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力線通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夠采用電力線作為傳輸介質來執行通信的電力 線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近來,提出了能夠通過將高頻信號疊加在運送電力,諸如商用電 的電力線上,來傳輸數據的電力線通信系統。作為這種電力線通信系 統,已知能夠發送和接收多載波通信信號的多載波傳輸通信裝置(例
如,見JP-A-2003-218831)。
在電力線通信系統中使用的電力線通信裝置,諸如PLC (電力線 通信)調制解調器,可以用多種形式來實現,諸如直接連接到電力線 出口的AC適配器型、具有集線器或路由器等功能的單個調制解調器型、 集成進PC (個人計算機)之中的集成式裝置型等。相應地,如果PLC 調制解調器的信號處理器根據一種個別裝置的類型來進行設計,那么 設計代價或制造成本將大大增加。
PLC調制解調器的模擬信號處理器所具有的問題是,當模擬信號 處理器與耦合器分離時,該耦合器將用于電力線通信的高頻信號從電 力線分離和將用于電力線通信的高頻信號與電力線耦合,噪聲在模擬 高頻信號(電力線的通信信號)中會增加,由此使通信性能劣化。同 時,優選地,PLC調制解調器的模擬信號處理器和在PLC調制解調器的 后續步驟中提供的諸如以太網(注冊商標)的網絡接口盡可能地相互 分離。
出于此原因,諸如電源單元、信號處理器和接口單元的各種單元
4必須考慮電力線通信設備的各種情形進行設置。 發明內容
考慮上述情形設計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 種能夠配置具有用于電力線通信的信號處理器的通信板的通信裝置, 該通信板甚至可以在各種類型的裝置中通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過在耦合器附近設置用于電力線通信 的模擬信號處理器,來提供能夠改進通信性能的通信裝置,該耦合器 將電力線通信信號從電力線分離和將電力線通信信號與電力線耦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過將用于電力線通信的模擬信號處理 器和網絡接口單元設置為相互分離,來提供能夠改善通信性能的通信 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夠確保散熱器的足夠散熱功能的 通信裝置,同時防止輸入單元和散熱器相互接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通過電力線和不同于電力線的傳 輸介質來執行通信的通信裝置。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連接到電力線的 電源單元的電源基板;與電源基板分離形成的接口板,該接口板具有
通過傳輸介質執行通信的接口;以及與電源基板和接口板分離形成的 通信板,該通信板具有電力線通信單元,用于通過電力線和可電連接 到電源基板和接口板的連接單元來執行通信。
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可包括第一連接器,包括用于電力線 通信信號的傳輸通道,且可電連接到電源基板;以及第二連接器,包 括用于通過接口發送和接收的通信信號的傳輸通道,且可電連接到接 口板。根據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離。
根據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 電力線通信信號的耦合器,并且第一
根據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板。
第一連接器可與第二連接器相分
電源基板可包括用于分離和耦合 連接器可設置在耦合器附近。
通信板可垂直于電源基板和接口
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還可包括機殼,容納電源基板、接口 板和通信板;在機殼的表面上提供的電源插頭;以及散熱器,散發從 通信板產生的熱量。電源插頭的基部可連接到電源基板。另外,散熱 器可保持通信板,并且將至少一部分散熱器設置在面向電源基板的位 置,以使得不與電源插頭重疊。
根據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散熱器可包括延伸件,其從通信 板延伸出來在面向電源基板的位置上,還包括調節件,調節延伸部的 端部向著電源基板的位移。
根據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接口可以是用于無線通信的接口。
根據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裝置,接口可以是用于同軸電纜的接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通信裝置,能夠配置具有用于電力線通 信的信號處理器的通信板,該通信板甚至可在各種類型的裝置中通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能夠改善通信性能的通信裝置,因為可 在耦合器附近設置用于電力線通信的模擬信號處理器,該耦合器將電 力線通信信號從電力線分離和將電力線通信信號與電力線耦合。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能夠改善通信性能的通信裝置,因為將 模擬信號處理器和用于電力線通信的網絡接口單元相互分離地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能夠確保散熱器的足夠散熱功能的通信 裝置,同時防止散熱器和電力線的輸入單元相互接觸。
