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機外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通信技術,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手機外套。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手機具備了移動支付功能,基于電信智能 卡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Simpass)是通過在電信智能卡的C4和C8觸點連接感應天線,并 采用雙界面芯片,使電信智能卡實現電信應用和非接觸應用。目前的為手機設置感應天線的方式,大多是通過打開后蓋,將感應天線設置在手 機的內部,再將感應天線連接到同樣位于手機之內的電信智能卡上。但是,上述方式的缺陷 在于,其適用性受到手機構造的限制,例如,類似于iPhone的手機,由于外殼無法打開,故 無法將感應天線置于手機內部,同時,該手機結構也使得電信智能卡通常設置在手機外部 的智能卡卡槽中,該智能卡卡槽的尺寸也很容易限制感應天線對智能卡的連接。另外,在手 機的外殼為金屬時,即便是感應天線置于手機內部,金屬也會對感應天線造成影響,破壞其 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適用性更強的實現手機移動支付 功能的方式,廣泛適用于多種結構的手機,以為手機較好地實現移動支付功能。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的感 應天線,感應天線包括線圈和分別與線圈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當手機外套 設置到手機上之后,感應天線通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感應天線還可以包括線圈附著層,線圈附著層包括兩 個表面,線圈設置在線圈附著層的任意一個表面上或者設置在線圈附著層的內部,感應天 線通過線圈附著層的任意一個表面固定在殼體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線圈附著層延伸出一連接柄和一連接部,連接柄連接 線圈附著層和連接部,連接柄上設置有兩條導線,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以通過導線延伸 至連接部,并在連接部上形成兩個觸點,感應天線可以通過兩個觸點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 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線圈附著層延伸出一連接柄和一連接部,連接柄連接 線圈附著層和連接部,連接柄上設置有兩條導線,連接部上設置有芯片觸點,第一端子和第 二端子可以通過導線與芯片觸點連接,感應天線可以通過芯片觸點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連 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線圈附著層延伸出一連接柄和一連接部,連接柄連接 線圈附著層和連接部,連接柄上設置有兩條導線,連接部上設置有芯片觸點和集成電路,第 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過導線與芯片觸點連接,集成電路與芯片觸點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殼體還設置有連接手機的數據接口的功能模塊,以及連接功能模塊的接口。通過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將感應天線設置在殼體上,不需要對手機內部進行改動, 即可保證手機實現電信智能卡的移動支付等非接觸功能。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感應天線、卡槽、連接裝置,感應 天線和卡槽均設置殼體上,感應天線包括線圈和分別與線圈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 端子,感應天線通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卡槽連接,卡槽用于安裝電信智能卡,卡槽與連 接裝置連接,當手機外套設置到手機上之后,卡槽通過連接裝置與手機的電信智能卡卡槽 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卡槽上設置有多個連接點,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以 分別與多個連接點中的兩個連接,感應天線可以通過多個連接點和卡槽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連接裝置可以包括連接觸點,連接觸點與多個連接點 中的其余連接點連接,在連接裝置被置入手機的電信智能卡卡槽后,連接觸點與手機的電 信智能卡卡槽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殼體還可以設置有連接手機的數據接口的功能模塊, 以及連接功能模塊的接口。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殼體上的卡槽與感應天線,不需要對手機內部進 行改動,也使得電信智能卡的應用不需受到手機上的智能卡卡槽的尺寸限制,可以可保證 手機良好地實現電信智能卡的移動支付等非接觸功能。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多個部件的連接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多個部件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 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 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 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102和設置在殼體 102上的感應天線104,感應天線104包括線圈106和分別與線圈106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 子108和第二端子110,當手機外套設置到手機上之后,感應天線104通過第一端子108和 第二端子110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連接。