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通信系統、通信裝置及通信用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15601閱讀:1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通信系統、通信裝置及通信用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系統、通信裝置及通信用集成電路。
背景技術
在下述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內置充電裝置的通信裝置。該充電裝置包含將通過栓刃被供給的AC100V的交流電壓轉換為既定電壓的直流電壓的AC/DC轉換器。AC/DC轉換器利用開關調節器構成。AC/DC轉換器在電話機主體塊不進行接收動作時進行電壓轉換動作,在電話機主體塊開始接收動作的時刻停止電壓轉換動作。由此,能夠防止從開關調節器發生的噪聲對收發信息產生負面影響。在下述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無線選擇呼叫接收機。該接收機的電源電路包含DC/ DC轉換器。DC/DC轉換器僅在該接收機的無線部即將導通前的數毫秒(msec)間導通,直到該接收機與 POCSAG(郵局編碼標準咨詢組Post Office Code Standardization Advisorygroup)信號同步。與之相對,在該接收機與POCSAG信號同步之后,DC/DC轉換器在第2標記(badge)以后的同步信號的接收期間導通。此外,無線部構成為接收第I標記的同步信號,但不接收第2標記以后的同步信號(即被斷開)。如此,DC/DC轉換器在無線部處于導通狀態時斷開。由此,消除DC/DC轉換器因開關而產生的噪聲的影響。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7-876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6-53883號公報。

發明內容
如上述那樣搭載了開關調節器的裝置中,開關調節器動作時發生的噪聲會成為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在專利文獻1、2的裝置中采用的對策是上述那樣在通信中使開關調節器不動作。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完全不同于專利文獻1、2的裝置的途徑(approach)進行噪聲應對的通信系統。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構筑上述通信系統的通信裝置及通信用集成電路。本發明的第I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包括第一通信裝置,該第一通信裝置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以及第二通信裝置,該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并且構成為能夠接收從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的所述通信數據,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下,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內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此外,第2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在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設定偽數據的協議,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從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除去所述至少一部分而修正所述通信數據。
此外,第3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對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進行預先采用的錯誤訂正。此外,第4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3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為多個部分,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所述通信數據的設定在所述多個部分之中的一部分的數據按照預先采用的加工法進行加工并將加工后的數據設定在所述多個部分之中的剩余部分的協議,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將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的設定在所述剩余部分的數據按照所述加工法進行逆加工,并利用由逆加工得到的數據和該通信數據的設定在所述一部分的所述數據進行所述錯誤訂正。此外,第5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裝置以比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大的功率發送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此外,第6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統,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不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也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此外,第7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6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的所述電源電路部還包括充電單元,該充電單元被設置成為將由所述開關調節器生成的電力進行充電,并將充電后的電力向裝置內的既定要素供給。此外,第8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7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充電單元是電容器。此外,第9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包括第一通信裝置,該第一通信裝置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以及第二通信裝置,該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并且構成為能夠接收從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的所述通信數據,所述第一通信裝置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原數據的位串分割成多個塊,通過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生成所述通信數據,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以所述塊為單位,避開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此外,第10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9方式的通信系統,其構成為在所述開關動作的I個周期中,導通(ON)期間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一噪聲回避期間和斷開(OFF)期間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二噪聲回避期間之中的至少一個噪聲回避期間內,能夠接收至少2個連續的所述塊。此外,第11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包括第一通信裝置,該第一通信裝置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以及第二通信裝置,該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并且構成為能夠接收從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的所述通信數據,所述第一通信裝置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通過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生成所述通信數據,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以將所述塊細分后的子塊為單位避開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此外,第12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11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子塊是將所述塊二等分后的部分,構成為在所述開關動作的I個周期中,在導通期間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一噪聲回避期間和斷開期間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二噪聲回避期間之中的至少一個噪聲回避期間內,能夠接收至少3個連結的所述子塊。此外,第13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12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還包括傳感部,生成與由所述傳感部檢測出的結果相關的通信數據并向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此外,第14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1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構成為能夠向該第二通信裝置的外部輸出所述開關調節器的輸出電壓,并且能夠用作為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此外,第15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1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還包括利用所述開關調節器的輸出電壓來驅動的LED照明部,能夠用作為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此外,第16方式的通信系統是涉及上述第I至第1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系 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還包括測定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的電壓測定部及電流測定部;以及控制所述開關調節器的所述開關動作,以使所述電壓測定部及電流測定部測定到的電壓及電流成為提供最大功率點的電壓及電流的MPPT (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部,能夠用作為帶通信功能的MPPT內置電源裝置。