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693475閱讀:27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 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基站及系統。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網絡一般由無線通信終端和無線網絡兩部分組成,其中無線網 絡包括基站和其它無線網絡節點。無線基站(以下簡稱基站)與其它無線網 絡節點之間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將直接影響無線通信業務質量。基站和其它無 線網絡節點的數據傳輸層次中,包括業務層和傳輸層。
圖1為現有技術中基站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傳輸方式示意圖。如圖1所
示,基站1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2之間的業務層數據送到傳輸層后,由承載 網3進行傳送,由此可知基站1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2之間數據傳輸的正確 性,是由位于二者之間的承載網3所保證的,即無線業務的正確性完全由承 載網決定。若承載網的誤碼率為l(T3,則基站和其它無線網絡節點為無線業 務提供的誤碼率也是l(T3。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本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現有的承栽網雖然可以提供低成本的帶寬,但傳輸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誤 碼率或丟包率高等。將其用于在無線網絡中傳送基站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的 業務數據,由于其高誤碼率或高丟包率,無法保證傳送數據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 法、基站及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應用現有承載網傳送業務數據時誤碼率或丟包率高的缺陷,實現應用現有承載網保證傳送數據的準確性。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
方法,所述基站和所述網絡節點互為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對數據發送端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 將經過所述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 所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將所述數據發送到所述基站與所述網絡節點之間
的承載網,向數據接收端進行傳輸。
本發明另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包括
前向糾錯模塊,用于對基站的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 發送模塊,用于將經過所述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基站的傳輸 層模塊;
傳輸層模塊,用于將所述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 所述網絡節點進行傳輸。
本發明再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系統,包括上述基站以及網絡節點, 所述網絡節點包括
節點傳輸層模塊,用于接收由所述基站發送的、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 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行解封裝處理,所述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由 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傳輸;
節點發送模塊,用于將經過節點傳輸層模塊解封裝處理的數據發送給節 點前向糾錯模塊;
節點前向糾錯模塊,用于接收經過所述節點發送模塊發送的數據進行前 向糾錯解碼處理。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 基站及系統,通過在基站或網絡節點的業務層和傳輸層之間,對數據進行前 向糾錯編解碼,在應用現有承載網進行數據傳送的基礎上,保證網絡數據傳 輸的準確性,降低業務數據的誤碼率或丟包率。


圖1為現有技術中基站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傳輸方式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一 流程示意圖3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二 流程圖4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三 中前向糾錯方式示意圖5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四 示意圖6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五 示意圖7為本發明基站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通信系統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 圖2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一 流程圖,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 其中基站和網絡節點互為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 括如下步驟
步驟100、對數據發送端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 移動終端進行業務通信時,需要通過空口將數據發送給基站。在基站側, 由其數據發送端業務層生成業務服務對應的業務數據,數據發送端業務層將
生成的業務數據作為有效數據發送給數據發送端前向糾錯(Forward Error Correction;以下簡稱FEC)層,FEC層對業務數據進行FEC編碼。具體的,FEC編碼可以有多種實現方式,例如利用里德-所羅門(RS)碼 的RS編碼方式。RS編碼是一種有效的FEC編碼,它是能夠糾正多個錯誤的 糾錯碼,例如RS碼為(204, 188, t=8),其中t是可抗長度字節數,對應 的188符號,監督段為16字節(開銷字節段),即當本節點收到188個字節 的有效數據后,RS編碼算法生成16個字節的冗余監督段,以保證接收端可 糾正最長8字節的數據傳輸錯誤。另外,FEC編碼也可以采用交織的方式, 交織作用是將突發性錯誤在時間上分散。
步驟101、將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
數據發送端傳輸層接收到數據發送端FEC層發送的經過FEC層前向糾錯 編碼處理的業務數據后,對FEC編碼后的業務數據進行封裝處理。
