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供電設備,具體為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1、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發電車采用內燃機和發電機直接串聯的連接方式,內燃機的輸出軸直接驅動發電機的輸入軸進行旋轉,以實現能量的機械傳遞和電力的輸出。然而,這種直接串聯的設計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特別是在傳動比的調節和運行效率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首先,這種設計中,內燃機的轉速直接影響發電機的運行狀態,而由于缺乏中間傳動比的調節機制,內燃機通常被要求運行在高轉速狀態,以滿足發電機發電的功率需求。這種運行模式導致了內燃機長期處于高負荷、高轉速狀態,不僅加劇了機械部件的磨損,還顯著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由于內燃機的轉速難以靈活調整,導致其運行效率在負載變化時無法有效優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能耗浪費。同時也不具備發電機輸出端和輸入軸之間的閉環控制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包括設置在發電機輸出端的第一電壓傳感器和第一電流傳感器,以及設置在發電機內部線圈繞組上的溫度傳感器;第一電壓傳感器、第一電流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的電信號通過放大濾波后輸入到第一中央處理單元,第一中央處理單元通過第一執行單元控制調節電機輸出軸的轉動方向和轉速;發電機的輸出端與變壓器連接,變壓器的輸出端進行并網輸出,并且變壓器的輸出端設置有第二電壓傳感器和第二電流傳感器,其中第二電壓傳感器和第二電流傳感器的電信號通過放大濾波后輸入到第二中央處理單元,第二中央處理單元通過第二執行單元對變壓器進行調節,實現變壓器輸出端并網輸出電壓和電流的監測。
2、優選地,發電機的外表面上套設有蒸發殼,蒸發殼上固定有空心散熱片,蒸發殼和空心散熱片內部均采用中空設置,并且蒸發殼內部設置有冷卻液,同時蒸發殼內部采用負壓設置,蒸發殼內壁與發電機接觸的位置設置有散熱環片,用于增加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
3、優選地,在蒸發殼的外側固定有支撐殼,支撐殼的端面上固定有調節外殼,調節外殼內部設置有至少一個調節部,并且兩個以上的調節部需要首位串聯傳動設置,即第一個調節部種的中心齒輪與第二個調節部中的輸出盤面固定同步傳動。
4、優選地,調節部包括與調節外殼內壁固定的分隔支撐板,分隔支撐板上旋轉安裝有行星齒輪支撐盤,行星齒輪支撐盤的側面同軸旋轉配合有輸出齒環,輸出齒環內部的圓心處同軸設置有與行星齒輪支撐盤旋轉配合的中心齒輪,中心齒輪與輸出齒環之間通過至少兩個行星齒輪嚙合傳動,所有的行星齒輪均旋轉安裝在行星齒輪支撐盤上。
5、優選地,行星齒輪支撐盤的外側圓周表面上固定有蝸輪,輸出齒環的側面固定有輸出盤面,蝸輪旋轉套設在輸出齒環和輸出盤面的外側圓周表面上,其中輸出盤面與發電機的輸入軸固定配合,用于帶動發電機的輸入軸旋轉。
6、優選地,分隔支撐板上還旋轉安裝有蝸桿,蝸桿與蝸輪之間螺紋傳動配合,每個分隔支撐板上均固定有調節電機,調節電機的輸出軸與蝸桿固定配合。
7、優選地,調節外殼上固定安裝有內燃機隔音殼,內燃機隔音殼內部通過減震組件彈性安裝在內燃機支架,內燃機支架上固定有內燃機,內燃機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滑動盤,主動滑動盤上同軸固定有散熱驅動負壓扇;其中一個調節部中分隔支撐板遠離行星齒輪支撐盤的一面旋轉安裝有從動滑動盤,從動滑動盤與對應的調節部中的中心齒輪通過轉軸固定同步傳動,從動滑動盤和主動滑動盤之間通過中間滑動盤同步傳動配合。主動滑動盤與中間滑動盤的滑動路徑經過主動滑動盤的圓心,中間滑動盤與從動滑動盤的滑動方向經過從動滑動盤的圓心,中間滑動盤和主動滑動盤的滑動路徑與中間滑動盤和從動滑動盤的滑動路徑垂直設置。
8、優選地,內燃機隔音殼上遠離調節外殼的一端開設有多個散熱孔,內燃機隔音殼靠近分隔支撐板的一側開設有一個進氣口,其中進氣口位于分隔支撐板和散熱驅動負壓扇之間的位置。
9、優選地,內燃機隔音殼位于進氣口的位置通過進氣口連接嘴固定有氣體引導通道,氣體引導通道遠離進氣口的一端與空心散熱片對齊設置。