此外,第17方式的通信裝置,其中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傳送信號,該傳送信號傳送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的通信數據,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處理部,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以及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所述接收部隨著所述傳送信號的接收實時地恢復所述通信數據并向所述處理部輸出,所述處理部按照所述既定的協議檢測出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從所述接收部取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內,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此外,第18方式的通信裝置,其中包括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通信數據的處理部;以及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的發送部,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與在接收所述傳送信號的裝置的電源電路部設置的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所述處理部以比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大的功率發送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方式控制所述發送部。此外,第19方式的通信裝置,其中包括生成通信數據的處理部;以及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的發送部,所述處理部將所述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從而生成所述通信數據。此外,第20方式的通信裝置,其中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處理部,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以及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所述電源電路部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所述處理部以所述塊為單位避開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此外,第21方式的通信裝置,其中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處理部,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以及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所述電源電路部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所述處理部以將所述塊細分化的子塊為單位避開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此外,第22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是能夠用于使電源電路部包含開關調節器的通信裝置的通信用集成電路,其中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傳送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的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以及處理部,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所述接收部隨著所述傳送信號的接收而實時地恢復所述通信數據并向所述處理部輸出,所述處理部按照所述既定的協議檢 測出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從所述接收部取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內,輸出用于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的控制信號。此外,第23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是能夠用于使電源電路部包含開關調節器的通信裝置的通信用集成電路,其中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以及處理部,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所述處理部以所述塊為單位避開在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中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此外,第24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是能夠用于使電源電路部包含開關調節器的通信裝置的通信用集成電路,其中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以及處理部,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所述處理部以將所述塊細分化的子塊為單位避所在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中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此外,第25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是涉及上述第22至第24的方式的任一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其中還包括所述電源電路部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第26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其中包括處理部,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通信數據,以及發送部,該發送部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使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與在接收所述傳送信號的裝置的電源電路部設置的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所述處理部以比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大的功率發送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所述發送部。此外,第27方式的通信用集成電路,其中包括生成通信數據的處理部;以及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的發送部,所述處理部將所述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并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生成所述通信數據。
(發明效果)
依據上述的第I、第17、第22及第25方式,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通信數據的狀態下,在接收該通信數據之中按照協議預先規定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內,使開關調節器動作。即,正在接收通信數據的期間使開關調節器動作的期間被預先確定。因此,對于通信數據之中上述至少一部分,能夠事先估計隨著開關調節器的動作而受到噪聲影響的可能性。因而,對于通信數據的上述至少一部分,能夠尋求各種噪聲對策。由此,能夠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特別是,依據上述的第2方式,在第二通信裝置中,丟棄所接收的通信數據的上述至少一部分。因此,即便該至少一部分帶著噪聲的情況下,通信質量也不會下降。此外,依據上述的第3方式,通過采用錯誤訂正能夠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此外,依據上述的第4方式,能夠提高對噪聲的耐性,并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其依據如下。即,當開關調節器每次以相同的定時進行開關動作時,通信數據的 多個部分(與上述至少一部分對應)的各部分中在相同的位位置上有可能產生數據突變。因此,在上述多個部分設定了相同的數據的情況下,錯誤訂正的結果有可能不適當。但是,依據上述的第4方式,能夠避免該不良。此外,依據上述的第5、第18及第26方式,由于第一通信裝置增大通信數據的上述至少一部分的發送功率,所以該至少一部分的噪聲耐性得到強化。即,即便帶著噪聲的情況下以能夠判別數據的程度設定該至少一部分的信號電平,從而能夠忽略噪聲的影響。因而,能夠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此外,依據上述的第6方式,與僅在接收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使開關調節器動作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功率生成的時間上的偏差。因此,能夠謀求電力供給的穩定化。此外,依據上述的第7方式,通過采用充電單元,能夠謀求電力供給的穩定化。此外,依據上述的第8方式,能夠謀求充電單元的小型化、輕量化、低成本化。其結果,也能謀求第二通信裝置的小型化等。此外,依據上述的第9、第19、第20、第23及第27方式,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通信數據的狀態下使開關調節器動作,但將接收的通信數據之中響應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不用在原數據的恢復。此外,第一通信裝置生成并發送具有適合第二通信裝置的相關動作的數據結構的通信數據。因此,在接收通信數據的過程中使開關調節器動作也能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特別是,無需使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與通信數據中的既定部分同步,因此能夠簡化裝置結構。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0方式,能夠更加可靠地進行各分割塊的抽出。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1、第19、第21、第24及第27方式,能夠得到與上述的第9方式同樣的效果。而且,由于以將塊細分化的子塊為單位區分在噪聲影響期間內接收的部分,所以能夠使不用在各分割塊的抽出的部分比上述的第9方式小。因此,能夠抑制各塊的連續次數,并能提高通信數據的數據效率。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2方式,能夠得到與上述的第10方式同樣的效果。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3方式,能夠將本發明涉及的通信系統應用到傳感系統。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4方式,能夠將本發明涉及的通信系統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5方式,能夠將本發明涉及的通信系統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此外,依據上述的第16方式,能夠將本發明涉及的通信系統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MPPT內置電源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局面及優點,通過以下的詳細說明和附圖,更加清晰。