步驟102、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將所述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 承載網,向數據接收端進行傳輸。
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將經過封裝的業務數據發送給承載網,通過承載網將 數據發送到業務對端的無線網絡節點上。
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是相 對而言的,比如,以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簡稱WCDMA)為例,當發送端為基站(以下簡稱NodeB)時,接收端 為無線網絡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以下簡稱RNC ),反之,當 發送端為RNC時,接收端為NodeB。
本實施例提供的數據傳輸方法中,數據發送端中,在業務層發送給傳輸 層的過程中間,增加對業務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使得業務對端在接 收到業務數據后,通過對編碼數據進行解碼處理的步驟,能夠對傳輸過程發 生傳輸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降低無線業務數據的 誤碼率和丟包率。
圖3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二 流程圖,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接收方法,其中基站和網絡節點互為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 括如下步驟
步驟200、數據接收端傳輸層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解封裝處理,得到FEC 編碼數據;
當業務對端通過承載網傳輸數據時,數據接收端傳輸層接收通過承載網 傳輸的數據,首先由數據接收端傳輸層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解封裝處理,得 到FEC編碼數據,然后將該FEC編碼數據發送給數據接收端FEC層。
步驟201、 FEC層接收經過數據接收端傳輸層解封裝處理的數據,對所 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
FEC層接收到傳輸層發來的經過解封裝的FEC編碼數據后,對該FEC 編碼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在具體的解碼處理過程中應用與編碼相適 應的解碼方法。比如,在數據發送端進行了 RS編碼的情況下,在數據接收 端的解碼過程中采用RS碼進行解碼。本步驟中,FEC層應用已接收到的、 且經過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數據,對傳輸過程發生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即 當數據接收端收到完整的RS編碼后的數據塊后,分離出有效數據字段和監 督位字段,RS解碼算法聯合有效數據字段和監督位字段檢測有效數據字段是 否傳輸出錯。如果有效數據字段出錯,RS解碼算法聯合有效數據字段和監督 位字段對有效數據字段進行糾錯。
步驟202、 FEC層將經過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數據發送給數據接收端業 務層。
FEC層對業務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后,將該業務數據發送給業務 層進行相關的業務服務。
本實施例提供的數據接收方法,數據接收端接收數據過程中,在傳輸層 和業務層之間增加FEC層對傳輸層接收的FEC編碼數據進行解碼,得到業務 數據并發送給業務層;在解碼過程中可以對傳輸發生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 保證了接收數據的準確性,降低無線業務數據的誤碼率和丟包率圖4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三 中前向糾錯方式示意圖,如圖4所示,對于基站1與其它網絡節點2間的傳 輸,基站和其它網絡節點對業務層數據將提供前向糾錯功能,即在基站和其 它網絡節點中,業務層數據不是由傳輸層直接承載,而是先送到FEC層,由 FEC層進行前向糾錯處理后,再送到傳輸層;也就是在業務層與傳輸層之間 增加一個FEC層。
在發送端一方,業務層數據送到FEC層進行FEC編碼,FEC層將經過 FEC編碼的數據送到傳輸層進行封裝,然后再送到承載網3傳輸;在接收端 一方,從承載網3接收到對端數據后,傳輸層完成解封裝后,將解封裝得到 的FEC編碼數據送到FEC層,經過FEC解碼糾錯后,得到業務數據并送到 業務層。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FEC解碼時就可以根據已收到的數據 進行糾錯,而不需要向發送端回傳信息,要求發送端重發相關的業務數據, 減少了傳輸時延,提高了業務數據的傳輸效率和準確性。
圖5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四 示意圖,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以WCDMA系統為例進行說明,其中,NodeBl 與RNC2之間的傳輸接口為Iub接口 , Iub接口如果采用IP傳輸,其協議棧 是FP/UDP/IP/L2/L1。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在FP與UDP之間增加RS層,即在 對發送端無線層用戶面數據FP幀先在FEC層進行FEC編碼處理,即當本節 點收到FP幀后,FP幀作為有效數據字段,RS編碼算法生成冗余監督段,用 于監督FP數據傳輸是否錯誤。然后再送到UDP傳輸層承載,本實施例中, FEC編碼可以采用RS編碼方式。
在接收端UDP層,將接收到的RS編碼數據送到RS層,收到完整的RS 編碼后的數據塊后,分離出有效數據字段和監督位字段,RS解碼算法聯合有 效數據字段和監督位字段檢測有效數據字段是否傳輸出錯,如果有效數據字段出錯,RS解碼算法聯合有效數據字段和監督位字段對有效數據字段進行糾 錯,恢復出正確的FP幀。
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發送端和接收端是相對而言的, 比如,當發送端為NodeB時,接收端為RNC,反之,當發送端為RNC時, 接收端為NodeB。
這樣,即便NodeBl與RNC2中間的承載網3使用誤碼率或丟包率比較 高的數據承載網,也可以保證傳送數據的準確性。例如目前家庭用ADSL網 絡屬于誤碼率或丟包率比較高的數據承載網,由于其QOS較低,因此應用該 網絡作為承載網其誤碼率或丟包率會比較高。
圖6為本發明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實施例五 示意圖,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以UMTS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動通訊系統)的AP (Access Point, 4妻入 點)傳輸為例,AP采用最常用的xDSL技術接入數據承載網絡,經數據承載 網與接入網關(以下簡稱aGW)連接。API與aGW2之間如果采用IP傳輸, 其協議棧是APP/UDP/IP/L2/L1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在APP與UDP之間增加RS層,AP 與aGW之間IP傳輸的協議棧變成是APP/RS/UDP/IP/L2/L1。
