氣通道內圈和外圈的下環形密封通道,兩個下環形密封通道不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連通且內部設置有密封墊圈,所述的下環形吸氣通道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部分重疊,即下環形吸氣通道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進行連通,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與下環形吸氣通道連通的下吸氣孔;
[0007]所述的中端蓋的下端面上設置有排氣閥片退位槽,中端蓋的下部且位于排氣閥片退位槽的外圍設置有一圈與閥板的吸氣孔對應的圓形進氣孔,中端蓋的的上部設置有一圈與圓形進氣孔對應連通的圓形出氣孔,所述的上端蓋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圓形出氣孔連通的上環形吸氣通道、兩個位于上下環形吸氣通道內圈和外圈的上環形密封通道,上環形密封通道內設置有密封墊圈,所述的上端蓋的上部設置有與上環形吸氣通道連通的上吸氣孔;
[0008]所述的換向閥的一進氣口通過下吸氣管道與底座的下吸氣孔連通,換向閥的另一進氣口通過上吸氣管道與上端蓋的的上吸氣孔連通,換向閥的出氣口與真空栗連通,所述的真空表設置于下吸氣管道、上吸氣管道或換向閥與真空栗連接的管道上。
[0009]所述的中端蓋和上端蓋通過固定螺栓連接后與氣缸連接
[0010]所述的換向閥選用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且所述的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設置于底座的上端面上。
[0011]所述的真空表固定于底座上。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采用真空栗模擬壓縮機閥組工作的真空氣壓環境,并采用換向閥轉換吸氣和排氣過程,當在吸氣過程中,真空表顯示真空狀態,說明吸氣閥片密封性合格,無漏氣,當在排氣過程中,真空表顯示真空狀態,說明排氣閥片密封性合格,無漏氣,檢測操作方法簡單,且測量結果準確;本實用新型在中端蓋的下表面和下端蓋的上表面均粘接有密封海綿,保證閥組在檢測過程中無氣體從閥組與本實用新型接觸面之間漏出,在下環形吸氣通道內圈和外圈設置有下環形密封通道,保證閥組在檢測過程中無氣體從下端蓋的中心裝配孔、下端蓋和底座之間漏出,在上下環形吸氣通道內圈和外圈設置有上環形密封通道,保證閥組在檢測過程中無氣體從上、中端蓋的中心裝配孔、上端蓋和中端蓋之間漏出,保證本實用新型檢測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檢測吸氣閥片氣密性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檢測排氣閥片氣密性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上端蓋的仰視圖。
[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下端蓋的俯視圖。
[0021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下端蓋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見圖2,壓縮機閥組包括有閥板O1、吸氣閥片02和排氣閥片03,閥板OI上設置有吸氣孔04和排氣孔05,排氣閥片03和吸氣閥片02分別連接于閥板Ol的上、下兩端面上,且吸氣閥片02將吸氣孔04遮蔽,排氣閥片03將排氣孔05遮蔽;
[0024]見圖1、圖3-圖5,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有底座11,設置于底座11上的下端蓋12,設置于下端蓋12正上方的中端蓋13,設置于中端蓋13正上方且通過固定螺栓與中端蓋13固定連接的上端蓋14,以及設置于底座11上端面上的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真空栗16和固定于底座11上的壓力表17;中端蓋13和上端蓋14通過固定螺栓連接后與氣缸連接,氣缸驅動上、中端蓋與下端蓋分離,便于放置閥組,中端蓋13的下表面和下端蓋14的上表面均粘接有密封海綿18(見圖2);
[0025]見圖7和圖8,下端蓋12上設置有多個上下貫通且與閥板的排氣孔05對應的吸氣閥片退位孔121,且部分吸氣孔04與吸氣閥片退位孔121連通,下端蓋12的下部設置有下環形吸氣通道122、兩個位于下環形吸氣通道122內圈和外圈的下環形密封通道123,兩個下環形密封通道123不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121連通且內部設置有密封墊圈,下環形吸氣通道122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121部分重疊,即下環形吸氣通道122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121進行連通,底座11上設置有與下環形吸氣通道122連通的下吸氣孔111;
[0026]中端蓋13的下端面上設置有排氣閥片退位槽131,中端蓋13的下部且位于排氣閥片退位槽131的外圍設置有一圈與閥板的吸氣孔04對應的圓形進氣孔132,中端蓋13的的上部設置有一圈與圓形進氣孔132對應連通的圓形出氣孔133,上端蓋14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圓形出氣孔133連通的上環形吸氣通道141、兩個位于上下環形吸氣通道141內圈和外圈的上環形密封通道142(見圖6),上環形密封通道142內設置有密封墊圈,上端蓋14的上部設置有與上環形吸氣通道141連通的上吸氣孔143;
