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熱功能的發光鍵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發光鍵盤,包括:一金屬底板、一導光板、多個按鍵模塊以及一發光模塊。金屬底板的兩面分別為頂散熱面和底散熱面;導光板設置于頂散熱面;各按鍵模塊設置于導光板上方;電性配設有多個發光元件的發光模塊設置于底散熱面之下且具有發熱面;金屬底板層疊于導光板與發光模塊之間,且分別貼接于導光板的底面和發光模塊的發熱面而導熱。藉此,發光模塊和導光板將都能經由金屬底板而導熱、散熱,從而達到散熱效果。
【專利說明】
具有散熱功能的發光鍵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發光鍵盤,特別是指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發光鍵盤。
【背景技術】
[0002]關于發光鍵盤,主要在所有按鍵的底側與鍵盤底板的頂面之間設置光源,以使光源能在各按鍵的底側提供照明,從而讓使用者在昏暗或無光線環境操作鍵盤上的按鍵。
[0003]惟,現有發光鍵盤的結構是將所有按鍵、薄膜電路板、鍵盤底板、背光板以及發光元件彼此堆棧,其間并未設計任何散熱結構,導致屬于發熱源的發光元件以及屬于間接發熱的背光板,都有著易于過熱的缺失,若非燒毀發光元件,就是造成鍵盤的人手接觸面發燙,早為人所詬病已久。
[0004]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可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實用新型,乃為本案實用新型人所亟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發光鍵盤,能利用金屬底板層疊并貼接于發光模塊和導光板之間,從而讓發光模塊和導光板都能經由金屬底板而散熱。
[0006]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鍵盤,包括:一金屬底板,該金屬底板的兩面分別為一頂散熱面和一底散熱面;一導光板,設置于該頂散熱面;多個按鍵模塊,設置于該導光板上方;以及一發光模塊,設置于該底散熱面之下,該發光模塊電性配設有多個發光元件且具有一發熱面;其中,該金屬底板層疊于該導光板與該發光模塊之間,且分別貼接于該導光板的底面和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而導熱。
[0007]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更包含一薄膜電路板,層疊于該多個按鍵模塊與該導光板的頂面之間。
[0008]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該發光模塊為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的頂面即為該發熱面,該多個發光元件則電性配設于該光源電路板。
[0009]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該光源電路板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
[0010]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更包括一粘著層,該粘著層粘著于該金屬底板的該底散熱面與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之間。
[0011]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該金屬底板對應各該發光元件位置開設有多個第一開口,該粘著層對應各該發光元件位置開設有多個第二開口,各該發光元件經由各該第一開口和各該第二開口而對該導光板照射光線。
[0012]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具有多個導接部,該金屬底板對應各該導接部自該底散熱面凸出有多個凸部,各該凸部對應各該導接部抵接而導熱。
[0013]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每一該凸部為在該金屬底板的該頂散熱面打凹并相對自該底散熱面凸出的凸包。
[0014]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更包括一粘著層,該粘著層粘著于該金屬底板的該底散熱面與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之間。
[0015]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各該凸部經由該粘著層抵接于各該導接部而導熱。
[0016]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該粘著層對應各該凸部位置形成有多個破口,各該凸部經由各該破口抵接于各該導接部而導熱。
[0017]上述的發光鍵盤,其中,各該按鍵模塊包含一鍵帽和承接于該鍵帽與該金屬底板之間的一連接結構。