圖I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塊 圖2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3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4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的動作的時序 圖5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的動作的時序 圖6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數據的結構的 圖7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多數決定方式的錯誤訂正的 圖8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多數決定方式的錯誤訂正的 圖9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數據的結構的 圖10是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數據的結構的 圖11是概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12是概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的動作的時序 圖13是概述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的動作的時序 圖14是概述第四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15是概述第四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16是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17是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的結構的塊 圖18是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及第二通信裝置的第一動作例的示意圖; 圖19是與圖18對應的放大 圖20是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及第二通信裝置的第二動作例的示意圖; 圖21是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及第二通信裝置的第三動作例的示意圖; 圖22是與圖21對應的放大 圖23是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及第二通信裝置的第四動作例的示意圖;圖24是概述第六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的第一結構例的塊 圖25是概述第六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的第二結構例的塊 圖26是概述第七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的結構例的塊
圖27是概述第八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帶通信功能的MPPT內置電源裝置)的結構例的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通信系統10 >
圖I示出概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系統10的塊圖。圖I中例示的通信系統10包括第一通信裝置100和第二通信裝置200。此外,下面將第一通信裝置100僅稱為通信裝置100,將第二通信裝置200僅稱為通信裝置200。在此例示了通信裝置100、200分別為I臺的情況,但是通信裝置100、200的臺數并不限于該例示。通信裝置100、200被構成為能夠進行無線通信。在此例示第一通信裝置100為專用發送機、第二信裝置200為專用接收機的情況,但并不限于該例示。即,第一通信裝置100至少具有發送功能,進而具有發送功能和接收功能也可。同樣地,第二通信裝置200至少具有接收功能,進而具有接收功能和發送功能也可。<第一通信裝置100 >
圖2例示概述第一通信裝置100的塊圖。圖2中例示的通信裝置100包含處理部110、發送部120、天線130。< 處理部 110 >
處理部110構成為進行第一通信裝置100中的運算、控制等各種處理。該各種處理中包含例如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通信數據Dio的處理(后述)。依據圖2的例子,處理部110包含數據處理部111、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層)112。數據處理部111被構成為進行各種數據處理。數據處理部111構成為能夠包含例如微型計算機(換言之微處理器)和存儲器。依據該結構例,能夠通過軟件來實現由數據處理部111進行的各種處理。更具體地說,微型計算機執行描述在程序中的各處理步驟(換言之順序)。由此,微型計算機作為與處理步驟對應的各種單元起作用,或者,由微型計算機實現與處理步驟對應的各種功能。再者,也可采用多個微型計算機,在這種情況下,該多個微型計算機的總稱相當于上述的微型計算機。存儲器能夠由一個或多個例如ROM (Read Only Memory)、RAM (Random AccessMemory)、可改寫的非易失存儲器(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等)構成。存儲器存放各種數據(換言之信息)、數據處理部111執行的程序等,此外,提供用于執行程序的工作區。此外,也可以用硬件實現由數據處理部111實現的各種單元或者各種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MAC112被構成為提供所謂的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第二層),更具體地說提供數據鏈路層中的下位的副層。MAC112能與一般的MAC層同樣由硬件實現。在此,借鑒與MAC112的關系,可以理解為數據處理部111提供OSI參考模型中比數據鏈路層(第二層)上位的層,發送部120提供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第一層)。此外,也有將天線130加入到第一層的情況。MAC112從數據處理部111取得由該數據處理部111生成的通信數據(在此與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中的rou (協議數據單元)即分組對應)。而且,MAC112對取得的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例如一般的信息附加處理等)。然后,MAC112輸出既定處理后的通信數據(在此與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中的rou即幀對應)Dioo在圖2的例子中,從MAC112輸出的通信數據DlO相當于從處理部110輸出的輸出數據。<發送部120和天線130 >
發送部120被構成為取得處理部110生成的通信數據D10,生成并輸出用于無線發送該通信數據DlO的傳送信號S10。依據圖2的例子,發送部120包括調制部121、電壓控制振蕩器(以下也稱為“VC0”)122、功率放大器(以下也稱為“PA”)123。調制部121被構成為取得從處理部110輸出的通信數據D10,并根據預先采用的既定的調制方式對該通信數據DlO進行信號調制。作為調制方式,可采用例如ASK(AmpIitudeShift Keying :振幅偏移調制)、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 :頻率偏移調制)、PSK(PhaseShift Keying :相位偏移調制)等,但并不限于此。
在圖2的例子中,VC0122被構成為使在調制部121的調制處理中用作為載波的信號振蕩,并將該振蕩信號向調制部121供給。此外,取代VC0122而采用VCO以外的振蕩器也可。PA123被構成為功率放大從調制部121輸出的傳送信號,并將放大后的傳送信號SlO輸出。該傳送信號SlO從天線130被無線發送。此外,PA123是調整天線130發送的傳送信號SlO的發送功率的功率調整部的一個例子。即,作為取代PA123的功率調整部的其它一例,能舉出減衰器。此外,作為功率調整部的更進一步的其它一例,能舉出可以進行放大和減衰這兩方面的結構。<通信用集成電路101 >
圖2中,例示了處理部110的全要素和發送部120的全要素都形成在一個通信用集成電路101內的情況。<第二通信裝置200 >
圖3中例示了概述第二通信裝置200的塊圖。圖3中例示的通信裝置200包括天線210、接收部220、處理部230、電源電路部240、和電源260。<天線210和接收部220 >
天線210為了接收從第一通信裝置100無線發送的傳送信號SlO而使用。接收部220被構成為通過天線210接收傳送信號S10,并由所接收的傳送信號SlO恢復通信數據D10,輸出恢復后的通信數據D10。依據圖3的例子,接收部220包括低噪聲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以下也稱為 “LNA”) 221、解調部 222、和 VC0223。LNA221被構成為放大并輸出所接收的傳送信號S10。此外,被無線傳送的信號SlO往往是微弱的,因此低噪聲型的放大器即LNA221合適。解調部222被構成為取得由LNA221放大后的傳送信號S10,并按照調制部121(參照圖2)采用的調制方式對該信號SlO進行解調。通過解調部222中的解調處理,由傳送信號SlO恢復通信數據D10。在圖3的例子中,從解調部222輸出的通信數據DlO相當于從接收部220輸出的輸出數據,輸入到處理部230。在圖3的例子中,VC0223被構成為使與用于傳送信號SlO的載波相同的頻率的信號振蕩并輸出。該振蕩信號向解調部222供給,用于解調部222的解調處理。此外,取代VC0223而采用VCO以外的振蕩器也可。依據接收部220,通信數據DlO的恢復及輸出伴隨傳送信號SlO的接收而被實時換言之及時且連續地執行。因此,處理部230能夠與傳送信號SlO的接收大致同時取得傳送信號SlO所包含的通信數據D10。< 處理部 230 >
處理部230被構成為進行第二通信裝置200中的運算、控制等各種處理。該各種處理中包含取得以接收部220恢復的通信數據D10,并利用該通信數據DlO的處理例如按照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lO中所包含的命令進行的既定的運算、控制等。依據圖3的例子,處理部230包含MAC231和數據處理部232。MAC231被構成為提供所謂的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第二層),更具體地說提供數據鏈路層中的下位的副層。MAC231能與一般的MAC同樣由硬件實現。
在此,借鑒與MAC231的關系,能夠理解為數據處理部232提供比OSI參考模型中數據鏈路層(第二層)上位的層,接收部220提供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第一層)。此外,也有將天線210加入第一層的情況。MAC231從接收部220取得用該接收部220恢復的通信數據DlO (在此與第二層中的H)U即幀對應)。然后,MAC231對所取得的通信數據DlO進行既定的處理(例如一般的附加信息除去處理等)。其后,MAC231將既定處理后的通信數據(在此與第三層中的H)U即分組對應)向數據處理部232輸出。此外,MAC231被構成為基于恢復的通信數據D10,輸出控制電源電路部240的控制信號S200 (后述)。數據處理部232被構成為進行各種數據處理。數據處理部232構成為例如與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2)的數據處理部111同樣地,能夠包含微型計算機和存儲器。此外,也可用硬件實現由數據處理部232實現的各種單元或各種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電源電路部240和電源260 >
電源電路部240被構成為從電源260的輸出電壓,生成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使用的各種電壓。所生成的各種電壓分別向第二通信裝置200內的既定要素供給。再者,作為電源260,例如能夠采用電池(一次電池、二次電池都可)、太陽能電池等。圖3中例示的電源電路部240包含開關調節器(以下也稱為“SWR”)241、充電單元242、電源管理部243。此外,在此為了簡化說明,例示只有一個SWR241的情況,換言之例示了由電源電路部240生成的電壓為一種的情況。但是,并不限于該例子,也能夠對電源電路部240設置多個SWR241。作為SWR241,能夠采用各種結構的開關調節器。開關調節器的電壓轉換效率高于串接調節器,因此對電源260的長期使用有貢獻。此外,串接調節器只能進行降壓,與之相對,開關調節器能夠構成為不僅能進行降壓而且能進行升壓。因此,依據開關調節器,即便電源260的輸出電壓下降的狀態下,也能生成既定的電壓。由這些方面也對電源260的長期使用有貢獻。此外,通過升壓功能,可以采用比輸出電壓低的電源260,因此能夠謀求電源260的小型化、輕量化、低成本化。在圖3的例子中,為了簡化說明,將SWR241大致分為SWR主電路251、電感器(圖面中標記為“L”)252、和電容器253。換言之,將構成SWR241的電路要素之中除了電感器252及電容器253的電路要素總稱為SWR主電路251。依據圖3的例子,SWR主電路251與電源260和電感器252的一端連接,電感器252的另一端與電容器253的一端和充電單元242連接,電容器253的另一端接地。SWR主電路251包含例如對從電源260至電感器252的電流路徑進行導通/斷開的開關部(能夠構成為包含例如晶體管等的開關元件);和控制該開關部的導通/斷開的開關控制部(可以由例如振蕩器構成)。當上述開關部處于導通狀態時,電力(換言之電能)從電源260經由SWR主電路251蓄積到電感器252,當上述開關部處于斷開狀態時,蓄積在電感器252中的電力轉送到充電單元242。該能量轉送之際,電感器252的輸出電壓通過電容器253來平滑。充電單元242被設置成為將由SWR241生成的電力充電,并將充電后的電力向第二通信裝置200內的既定要素供給。在圖3的例子中,充電單元242的輸出電壓VDD向后述的集成電路201供給。充電單元242可由例如各種二次電池、電容器等構成。在此,在采用電容器作為充電單元242的情況下,與二次電池相比,能夠謀求該充電單元242的小型化、輕量化、低成本化。由此,也能謀求第二通信裝置200的小型化等。此夕卜,能夠匯集作為充電單元242的電容器和平滑用電容器253而用一個電容器構成。由此能夠進一步推進小型化等。此外,也可以不設置充電單元242而使SWR241始終動作從而供給電力。但是,從伴隨SWR241的開關動作產生的噪聲的影響、SWR241的功率消耗等觀點來看,使SWR241始終運轉并不實用。此外,依據充電單元242,在SWR241停止的期間中也能穩定供給電力。電源管理部243與SWR主電路251連接,管理SWR主電路251的動作。例如,電源管理部243向上述開關控制部提供上述開關部的導通/斷開的頻率、導通/斷開的占空比等的設定值。此外,電源管理部243通過控制例如SWR主電路251的運轉/停止,來控制SWR241的運轉/停止。構成為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通過處理部230的MAC231輸出的控制信號S200進行該運轉/停止控制。<通信用集成電路201 >