[0027]見圖1和圖2,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的一進氣口通過下吸氣管道112與底座的下吸氣孔111連通,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的另一進氣口通過上吸氣管道144與上端蓋的的上吸氣孔143連通,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的出氣口與真空栗16連通,17真空表設置于上吸氣管道144上。
[002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9]見圖1和圖4,吸氣閥片氣密性檢測時,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與下吸氣孔111連通的一進氣口與其出氣口堵死,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上吸氣孔143連通的一進氣口與其出氣口連通,此時真空栗16抽真空,吸氣閥片02在負壓的作用下與閥板01緊密貼合,當吸氣閥片02密封性完好時,吸氣孔04被關閉,上吸氣管道144內為真空狀態,真空表17指向真空狀態,當吸氣閥片02有輕微漏氣時,真空表17在指向真空值后,會出現波動,當吸氣閥片02嚴重漏氣時,真空表17完全無法指向真空值;
[0030]見圖3和圖4,排氣閥片氣密性檢測時,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與下吸氣孔111連通的一進氣口與其出氣口連通,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15上吸氣孔143連通的一進氣口與其出氣口堵死,此時真空栗16抽真空,排氣閥片03在負壓的作用下與閥板01緊密貼合,當排氣閥片03密封性完好時,排氣孔05被關閉,上吸氣管道144、下吸氣管道112內均為真空狀態,真空表17指向真空狀態,當排氣閥片03有輕微漏氣時,真空表17在指向真空值后,會出現波動,當排氣閥片03嚴重漏氣時,真空表17完全無法指向真空值。
[0031]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所述的壓縮機閥組包括有閥板、吸氣閥片和排氣閥片,所述的閥板上設置有吸氣孔和排氣孔,所述的排氣閥片和吸氣閥片分別連接于閥板的上、下兩端面上,且吸氣閥片將吸氣孔遮蔽,排氣閥片將排氣孔遮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有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下端蓋,設置于下端蓋正上方的中端蓋,設置于中端蓋正上方且與中端蓋固定連接的上端蓋,以及換向閥,真空栗和壓力表;所述的中端蓋的下表面和下端蓋的上表面均粘接有密封海綿; 所述的下端蓋上設置有多個上下貫通且與閥板的排氣孔對應的吸氣閥片退位孔,且部分吸氣孔與吸氣閥片退位孔連通,下端蓋的下部設置有下環形吸氣通道、兩個位于下環形吸氣通道內圈和外圈的下環形密封通道,兩個下環形密封通道不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連通且內部設置有密封墊圈,所述的下環形吸氣通道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部分重疊,即下環形吸氣通道將多個吸氣閥片退位孔進行連通,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與下環形吸氣通道連通的下吸氣孔; 所述的中端蓋的下端面上設置有排氣閥片退位槽,中端蓋的下部且位于排氣閥片退位槽的外圍設置有一圈與閥板的吸氣孔對應的圓形進氣孔,中端蓋的的上部設置有一圈與圓形進氣孔對應連通的圓形出氣孔,所述的上端蓋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圓形出氣孔連通的上環形吸氣通道、兩個位于上下環形吸氣通道內圈和外圈的上環形密封通道,上環形密封通道內設置有密封墊圈,所述的上端蓋的上部設置有與上環形吸氣通道連通的上吸氣孔; 所述的換向閥的一進氣口通過下吸氣管道與底座的下吸氣孔連通,換向閥的另一進氣口通過上吸氣管道與上端蓋的的上吸氣孔連通,換向閥的出氣口與真空栗連通,所述的真空表設置于下吸氣管道、上吸氣管道或換向閥與真空栗連接的管道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端蓋和上端蓋通過固定螺栓連接后與氣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向閥選用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且所述的三位五通手動換向閥設置于底座的上端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壓縮機閥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表固定于底座上。
【文檔編號】G01M3/28GK205719451SQ20162061524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8日
【發明人】江瑋
【申請人】合肥長勝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