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示例性實施例,本實用新 型的上述目的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其中,在各個視圖中,相同的 標號指示相同或相應的部件,并且其中
圖l是示出通信裝置的主要元件的設置結構的透視圖2是示出通信裝置的每個板的結構的透視圖3是示出通信裝置的每個單元的組裝過程的透視圖4是示出通信裝置的電路結構的示例的框圖5是示出通信裝置的主要元件的設置結構的透視圖6是示出通信裝置的主要元件的設置結構的透視圖7是示出通信裝置的主要元件的設置結構的透視圖8是示出通信裝置的主要元件的設置結構的透視圖;以及
圖9是示出通信裝置的主要元件的設置結構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直接連接到電力線的出口的AC適配器型PLC調制解調器
的結構示例。通信裝置的結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以各種形式進行修 改。
在PLC調制解調器10中,電源插頭25集成式地形成在下部機殼100 的一個外表面上,以從外表面突出。PLC調制解調器10為AC適配器型。 直接連接到電力線的出口。其上形成電源單元的電源基板IOI、其上形 成用于電力線通信的信號處理器的通信板102、以太網(注冊商標)的 網絡接口單元位于其上的接口板103都處于下部機殼100之中。
7三塊板用以下這種方式進行設置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通過 設置在一個平面上的電源連接器104進行連接,并且通信板102對電源
基板101和接口板103基本成直角豎立,該通信板102與電源基板101和 接口板103分離形成。另外,通信板102通過第一連接器(PLC連接器) 105和第二連接器(接口連接器)106分別電連接到電源基板101和接口 板103。
通過使用螺絲等將通信板102固定到散熱器107的板保持架107A, 該散熱器107通過彎曲諸如金屬板等的平板型構件形成,通信板102還 通過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分別連接到電源基板101和接口 板103。另外,散熱器107以一種狀態在固定部分107B處通過螺絲等附 著并且固定到下部機殼100以及接口板103上,在所述狀態中散熱器107 將通信板102保持并固定成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集成式構成。
在圖2中,省略了散熱器107,并且為了便于說明,示出了電源基 板IOI、通信板102和接口板103。
在電源基板101上,將電源插頭25的插頭插座(plug receiver) 111、 線圈變壓器16A和耦合器16的耦合電容器16B和16C、電源連接器104的 一部分、第一連接器105的一部分等作為主要元件安裝。在接口板103 上,將電源連接器104的其余部分、第二連接器106的一部分、容納用 于網絡連接的四個模塊插座的網絡連接單元112等作為主要元件安裝。 在通信板102上,將第一連接器105的其余部分、第二連接器106的其余 部分、電路IC (未示出)等作為主要元件安裝。此時,第一連接器105 和第二連接器106相互分離地處于通信板102的縱向的兩端。第一連接 器105,用作PLC連接器,包括傳輸通道的連接部分,通過該傳輸通道, 發送用于PLC的高頻模擬信號(PLC信號)。第二連接器106,用作接 口連接器包括傳輸通道的連接部分,通過該傳輸通道,由網絡接口等 將包含數據的數字信號發射到另一裝置或從另一裝置接收包含數據的數字信號。
如圖3A所示,集成地組裝電源基板10K接口板103、通信板102 和散熱器107以相互連接在一起。此時,將電源插頭25的基端部插入到 電源基板101的插頭插座111,并且用螺絲將電源基板IOI、接口板103 和散熱器107固定到下部機殼100。在下部機殼100的預定位置形成的凸 起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的凸孔相互咬合,以使得板定位于下部 機殼100之上。
隨后,如圖3B所示,用上部機殼110覆蓋定位于下部機殼100之上 的板。如圖3C所示,通過螺絲使下部機殼100和上部機殼110相互固定。 在以此方式組裝的PLC調制解調器10中,電源插頭25和網絡連接單元 112露在外面。另外,將電源插頭25配置為連接到電力線的出口,而將 網絡連接單元112配置為連接到網絡電纜。通過電力線提供電力,并接 收和發射PLC信號,從而PLC調制解調器10能夠通過將數據由網絡電纜 發送到諸如PC的另一裝置來執行數據通信。
如上所述,PLC調制解調器10包括電源基板101、通信板102和接 口板103。如圖4所述,電源基板101具有電源插頭25、耦合器16、阻抗 上部(impedance upper) 27、 AC/DC轉換器24、開關電源20。開關電源 20將各種直流電壓(例如+ 1.2V、 +3.3V、 +10.5V、和+ 12V)提供給通 信板102或是接口板103。開關電源20包括例如開關變壓器和DC-DC轉 換器(這些都未示出)。通過阻抗上部27和AC/DC轉換器24,將電源 從電源插頭25提供給開關電源20。耦合器16將為高頻信號的PLC信號從 電力線分離和將為高頻信號的PLC信號連接到電力線,耦合器16包括線 圈變壓器16A和耦合電容器16B和16C。將耦合電容器16B和16C連接到 電源插頭25,并且將線圈變壓器16A連接到通信板102。
