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薄型網線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016816閱讀:145來源:國知局
薄型網線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薄型網線連接器,包括座體及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座體的基座和兩側壁間設為用于插接外部插頭的對接空間,基座上定位有復數對接端子,并于基座后方設有容置槽;該定位機構設有定位于基座上的外殼體及外殼體基部兩側同向延伸的側臂,該側臂在基部前的軸部樞接有旋動體的兩側板,該外殼體與旋動體間形成有插接口。該旋動體前側設有限位部,且相對限位部的另側后方設有定位于容置槽的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彈性撐抵于旋動體。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網線連接器,由于結構優化和構件的一體成型,大幅提高了結構穩定性和組裝便利性,同時具有成本低廉的效果。
【專利說明】薄型網線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具旋動體和保護殼體的輕薄型網線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現今電子科技快速發展,使得筆記本電腦、平板計算機等電子裝置已普遍存在于社會上各個角落中,且因因特網的蓬勃發展,若用戶欲獲得實時信息、傳輸文件或郵件等可透過電子裝置鏈接于網絡進行作業,并藉由網絡搜尋各種信息、實時通訊或在線游戲等。
[0003]再者,由于筆記本電腦、平板計算機發展趨勢皆趨向于輕薄短小設計,以致使電子裝置內部電路板上之電子組件構造則必須配合其縮小且更為精密,整體結構強度亦需隨之予以強化,而一般電子裝置大都會利用連接器達成與電路板的連接,且連接器可提供網絡插頭接設于其內,并與復數訊號端子連接,藉此將訊號透過電路板傳送至控制電路中,使電子裝置鏈接于網絡進行作業。
[0004]而隨著電子裝置體積越來越微小,便發展出各種不同型式之連接器,且該插頭型式一般可分為電話、傳真機等使用之RJ-1l插頭及可供電子裝置鏈接于網絡、多功能事務機等使用之RJ-45插頭,但因RJ系列之連接器系標準規格并具有一定的體積,而現今筆記本電腦、平板計算機等電子裝置厚度設計要求卻小于RJ系列之連接器,使電子裝置厚度將變得無法更為輕薄,而考慮到整體結構設計仍有很大改善空間,則有待從事于此行業者重新設計來加以有效解決。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薄型網線連接器,以解決翻蓋式網線連接器整體結構強度和外觀整體性的問題。
[0006]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薄型網線連接器,包括座體及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基座和兩側壁間設為用于插接外部插頭的對接空間,基座上定位有復數對接端子,并于基座后方設有容置槽;所述定位機構設有定位于基座上的外殼體及外殼體基部兩側同向延伸的側臂,所述側臂在基部前的軸部樞接有旋動體的兩側板,所述外殼體與旋動體間形成有插接口。所述旋動體前側設有限位部,且相對限位部的另側后方設有定位于容置槽的彈性組件,所述彈性組件彈性撐抵于旋動體。
[0007]進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兩側壁即后方底部設有呈階面狀的凹部,且凹部設有定位于電路板破孔處的抵持面。
[0008]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后方兩側設有復數凹孔,所述外殼體基部兩側設有扣持于凹孔內的扣接片。
[0009]進一步地,所述側壁內側設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具有扣孔和凹陷狀止擋面,所述外殼體側臂上設有導軌部,且導軌部上設有扣持于扣孔內的卡扣;所述旋動體兩側具有側板,側板上設有在導軌部抵持并旋動位移的滑移部,且滑移部底緣與止擋面擋止定位。[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導軌部與滑移部為呈相對滑動抵持位移的限位槽與抵止片。
[0011]進一步地,各對接端子具有位于對接空間的接觸部和另側穿出座體外的焊接部。
[0012]進一步地,所述外殼體軸部設為軸孔,所述旋動體的兩側板上設有對應樞接于軸孔內的凸柱。
[0013]進一步地,所述彈性組件具有抵持于容置槽底部的第一抵持部,且第一抵持部兩端設有向前彎折并呈卷曲狀的變形部,所述變形部的外端設有彈性抵持于旋動體內壁面的弟~抵持部。
[0014]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機構的外殼體與旋動體均為金屬一體成型件。