圖3中,例示了接收部220的全要素、處理部230的全要素、電源電路部240的一部分要素(具體而言電源管理部243和SWR主電路251)形成在一個通信用集成電路201內的情況。在該例的情況下,電源電路部240的剩余要素相對于集成電路201外置。此外,也可以在集成電路201內設置電源電路部240的全部要素,相反地也可以在集成電路201內完全不設置電源電路部240 (這時,電源電路部240對于集成電路201外置)。<第二通信裝置200的動作的概略>
圖3以外,參照圖4的時序圖,例示第二通信裝置200的動作。依據圖4的例子,通信裝置200交互地采取運轉狀態MA和停止狀態MB。換言之, 通信裝置200間歇性地成為運轉狀態MA。在運轉狀態MA中處理部230等進行既定的動作,在停止狀態MB中處理部230等停止各種動作。該間歇動作能夠根據例如設在處理部230的內部或外部的定時器(圖示略)進行。對于間歇動作,也可以不設置停止狀態MB而與運轉狀態MA連續。但是,由于在停止狀態MB中處理部230等停止動作,能夠削減消耗功率(參照圖4中的消耗功率的波形)。在停止狀態MB中盡管處理部230等停止動作,也與消耗功率的削減關聯,但是通過采用停止對處理部230等的電力供給本身的結構,能謀求進一步的功率削減。
在圖4的例子中,在運轉狀態MA的期間中,以時分方式切換通信狀態MAl和數據處理狀態MA2。在通信狀態MAl中,第二通信裝置200使用無線通信功能而動作。更具體地說,接收部220通過天線210接收從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2)發送的傳送信號S10,由所接收的傳送信號SlO恢復通信數據D10,將恢復后的通信數據DlO向處理部230輸出。特別是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如圖4所示,在通信狀態MAl的期間內進行SWR241(參照圖3)的開關動作。對于該點在后面進行詳述。在數據處理狀態MA2中,第二通信裝置200進行既定的各種處理。例如,處理部230按照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lO中所包含的命令進行既定的運算、控制等。此外,從通信狀態MAl到數據處理狀態MA2的切換可以按照例如通信數據DlO的接收完成進行。此外,在圖4的例子中例示了先設定通信狀態MAl的情況,但是并不限于該例子。 此外,在圖4的例子兩狀態MAl、MA2在一個運轉狀態MA中執行,但是這些狀態MAl、MA2也可以按個別的運轉狀態MA執行。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兩狀態MAI、MA2也會以時分方式執行。但是,在I次的運轉狀態MA中執行兩個狀態MAI、MA2,有助于提高處理速度。這是因為在停止狀態MB中停止電力供給的情況下,再開始電力供給后成為實際能動作的狀態為止存在時滯。即,因為越是將兩個狀態MAl、MA2分為個別的運轉狀態MA,直到結束以狀態MAI、MA2為一組的處理為止上述時滯的次數就會越多的緣故。此外,在數據處理狀態MA2中能夠停止接收部220。通過該停止,能夠比通信狀態MAl削減數據處理狀態MA2中的消耗功率(參照圖4中的消耗功率的波形)。在此,在數據處理狀態MA2和停止狀態MB中不進行通信,因此將這些狀態MA2、MA合稱為非通信狀態MC。這時,通信裝置200能夠體現出交互采取通信狀態MAl和非通信狀態MC。< SWR241的動作和通信數據DlO的結構>
如上所述,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在接收傳送信號SlO換言之通信數據DlO的狀態即通信狀態MAl的期間中,進行SWR241的開關動作。也參照與圖4的局部放大圖相當的圖5的時序圖說明相關動作。首先,說明用于通信系統10(參照圖I)的通信數據DlO的結構。在圖5的例子中,通信數據DlO的標題包括前頭的前置碼(preamble) Dll和繼該前置碼Dll的同步字D12。 然后,接著標題設置有效負荷(payload)。特別是,通信數據DlO在有效負荷中具有特有的部分D13。該部分D13如以下說明的那樣,是與SWR24U參照圖3)的開關動作相關聯的數據部分,更詳細地說,是容許SWR241的開關動作的數據部分。此外,將該部分D13也稱為開關容許部分D13。通信數據DlO的數據結構(換言之格式)被預先規定,該規定能作為通信協議預先給予通信裝置100、200 (更具體地說MAC112、231)。該通信協議中包含與開關容許部分D13相關的規定。例如,該協議包含將開關容許部分D13在一個通信數據DlO中設置幾個相關的規定。此外,在圖5中例示了兩個該部分D13,但該部分D13的個數也可為I個或者3個以上。此外,上述協議包含例如將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在構成通信數據DlO的位串中的哪個位置相關的規定、與該部分D13的長度相關的規定等。通過使通信裝置100、200共有該通信協議,第一通信裝置100能夠根據該協議生成通信數據D10,此外,第二通信裝置200能夠根據該協議解讀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10。特別是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處理部230的MAC231在通信狀態MAl中按照上述協議對從接收部220依次輸入的通信數據DlO進行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檢測。然后,MAC231將表示正在取得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控制信號S200 (參照圖3及圖5)向電源管理部243輸出。電源管理部243根據該控制信號S200,僅在取得開關容許部分D13時使SWR241進行開關動作。即,處理部230根據控制信號S200僅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取得期間MAla中使SWR241動作。此外,在圖4及圖5中,僅僅大致區分了 SWR241的開關動作期間(附圖中用導通電平標記)和開關停止期間(附圖中用斷開電平標記)。即,在開關動作期間中,SWR241的開關部以既定的頻率進行導通/斷開,但是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詳細的導通/斷開狀態的圖
/Jn o如圖5所示,SWR241的開關動作期間被收斂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取得期間MAla內。該關系例如可以根據開關部從斷開狀態過渡到導通狀態并再過渡到斷開狀態的所需要的時間、開關容許部分D13的位長、第二通信裝置200的通信速度(換言之接收速度)等的已知的各種參數進行設定。再者,在圖5中例示了控制信號S200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取得期間MAla中成為高電平狀態,除此以外的期間成為低電平狀態的情況,但該信號S200的波形并不限于該例子。例如,高電平狀態和低電平狀態反轉的波形也可。此外,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取得期間MAla如上述那樣可以根據各種參數進行預先設定,因此也可以采用例如僅通知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取得開始時的方式。可是,當SWR241進行開關動作時,如圖5中示意性表示的那樣,在電源電路部240的輸出電壓VDD中會產生噪聲NS。此外,SWR241的開關動作也有因電源噪聲NS以外的方式而產生噪聲的情況。這些各種噪聲有可能使第二通信裝置200接收的通信數據DlO中發生數據錯誤(所謂的數據突變)。但是,如上述那樣正在接收通信數據DlO時使SWR241動作的期間被預先確定。因此,事先能估計與SWR241的動作期間相關聯的開關容許部分D13受到伴隨SWR241的動作的噪聲的影響的可能性。因而,對于開關容許部分D13能夠講各種噪聲對策。由此,能夠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下面說明針對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噪聲對策的具體例。<開關容許部分D13的第一例>
在第一例中,在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偽數據。該設定通過使通信裝置100、200共有的通信協議包含規定了對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偽數據的協議而成為可能。通過該協議,第一通信裝置100生成并發送向開關容許部分D13插入了偽數據的通信數據D10。與之相對,第二通信裝置200通過從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lO中除去開關容許部分D13即偽數據,修正該通信數據D10。修正后的通信數據DlO被供給后續的處理。此夕卜,相關通信數據的修正既可由MAC231進行,也可由數據處理部232進行。如此開關容許部分D13在接收側中被從通信數據DlO中丟棄,即便隨著SWR241的開關動作而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產生數據突變,通信質量也不會下降。
<開關容許部分D13的第二例>
在第二例中,對能產生數據突變的部分即開關容許部分D13適用錯誤訂正(也稱為“錯誤檢測訂正”)。作為錯誤訂正能采用已知的各種技術。例如,能舉出里德-索羅門編碼(Reed-Solomon code)方式、BCH編碼方式、多數決定方式等。在此,為了簡化說明而例不多數決定方式。圖6中例示基于多數決定方式的通信數據DlO的結構。此外,圖7及圖8中示出概述多數決定方式的示意圖。依據圖6的例子,在第一通信裝置100中,3個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了相同的數據,換言之相同的位串。由此,相同的數據通過一個通信數據DlO會被發送3次。在接收該結構的通信數據DlO的第二通信裝置200中,在開關容許部分D13不發 生數據突變的情況下,如圖7例示的那樣,上述3個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一致。與之相對,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發生了數據突變的情況下,如圖8例示的那樣,上述3個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不會一致。此外,在圖8中為了易于理解,用粗線對發生數據突變的位位置進行了加邊。按照多數決定方式的錯誤訂正中,在發送側以設定相同的數據的上述3個開關容許部分D13為對象,對相同的位位置的位數據進行多數決定。然后,將占多數的位數據作為該位位置的位數據加以采用,從而進行錯誤訂正。因而,在不發生數據突變的情況下(參照圖7),錯誤訂正后的開關容許部分D13當然具有在發送側設定的數據(位串)。另一方面,SP便發生了數據突變的情況下(參照圖8),錯誤訂正的結果,作為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能夠恢復在發送側設定的數據。此外,錯誤訂正處理既可由MAC231進行,也可由數據處理部232進行。圖6 圖8中的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位串)為一個例子。例如,從標題側起數位于第I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的副本(copy)插入第2次及第3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此外,在圖6的例子中,在連續的3個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了相同的數據,但設定了相同的數據的開關容許部分D13不連續也可,其個數并不限于3個。此外,將通信數據DlO中的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分多組,按各組改變設定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也可(在圖6的例子中,第4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是與第I 3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不同的組)。總之,在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相同的數據(換言之相同的位串)。通過使通信裝置100、200共有規定了該數據結構的通信協議,能夠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進行錯誤訂正。其結果,即便隨著SWR241的開關動作而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發生了數據突變,也能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可是,通過在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不同的數據(位串),也能與上述同樣地執行錯誤訂正。例如,采用規定了以下部分的協議也可按照預先采用的加工法加工設定在預先選定的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中的一個部分D13的位串,將加工后的位串設定在該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中的剩余部分D13。作為上述數據加工的一例,能舉出位位置的重新編排。依據圖9的例子,將第I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中各位的值從標題側起設為b0 b7 CbO b7的各值為“0”或“I”)時,使該位串 b0、bl、b2、b3、b4、b5、b6、b7 移位而得到的位串 b4、b5、b6、b7、bO、bl、b2、b3