通信板102具有主IC (集成電路)11、 AFE/IC (模擬前端/集成電 路)12、低通濾波器(LPF) 13、驅動IC15,帶通濾波器(BPF) 17、存儲器18、以太網PHY/IC (物理層/集成電路)19。將指示器23連接到 主ICll。主IC11作用為在電力線通信中的通信控制單元。
主IC11包括CPU (中央處理單元)IIA、 PLC/MAC (電力線通信/ 媒體接入控制層)塊11C和PLC/PHY (電力線通信/物理層)塊11B。將 32位RISC (精簡指令集計算機)處理器安裝在CPU11A中。PLC/MAC 塊UC管理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的MAC層(媒體訪問控制層)。 PLC/PHY塊11B管理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的PHY層(物理層)。AFE/IC 12包括DA轉換器(DAC: D/A轉換器)12A、 AD轉換器(ADC: A/D 轉換器)12D和可變增益放大器(VGA:可變增益放大器)12B和12C。 另外,CPU 11A使用存儲在存儲器18中的數據來控制PLC/MAC塊11C 和PLC/PHY塊11B,并且作為整體還控制PLC調制解調器IO。
接口板103具有集線器28、指示器29、容納4個RJ45型模塊插座 22A、 22B、 22C和22D的網絡連接單元112。將用于對PC等進行連接的 網絡電纜連接到模塊插座22A、 22B、 22C、和22D。
圖4中由PLC調制解調器10執行的通信如下。即,通過集線器28和 以太網PHY/IC19將輸入到模塊插座22A、 22B、 22C和22D的數據發送 到主ICll,并且通過執行數字信號處理來生成數字傳輸信號。將生成 的數字傳輸信號通過AFE/IC12的DA轉換器(DAC) 12A轉換為模擬信 號,并作為PLC信號通過低通濾波器13、驅動IC15、和耦合器16疊加到 傳輸通道上,并通過電源插頭25和出口2輸出到電力線1A。
將從電力線1A接收到的信號經由耦合器16分為PLC信號,由 AFE/IC12的可變增益放大器(VGA) 12C通過帶通濾波器17調整其增 益,并且通過AD轉換器(ADC) 12D將該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將轉 換后的數字信號發送到主ICll,并進行數字信號處理以轉換為數字數 據。轉換后的數字數據通過以太網PHY/IC19和集線器28,從模塊插座 22A、 22B、 22C和22D輸出。將PLC調制解調器10用以下方式進行配置,即電源基板101是與通
信板102相分離的部分,并且由此分離地提供通信板102,以通過連接 器連接到電源基板ioi。以此方式,具有用于電力線通信的信號處理器 的通信板102可以在各種裝置中通用。相應地,當將電力線通信功能提 供給各種裝置時,通信板102可通用。所以,因為不必根據各種裝置的 形狀來設計獨立的通信板,所以可降低設計代價或制造成本。
在通信板102中分離地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第一 連接器105與第二連接器106相分離。將耦合器16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 和電源基板101附近,并且在通信板102上形成的用于PLC信號的輸入單 元(模擬信號處理器)可以在盡可能近的地方,通過第一連接器105連 接到耦合器16。相應地,可縮短用于模擬信號的傳輸通道。另外,通 過將通信板102相對電源基板101進行豎立,通信板102可與耦合器16靠 得更近。另外,因為通信板102和接口板103可以在遠離第一連接器105 的位置通過第二連接器106相互連接,所以用于數字信號的傳輸通道可 與模擬信號處理器或是用于模擬信號的傳輸通道相分離,該數字信號 包含從另一裝置接口的諸如以太網(注冊商標)的網絡連接器來發送 和接收的數據。由于具有這種結構,可減少噪聲干擾,由此改善通信 性能。
可以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配置為兩塊獨立的板,并且也可 配置為如基板的一塊集成的板。當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配置為 一塊板時,元件的數量會減少。當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配置為 兩塊板時,接口板103可與具有不同形狀的網絡連接單元112等的不同 的板進行互換。相應地,可配置PLC調制解調器,以易于與不同數量的 連接口、各種網絡類型等對應。
可通過將平板型構件,諸如具有高熱傳導性和電傳導性的金屬板, 進行彎曲形成散熱器107,并且散熱器107保持通信板102,以位于機殼中并固定到機殼。通過這種結構,在確保充分的散熱能力和散熱面積 的同時可保持強度。散熱器107延伸,以使得散熱器的至少一部分面向 電源基板IOI,并且被提供以使得不與電源插頭25和插頭插座1I1重疊。
從接口板103形成豎立的支撐部107D設置在散熱器107的面向電源 基板101的延伸部的端部107C附近。由于這種結構,即使壓力朝向電源 基板101施加到散熱器107,端部107C也由支撐部107D保持,因此,調 節散熱器107向電源基板101的位移。此時,充分確保了散熱器107和電 源插頭25或是插頭插座111之間的空間。作為散熱器107的修改示例, 散熱器107可以相對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形成大致反向的U形,這 樣抑制了散熱器朝向電源基板的位移。通過以此方式配置散熱器107, 可以防止與電源插頭25等的接觸,同時具有足夠的散熱功能。
此后,將參照圖5到9來描述關于電源基板10K通信板102和接口 板103的設置的其它實施例。
