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判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
背景技術:
航天器綜合測試遙測數據判讀是指在航天器綜合測試過程中,在滿足一定的條件或者狀態下,對航天器下行的遙測數據進行監視,分析下行遙測數據是否滿足設計指標的一種工作。例如在數管分系統加電狀態下,A參數的范圍應該為[a,b],如果在數管分系統加電情況下,A參數不在范圍[a,b]內,那么在這種狀態下,A參數和設計指標不符,需要根據情況對A參數相關的單機、分系統進行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A參數與設計指標不符,從而定位航天器的故障和缺陷。當前航天器綜合測試遙測數據自動判讀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遙測參數判讀:遙測參數判讀指在航天器加電過程中,對航天器的實時遙測數據進行連續的、不間斷的監視,在特定的狀態下,判斷遙測參數是否滿足設計指標要求。遙控指令判讀:遙控指令判讀指在航天器加電過程中,發送某一條或某幾條指令后,對該指令所引起的遙測參數變化進行監視,判斷與該指令相關的遙測參數是否滿足設計指標。遙測跳變判讀:遙測跳變判讀指在航天器加電過程中,對參數的變化幅度進行監視,如果變化幅度超出了參數所能接受變化幅度的最大范圍,則認為發生了遙測參數跳變,需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在之前的航天器型號綜合測試中,數據判讀主要以人工判讀為主,人工判讀有三個不足:其一,人工判讀成本很高;其二,人工判讀有可能錯判和漏判相關數據;其三,人工判讀無法形成判讀歷 史記錄,不利于遙測數據分析。為了提高航天器的可靠性,必須提高遙測數據的判讀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能夠對遙測數據進行自動判讀、顯示和存儲,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航天器可靠性。本發明的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建立判讀規則庫,然后根據航天器設計文件,將航天器各分系統的遙測參數判讀規則錄入到所述判讀規則庫;建立執行引擎,用于對遙測數據進行判讀;建立判讀結論數據庫,用于存儲判讀結論;將所述執行引擎與所述判讀規則庫、判讀結論數據庫以及已有遙測數據測試系統中的主測試處理機、各個綜合測試監視終端連接起來;步驟2、所述執行引擎連接判讀規則庫,從判讀規則庫中加載判讀規則并對判讀規則進行解析;步驟3、所述執行引擎在其內部創建黑板區,并在黑板區內存放航天器各分系統所有可能要測試的遙測數據參數;
步驟4、所述執行引擎建立與主測試處理機間的網絡連接,并從主測試處理機接收實時遙測數據;并判斷當前遙測數據流是否中斷,如果中斷,結束自動判讀過程,退出程序,如果未中斷,執行下一步;步驟5、所述執行引擎判斷遙測數據類型:如果遙測數據為遙測參數數據或者設備狀態數據,則:
I)所述執行引擎用接收到的實時的遙測數據或設備狀態數據刷新黑板區中的數據參數并返回該數據參數值;2)執行引擎將I)中的實時的數據參數值與相應判讀規則進行匹配;3)執行引擎將2)中的匹配結果形成遙測參數判讀結論信息;如果遙測數據為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則:I)所述執行引擎從主測試處理機讀取該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向航天器發送的時刻,從判讀規則庫讀取該指令的判讀準則和判讀延遲時間;2)從發送時刻起,執行引擎在判讀延遲時間內不斷查詢黑板區中遙測參數值,并將遙測參數值與對應的指令判讀準則進行匹配:如果在判讀延遲時間內正確匹配,指令執行正確,則判斷結論為匹配成功;如果在判讀延遲時間內未正確匹配,指令執行錯誤或者未執行,則判斷結論為匹配失敗;3)所述執行引擎將匹配結果形成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的判讀結論信息;步驟6、將步驟5得到的判讀結論信息依據綜合測試地面電器設備間通信協議打包推送至各綜合測試監視終端和判讀結論數據庫中;步驟7、綜合測試監視終端顯示判讀結論,執行步驟4-7,直到接到結束遙測數據判讀命令。