被設定在第2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此外,使位的排列反轉而得到的位串b7、b6、b5、b4、b3、b2、bl、b0被設定在第3次的開關容許部分D13。此外,移位量并不限于圖9的例子。此外,例如,組合位的移位和反轉也可。通過使通信裝置100、200共有的通信協議包含該數據加工的內容,第一通信裝置100能夠加工設定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位串),第二通信裝置200能夠逆加工設定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被逆加工的數據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被供給錯誤訂正。S卩,第二通信裝置200按照上述既定的加工法對設定在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lO的上述剩余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進行逆加工,利用通過逆加工得到的數據和設定在該接 收的通信數據DlO的上述一個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進行錯誤訂正。此外,第一通信裝置100中的數據加工可以由數據處理部111和MACl 12的任意個進行也可,此外,第二通信裝置200中的數據逆加工可由MAC231和數據處理部232的任意個進行也可。通過該數據加工的采用,得到如下效果。S卩,SWR241每次以相同的定時進行開關動作時,在各開關容許部分D13中有可能相同的位位置上產生數據突變。因此,在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了相同的數據的情況下,錯誤訂正的結果有可能不適當。與之相對,通過將如上述那樣以單一的數據為起源生成的不同的數據設定在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能夠避免上述不良。即,能夠提高對于伴隨SWR241的動作產生的噪聲的耐性,并且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此外,上面例示了利用多個開關容許部分D13執行錯誤訂正的情況,但采用僅以單一的開關容許部分D13能夠執行錯誤訂正的手法也可。此外,如在圖10中例示的那樣采用對通信數據DlO附加例如CRC等的錯誤檢測用的數據D14的協議也可。在第二通信裝置200中在取得錯誤檢測用數據D14的過程中SWR241不動作,因此該數據D14不受噪聲的影響而能得到較高的可靠性。其結果,配合上述的錯誤訂正而有助于通信質量的確保。<第二實施方式>
圖11中例示了概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100B的結構的塊圖。在圖11中例示的第一通信裝置100B具有以發送部120B代替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
2)的發送部120的結構。該發送部120B具有在發送部120 (參照圖2)追加PA控制部124的結構。此外,在圖11的例子中,在通信用集成電路101 (參照圖2)追加PA控制部124,構成通信用集成電路101B。第一通信裝置100B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第一通信裝置100同樣。PA控制部124被構成為響應從處理部110的MAC112輸出的控制信號S100,控制PA123的輸出功率。圖12示出概述第一通信裝置100B的動作的時序圖。此外,圖12 —并記載了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200的時序圖(參照圖5)。此外,通信裝置100B、200的動作定時中響應與通信數據DlO的傳送相關的時間而有可能產生偏差,但是為了簡化附圖而省略了該定時偏移的圖示。首先,在第一通信裝置100B中,發送部120B中的傳送信號SlO的生成及輸出,隨著從處理部Iio取得通信數據DlO而實時地換言之及時且連續地執行。因此,來自處理部230的通信數據DlO的輸出和來自發送部120B的傳送信號SlO的輸出大致同時進行。特別是,MAC112在輸出通信數據DlO時,將表示正在輸出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控制信號SlOO向PA控制部124輸出(參照圖12)。PA控制部124根據該控制信號SlOOdX在輸出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情況下增大PA123的輸出,換言之傳送信號SlO的發送功率(參照圖12)。S卩,處理部110以比通信數據DlO中的其它部分大的功率發送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方式控制發送部120B。再者,在圖12中例示了控制信號SlOO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輸出期間中成為高電平狀態,除此以外的期間成為低電平狀態的情況,但該信號Sioo的波形并不限于該例。例如,高電平狀態和低電平狀態反轉的波形也可。此外,開關容許部分D13的輸出間,能夠根據通信數據DlO的生成速度等已知的各種參數預先設定,因此也可以采用例如僅通知開關容許部分D13的輸出開始時的方式。另一方面,第二通信裝置200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接收期間MAla中使SWR241動作(參照圖12)。隨著SWR241的開關動作而可能產生噪聲,但是如上述那樣增大開關容許部分D13的發送功率,從而強化開關容許部分D13的噪聲耐性。即,即便帶噪聲的情況下也能進行數據判別的程度設定開關容許部分D13的信號電平,從而能夠忽略噪聲的影響。因而,能夠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如此在第一通信裝置100B —側能夠講稱之為發送功率的增大的噪聲對策,其依據在于采用與SWR241的動作期間相關聯的開關容許部分D13。換言之,其依據在于采用能夠在發送側指定事先估計了通信數據DlO之中有可能受到噪聲的影響的部分D13的協議。在此,也可以在第一通信裝置100B直接組合第二通信裝置200而構成通信系統10(參照圖I)。但是,減少了對開關容許部分D13設定偽數據的必要性。這是因為噪聲耐性的改善而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數據的可靠性提高的緣故。基于同樣的理由,也可以采用不適用于錯誤訂正的方式。這時,無需使開關容許部分D13具有錯誤訂正用的冗長性,因此能夠對一個通信數據DlO中裝入更多的信息。<第三實施方式>
在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僅在通信狀態MAl的期間中使SWR241動作的例子(參照圖4、圖5及圖12)。與之相對,如在圖13的時序圖中例示的那樣,進而在非通信狀態MC的期間中使SWR241動作也可。非通信狀態MC的期間中的SWR241的動作能夠按照例如設在電源管理部243的內部或者外部的定時器(圖示略)進行。再者,在圖13中例示了在非通信狀態MC的整個期間使SWR241動作的情況,但是構成為在非通信狀態MC的一部分期間,例如數據處理狀態MA2或者停止狀態MB的期間例SWR241動作也可。如此不僅在通信狀態MAl的期間而且在非通信狀態MC的期間中使SWR241動作,從而與僅在通信狀態MAl的期間中使SWR241動作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電力生成的時間的偏差。因此,能夠謀求電力供給的穩定化。<第四實施方式>在第四實施方式中,說明將上述的通信系統10應用到傳感系統的例子。但是,通信系統10的應用并不限于傳感系統。圖14及圖15是概述例示了應用到傳感系統的第二通信裝置200C及第一通信裝置100C的塊圖。<第二通信裝置200C >
圖14中例示的第二通信裝置200C,具有在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第二通信裝置200 (參照圖3)追加了傳感部270、發送部280、收發切換部(附圖中標記為“SW”)290的結構。此夕卜,在圖14的例子中,對通信用集成電路201 (參照圖3)追加了發送部280和收發切換部290而構成通信用集成電路201C。第二通信裝置200C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第二通信裝置200同樣。傳感部270包含例如機械傳感器、電傳感器、光學傳感器等各種傳感器而構成,根據需要還包含傳感器的驅動電路。圖14的例子中,傳感部270與數據處理部232連接,被數據處理部232控制,將檢測結果向數據處理部232輸出。 發送部280被構成為取得由處理部230生成的通信數據D20,并生成并輸出用于無線發送該通信數據D20的傳送信號S20。通信數據D20為例如與傳感部270的檢測結果相關的數據。發送部280構成為能夠采用例如已知的發送電路、上述的發送部120、120B (參照圖2及圖11)。收發切換部290被構成為將接收部220和發送部280的任意一方有選擇地連接到天線210。在圖14的例子中,收發切換部290中的接收部220與發送部280的切換,是根據MAC231控制的。<第一通信裝置100C >
圖15中例示的第一通信裝置100C具有在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2)追加收發切換部140和接收部150的結構。此外,在圖15的例子中,對通信用集成電路101 (參照圖2)追加了收發切換部140和接收部150,構成通信用集成電路101C。第一通信裝置100C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第一通信裝置100同樣。此外,在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100B (參照圖11)追加收發切換部140和接收部150,從而構成第一通信裝置100C也可。收發切換部140被構成為將發送部120和接收部150的任意一方有選擇地連接到天線130。在圖15的例子中,收發切換部140中的發送部120與接收部150的切換由MACl 12控制。接收部150被構成為經由天線130接收傳送信號S20,由所接收的傳送信號S20恢復通信數據D20,將恢復后的通信數據D20向MAC112輸出。接收部150能夠采用例如已知的接收電路、上述的接收部220 (參照圖3)而構成。<傳感系統>
依據該通信裝置100C、200C,例如,第一通信裝置100C發送傳感部270的動作指示,接收該指示的第二通信裝置200C能夠進行將傳感部270的檢測結果返回給第一通信裝置100C的動作。此外,鑒于該使用方式,將第一通信裝置100C稱為主裝置100C,并將第二通信裝置200C稱為傳感裝置200C也可。在應用到該傳感系統的通信系統10中也能得到上述的各種效果。<第五實施方式>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的例子中,第二通信裝置200、200C的SWR241與通信數據DlO中的開關容許部分D13的接收同步,從而進行開關動作。換言之,SWR241的開關動作定時被接收數據指示。與之相對,在第五實施方式中,說明SWR241不受接收數據的指示而能夠執行開關動作的例子。圖16及圖17例示了概述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100D及第二通信裝置200D的結構的塊圖。通過組合通信裝置100D、200D構成通信系統10 (參照圖I)。<第一通信裝置100D >