如圖5所示,設置通信板102,使得通信板102的法線方向不同于電 源基板101的法線方向和接口板103的法線方向。另外,通信板102、電 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相互電連接在一起。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 103設置在一個平面上。另外,將通信板102相對于設置在一個平面上 的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基本成直角地豎立設置。
通過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設置在一個平面上,可允許用于 容納板的上部機殼110的外部尺寸較小,由此小型化PLC調制解調器IO。 另外,通過將通信板102相對于設置在一個平面上的電源基板101和接 口板103基本成直角地豎立設置,可以確保足夠的空間,用于在電源基 板101和接口板103上安裝電子元件。特別是,這種結構適于安裝電子 元件,因為很多大尺寸的電子元件(例如,耦合器16的線圈變壓器16A 或耦合電容16B和16C)可以安裝在電源基板101上。在圖5中,通信板102的縱向與電源基板101的橫向以及接口板103
的橫向基本平行。
電源基板IOI、接口板103和通信板102通過連接器108相互電連接 在一起。連接器108具有上述電源連接器104、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 接器106的功能。
通過允許連接器108具有電源連接器104、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 接器106的功能,可以減少在PLC調制解調器10中使用的元件的數量, 由此簡化了PLC調制解調器10的制造過程。
但是,由于連接器108具有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的功 能,所以PLC信號更多地受到用于接口的數字信號產生的噪聲影響。出 于此原因,在連接器108中,優選地,將絕緣構件(未示出)設置在用 于傳輸PLC信號的傳輸通道周圍。
優選地,將耦合器16 (未示出)設置在連接器108附近。因為通過 將耦合器16設置在連接器108附近,可以縮短在耦合器16和連接器18之 間的用于PLC信號的傳輸通道,所以可以改善PLC調制解調器10的通信 性能。
如同圖5所示的結構,圖6所示的PLC調制解調器10的主要元件的 結構具體如下。g卩,通信板102的法線方向不同于電源基板101的法線 方向和接口板103的法線方向。另外,通信板102、電源基板101、和接 口板103相互電連接在一起。
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設置在一個平面上。另外,將通信板 102相對于設置在一個平面上的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基本成直角 地豎立設置,并且設置在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之間。在圖6所示的結構示例中,由于將通信板102設置于電源基板101
和接口板103之間,所以通信板102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重疊的 區域可以變得較小。相應地,這種結構適于安裝電子元件,因為可確 保較大的區域,在該區域中將電子元件安裝在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 103中。
另外,如同圖5所示的結構示例,因為將通信板102相對于設置在 一個平面上的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基本成直角地豎立設置,可確 保較大的區域,在該區域中將電子元件安裝在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 103中。特別是,因為很多大尺寸的電子元件(例如,耦合器16的線圈 變壓器16A或耦合電容16B和16C)可以安裝在電源基板101上,所以這 種結構適于安裝電子元件。
在圖6中,通信板102的縱向與電源基板101的縱向以及接口板103
的縱向基本平行。
在通信板102的一個主表面上提供第一連接器105,而在該通信板 102的其它主表面上提供第二連接器106。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 106可位于通信板102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優選地將第一連接器105和第 二連接器106相分離地設置。因為通過將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 106間隔開,可減少用于接收PLC信號的接口的數字信號所產生的噪聲 影響,所以可以改善PLC調制解調器10的通信性能。在不能將第一連接 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設置為相互分離的情況下,可以在通信板102的 任何位置上提供絕緣構件(未示出)。
在圖6中,從電源基板101通過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將 電源提供給接口板103。
另外,優選地是將耦合器16(未示出)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 因為通過將耦合器16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可以縮短在耦合器16和第一連接器15之間的用于PLC信號的傳輸通道,從而可以改善PLC調 制解調器10的通信性能。