[002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感應天線104還可以包括線圈附著層112,線圈附著層112包 括兩個表面,線圈106設置在線圈附著層112的任意一個表面上或者設置在線圈附著層112 的內部,感應天線104通過線圈附著層112的任意一個表面固定在殼體102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線圈附著層112可以延伸出一連接柄114和一連接部116,連 接柄114連接線圈附著層112和連接部116,連接柄114上設置有兩條導線118,第一端子 108和第二端子110可以通過導線118延伸至連接部116,并在連接部116上形成兩個觸點, 感應天線104可以通過兩個觸點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連接。具體的,所述兩個觸點可以通 過導電膠、焊接等方式和電信智能卡的C4和C8觸點連接。通過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將感應天線設置在殼體上,不需要對手機內部進行改動, 即可保證手機實現電信智能卡的移動支付等非接觸功能。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202和設置在殼體 202上的感應天線204,感應天線204包括線圈206和分別與線圈206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 子208和第二端子210,當手機外套設置到手機上之后,感應天線204通過第一端子208和 第二端子210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感應天線204還可以包括線圈附著層212,線圈附著層212包 括兩個表面,線圈206設置在線圈附著層212的任意一個表面上或者設置在線圈附著層212 的內部,感應天線204通過線圈附著層212的任意一個表面固定在殼體202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線圈附著層212延伸出一連接柄214和一連接部216,連接柄 214連接線圈附著層212和連接部216,連接柄214上設置有兩條導線218,連接部216上設 置有芯片觸點220和221,第一端子208和第二端子210可以通過導線218與芯片觸點220 和221連接,感應天線204可以通過芯片觸點220和221和手機的電信智能卡連接。芯片 觸點220和221與電信智能卡觸點222和223連接,具體為與電信智能卡上的觸點C4、C8 觸點連接。所述連接部216上如果只設置兩個觸點和C4、C8觸點對應連接,那么所述連接 部216上設置有開口以使電信智能卡的除C4和C8之外的觸點露出并和手機連接。較佳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連接部216的兩個表面都設置有8個觸點,其中一面的 觸點用于與電信智能卡的觸點貼合連接,另一面的觸點用于與手機連接。通過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將感應天線設置在殼體上,不需要對手機內部進行改動, 即可保證手機實現電信智能卡的移動支付等非接觸功能。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302和設置在殼體 302上的感應天線304,感應天線304包括線圈306和分別與線圈306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 子和第二端子。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感應天線304還可以包括線圈附著層308,線圈附著層308包 括兩個表面,線圈304設置在線圈附著層308的任意一個表面上或者設置在線圈附著層308 的內部,感應天線304通過線圈附著層308的任意一個表面固定在殼體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線圈附著層308延伸出一連接柄310和一連接部312,連接柄 310連接線圈附著層308和連接部312,連接柄310上設置有兩條導線314,連接部312上設 置有芯片觸點316和集成電路318,所述芯片觸點316包括八個觸點Cl至C8,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過導線314與芯片觸點316的C4和C8觸點連接,集成電路318的管腳與芯片 觸點316的八個觸點對應連接。具體地,集成電路318可以實現雙界面電信智能卡的功能。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殼體302還設置有連接手機的數據接口的功能模塊,以及連 接功能模塊的接口。通過多種功能模塊以及接口,可以對該手機外套的功能進行擴展。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402、感應天線404、 卡槽406、連接裝置408,感應天線404和卡槽406均設置殼體402上,感應天線404包括線 圈410和分別與線圈410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子412和第二端子414,感應天線404通過第 一端子412和第二端子414和卡槽406連接,卡槽406用于安裝電信智能卡,卡槽406與所 述連接裝置408連接,當所述手機外套設置到手機上之后,所述卡槽406通過所述連接裝置 408與所述手機的電信智能卡卡槽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卡槽406上設置有多個連接點416,第一端子412和第二端子 414可以通過導線與多個連接點416中的兩個連接,實現感應天線404和卡槽406連接。具 體地,上述兩個連接點分別與安置于卡槽406內的電信智能卡的C4、C8觸點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連接裝置408可以包括連接觸點418,連接觸點418與多個連 接點416中的其余連接點連接,在連接裝置408被置入手機的電信智能卡卡槽后,連接觸點 418與手機的電信智能卡卡槽連接。具體地,上述其余連接點與安置于卡槽406內的電信智 能卡的Cl、C2、C3、C5、C6、C7觸點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殼體402還可以設置有連接手機的數據接口的功能模塊,以 及連接功能模塊的接口。