RS層對APP層發送的數據進行編碼處理后,再送到UDP傳輸層承載; 在接收端傳輸層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解封裝后,得到RS編碼數據給RS層進 行解碼處理,解碼過程中可以進行糾錯;解碼完成后將業務數據發送給APP 層進行業務服務。通過本實施例方法可以降低對xDSL技術,例如ADSL傳 輸誤碼率的要求,即便AP1與aGW2中間的承載網3使用誤碼率或丟包率比 較高的數據承載網,也可以保證傳送數據的準確性。
本發明所4是供的方法通過在業務層和傳輸層之間增加FEC層,對接收或
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處理,可降低對基站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間承載網
的質量(以下簡稱QOS)要求,使得類型更多、成本更便宜、分布更廣泛的承載網可以用于傳送基站與其它無線網絡節點間的數據。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以上以WCDMA系統為例進行說明。但可以理解的 是,在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動通信系統)、 CDMA2000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接入2000 )系統,以 及在網絡演進過程中,對于E-HSPA (增強的HSPA ) 、 LTE/SAE ( Long Term Evolution, 3GPP長期演進計劃/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統架構演進) 等系統而言,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同樣適用。比如GSM和 CDMA2000系統中,與基站具有承載網傳輸關系的網絡節點為基站控制器 (Base Station Controller;簡稱BSC);在LTE/SAE中,與基站具有承載 網傳輸關系的網絡節點包括aGW等;在E-HSPA中,也有類似的與基站具有 承載網傳輸關系的網絡節點。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 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 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 的存儲介質包括ROM、 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圖7為本發明基站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該基站包括前向 糾錯模塊11、發送模塊12和傳輸層模塊13,其中前向糾錯模塊11用于對基 站的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發送模塊12用于將經過所述 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基站的傳輸層模塊;傳輸層模塊13用于將所 述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所述網絡節點進行傳輸。
無線網絡的基站中,基站作為數據發送端時,當基站的業務層生成業務 數據后將數據發送給前向糾錯模塊11,前向糾錯模塊11對該數據進行前向 糾錯處理后,經由發送模塊12將經過前向糾錯處理的數據發送到基站的傳輸 層模塊13進行傳輸;傳輸層模塊13接收到發送模塊發送的數據后,對數據 進行封裝,再將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無線網絡中其它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上, 由承載網向目標網絡節點發送。在本實施例中,基站和網絡節點互為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當基站
作為數據接收端時,傳輸層模塊13還用于接收由承載網傳輸的數據,對所述 數據進行解封裝處理;發送模塊12還用于將經過所述傳輸層模塊解封裝處理 的數據發送給所述前向糾錯模塊;前向糾錯模塊ll還用于接收由所述發送模 塊發送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
具體地,當基站中的傳輸層模塊13從承載網上接收到數據后,對該數據 進行解封裝處理,然后將解封裝處理后的數據經由發送模塊12發送給前向糾 錯模塊11,前向糾錯模塊11對該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
進一步的,在前向糾錯模塊11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同時,還可以應 用已接收到的、且經過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數據,對傳輸過程發生錯誤的數 據進行糾錯,保證數據準確性。
本實施例提供的基站,在業務層和傳輸層模塊之間增加前向糾錯模塊, 并通過前向糾錯模塊對傳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解碼處理,在解碼過程中 可以對傳輸發生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不需要向發送端回傳信息,要求發送 端重發相關的業務數據,減少了傳輸時延,保證了接收數據的準確性,降低 無線業務數據的誤碼率和丟包率。
圖8為本發明通信系統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包括上述實施 例提供的基站1以及與基站1通信的網絡節點2。網絡節點2包括節點傳輸 層模塊21、節點發送模塊22和節點前向糾錯^^莫塊22,其中節點傳輸層模塊 21用于接收由基站l發送的、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 行解封裝處理,所述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由基站1與網絡節點2之 間的承載網傳輸;節點發送模塊22用于將經過節點傳輸層模塊21解封裝處 理的數據發送給節點前向糾錯模塊23;節點前向糾錯模塊23用于接收經過 節點發送模塊22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
以上是網絡節點作為數據接收端時各個功能模塊配合完成數據的接收, 當網絡節點作為數據發送端時,節點前向糾錯模塊23還用于對網絡節點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節點發送模塊22還用于將經過前向糾 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節點傳輸層模塊21;節點傳輸層模塊21還用于將 所述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基站進行傳輸。
本實施例提供的網絡節點,在業務層和傳輸層模塊之間增加前向糾錯模 塊,并通過前向糾錯模塊對傳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解碼處理,在解碼過 程中可以對傳輸發生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不需要向發送端回傳信息,要求 發送端重發相關的業務數據,減少了傳輸時延,保證了接收數據的準確性, 降低無線業務數據的誤碼率和丟包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 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 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