在圖7中,設置通信板102、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以使得通 信板102的法線方向、電源基板101的法線方向、接口板103的法線方向 基本相互平行。即,將通信板102、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設置為基
本在一個平面上。
因為通過將所有的板設置為基本在一個平面上,上部機殼110的外 部尺寸(通信板102、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的法線方向上的尺寸) 可以變得更小,所以這種結構適于允許PLC調制解調器10薄型化。
因為通過將所有的板設置為基本在一個表面上,即使在對PLC調 制解調器10施加壓力的時候,也可以防止安裝在板上的電子元件相互 干擾,所以可以提高PLC調制解調器10的耐用性或安全性。
在圖7所示的結構示例中,由于將通信板102設置在電源基板101 和接口板103之間,所以可使得通信板102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 重疊的區域等于圖6中所示的區域。相應地,因為可確保較大的區域, 在該區域中將電子元件安裝在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上,所以這種 結構適于安裝電子元件。
在圖7中,通信板102的縱向與電源基板101的縱向以及接口板103
的縱向基本平行。
在通信板102的一個長邊上提供第一連接器105,而在通信板102 的另一長邊上提供第二連接器106。
可在任何位置上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但是優選 地彼此分離地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因為通過將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彼此隔開,對于一個接口的PLC信號和數字 信號可以相互分離,所以可以減少數字信號對PLC信號的噪聲影響。
在圖7中,如圖6中所示的結構示例,還從電源基板101經由第一連 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將電源提供給接口板103。
優選地,將耦合器16 (未示出)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因為 通過將耦合器16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可以縮短在耦合器16和第 一連接器15之間的用于PLC信號的傳輸通道,所以可以改善PLC調制解 調器10的通信性能。
在圖8所示的結構示例中,與圖7所示的結構示例類似,設置通信 板102、電源基板IOI、和接口板103使得通信板102的法線方向,電源 基板101的法線方向,接口板103的法線方向基本上相互平行。g口,將 通信板102、電源基板IOI、和接口板103設置為基本在一個表面上。
如圖8所示,通信板102的縱向基本垂直于電源基板101的縱向以及 接口板103的縱向。
因為通過將所有的板設置在基本一個平面上,上部機殼110的外部 尺寸(通信板102等的法線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變得更小,所以這種結 構適于允許PLC調制解調器10薄型化。
因為通過將所有的板設置在基本一個表面上,即使在對PLC調制 解調器10施加壓力的時候,也可以防止安裝在板上電子元件相互干擾, 所以可以提高PLC調制解調器10的耐用性或安全性。
在通信基板102的一個長邊上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
106。可在通信板102 —個長邊的任何位置上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
連接器106,但是優選地,將第一連接器105與第二連接器106相分離。 因為通過隔開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對于一個接口的PLC 信號和數字信號可以相互分離,所以可以減少數字信號對PLC信號的噪 聲影響。
優選地,將耦合器16 (未示出)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因為 通過將耦合器16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可以縮短在耦合器16和第 一連接器15之間的用于PLC信號的傳輸通道,所以可以改善PLC調制解 調器10的通信性能。
如同圖5所示的結構示例,可通過連接器108將通信板102、電源基 板101和接口板103相互連接在一起。
優選地,將耦合器16 (未示出)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因為 通過將耦合器16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可以縮短在耦合器16和第 一連接器15之間的用于PLC信號的傳輸通道,所以可以改善PLC調制解 調器10的通信性能。
在圖9所示的結構示例中,設置通信板102、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 103,使得通信板102的法線方向,電源基板101的法線方向,接口板103 的法線方向基本相互平行,并且通信板102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重疊。