[0015]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網線連接器,其技術效果為:由于結構優化和構件的一體成型,大幅提高了結構穩定性和組裝便利性,同時具有成本低廉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組裝前的立體分解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組裝后的立體外觀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組裝后的側視剖面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使用前的側視剖面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使用后的側視剖面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0025]圖10是圖9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為包括有座體I及定位機構2,其中:該座體I為具有一基座11,并于基座二側處形成有側壁12,且基座11與二側壁12之間形成有對接空間10,而基座11上則定位有呈彎折狀的復數對接端子13,且對接端子13 —側處的接觸部131為位于對接空間10處,而接觸部131另側處的焊接部132則由基座11后方處穿出且露出于座體I外部形成一垂直狀。
[0028]再者,座體I的基座11 二側壁12及后方底部為形成有呈階面狀的凹部121,其凹部121上具有抵持面1211,且凹部121 二側處的抵持面1211上凸設有復數卡塊1212,而基座11后方處則設有延伸至二側壁12處的容置槽111,并于容置槽111 二側處設有復數凹孔112,且二側壁12相對內側處設有具扣孔1221及止擋面1222的嵌置槽122。
[0029]該定位機構2為包括有外殼體21、旋動體22及可供彈性撐抵于旋動體22上的彈性組件23,并于外殼體21所具的基部211 二側同向延伸有側臂212,且二側臂212上相鄰于基部211前方處為設有具軸孔2131的軸部213,而外殼體21的二側臂212上位于軸部213前方處則設有導軌部214,并于導軌部214上具有呈彎弧狀的限位槽2141,且限位槽2141后方處設有卡扣2142,再于導軌部214下方處設有向外彎折的復數定位腳部215,另外殼體21上位于基部211 二側處為設有向上斜伸的扣接片216。
[0030]然而,定位機構2位于外殼體21的軸部213上為樞接有旋動體22,并于外殼體21與旋動體22之間形成有一插接口 20,而旋動體22所具的二側板221上則設有樞接于軸孔2131內的凸柱2211,并于旋動體22前方內側處設有限位部222及位于限位部222 二側處向后彎折延伸的導軌片2221,其側板221上設有位于導軌部214處旋動抵持位移的滑移部223,且各滑移部223上皆具有向外彎折的抵止片2231 ;又,該彈性組件23為具有呈π形狀的第一抵持部231,并由第一抵持部231 二端處向前彎折有呈卷曲狀的變形部232,再朝外彎折有一向后斜伸的第二抵持部233。
[0031]如圖4至圖6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組裝前的立體分解圖、組裝后的立體外觀圖及組裝后的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該電路板3前方側緣處為向內剖設有破孔31,并于破孔31 二側壁面處皆設有缺槽311,其破孔31周圍處為設有復數接點32及插孔33。
[0032]然而,當本實用新型于組裝時,先將定位機構2為結合定位于座體I的基座11上方處,其彈性組件23便會嵌入于基座11后方處的容置槽111內,并使第一抵持部231抵持于容置槽111底部后,再將外殼體21的基部211嵌入于容置槽111中,并由基部211 二側處的扣接片216扣持于基座11后方頂部的凹孔112內,且二側臂212上的導軌部214為以卡扣2142扣持于側壁12嵌置槽122后方處的扣孔1221內呈一定位,同時使彈性組件23上的第二抵持部233彈性撐抵于旋動體22后方內壁面處呈一彈性變形狀態。
[0033]續將座體I的基座11為呈破板式定位于電路板3上的破孔31內,并使基座11的二側壁12及后方底部的凹部121為以抵持面1211定位于破孔31內緣處呈一定位,而凹部121的卡塊1212則分別卡持于破孔31 二側壁面處的缺槽311中,且使復數對接端子13的各焊接部132分別定位于電路板3上對應的接點32 (如穿孔)中后,再利用焊接的方式焊固于電路板3上形成電性連接。
[0034]藉上,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為可符合RJ-45規格的插座型式,并使座體I配合定位機構2可由破板方式定位于電路板3上,藉此可有效節省其所占用電路板3上的空間,但于實際應用時,定位機構2亦可直接定位于電路板3上結合成為一體,且各對接端子13的焊接部132利用穿孔焊接的方式來焊設于電路板4上僅為一種較佳的實施狀態,亦可利用表面黏著技術焊接方式穩固接合成為一體,并形成良好的電性連接狀態。
[0035]如圖7至圖10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使用前的側視剖面圖、使用后的側視剖面圖、再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及第九圖的局部放大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該電子裝置5較佳實施可為一超輕薄筆記本電腦,但于實際應用時,亦可為筆記本電腦、平板計算機等,而電子裝置5的本體51與座體I可為一體成型或分開組構而成,并使基座11上的復數對接端子13可透過電路板3進行外部網絡訊號的傳輸及供應電源使用。