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通過在現有遙測測試系統中建立判讀規則庫、判讀結論數據庫以及執行引擎,完成遙測數據或指令的自動判讀,并將判讀結論發送給綜合測試監視終端,實現航天器測試數據的自動判讀和顯示,能夠大大提高遙測數據判讀工作效率,同時提高航天器可靠性;將判讀結論推送給判讀結論數據庫進行存儲,能夠對遙測數據的歷史判讀結論進行分析并形成報表,增強了遙測數據的可分析性;2)通過在執行引擎中建立黑板區,存儲所有需要測試的遙測數據,在實時測試過程中,只需要根據當前遙測數據更新遙測數據中的一種或多種數據參數值,避免內存不斷加載遙測數據,節省時間,提高判斷效率。
圖1為本發明中判讀規則庫、執行引擎和判讀結論數據庫與現有遙測系統的連接關系圖;圖2為本發明的自動判讀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在現有的航天器綜合測試過程中,一般而言,每個遙測參數在相同的技術狀態下都有一定的變化范圍或者變化規律,這種范圍或者規律一般會在航天器設計文件中體現。航天器產生大量的下行遙測數據,下行遙測數據經過主測試處理機接收,然后工作人員根據遙測參數的變化范圍或者變化規律對遙測數據進行處理,最后將處理結果分發給各綜合測試監視終端。由于遙測數據的數據量很大,種類很多,工作人員的處理工作極其繁重,在處理過程中也容易出現誤判等失誤,會給航天器綜合測試帶來負面影響,很可能最終影響航天器的可靠性。因此,鑒于人工處理遙測參數的弊端,本發明依據遙測參數的這種特點,提供了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建立判讀規則庫,然后根據航天器設計文件記載的遙測數據的變化范圍和變化規律 ,將航天器各分系統的遙測參數判讀規則錄入到判讀規則數據庫;建立執行引擎,用于對遙測數據進行判讀;建立判讀結論數據庫,用于存儲判讀結論;如圖1所示,將執行引擎與所述判讀規則數據庫、判讀結論數據庫以及已有遙測數據測試系統中的主測試主機、各個綜合測試監視終端連接起來;步驟2、如圖2所示,執行引擎連接判讀規則數據庫,從判讀規則庫中加載判讀規則并對判讀規則進行解析;步驟3、執行引擎在其內部創建黑板區,并在黑板區內存放航天器各分系統所有可能要測試的遙測數據參數;由于航天器遙測數據種類多,數量大,本發明的執行引擎先將所有要測試的遙測數據參數加載到黑板區的內存中,當接到實時的遙測數據后,可以只更新接到的幾個遙測數據,而不必對內存重復地讀寫,由此,可節省整個判讀過程的時間,提高效率。步驟4、執行引擎建立與主測試處理機間的網絡連接,并從主測試處理機接收實時遙測數據;并判斷當前遙測數據流是否中斷,如果中斷,結束自動判讀過程,退出程序,如果未中斷,執行下一步;步驟5、判斷遙測數據類型:一般情況下,對航天器的測試主要包括:1、判斷遙測數據或設備狀態數據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或者符合既定的規律;2、地面總控系統給航天器發送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航天器接收到后執行該指令,則航天器對應的一些遙測數據就會發生變化,遙測系統判斷上述發生變化的遙測數據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或者符合既定的規律,來確定航天器是否執行或者是否正確執行接收到的指令,由此來測試航天器的工作狀態。本發明中,如果遙測數據為遙測參數數據或者設備狀態數據,則:I)用接收到的實時的遙測數據或設備狀態數據刷新黑板區中的數據參數并返回該數據參數值;2)將I)中的實時的數據參數值與相應判讀規則進行匹配;3)形成遙測參數判讀結論信息;如果遙測數據為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則:I)地面總控系統向航天器發送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同時向主測試處理機發送該條指令和該指令的發送時刻;執行引擎從主測試處理機讀取該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向航天器發送的時刻,