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太陽能電池,特別是涉及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和光伏組件。
背景技術:
1、bc電池,指的是背接觸(back?contact)電池,是一種用于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的先進設計,其核心設計理念在于將電池的所有金屬電極放置在電池片的背面,從而保證電池的正面不受任何金屬柵線遮擋,進而最大化電池吸收太陽光的面積,減少光學損失,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2、隨著無主柵技術的逐漸普及,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也開始加入這一陣容,對正面本就無任何柵線遮擋的背接觸電池來說,無主柵技術主要為其帶來降本方向的增益。由于背接觸電池在封裝過程中總是要印刷絕緣膠以防止漏電,相關技術中,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通過取消主柵,原異性主柵對應的細柵位置設置絕緣膠,細柵就無需在異性主柵處斷開,提高了載流子的收集能力。
3、然而,異性細柵上需要設置異性的焊盤,為了防止異性的焊盤在串聯的過程中短路,需要將異性的焊盤間隔設置,焊盤與細柵的末端距離較大,影響焊盤收集載流子的能力,導致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和光伏組件,旨在解決焊盤與細柵的末端距離較大,影響焊盤收集載流子的能力,導致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包括:
3、多個細柵組,沿第一方向間隔排布;
4、細柵組包括第一細柵、第二細柵和第三細柵,第一細柵、第二細柵和第三細柵沿第一方向排布,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5、第三細柵包括多條第一子細柵和多條第二子細柵,第一子細柵和第二子細柵沿第二方向間隔且交替設置;
6、在第一細柵上間隔設有多個第一導電件,在第二細柵上間隔設有多個第二導電件,在第一子細柵上設有第三導電件,在第二子細柵上設有第四導電件;在同一細柵組中,第一導電件和第二導電件沿第一方向錯開設置,第一導電件和第三導電件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第二導電件和第四導電件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
7、第一細柵與第二細柵的電性相反,第一子細柵與第一細柵的電性相同,第二子細柵與第二細柵的電性相同;
8、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相交。
9、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三導電件與第二細柵之間具有間隙,第四導電件與第一細柵之間具有間隙。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三導電件與相鄰的第一導電件接觸,第四導電件與相鄰的第二導電件接觸。
11、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包括多個互連線和第一方面中的多片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每相鄰的兩片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通過互連線串聯。
12、在一些實施例中,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還包括:
13、多個第一絕緣件,間隔設于第一細柵上;沿第一方向,第一絕緣件和第二導電件相對設置;
14、多個第二絕緣件,間隔設于第二細柵上;沿第一方向,第二絕緣件和第一導電件相對設置。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二導電件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第一絕緣件的正投影內;第四導電件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第一絕緣件的正投影內;
16、沿第一方向,第一導電件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第二絕緣件的正投影內;第三導電件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第二絕緣件的正投影內。
17、在一些實施例中,互連線包括多個第一互連線和多個第二互連線,多個第一互連線和多個第二互連線沿第二方向間隔排布,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任一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
18、第一互連線連接第一方向上的全部第一導電件和全部第三導電件,且第一互連線位于與第一導電件相對設置的全部第二絕緣件背離第二細柵的一側;
19、第二互連線連接第一方向上的全部第二導電件和全部第四導電件,且第二互連線位于與第二導電件相對設置的全部第一絕緣件背離第一細柵的一側。
20、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一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的第一互連線與相鄰的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的第一互連線共線;
21、任一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的第二互連線與相鄰的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的第二互連線共線。
22、第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組件,包括底板、蓋板和第二方面中的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沿第三方向,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和蓋板依次堆疊的設于底板的一側;
23、第三方向與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相交。
24、在一些實施例中,光伏組件還包括第一膠層和第二膠層;
25、沿第三方向,第一膠層連接于底板和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背離蓋板的一側;第二膠層連接于蓋板和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背離底板的一側。
26、上述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包括多個細柵組。多個細柵組沿第一方向間隔排布;細柵組包括第一細柵、第二細柵和第三細柵,第一細柵、第二細柵和第三細柵沿第一方向排布,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三細柵包括多條第一子細柵和多條第二子細柵,第一子細柵和第二子細柵沿第二方向間隔且交替設置。其中,在第一細柵上間隔設有多個第一導電件,在第二細柵上間隔設有多個第二導電件,在第一子細柵上設有第三導電件,在第二子細柵上設有第四導電件;在同一細柵組中,第一導電件和第二導電件沿第一方向錯開設置,第一導電件和第三導電件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第二導電件和第四導電件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第一細柵與第二細柵的電性相反,第一子細柵與第一細柵的電性相同,第二子細柵與第二細柵的電性相同;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相交。
27、本申請的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由于第三細柵包括多條第一子細柵和多條第二子細柵,第一子細柵和第二子細柵沿第二方向間隔且交替設置,從而第三導電件與第一子細柵的末端的距離小于第一導電件與第一細柵的末端的距離,同時第四導電件與第二子細柵的末端的距離小于第二導電件與第二細柵末端的距離,進而第三導電件收集載流子的能力強于第一導電件收集載流子的能力,同時第四導電件收集載流子的能力強于第二導電件收集載流子的能力。由于每個細柵組中包括一個第三細柵,且第三細柵包括多條第一子細柵和多條第二子細柵,即沿第一方向,每個細柵組中均會有一條第三細柵,該條第三細柵中的第三導電件和第四導電件均具有較高的收集載流子的能力,從而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1.一種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導電件與所述第二細柵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四導電件與所述第一細柵之間具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導電件與相鄰的所述第一導電件接觸,所述第四導電件與相鄰的所述第二導電件接觸。
4.一種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互連線和多片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每相鄰的兩片所述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通過所述互連線串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導電件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所述第一絕緣件的正投影內;所述第四導電件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所述第一絕緣件的正投影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連線包括多個第一互連線和多個第二互連線,所述多個第一互連線和所述多個第二互連線沿所述第二方向間隔排布,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任一所述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的所述第一互連線與相鄰的所述無主柵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片中的所述第一互連線共線;
9.一種光伏組件,包括底板、蓋板和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沿第三方向,所述背接觸太陽能電池串和所述蓋板依次堆疊的設于所述底板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組件還包括第一膠層和第二膠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