[0018]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藉由金屬底板為利于導熱和散熱的金屬材質,且金屬底板層疊并貼接于發光模塊與導光板之間,從而讓發光模塊和導光板都能經由金屬底板而散熱,解決現有發光鍵盤的發光元件和背光板會有易于過熱的缺失。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發光鍵盤于俯視時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發光鍵盤于仰視時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依據圖2的立體組合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發光鍵盤于組合后的剖視示意圖。
[0023]其中,附圖標記:
[0024]100…發光鍵盤
[0025]i…按鍵模塊
[0026]11…鍵帽
[0027]12...連接結構
[0028]2…薄膜電路板
[0029]3…導光板
[0030]3l...頂面
[0031]32...底面
[0032]4...金屬底板
[0033]41 …第一開口
[0034]42…頂散熱面
[0035]43...底散熱面
[0036]44...凸部
[0037]5…發光模塊
[0038]51…發光元件
[0039]52…發熱面
[0040]53...導接部
[0041]6…粘著層
[0042]61 …第二開口
[0043]62...破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44]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和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45]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發光鍵盤,主要在解決發光鍵盤的易于過熱問題。本實用新型發光鍵盤100包括:多個按鍵模塊1、一導光板3、一金屬底板4以及一發光模塊5,較佳還包括一薄膜電路板2和一粘著層6。其中,導光板3具有彼此相對的頂面31和底面32。
[0046]金屬底板4具有彼此相對的頂面和底面,且金屬底板4的頂面和底面分別為一頂散熱面42和一底散熱面43。
[0047]導光板3則設置于金屬底板4的頂散熱面42之上,以將來自于導光板3的熱傳導給金屬底板4,并利用金屬底板4將熱散逸。前述各按鍵模塊I則設置于導光板3上方。
[0048]發光模塊5設置于金屬底板4的底散熱面43之下,以將來自于發光模塊5的熱傳導給金屬底板4,并利用金屬底板4將熱散逸。
[0049]發光模塊5電性配設有多個發光元件51且具有一發熱面52。發光模塊5可為各式具有照明功能的模塊,于本實施例中則以光源電路板為例進行說明,光源電路板的頂面即為發熱面52,多個發光元件51則電性配設光源電路板,以能利用各發光元件51將光線通過金屬底板4照射到導光板3,進而在所有按鍵模塊I的底部發光。其中,光源電路板可為各式可行的電路板,例如硬板或軟板等皆可,于本實施例中則以軟板(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為例進行說明;至于發光元件51可為各式可行的光源,于本實施例中則以LED為例進行說明。
[0050]各發光元件51可電性配設于光源電路板的任一面,于本實施例中則以電性配設于發熱面52為例進行說明。在其它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各發光元件51亦可電性配設于光源電路板的底面,再經由導光或開孔等方式,使各發光元件51能將光線朝著導光板3所在方位照射。
[0051]至于多個按鍵模塊I與導光板3的頂面31之間,則還可層疊有一薄膜電路板2。
[0052]由上可知,金屬底板4層疊于導光板3與發光模塊5之間,使金屬底板4的頂散熱面42貼接于導光板3的底面32而傳導來自導光板3的熱,并使金屬底板4的底散熱面43貼接于發光模塊5的發熱面52而傳導來自發光模塊5的熱。
[0053]如此一來,即使發光鍵盤100的各構件仍是彼此層疊,使導光板3和發光模塊5仍易于過熱,但由于金屬底板4是金屬材質而易于導熱、散熱,且金屬底板4還被夾置于導光板3與發光模塊5之間,因此可同時傳導并散逸來自導光板3和發光模塊5的熱,達到對導光板3和發光模塊5散熱的效果。
[0054]必須說明的是,前述各按鍵模塊I包含如圖4所示的一鍵帽11以及承接于鍵帽11與金屬底板4之間的一連接結構12。此外,圖1和圖4中省略彈性體未繪,彈性體用以彈性支撐鍵帽11于薄膜電路板2之上。
[0055]為使金屬底板5具有更佳的散熱效果,可在發光模塊5的發熱面52形成多個導接部53,并在金屬底板4設置多個凸部44。
[0056]各導接部53可為各式可行的方式所形成,只要能電性連接于發光模塊5的內建電路即可,于本實施例中則以露銅的方式在發光模塊5的發熱面52形成多個導接部53(或稱為銅箔,見圖4),各導接部53皆電性連接于發光模塊5的內建電路。
[0057]各凸部44對應各導接部53設置,至于凸部44的形成方式,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只要各凸部44能自底散熱面43凸出即可,于本實施例中則以本段后述為例進行說明:如圖4所不,每一凸部44為在金屬底板4的頂散熱面42打凹,并自底散熱面43相對凸出的凸包。
[0058]如此一來,就能確保各凸部44都能對應各導接部53確實地接觸而導熱,而且是以緊迫抵頂方式迫使凸部44緊迫地抵接于導接部53,進而增加金屬底板4與發光模塊5的接觸面積,因此具有更佳的散熱效果。