因為通過將通信板102與電源基板101和接口板103重疊,可使得上 部機殼110和下部機殼100的外部尺寸較小,所以在使PLC調制解調器IO 小型化中這種結構是有益的。
可在通信板102的邊緣的任何位置上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 接器106,但是優選地,如圖9所示的結構實例,在通信板102的短邊上
17提供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在這種結構下,由于第一連接
器105可與第二連接器106分離設置,所以可以減少一個接口的數字信 號對PLC信號的噪聲影響。
從電源基板101通過第一連接器105和第二連接器106將電源提供 給接口板103。
因為在圖5到9中,關于安裝在電源基板IOI、通信板102和接口板 103上的元件的說明與圖1到4中的相同,所以省略了重復描述。
優選地,將耦合器16 (未示出)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因為 通過將耦合器16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05附近,可以縮短在耦合器16和第 一連接器15之間的用于PLC信號的傳輸通道,所以可以改善PLC調制解 調器10的通信性能。
具體說來,在耦合器16的描述中,第一連接器105的附近指離第一 連接器105的2cm的直徑范圍。
以此方式,可以配置通信板102,以在其它裝置中通用。在這種結 構下,因為可以將通信板102的模擬信號處理器設置在耦合器16附近, 所以可以通過縮短模擬信號的傳輸通道來改善通信性能。另外,在通 信板102上提供的模擬信號處理器和在接口板103上提供的網絡接口單 元可以相互分離,所以可以通過減少噪聲干擾來改善通信性能。此外, 在確保散熱器107的足夠散熱功能的同時,可以防止散熱器107與電力 線的輸入單元,諸如電源插頭25和插頭插座111,相互接觸。
至于接口單元,可使用用于無線通信的接口和用于同軸電纜的接□。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偏離說明
18書和基于已知技術的情況下,可以以各種形式進行修改和應用。所以, 應當理解可以將多種形式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通信裝置,通過電力線和不同于所述電力線的傳輸介質執行通信,所述通信裝置包括電源基板,具有連接到所述電力線的電源單元;接口板,與所述電源基板分離地形成,并具有用于通過所述傳輸介質執行通信的接口;以及通信板,與所述電源基板和所述接口板分離地形成,并具有通過所述電力線執行通信的電力線通信單元,以及可電連接到所述電源基板和所述接口板的連接單元。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連接單元包括 第一連接器,包括用于電力線通信信號的傳輸通道,并且所述第一連接器可電連接到所述電源基板;以及第二連接器,包括用于通過所述接口發送和接收的通信信號的傳 輸通道,并且所述第二連接器可電連接到所述接口板。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器遠離所述第二連接器。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電源基板包括用于 分離和耦合所述電力線通信信號的耦合器,以及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在所述耦合器附近。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通信板垂直于所述 電源基板和所述接口板。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包括機殼,容納所述電源基板、所述接口板和所述通信板; 電源插頭,被提供在所述機殼的表面上;以及散熱器,散發從所述通信板產生的熱量, 其中,所述電源插頭的基部連接到所述電源基板,以及 其中,所述散熱器保持所述通信板,并且所述散熱器的至少一部 分設置在面向所述電源基板的位置,從而不與所述電源插頭重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散熱器包括 延伸件,從所述通信板延伸出來在面向所述電源基板的位置上;以及調節件,調節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向著所述電源基板的位移。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接口是用于無線通 信的接口。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接口是用于同軸電 纜的接口。
專利摘要通過配置具有PLC信號處理器的通信板使得該通信板在其它裝置中通用,從而改善通信裝置的通信性能,通過電力線和不同于所述電力線的傳輸介質來執行通信的通信裝置包括電源基板,具有連接到所述電力線的電源單元;接口板,與所述電源基板分離地形成,該接口板具有用于通過傳輸介質執行通信的接口;以及通信板,與所述電源基板和所述接口板分離地形成,該通信板具有電力線通信單元,用于經由電力線和可電連接到電源基板和接口板的接口單元來執行通信。
文檔編號H04B3/54GK201243282SQ200820130879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31日
發明者德永善己, 栗山秀一, 森田智比呂, 金子嘉紀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