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組件,具體涉及一種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用于核電、石油化工等領域的重要設備及有放射性、有毒有害、高危化學品密封場合的密封產品,其密封泄漏要求非常嚴格。如何控制密封泄漏已成為目前工業領域的重要議題。現有技術中,雖然目前有密封產品可實現對密封點進行現場檢測,但必須由人員到達密封現場才能進行泄漏情況檢測,而且由于環境條件的限制,往往是不具備隨時檢測的條件,只能在現場環境可達到人員進入的條件時方可進行檢測,特別是在有毒有害的高危化學物品場合,檢測難度就更大,并且對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一定的風險。而且,在這種不能連續檢測的情況下,檢測存在盲區,有可能在不具備檢測條件時恰巧發生大的泄漏,而使泄漏介質擴散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幾率增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
[0004]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它安裝在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之間,包括環本體、設于所述環本體上的主密封環,所述環本體包括內環和外環;所述主密封環設于內環與外環之間,且其在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上均具有密封結構;它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內環或/和所述外環內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貫穿所述內環或/和所述外環且分別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相接觸。
[0005]優化地,它還包括分別設于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上的泄漏收集密封環,所述泄漏收集密封環位于所述主密封環的徑向外側或內側;位于所述主密封環和所述泄漏收集密封環之間的環本體內還開設有與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相通的引漏孔,所述環本體內還開設有與所述引漏孔相連通的導流管。
[0006]進一步地,它還包括與所述導流管相連通的連接管以及分別設于所述外環軸向兩端面上且與所述引漏孔相連通的引漏槽。
[000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另一端連接有泄漏感知傳感器。
[0008]進一步地,它還包括分別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泄漏感知傳感器相連接的控制分析機構。
[0009]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a)將所述密封組件安裝在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之間,使所述環本體、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的軸心線均重合;
(b)調整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法蘭的多個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法蘭的多個第二螺栓孔相對應,并向其中插入螺栓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固定在一起,使得壓力傳感器的上下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相貼合;
(C)將檢測儀器與所述壓力傳感器進行電連接,測量所述第一法蘭或所述第二法蘭對所述密封組件施加的載荷;同時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泄漏感知傳感器與控制分析機構相連接,分析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泄漏感知傳感器傳輸的信號,得到介質泄漏量或者泄漏速率與所述密封組件受到的壓緊載荷之間的對應關系。
[0010]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通過在內環或/和外環內設置壓力傳感器,它們貫穿內環或/和外環并且分別與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相接觸,這樣能夠利用壓力傳感器有效測量密封組件受到的壓緊載荷,從而為準確判斷是否有介質泄漏提供參考依據。
【附圖說明】
[0011]附圖1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五實施例的結構狀態圖;
附圖6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六實施例的結構狀態圖;
附圖7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五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附圖8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七實施例的結構狀態圖;
附圖9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八實施例的結構狀態圖;
附圖10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九實施例的結構狀態圖;
附圖11為本發明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第九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其中,100、密封組件;1、環本體;11、內環;12、外環;2、主密封環;3、泄漏收集密封環;4、壓力傳感器;5、引漏孔;6、導流管;7、連接管;8、泄漏感知傳感器;9、引漏槽;200、第一法蘭;300、第二法蘭。
[0012]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11所示的密封面位移可檢測密封組件100,它安裝在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300之間,主要包括環本體1、主密封環2和壓力傳感器4。