圖16中例示的第一通信裝置100D具有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
2)的處理部110取代為處理部IlOD后的結構。第一通信裝置100D的其它的結構基本上與第一通信裝置100同樣。此外,在圖16的例子中,與通信用集成電路101 (參照圖2)同樣 地,處理部IlOD的全部要素與發送部120的全部要素形成在通信用集成電路IOlD內。處理部IlOD被構成為進行第一通信裝置100D中的運算、控制等各種處理,在圖16的例子中與處理部110 (參照圖2)同樣地包含數據處理部111和MAC112。但是,處理部IlOD進行的上述各種處理中,包含按照既定的協議從通信數據D30(參照后述的圖18。以下也稱為“原數據D30”)生成通信數據D40的處理。由后述的說明可以清晰,但通信數據D40在交給發送部120這一點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數據DlO(參照圖2)同樣,但具有與通信數據DlO不同的數據結構。因此,關于通信數據生成,數據處理部111和MAC112的一方或者兩方所利用的協議的內容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此外,在此除了通信數據D40的生成,處理部IlOD設為進行與處理部110同樣地動作。<第二通信裝置200D >
圖17中例示的第二通信裝置200D具有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200 (參照圖
3)的處理部230替換為處理部230D的結構。第二通信裝置200D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第二通信裝置200同樣。此外,在圖17的例子中,與通信用集成電路201 (參照圖3)同樣地,接收部220的全部要素、處理部230D的全部要素、和電源電路部240的一部分要素形成在通信用集成電路20ID內。處理部230D被構成為進行第二通信裝置200D中的運算、控制等各種處理,在圖17的例子中與處理部230 (參照圖3)同樣地包含MAC231和數據處理部232。但是,處理部230D進行的上述各種處理中,包含以下處理按照既定的協議對從第一通信裝置100D因傳送信號SlO而發送并在接收部220中恢復的通信數據D40進行處理,從而恢復通信數據D40的原數據D30 (參照后述的圖18)。因此,MAC231和數據處理部232的一方或者兩方利用與原數據生成相關的協議這一點上,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此外,關于原數據D30的取得處理,處理部230D (在圖17的例子中MAC231)從電源管理部243取得控制SWR241的開關動作的信號(后述)。再者,這里除了原數據D30的恢復,處理部230D進行與處理部230同樣的動作。<通信裝置100D、200D的動作的第一例>
除了上述圖16及圖17外還參照圖18及圖19的示意圖,例示通信裝置100D、200D的動作。此外,圖19是與圖18對應的放大圖,但為了后述的說明,使SWR241的動作定時比例于圖18地錯開圖示。第一通信裝置100D的處理部IlOD將構成發送對象的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成多個塊,生成該分割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新的位串。該新的位串被嵌入通信數據D40的有效負荷中。在圖18的例子中,考慮附圖范圍的基礎上,作為上述多個塊例示了塊A、B、C。原數據D30的位串中分割塊A、B、C按該順序連續。此外,在通信數據D40中塊A、B、C以使同種的塊連續的方式設置。即,塊A #連續3次,接著塊B連續3次,接著塊C連續3次。但是,塊A、B、C的重復次數并不限于該例。此外,下面有時將同種的塊的重復部分(換言之同種的塊的連續體)稱為塊群。例如,將塊A的重復部分稱為塊群AG。
從原數據D30到通信數據D40的轉換,由數據處理部111和MACl 12的任一個來進行也可。由處理部IlOD生成的通信數據D40經由發送部120和天線130,作為傳送信號SlO從第一通信裝置100D發送。傳送信號SlO通過天線210被接收到第二通信裝置200D,在接收部220中就恢復為通信數據D40。恢復后的通信數據D40交給處理部230D。在此,第二通信裝置200D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裝置200同樣地,交互采取運轉狀態MA和停止狀態MB (參照圖4)。此外,在運轉狀態MA的期間中,切換通信狀態MAl和數據處理狀態MA2(參照圖4)。此外,如已說明的那樣,將數據處理狀態MA2和停止狀態MB合稱為非通信狀態MC也可(參照圖4)。此外,第二通信裝置200D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通信裝置200同樣地,在運轉狀態MA中使SWR241動作。因此,在接收通信數據D40的狀態MA中,進行SWR241的開關動作。此外,在圖18的波形例中,使SWR241的(更具體地說SWR241中的開關部的)導通狀態與低電平狀態對應,使SWR241的斷開狀態與高電平狀態對應。如上所述,若SWR241進行開關動作,則在電源電路部240的輸出電壓VDD上能產生噪聲NS (參照圖18)。此外,SWR241的開關動作有時以電源噪聲NS以外的方式發生噪聲。這些各種噪聲有可能使第二通信裝置200接收的通信數據D40發生數據錯誤。鑒于這些方面,第二通信裝置200D以塊A、B、C的單位避開(例如即便接收也丟棄)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40之中能受到SWR241的開關動作造成的噪聲的影響的期間T35(參照圖19。以下也稱為“噪聲影響期間T35”)中接收的部分,從通信數據D40的剩余部分抽出塊A、B、C。然后,第二通信裝置200D將抽出的塊A、B、C依次連接,從而恢復原數據D30的位串。在圖18的例子中,對不用于原數據D30的恢復的塊A、B、C打斜線。更具體地說,關于塊群AG,在接收前頭的(即最先時刻接收的)塊A的過程中進行開關動作,因此避開該前頭的塊A,將第2個塊A用于原數據D30的恢復。關于塊群B,在接收前頭及第2個塊B的過程中進行開關動作,因此利用第3個塊B。關于塊群C,在接收前頭的塊C之后進行開關動作,因此利用該前頭的塊C即可。從接收的通信數據D40到原數據D30的恢復,由MAC231和數據處理部232的任一個進行也可。在圖17的例子中,MAC231從電源管理部243取得控制SWR241的開關動作的信號,基于該控制信號區分利用到原數據D30的恢復或者不利用的塊A、B、C。此外,也可以例如MAC231或數據處理部232取得向SWR主電路251中的開關部提供的階梯式的控制信號,并根據該控制信號恢復原數據D30。噪聲影響期間T35是響應SWR241的開關動作(更具體地說SWR241中的開關部的狀態過渡)確定的期間。具體而言,如圖19所示,分別存在從斷開到導通的狀態過渡和從導通到斷開的狀態過渡。噪聲影響期間T35隨著上述狀態過渡的開始而開始,一般噪聲的收斂需要時間,因此在結束狀態過渡之后也繼續。即,噪聲影響期間T35的長度被設定為噪聲收斂為止所需要的時間,換言之噪聲的時間寬度。在圖19的例子中將電源噪聲NS的時間寬度規定為噪聲影響期間T35,但是根據其它的噪聲、上述數據錯誤的發生概率來規定噪聲影響期間T35也可。例如根據噪聲的大小、上述數據錯誤的發生概率成為既定值以下的情況認定噪聲收斂即可,噪聲影響期間T35的長度能夠通過例如模擬、實驗等來設定。 此外,圖19中針對上述狀態過渡的每一個圖示了電源噪聲NS,但在圖18等中為了避免附圖的復雜而簡化圖示。進一步說明圖19的例子。此外,在圖19中,為了易于理解各種對比,對齊到塊群AG的前頭而圖示SWR241的從斷開到導通的過渡定時。此外,在圖19中省略對塊A、B、C打斜線。在圖19中,對第二通信裝置200D的塊A的接收期間標記符號T11,但關于后述的式(Ia)等,對該期間Tll的時間長度也采用相同的符號T11。相關符號的處理在其它的期間也同樣。此外,將塊B、C的接收期間的長度也定為Tl I。塊群AG在圖19的例子中由3個塊A構成,因此,
{塊群AG的接收期間T12} = T11X3…(Ia)
成立。在此,接收期間Tll的長度與接收各塊A、B、C所需要的時間對應。換言之,各塊A、B、C的位長與接收期間Tll內能接收的位數對應。因此,在圖19中接收期間Tll的長度可以理解為表示各塊A、B、C的位長。此外,第二通信裝置200D在接收期間Tll內能接收的位數依賴于通信裝置100D、200D間的通信速度(換言之第一通信裝置100D的發送性能和第二通信裝置200D的接收性能)等。此外在圖19中,SWR241的導通期間T31是SWR241維持導通狀態的期間,即SWR241從斷開過渡到導通,再返回到斷開的期間。此外,SWR241的斷開期間T32是SWR241維持斷開狀態的期間,即SWR241從導通過渡到斷開,再返回到導通的期間。導通期間T31和斷開期間T32被交互排列,兩期間T31、T32連續。此時,一個導通期間T31和一個斷開期間T32的連續期間相當于開關動作的I個周期T33。此時,
T31 + T32 = T33... (Ib)
成立。此外,開關周期T33中期間T31、T32的哪一個在前都可。此外,可以將斷開期間T32捕獲為鄰接的兩個導通期間T31之間的間隔期間。同樣地,可以將導通期間T31捕獲為鄰接的兩個斷開期間T32之間的間隔期間。此外,在鄰接的兩個噪聲影響期間T35之間,存在能回避噪聲的影響的期間(以下也稱為“噪聲回避期間”)。
更具體地說,在導通期間T31的開始時的噪聲影響期間T35與該導通期間T31的結束時的(換言之下一個斷開期間T32的開始時的)噪聲影響期間T35之間,存在噪聲回避期間T36。該噪聲回避期間T36相當于導通期間T31之中除了該導通期間T31的開始時的噪聲影響期間T35的期間。此時,
T35 + T36 = T31... (Ic)
成立。此外,在斷開期間T32的開始時的噪聲影響期間T35與該斷開期間T32的結束時的(換言之下一個導通期間T31的開始時的)噪聲影響期間T35之間,存在噪聲回避期間T37。該噪聲回避期間T37相當于斷開期間T32之中除了該斷開期間T32的開始時的噪聲影響期間T35的期間。此時,
T35 + T37 = T32... (Id)
成立。此外,在圖19中示出例如以下關系
T11X3 = T12... (Ia)
T31 + T32 = T33... (Ib)
T35 + T36 = T31... (Ic)
T35 + T37 = T32... (Id)
T33 = T12... (Ie)
T31 < Tll…(If)
T31 + T35 = Tll…(Ig)
T32 > T11X2... (Ih)
T36 < Tll…(Ii)
T37 = T11X2... (Ij)0依據第一動作例,如上所述,第二通信裝置200D在接收通信數據D40的狀態MA中使SWR241動作,但是在原數據D30的恢復中不利用所接收的通信數據D40之中在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此外,第一通信裝置100D生成并發送具有適合第二通信裝置200D的相關動作的數據結構的通信數據D40。因此,在接收通信數據D40的過程中使SWR241動作也能防止通信質量的下降。特別是無需使SWR241的開關動作與通信數據D40中的既定部分(參照第一實施方式的開關容許部分D13)同步,因此能夠簡化裝置結構。此外,也不需要如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例示的錯誤訂正功能,因此在這一點上也能簡化裝置結構。此外,依據上述式(Ij)的關系,在I個周期T33中噪聲回避期間T37內必定會存在塊A的全體。因此,能夠可靠地從塊群AG之中抽出塊A的全體。對于其它的塊B、C也同樣。在此,在T37 ^ Tll X 2這樣的關系成立時,換言之在噪聲回避期間T37內能接收至少2個連續的塊A的結構中,能得到上述效果。然后,特別是在上述式(Ij)的關系成立的情況下,能得到能夠抑制塊A的重復次數這樣的更進一步的效果。對于其它的塊B、C也同樣。其結果,抑制塊群AG、BG、CG的長度而能夠提高數據效率。此外,在T36彡Tll X 2這樣的關系成立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同樣的效果。
<通信裝置100D、200D的動作的第二例>
圖20中示出概述通信裝置100D、200D的第二動作例的示意圖。此外,圖20按照與上述的圖19同樣的要領進行圖示。圖20中示出例如以下關系
T11X3 = T12... (2a)
T31 + T32 = T33... (2b)
T35 + T36 = T31... (2c)
T35 + T37 = T32... (2d)T31 = T32 = T12…(2e)
T35 = Tll < T31, T32... (2f)
T36 = T37 = T11X2... (2g)。特別是依據式(2g)的關系,在I個周期T33中,在噪聲回避期間T36內必定存在塊A的全體,同樣地在噪聲回避期間T37內必定會存在塊B的全體。因此,能得到與上述第一動作例同樣的效果。此外,如果T36、T37 ^ Tll X 2這樣的關系成立,能得到上述的效果的情況與第一動作例同樣。此外,通過第二動作例,也與第一動作例同樣,能得到防止通信質量下降及簡化裝置結構的效果。<通信裝置100D、200D的動作的第三例>