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所述基站和所述網絡節點互為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對數據發送端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將經過所述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所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將所述數據發送到所述基站與所述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數據接收端進行傳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包括應用里德-所羅門碼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或 對所述數據通過交織的方式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 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將所述數據發送到所述基站與 所述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數據接收端進行傳輸包括所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對接收到的所述經過前向糾一睹編碼處理的數據進 行封裝處理;將經過封裝處理后的所述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所述承載網,向數據4妻收端進行傳豐lr。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經過數據接收端傳輸層解封裝處理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 錯解碼處理;將經過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數據發送給數據接收端業務層。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經過接收端傳輸層解封裝處理的數據之前,還包 括所述接收端傳輸層接收由承載網傳輸的數據; 所述接收端傳輸層對所述數據進行解封裝處理。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同時,還包括應用已接收到的、且經過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數據,對傳輸過程發生錯 誤的數據進行糾錯。
7、 根據權利要求4至6任一項所述的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 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包括應用里德-所羅門碼對所述數據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或 對所述數據通過交織的方式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
8、 一種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向糾錯模塊,用于對基站的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 發送模塊,用于將經過所述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基站的傳輸 層模塊;傳輸層模塊,用于將所述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 所述網絡節點進行傳輸。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層模塊,還用于接收由承載網傳輸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行解 封裝處理;所述發送模塊,還用于將經過所述傳輸層模塊解封裝處理的數據發送給 所述前向糾錯模塊;所述前向糾錯模塊,還用于接收所述發送模塊發送的數據,對所述數據 進行前向糾錯解碼處理。
10、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向糾錯模塊,還用于應用已接收到的、且經過前向糾錯解碼處理的數據,對傳輸過程發生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
11、 一種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8至IO任一項所述的 基站,以及與所述基站通信的網絡節點,所述網絡節點包括節點傳輸層模塊,用于接收由所述基站發送的、經過前向糾一睹編碼處理 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行解封裝處理,所述經過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由 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傳輸;節點發送模塊,用于將經過節點傳輸層模塊解封裝處理的數據發送給節 點前向糾錯模塊;節點前向糾錯模塊,用于接收經過所述節點發送模塊發送的數據進行前 向糾錯解碼處理。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節點前向糾錯模塊,還用于對網絡節點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所述節點發送模塊,還用于將經過所述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 所述節點傳輸層模塊;所述節點傳輸層模塊,還用于將所述數據發送到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的 承載網,向所述基站進行傳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與網絡節點之間基于承載網的數據傳輸方法及設備,所述基站和所述網絡節點互為數據發送端和數據接收端,該方法包括對數據發送端業務層發送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處理;將經過所述前向糾錯編碼處理的數據發送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所述數據發送端傳輸層將所述數據發送到所述基站與所述網絡節點之間的承載網,向數據接收端進行傳輸。該系統中包括基站和網絡節點。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基站或網絡節點的業務層和傳輸層之間增加前向糾錯層,對傳輸和接收的數據進行前向糾錯編碼,在應用現有承載網進行數據傳送的基礎上,保證無線網絡數據傳輸的準確性,降低無線業務數據的誤碼率或丟包率。
文檔編號H04L1/00GK101557277SQ20081010378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0日
發明者藍海青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