[0013]其中,環本體1包括內環11和外環12。主密封環2設于內環11與外環12之間,它采用的為環形密封圈,且其上下端面即構成兩端用于與待密封部件密封接觸的密封結構。泄漏收集密封環3設于外環12的上、下端面上,即泄漏收集密封環3位于密封結構的徑向外側或內側。引漏孔5及導流管6均開設于外環12上;引漏孔5位于主密封環2和泄漏收集密封環3之間的環本體1上,它與環本體1的軸向兩端面相通(在本實施例中,外環12軸向上的兩端面上還分別開設有環狀的引漏槽9,該引漏槽9位于泄漏收集密封環3與主密封環2的密封結構之間,且兩側的引漏槽9均與引漏孔5相連通;這樣若密封結構處發生泄漏,泄漏出的泄漏物質便可經引漏槽9匯集到引漏孔5中);導流管6與引漏孔5相連通,它在外環12上沿徑向延伸。這樣泄漏出的泄漏介質可經引漏孔5流入導流管6。壓力傳感器4設置于內環11內(如圖1、圖5、圖7、圖10和圖11);或者設置于外環12內(如圖3、圖4和圖8);或者在內環11和外環12內均安裝(如圖2、圖6和圖9);它們貫穿內環11或/和外環12,使得分別與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蘭300相接觸。
[0014]在本實施例中,連接管7另一端(外端)連接有泄漏感知傳感器8;泄漏感知傳感器8即可用于對介質泄漏量或者泄漏速率進行檢測;可以將壓力傳感器4和泄漏感知傳感器8同時與控制分析機構相連接(它們的連接方式均可以采用遠程檢測或現場檢測),這樣可以接受它們輸送的信號并對其進行處理,得到介質泄漏量或者泄漏速率與密封組件100受到的壓緊載荷之間的對應關系。
[0015]上述泄漏介質壓力可檢測密封組件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a)將所述密封組件100安裝在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蘭300之間,使所述環本體1、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蘭300的軸心線均重合;
(b)調整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蘭300的位置,使得第一法蘭200的多個第一螺栓孔和第二法蘭300的多個第二螺栓孔相對應,并向其中插入螺栓將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蘭300固定在一起,使得壓力傳感器4的上下表面分別與第一法蘭200和第二法蘭300相貼合;
(c)將檢測儀器與壓力傳感器4進行電連接,測量第一法蘭200或第二法蘭300對密封組件1施加的載荷;同時將壓力傳感器4和泄漏感知傳感器8與控制分析機構相連接,分析壓力傳感器4和泄漏感知傳感器8傳輸的信號,得到介質泄漏量或者泄漏速率與密封組件1受到的壓緊載荷之間的對應關系。
[0016]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它安裝在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之間,包括環本體、設于所述環本體上的主密封環,所述環本體包括內環和外環;所述主密封環設于內環與外環之間,且其在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上均具有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內環或/和所述外環內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貫穿所述內環或/和所述外環且分別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分別設于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上的泄漏收集密封環,所述泄漏收集密封環位于所述主密封環的徑向外側;位于所述主密封環和所述泄漏收集密封環之間的環本體內還開設有與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相通的引漏孔,所述環本體內還開設有與所述引漏孔相連通的導流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與所述導流管相連通的連接管以及分別設于所述外環軸向兩端面上且與所述引漏孔相連通的引漏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另一端連接有泄漏感知傳感器。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分別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泄漏感知傳感器相連接的控制分析機構。6.—種權利要求5所述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a)將所述密封組件安裝在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之間,使所述環本體、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的軸心線均重合; (b)調整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法蘭的多個螺栓孔和所述第二法蘭的多個螺栓孔相對應,并向其中插入螺栓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固定在一起,使得壓力傳感器的上下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相貼合; (c)將檢測儀器與所述壓力傳感器進行電連接,測量所述第一法蘭或所述第二法蘭對所述密封組件施加的載荷;同時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泄漏感知傳感器與控制分析機構相連接,分析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泄漏感知傳感器傳輸的信號,得到介質泄漏量或者泄漏速率與所述密封組件受到的壓緊載荷之間的對應關系。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壓緊載荷可檢測密封組件及其使用方法,它安裝在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之間,包括環本體、設于所述環本體上的主密封環,所述環本體包括內環和外環;所述主密封環設于內環與外環之間,且其在所述環本體的軸向兩端面上均具有密封結構;它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內環或/和所述外環內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貫穿所述內環或/和所述外環且分別與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相接觸。通過在內環或/和外環內設置壓力傳感器,它們貫穿內環或/和外環并且分別與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相接觸,這樣能夠利用壓力傳感器有效測量密封組件受到的壓緊載荷,從而為準確判斷是否有介質泄漏提供參考依據。
【IPC分類】G01M3/26, F16J15/06
【公開號】CN105466649
【申請號】CN201510993063
【發明人】馬志剛
【申請人】蘇州寶驊機械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