上述說明中例示了以塊A、B、C的單位避開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從而抽出塊A、B、C的情況。與之相對,在本例中,說明以將塊A、B、C細分化的子塊為單位進行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的回避的例子。圖21示出概述通信裝置100D、200D的第三動作例的示意圖,圖22示出與圖21對應的放大圖。此外,以與上述的圖19同樣的要領圖示圖22。在圖21及圖22中,作為上述子塊,例示將塊A、B、C 二等分的子塊Ah、Al、Bh、Bl、Ch, Cl o更具體地說在圖21的例子中,橫跨前頭的塊A的后半子塊Al的接收期間與第2個塊A的前半子塊Ah的接收期間而進行開關動作,因此避開這些子塊Al、Ah,由前頭的塊A的前半子塊Ah和第2個塊A的后半子塊Al恢復塊A。對于塊B、C也同樣地進行恢復。此外,以子塊為單位的處理在接收側即第二通信裝置200D中導入即可,發送側即第一通信裝置100D與上述同樣地通過以塊為單位的處理來生成通信數據D40即可。圖22中示出例如以下關系
T11X2 = T12... (3a)
T31 + T32 = T33... (3b)
T35 + T36 = T31... (3c)
T35 + T37 = T32... (3d)
T33 = T12…(3e)
T31 < T11/2…(3f)
T31 + T35 = Tll/2…(3g)
T32 > T11/2X3... (3h)T36 < T11/2…(3i)
T37 = T11/2X3... (3j)。特別是依據式(3j)的關系,在I個周期T33中,在噪聲回避期間T37內必定存在I組的子塊Ah、Al。因此,能夠可靠地從塊群AG之中抽出塊A的全體。對于其它的塊B、C也同樣。在此,如果T37彡T11/2X3這樣的關系成立,換言之在噪聲回避期間T37內能接收至少3個連續的子塊的構成中,能得到上述的效果。然后,特別是在上述式(3j)的關系成立的情況下,能得到能夠抑制塊A的重復次數這樣的更進一步的效果。對于其它的塊B、C也同樣。其結果,抑制塊群AG、BG、CG的長度而能夠提高數據效率。此外,如本第三動作例那樣以子塊Ah、Al、Bh、Bl、Ch、Cl為單位區分在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從而在只有塊A、B、C的一部分與噪聲影響期間T35重疊的情況下,也 能夠利用剩余部分恢復塊A、B、C。即,能夠使沒有用在塊A、B、C的抽出的部分比第一及第二動作例小。因此,依據本第三動作例,與第一及第二動作例相比,能得到以較少的塊A、B、C的重復次數完成的效果。其結果,抑制塊群AG、BG、CG的長度而能夠提高數據效率。在上述說明中例示了子塊Ah、Al、Bh、Bl、Ch、Cl為將塊A、B、C 二等分后的部分的情況,但是進一步地細分化為多數子塊也可。此外,也可采用不等分割。此外,通過第三動作例,也與第一動作例同樣,能得到防止通信質量下降及簡化裝置結構的效果。再者,在T36彡T11/2X3這樣的關系成立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同樣的效果。<通信裝置100D、200D的動作的第四例>
圖23中示出概述通信裝置100D、200D的第四動作例的示意圖。此外,圖23是以與上述的圖19同樣的要領圖示的。在本第四動作例中也與上述第三動作例同樣以子塊為單位進行塊恢復處理。在圖23中示出例如以下關系
T11X2 = T12... (4a)
T31 + T32 = T33... (4b)
T35 + T36 = T31... (4c)
T35 + T37 = T32... (4d)
T31 = T32 = T12…(4e)
T35 = Tll/2 < T31, T32... (4f)
T36 = T37 = T11/2X3... (4g)。特別是依據式(4g)的關系,在I個周期T33中,在噪聲回避期間T36內必定存在I組的子塊Ah、Al,同樣地在噪聲回避期間T37內必定存在I組的子塊Bh、Bl。因此,能得到與上述第三動作例同樣的效果。此外,如果T36、T37 ^ T11/2X3這樣的關系成立,能得到上述的效果的情況與第三動作例同樣。此外,通過第四動作例,也與第一動作例同樣,能得到防止通信質量下降及簡化裝置結構的效果。<第五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在上述說明中說明了僅在通信狀態MAl的期間中使SWR241動作的例子,與第三實施方式同樣地,進一步在非通信狀態MC的一部分期間或者全部期間中使SWR241動作也可。此外,也能夠將上述的通信裝置100D、200D應用到第四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傳感系統中。<第六實施方式>
圖24例示了概述第六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200E的結構的塊圖。在圖24中例示的第二通信裝置200E,具有以電源電路部240E替換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200 (參照圖3)的電源電路部240的結構。該電源電路部240E具有從電源電路部240 (參照圖3)消除充電單元242的結構,并且構成能夠將SWR241的輸出抽取到該通信裝置200E的外部。第二通信裝置200E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第二通信裝置200同樣。此外,第二通信裝置200E通過與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2)等的組合,構成通信系統10 (參照圖I)。
在已說明的第二通信裝置200中,SWR241的輸出向該裝置200內部的既定要素(在圖3的例子中特別是向集成電路201)供給。與之相對,依據第二通信裝置200E,能夠向該裝置200E的外部供給電力。換言之,依據第二通信裝置200E,能夠提供對AC/DC轉換器、DC/DC轉換器等的電源裝置賦予通信功能的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此外,該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E既可以收容到與接受電源供給的裝置相同的殼體中,也可以收容到個別的殼體中。再者,也可以留下充電單元242 (參照圖3),并將充電單元242的輸出取出到通信裝置的外部。此外,按照供給電壓的大小,代替SWR主電路251的內部,換言之集成電路201的內部的開關部,利用外置的開關部也可。在圖25中例示了這種結構。圖25中例示的第二通信裝置200F,換言之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具有將上述第二通信裝置200E (參照圖24)的電源電路部240E替換為電源電路部240F的結構。該電源電路部240F具有以SWR241F替代SWR241 (參照圖24)的結構。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E同樣。SWR241F在圖25的例子中,包括調節器控制部251F、電感器252、電容器253、開關部254、電阻255、和二極管256。調節器控制部251F具有從SWR主電路251 (參照圖24)除去了開關部的結構和功能。此外,與之對應地,在通信用集成電路201 (參照圖24)中通過將SWR主電路251變更為調節器控制部251F的結構,形成通信用集成電路201F。調節器控制部251F與外置的開關部254連接,控制該開關部254的導通/斷開。在圖25的例子中作為開關部254例示了開關元件的一例即晶體管,該晶體管254的柵極經由電阻255連接到調節器控制部251F。晶體管254的源極接地。晶體管254的漏極經由電感器L連接到電源260,并且與二極管256的正極連接。二極管256的負極與電容器253的一端連接,電容器25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器253的上述一端的電壓作為SWR241F的生成電壓加以輸出,并且反饋到調節器控制部251F。此外,在電容器253的上述一端的電壓高于集成電路20IF的容許電壓的情況下,在電容器253與調節器控制部251F之間設置電阻等的減壓單元即可。依據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E、200F,能得到第二通信裝置200發揮的上述各種效果。圖25中例示的SWR241F為升壓型,但也可以采用降壓型或者升降壓型的SWR。此外,在電源電路部240E、240F中也可以保留生成集成電路201,201F用的電壓的功能。此外,在上述說明中舉出了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200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E、200F的例子,但也可將上述的其它各種第二通信裝置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中。例如,如果將第四實施方式的第二通信裝置200C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并且作為傳感部270 (參照圖14)采用外部供給電力的計測裝置,則能夠提供在第一通信裝置中能夠管理使用功率的功率管理系統。 <第七實施方式>
圖26中例示了概述第七實施方式的通信裝置200G的塊圖。通信裝置200G是應用了第六實施方式的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的帶照明的通信裝置。此外,將帶照明的通信裝置200G稱為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200G也可。在圖26的例子中,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200G具有對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追加了 LED照明部301和電阻302的結構。即,將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用作為LED驅動器(LED driver)。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200G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同樣。此外,作為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的第二通信裝置200G通過與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2)等的組合,構成通信系統10 (參照圖I)。LED照明部301包含一個LED的負極與另一個LED的正極連接的方式串聯連接的多個LED。形成該串聯連接結構的一端的LED的正極,與SWR241F的輸出端,即電容器253的上述一端連接。此外,形成串聯連接結構的另一端的LED的負極與電阻302的一端連接,電阻302的另一端接地。此外,LED照明部301也可由一個LED構成。在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 (參照圖25)中電容器253的上述一端的電壓被反饋到調節器控制部251F,但是在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200G中電阻302的上述一端的電壓被反饋到調節器控制部251F。依據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200G,能夠享受第二通信裝置200F發揮的上述各種效果。再者,能夠取代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而將第六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其它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中。<第八實施方式>
圖27中例示了概述第八實施方式的通信裝置200H的塊圖。通信裝置200H是對第六實施方式的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追加了 MPP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功能的裝置。此外,第二通信裝置200H通過與第一通信裝置100 (參照圖2)等的組合,構成通信系統10 (參照圖I)。MPPT功能例如用于太陽能電池發電系統。具體而言,為了有效地從太陽能電池取出電力,需要以最大功率點(Maximum Power Point :MPP)使太陽能電池動作的方式進行控制,用于進行該控制的功能就是MPPT功能。圖27中例示的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H具有在第六實施方式的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 (參照圖25)中將電源電路部240F變更為電源電路部240H的結構。該電源電路部240H具有對電源電路部240F(參照圖25)追加了電壓測定部311和電流測定部312和MPPT部313的結構。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H的其它結構基本上與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同樣。此外,圖27中取代電源260 (參照圖25)而例示了太陽能電池260H。電壓測定部311及電流測定部312設在SWR241與太陽能電池260H之間,測定太陽能電池260H的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并向MPPT部313輸出測定結果。MPPT部313以使測定部311、312測定的電壓及電流成為提供最大功率點(MPP)的電壓及電流的方式向調節器控制部251F發出指示并控制SWR241F的開關動作。作為最大功率點的探索手法例如已知登山法,MPPT部313根據登山法的算法向調節器控制部251F發出開關動作的控制指示。此外,也可采用登山法以外的手法。依據帶通信功能的MPPT內置電源裝置200H,能夠享受第二通信裝置200F發揮的上述各種效果。再者,也可以取代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200F,而將第六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其它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應用到帶通信功能的MPPT內置電源裝置中。此外,依據利用通信功能向第一通信裝置發送例如測定部311、312的測定結果的結構,能夠提供在第一通信裝置中能夠管理太陽能電池160H的運轉狀況的功率管理系統。<變形例I >