[0059]再者,為使發光模塊5穩固地固定于金屬底板4,并使各凸部44緊迫地抵接于各導接部53的狀態不致于分離(利于散熱),可于金屬底板4的底散熱面43與發光模塊5的發熱面52之間粘著一粘著層6。其中,粘著層6可為各式可行的粘著物,例如粘膠或雙面膠等,于本實施例中則以雙面膠為例進行說明。
[0060]如此一來,各凸部44將會經由粘著層6而間接抵接于各導接部53,并透過粘著層6的穩定貼附,讓來自于各凸部44的熱都能傳導給各導接部53(圖中未示)。當然,粘著層6亦可在對應各凸部44位置或對應各導接部53位置形成有多個破口 62,使各凸部44都能經由各破口 62直接抵接于各導接部53而導熱(見圖4)。
[0061 ]仍如圖1-圖4所示,金屬底板4對應各發光元件51位置可開設有多個第一開口 41,粘著層6對應各發光元件51位置可開設有多個第二開口 61,如此以使各發光元件51都能經由各第一開口 41和各第二開口 61而對前述導光板3照射光線。
[0062]此外,在其它未繪不的實施例中,亦可僅在金屬底板4的底散熱面43與發光模塊5的發熱面52之間粘著有粘著層6,但卻不設置凸部44和導接部53,如此以使發光模塊5穩固地固定于金屬底板4而不易于偏移。
[006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功效:藉由金屬底板4為利于導熱和散熱的金屬材質,且金屬底板4層疊并貼接于發光模塊5與導光板3之間,從而讓發光模塊5和導光板3都能經由金屬底板4而散熱,解決現有發光鍵盤的發光元件和背光板會有易于過熱的缺失。
[0064]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其它功效:藉由凸部44和導接部53的設計,以能確保各凸部44都能對應各導接部53確實地接觸而導熱,而且是以迫抵方式迫使凸部44緊迫地抵接于導接部53,進而增加金屬底板4與發光模塊5的接觸面積,因此具有更佳的散熱效果。藉由在金屬底板4與發光模塊5之間粘著一粘著層6,以使發光模塊5穩固地固定于金屬底板4,并使各凸部44緊迫地抵接于各導接部53的狀態不致于分離而利于散熱。
[0065]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合予陳明。
【主權項】
1.一種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屬底板,該金屬底板的兩面分別為一頂散熱面和一底散熱面; 一導光板,設置于該頂散熱面; 多個按鍵模塊,設置于該導光板上方;以及 一發光模塊,設置于該底散熱面之下,該發光模塊電性配設有多個發光元件且具有一發熱面; 其中,該金屬底板層疊于該導光板與該發光模塊之間,且分別貼接于該導光板的底面和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而導熱。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薄膜電路板,層疊于該多個按鍵模塊與該導光板的頂面之間。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發光模塊為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的頂面即為該發熱面,該多個發光元件則電性配設于該光源電路板。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該光源電路板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粘著層,該粘著層粘著于該金屬底板的該底散熱面與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之間。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該金屬底板對應各該發光元件位置開設有多個第一開口,該粘著層對應各該發光元件位置開設有多個第二開口,各該發光元件經由各該第一開口和各該第二開口而對該導光板照射光線。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具有多個導接部,該金屬底板對應各該導接部自該底散熱面凸出有多個凸部,各該凸部對應各該導接部抵接而導熱。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每一該凸部為在該金屬底板的該頂散熱面打凹并相對自該底散熱面凸出的凸包。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粘著層,該粘著層粘著于該金屬底板的該底散熱面與該發光模塊的該發熱面之間。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各該凸部經由該粘著層抵接于各該導接部而導熱。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粘著層對應各該凸部位置形成有多個破口,各該凸部經由各該破口抵接于各該導接部而導熱。12.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鍵盤,其特征在于,各該按鍵模塊包含一鍵帽和承接于該鍵帽與該金屬底板之間的一連接結構。
【文檔編號】H01H13/83GK205723282SQ20162054566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7日
【發明人】葉亮君
【申請人】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