[0036]當用戶將外部插頭4為由定位機構2的插接口 20處橫向插接于座體I的對接空間10內時,可透過手動的方式向上或向下扳動于旋動體22以外殼體21的軸部213為軸心朝外側作旋轉而呈現開啟狀態,或是可由外部插頭4向上或向下推頂于旋動體22前方處的限位部222上,使旋動體22受到推頂作用后可以外殼體21的軸部213為軸心朝外側作旋轉開啟,并連動于旋動體22后方內壁面處向下擠壓于彈性組件23上呈一彈性變形。
[0037]而旋動體22旋轉的過程中,其二側板221的滑移部223便會沿著外殼體21側臂212上對應的導軌部214作旋動抵持位移的動作,并使旋動體32向上旋轉至定位,便可利用滑移部223的抵止片2231旋動抵持于導軌部214上的限位槽2141內壁面處形成擋止定位,用以限制旋動體22朝外側作旋轉最大的角度范圍,且該外殼體21與旋動體22間所形成的插接口 20空間變大,以利于外部插頭4由插接口 20處插接于座體I的對接空間10內,再將外部插頭4上的彈性扣片41扣持于旋動體22的限位部222內呈一定位,并使外部插頭4與復數對接端子13形成良好的電性對接狀態,即可透過電路板3連接至電子裝置5進行訊號傳輸,此種外殼體21與旋動體22為分別由金屬材質一體成型,不但整體的構件較少而使組裝上更為便利,且可提升定位機構2的結構強度與操作時的順暢感,同時確保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進而達到結構穩定、組裝簡便且成本低廉的效果。
[0038]當用戶欲將外部插頭4拔出時,僅需按壓于外部插頭4上的彈性扣片41,使彈性扣片41脫離于旋動體22的限位部222的限制,便可將外部插頭4沿著導軌片2221橫向拔出于座體I的對接空間10內,而外部插頭4退出的過程中,即可透過釋放擠壓中的彈性組件23彈性撐抵于旋動體22后方處而具有彈性復位的功能,并由旋動體22前方處以外殼體21的軸部213為軸心朝內側作旋轉呈現閉合狀態,且待旋動體22上的滑移部223底緣處抵持于側壁12嵌置槽122下方處的凹陷狀止擋面1222上形成擋止定位后,可使外殼體21與旋動體22間所形成的插接口 20空間變小,使整體高度降低且更為薄型化,以符合產品輕薄短小的設計需求。
[0039]上述詳細說明為針對本實用新型一種較佳的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惟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藝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變化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
1.薄型網線連接器,包括座體及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基座和兩側壁間設為用于插接外部插頭的對接空間,基座上定位有復數對接端子,并于基座后方設有容置槽;所述定位機構設有定位于基座上的外殼體及外殼體基部兩側同向延伸的側臂,所述側臂在基部前的軸部樞接有旋動體的兩側板,所述外殼體與旋動體間形成有插接口 ; 所述旋動體前側設有限位部,且相對限位部的另側后方設有定位于容置槽的彈性組件,所述彈性組件彈性撐抵于旋動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兩側壁即后方底部設有呈階面狀的凹部,且凹部設有定位于電路板破孔處的抵持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后方兩側設有復數凹孔,所述外殼體基部兩側設有扣持于凹孔內的扣接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內側設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具有扣孔和凹陷狀止擋面,所述外殼體側臂上設有導軌部,且導軌部上設有扣持于扣孔內的卡扣;所述旋動體兩側具有側板,側板上設有在導軌部抵持并旋動位移的滑移部,且滑移部底緣與止擋面擋止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部與滑移部為呈相對滑動抵持位移的限位槽與抵止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各對接端子具有位于對接空間的接觸部和另側穿出座體外的焊接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軸部設為軸孔,所述旋動體的兩側板上設有對應樞接于軸孔內的凸柱。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組件具有抵持于容置槽底部的第一抵持部,且第一抵持部兩端設有向前彎折并呈卷曲狀的變形部,所述變形部的外端設有彈性抵持于旋動體內壁面的第二抵持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網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的外殼體與旋動體均為金屬一體成型件。
【文檔編號】H01R13/506GK203386964SQ201320234812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3日
【發明者】劉顯鈞 申請人:昆山上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