從判讀規則庫讀取該指令的判讀準則和判讀延遲時間;2)從發送時刻起,執行引擎在判讀延遲時間內不斷查詢黑板區中遙測參數值,并將遙測參數值與對應的指令判讀準則進行匹配:如果在判讀延遲時間內正確匹配,航天器的指令執行正確,則判斷結論為匹配成功;如果在判讀延遲時間內未正確匹配,航天器的指令執行錯誤或者未執行,則判斷結論為匹配失敗;3)形成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的判讀結論信息;步驟6、將步驟5得到的判讀結論信息依據綜合測試地面電器設備間通信協議打包推送至各綜合測試監視終端和判讀結論數據庫中;步驟7、綜合測試監視終端顯示判讀結論,執行步驟4-7,直到接到結束遙測數據判讀命令。各綜合測試監視終端接收來自執行引擎的遙測數據結果,根據判讀結果分析當前航天器狀態,定位航天器故障。同時,可以根據綜合測試需要,對歷史判讀結論進行查詢分析并形成分析報表。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判讀規則庫,然后根據航天器設計文件,將航天器各分系統的遙測參數判讀規則錄入到所述判讀規則庫;建立執行引擎,用于對遙測數據進行判讀;建立判讀結論數據庫,用于存儲判讀結論;將所述執行引擎與所述判讀規則庫、判讀結論數據庫以及已有遙測數據測試系統中的主測試處理機、各個綜合測試監視終端連接起來; 步驟2、所述執行引擎連接判讀規則庫,從判讀規則庫中加載判讀規則并對判讀規則進行解析; 步驟3、所述執行引擎在其內部創建黑板區,并在黑板區內存放航天器各分系統所有可能要測試的遙測數據參數; 步驟4、所述執行引擎建立與主測試處理機間的網絡連接,并從主測試處理機接收實時遙測數據;并判斷當前遙測數據流是否中斷,如果中斷,結束自動判讀過程,退出程序,如果未中斷,執行下一步; 步驟5、所述執行引擎判斷遙測數據類型: 如果遙測數據為遙測參數數據或者設備狀態數據,則: 1)所述執行引擎用接收到的實時的遙測數據或設備狀態數據刷新黑板區中的數據參數并返回該數據參數值; 2)執行引擎將I)中的實時的數據參數值與相應判讀規則進行匹配; 3)執行引擎將2)中的匹配結果形成遙測參數判讀結論信息; 如果遙測數據為遙 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則: 1)所述執行弓I擎從主測試處理機讀取該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向航天器發送的時刻,從判讀規則庫讀取該指令的判讀準則和判讀延遲時間; 2)從發送時刻起,執行引擎在判讀延遲時間內不斷查詢黑板區中遙測參數值,并將遙測參數值與對應的指令判讀準則進行匹配:如果在判讀延遲時間內正確匹配,指令執行正確,則判斷結論為匹配成功;如果在判讀延遲時間內未正確匹配,指令執行錯誤或者未執行,則判斷結論為匹配失敗; 3)所述執行引擎將匹配結果形成遙控指令或者設備指令的判讀結論信息; 步驟6、將步驟5得到的判讀結論信息依據綜合測試地面電器設備間通信協議打包推送至各綜合測試監視終端和判讀結論數據庫中; 步驟7、綜合測試監視終端顯示判讀結論,執行步驟4-7,直到接到結束遙測數據判讀命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航天器測試數據自動判讀方法,通過在現有遙測測試系統中建立判讀規則庫、判讀結論數據庫以及執行引擎,完成遙測數據或指令的自動判讀,并將判讀結論發送給綜合測試監視終端,實現航天器測試數據的自動判讀和顯示,能夠大大提高遙測數據判讀工作效率,同時提高航天器可靠性;將判讀結論推送給判讀結論數據庫進行存儲,能夠對遙測數據的歷史判讀結論進行分析并形成報表,增強了遙測數據的可分析性;通過在執行引擎中建立黑板區,存儲所有需要測試的遙測數據,在實時測試過程中,只需要根據當前遙測數據更新遙測數據中的一種或多種數據參數值,避免內存不斷加載遙測數據,節省時間,提高判斷效率。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3218451SQ20131015291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7日
發明者王效楠, 何曉宇, 向永清, 白少華, 薛亮, 羅光辰, 曹宇 申請人: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