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殼體上的卡槽與感應天線,不需要對手機內部進 行改動,也使得電信智能卡的應用不需受到手機上的智能卡卡槽的尺寸限制,可以可保證 手機良好地實現電信智能卡的移動支付等非接觸功能。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手機外套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為本實施例中的應用于手機的手機外套,包括RF線圈502,可以與電 信智能卡的非接觸面連接后起到天線的作用,可做近距離通訊;轉接板504,插入手機中的 電信智能卡卡槽;卡槽506,放置電信智能卡;主板508,布置有多種功能模塊,其中的各模 塊可調用手機內部程序或載有特定程序供手機調用,例如用戶做移動支付時,可通過功能 模塊提供圖形化的各銀行選項界面供用戶點擊選擇,使用戶的使用體驗更佳。USB接口轉接 板510,插入手機的充電/數據接口 ;配件數據/充電接口 512,可外接手機的數據線和充電 器;殼體514,作為以上各個器件的載體,殼體514的外形可根據適用的手機進行設計。如圖6所示,是RF線圈502、轉接板504、卡槽506與手機電信智能卡卡槽的連接 關系。手機通過轉接板504與位于卡槽506中的電信智能卡通信,以執行電信智能卡上的 非接觸功能,電信智能卡通過RF線圈502與外部設備進行信號的收發,以完成該非接觸功 能。如圖7所示,示出了主板508、USB接口轉接板510、配件數據/充電接口 512與手 機數據/充電接口的連接關系。手機通過USB接口轉接板510與主板508進行交互,由于 USB接口轉接板510占用了手機的數據/充電接口,所以同時又提供了配件/數據充電接口 512供手機、主板508與外部進行交互,或為手機充電。[0052]根據以上技術方案,可以實現在不對用戶的移動終端進行內部改造的前提下,通 過提供手機外套中的線圈與卡槽,使例如類似于iPhone結構的手機也可以使用電信智能 卡的非接觸功能進行移動支付等操作,并可以通過設置具備多功能模塊的主板,與移動終 端進行交互。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于提供移動終 端的移動支付功能,只要是需要進行短距離無線數據傳輸的場合,均可以使用根據本實用 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感應天線,所述感應天 線包括線圈和分別與所述線圈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天線還包括線圈附著層,所 述線圈附著層包括兩個表面,所述線圈設置在所述線圈附著層的任意一個表面上或者設置 在所述線圈附著層的內部,所述感應天線通過所述線圈附著層的任意一個表面固定在所述 殼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附著層延伸出一連接柄和 一連接部,所述連接柄連接所述線圈附著層和所述連接部,所述連接柄上設置有兩條導線, 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過所述導線延伸至所述連接部,并在所述連接部上形成兩個觸點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附著層延伸出一連接柄和 一連接部,所述連接柄連接所述線圈附著層和所述連接部,所述連接柄上設置有兩條導線, 所述連接部上設置有芯片觸點,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過所述導線與所述芯片觸點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附著層延伸出一連接柄和 一連接部,所述連接柄連接所述線圈附著層和所述連接部,所述連接柄上設置有兩條導線, 所述連接部上設置有芯片觸點和集成電路,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過所述導線與所述 芯片觸點連接,所述集成電路與所述芯片觸點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設置有連接 所述手機的數據接口的功能模塊,以及連接所述功能模塊的接口。
7.—種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感應天線、卡槽、連接裝置,所述感應天線和 所述卡槽均設置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感應天線包括線圈和分別與所述線圈的兩端連接的第 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感應天線通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所述卡槽連接,所述卡 槽用于安裝電信智能卡,所述卡槽與所述連接裝置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上設置有多個連接點,所述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別與所述多個連接點中的兩個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觸點,所述連 接觸點與所述多個連接點中的其余連接點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手機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設置有連 接所述手機的數據接口的功能模塊,以及連接所述功能模塊的接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機外套,可以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的感應天線,感應天線包括線圈和分別與線圈的兩端連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過本實用新型,使用手機外套中的線圈和卡槽,能夠為多種結構的手機實現移動支付功能,尤其適用于類似于iPhone結構的手機。
文檔編號H04M1/21GK201929233SQ20102069599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3日
發明者王芳 申請人: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