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通過第一、第二中央處理單元對發電機和變壓器進行實時監控與調節,能精確調節發電機輸入軸的轉速和轉動方向,并控制變壓器輸出端的電壓和電流參數。通過監測與調節,確保了并網輸出的穩定性,提升了電能質量;(2)本發明蒸發殼與空心散熱片的設計通過利用冷卻液的相變循環,有效吸收并快速散發發電機產生的熱量。同時,通過內燃機驅動負壓風扇的協同作用,增強了空氣流通效率,確保散熱系統的可靠性。這種散熱方式不僅提高了熱交換效率,還降低了系統的運行溫度,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3)本發明采用不同熱源(發電機與內燃機)的散熱路徑,并結合氣體引導通道優化散熱效果。通過負壓風扇的主動散熱和空氣引導技術,確保設備在高負荷運行下保持穩定溫度,提升整體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本發明在內燃機和發電機之間設置調節部,通過調節二者之間的傳動比,降低內燃機的轉速,減緩內燃機的機械磨損,同時也實現了發電機并網發電過程中輸出端和輸入軸之間的閉環控制,保證輸出并網電壓電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1.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發電機(105)輸出端的第一電壓傳感器和第一電流傳感器,以及設置在發電機(105)內部線圈繞組上的溫度傳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發電機(105)的外表面上套設有蒸發殼(102),蒸發殼(102)上固定有空心散熱片(103),蒸發殼(102)和空心散熱片(103)內部均采用中空設置,并且蒸發殼(102)內部設置有冷卻液,同時蒸發殼(102)內部采用負壓設置,蒸發殼(102)內壁與發電機(105)接觸的位置設置有散熱環片(104),用于增加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在蒸發殼(102)的外側固定有支撐殼(101),支撐殼(101)的端面上固定有調節外殼(106),調節外殼(106)內部設置有至少一個調節部,并且兩個以上的調節部需要首位串聯傳動設置,即第一個調節部種的中心齒輪(115)與第二個調節部中的輸出盤面(111)固定同步傳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調節部包括與調節外殼(106)內壁固定的分隔支撐板(107),分隔支撐板(107)上旋轉安裝有行星齒輪支撐盤(114),行星齒輪支撐盤(114)的側面同軸旋轉配合有輸出齒環(113),輸出齒環(113)內部的圓心處同軸設置有與行星齒輪支撐盤(114)旋轉配合的中心齒輪(115),中心齒輪(115)與輸出齒環(113)之間通過至少兩個行星齒輪(112)嚙合傳動,所有的行星齒輪(112)均旋轉安裝在行星齒輪支撐盤(114)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行星齒輪支撐盤(114)的外側圓周表面上固定有蝸輪(110),輸出齒環(113)的側面固定有輸出盤面(111),蝸輪(110)旋轉套設在輸出齒環(113)和輸出盤面(111)的外側圓周表面上,其中輸出盤面(111)與發電機(105)的輸入軸固定配合,用于帶動發電機(105)的輸入軸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分隔支撐板(107)上還旋轉安裝有蝸桿(109),蝸桿(109)與蝸輪(110)之間螺紋傳動配合,每個分隔支撐板(107)上均固定有調節電機(108),調節電機(108)的輸出軸與蝸桿(109)固定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調節外殼(106)上固定安裝有內燃機隔音殼(120),內燃機隔音殼(120)內部通過減震組件(123)彈性安裝在內燃機支架(124),內燃機支架(124)上固定有內燃機(122),內燃機(122)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滑動盤(118),主動滑動盤(118)上同軸固定有散熱驅動負壓扇(119);其中一個調節部中分隔支撐板(107)遠離行星齒輪支撐盤(114)的一面旋轉安裝有從動滑動盤(116),從動滑動盤(116)與對應的調節部中的中心齒輪(115)通過轉軸固定同步傳動,從動滑動盤(116)和主動滑動盤(118)之間通過中間滑動盤(117)同步傳動配合。主動滑動盤(118)與中間滑動盤(117)的滑動路徑經過主動滑動盤(118)的圓心,中間滑動盤(117)與從動滑動盤(116)的滑動方向經過從動滑動盤(116)的圓心,中間滑動盤(117)和主動滑動盤(118)的滑動路徑與中間滑動盤(117)和從動滑動盤(116)的滑動路徑垂直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內燃機隔音殼(120)上遠離調節外殼(106)的一端開設有多個散熱孔(121),內燃機隔音殼(120)靠近分隔支撐板(107)的一側開設有一個進氣口(125),其中進氣口(125)位于分隔支撐板(107)和散熱驅動負壓扇(119)之間的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發電車并網自動檢測與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內燃機隔音殼(120)位于進氣口(125)的位置通過進氣口連接嘴(127)固定有氣體引導通道(126),氣體引導通道(126)遠離進氣口(125)的一端與空心散熱片(103)對齊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