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并線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具有可分離 的開口結構的并線模。
背景技術:
電纜在進行成纜和銅絲編織及鋼絲編織時,均需要用到并線模。進行成纜 時,使用電纜的幾根線芯緊密的絞合在一起;進行銅絲編織及鋼絲編織時,使 用電纜的編織層緊密的與接觸被編織物。如圖2所示,現有技術中所使用的并 線模,均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樣的設計主要有兩大缺點第一,配模復雜。 由于電纜制造工藝中,成纜線芯的外徑及編織前的外徑并不是一個非常恒定的 值,對于小電纜,其具有0. 5 1. 2ram外徑波動;對于大電纜,其具有1. 0 3. 0mm 外徑波動,在進行配模時,必須按照最大外徑來進行配模,這導致外徑小的地 方成纜線芯和銅絲編織及鋼絲編織不夠緊密,甚至會出現跳浜,如果按照小的 外徑來進行配模,這對外徑大的地方造成擦傷,甚至會由于外徑太大,無法通 過并線模而造成拉斷現象。第二,電纜生產時,只能一根一根成纜、編織,特 別是遇到連續加工兩根不同外徑的電纜時,如果采用一體并線模,無法使接頭 通過并線模,必須要重新穿線,費時很長,有時還需要更換并線模,生產效率 低,連續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配模復雜以及生產連續性差的缺 點,提供了一種具有可分離結構的并線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包 括相互扣合的上蓋和底座,上蓋和底座通過定位機構定位;上蓋和底座上各設 有組合為穿線孔的的孔槽。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機構為設 置在底座上端面的凸塊以及設置在上蓋下端面與所述凸塊配合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機構為設置在上蓋下端面的凸 塊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端面與所述凸塊配合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穿線孔的孔槽為圓柱通孔,上蓋和底座上各設有組成所 述圓柱通孔的半圓槽。本實用新型穿線孔的孔槽也可以為其他形狀,但上蓋和 底座的孔槽配合后應與穿過的線芯形狀或需要成型的形狀相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可相互扣合的上蓋和底座并線模使得配模簡化,按照小 的外徑進行配模,當做到外徑大的地方,可以適當將并線模松開,相當于增加 了并線模的孔徑,使外徑大的一段通過后,再將并線模收緊,確保成纜線芯和 銅絲編織及鋼絲編織緊密。同時,使得模具更換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并線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并線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實施例l: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包 括相互扣合的上蓋2和底座4,上蓋2和底座4通過定位機構定位;上蓋2和底 座4上各設有組合為圓柱通孔1的截面為半圓的通槽。所述定位機構為設置在 底座4上端面的凸塊3以及設置在上蓋2下端面與所述凸塊3配合的凹槽。
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包括相互扣合 的上蓋2和底座4,上蓋2和底座4通過定位機構定位;上蓋2和底座4上各設 有組合為圓柱通孔1的截面為半圓的通槽。所述定位機構為設置在上蓋下端面 的凸塊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端面與所述凸塊配合的凹槽。
在線纜制造過程中,按照小的外徑進行配模,當做到外徑大的地方,可以 適當將并線模松開,相當于增加了并線模的孔徑,是外徑大的一段通過后,再 將并線模收緊,確保成纜線芯和銅絲編織及鋼絲編織緊密。對于兩根相同外徑 的電纜,只要將兩根電纜連接好,在接頭通過并線模時,適當將并線模松開, 讓接頭通過并線模后在壓緊,即可連續生產。對于兩根不同外徑的電纜,只要 將兩根電纜連接好,在接頭通過并線模時,更換并線模,并讓接頭通過并線模 后在壓緊,即可連續生產。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的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 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 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 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份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蓋和底座,上蓋和底座通過定位機構定位;上蓋和底座上各設有組合為穿線孔的孔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位機構為設置在底座上端面的凸塊以及設置在上蓋下端面與所述凸塊配合的凹 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位機構為設置在上蓋下端面的凸塊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端面與所述凸塊配合的凹 槽。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 線孔的孔槽為圓柱通孔,上蓋和底座上各設有組成所述圓柱通孔的半圓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成纜、編織的并線模,包括相互扣合的上蓋和底座,上蓋和底座通過定位機構定位;上蓋和底座上各設有組合為穿線孔的孔槽。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可相互扣合的上蓋和底座并線模使得配模簡化,按照小的外徑進行配模,當做到外徑大的地方,可以適當將并線模松開,相當于增加了并線模的孔徑,使外徑大的一段通過后,再將并線模收緊,確保成纜線芯和銅絲編織及鋼絲編織緊密。同時,使得模具更換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H01B13/02GK201229806SQ200820039909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7日
發明者軍 劉, 夏亞芳, 郭建偉, 陳曉軍 申請人:無錫江南電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