在上述說明中例示了通信系統10為無線通信系統的情況。與之相對,也可將通信裝置100,200等變形為有線通信裝置構成有線通信系統。在有線通信系統中也能得到上述各種效果。再者,發送部120等以及接收部220等可根據有線通信方式進行變形。<變形例2 >
此外,在上述說明中例示了通信裝置100、200等進行調制/解調的情況,但并不限于該例示。例如,依據有線通信,能夠采用所謂的頻帶傳送方式。在頻帶傳送方式中也能得到上述各種效果。此外,發送部120等以及接收部220等可根據頻帶傳送方式進行變形。本發明已做了詳細說明,但上述的說明在所有方面是例示,本發明并不限于此。可釋為未做例示的無數的變形例不會超出本發明的范圍。(符號說明)
10 通信系統;100、100B、100C、100D 第一通信裝置;101、101B、101C、IOlD 通信用集成電路;110 處理部;120、120B 發送部;200、200C 200H 第二通信裝置;201、201C、201D、201F 通信用集成電路;220 接收部;230 處理部;240、240E、240F、240H電源電路部;241、241F 開關調節器;242 充電單元;260H太陽能電池;270 傳感部;30ILED照明部;313 MPPT部;DIO、D40通信數據;D30原數據;D13開關容許部分;SlO傳送信號;S200控制信號;T35噪聲影響期間;T36、T37噪聲回避期間;MA1通 信狀態;MAla開關容許部分接收期間;MC非通信狀態。
權利要求
1.ー種通信系統(10),其中包括 第一通信裝置(100、100B),該第一通信裝置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DlO);以及 第二通信裝置(200),該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241)的電源電路部(240),并且構成為能夠接收從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的所述通信數據,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D13)與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MAl)下,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間(MAla)內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在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設定偽數據的協議,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從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除去所述至少一部分而修正所述通信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對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進行預先采用的錯誤訂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 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為多個部分,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所述通信數據的設定在所述多個部分之中的一部分的數據按照預先采用的加工法進行加工并將加工后的數據設定在所述多個部分之中的剰余部分的協議,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將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的設定在所述剩余部分的數據按照所述加工法進行逆加工, 利用由逆加工得到的數據和該通信數據的設定在所述ー部分的所述數據進行所述錯誤訂正。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裝置以比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大的功率發送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不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MC)下,也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的所述電源電路部還包括充電單元(242),該充電単元被設置成為將由所述開關調節器生成的電カ進行充電,并將充電后的電カ向裝置內的既定要素供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充電単元是電容器。
9.ー種通信系統(10),其中包括 第一通信裝置(100D),該第一通信裝置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D40);以及 第二通信裝置(200D),該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241)的電源電路部(240),并且構成為能夠接收從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的所述通信數據, 所述第一通信裝置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成多個塊(A、B、C),通過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生成所述通信數據,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MAl)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 以所述塊(A、B、C)為單位,避開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構成為在所述開關動作的I個周期(T33)中,導通期間(T31)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一噪聲回避期間(T36)和斷開期間(T32)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二噪聲回避期間(T37)之中的至少ー個噪聲回避期間內,能夠接收至少2個連續的所述塊。
11.ー種通信系統(10),其中包括 第一通信裝置(100D),該第一通信裝置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D40);以及 第二通信裝置(200D),該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241)的電源電路部(240),并且構成為能夠接收從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的所述通信數據, 所述第一通信裝置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通過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生成所述通信數據,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MAl)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 以將所述塊(A、B、C)細分后的子塊(Ah、Al、Bh、Bl、Ch、Cl)為單位避開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 所述子塊是將所述塊二等分后的部分, 構成為在所述開關動作的I個周期(T33)中,在導通期間(T31)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一噪聲回避期間(T36)和斷開期間(T32)之中除了所述噪聲影響期間的第二噪聲回避期間(T37)之中的至少ー個噪聲回避期間內,能夠接收至少3個連結的所述子塊。
13.根據權利要求I至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200C)還包括傳感部(270), 生成與由所述傳感部檢測出的結果相關的通信數據并向所述第一通信裝置發送。
14.根據權利要求I至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200E、200F)構成為能夠向該第二通信裝置的外部輸出所述開關調節器(241、241F)的輸出電壓,并且能夠用作為帶通信功能的電源裝置。
15.根據權利要求I至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裝置(200G)還包括利用所述開關調節器(241F)的輸出電壓來驅動的LED照明部(301),能夠用作為帶通信功能的照明裝置。
16.根據權利要求I至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10),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裝置(200H)還包括 測定太陽能電池(260H)的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的電壓測定部(311)及電流測定部(312);以及 控制所述開關調節器的所述開關動作,以使所述電壓測定部及電流測定部測定到的電壓及電流成為提供最大功率點的電壓及電流的MPPT (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部(313),能夠用作為帶通信功能的MPPT內置電源裝置。
17.ー種通信裝置(200),其中包括 接收部(220),該接收部接收傳送信號(S10),該傳送信號傳送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的通信數據(D10),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 處理部(230),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以及 具有開關調節器(241)的電源電路部(240),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D13)與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 所述接收部隨著所述傳送信號的接收實時地恢復所述通信數據并向所述處理部輸出,所述處理部按照所述既定的協議檢測出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從所述接收部取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間(MAla)內,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
18.ー種通信裝置(100B),其中包括 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通信數據(DlO)的處理部(110);以及 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SlO)的發送部(120B),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D13)與在接收所述傳送信號的裝置(200)的電源電路部(240)設置的開關調節器(241)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 所述處理部以比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大的功率發送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方式控制所述發送部。
19.ー種通信裝置(100D),其中包括 生成通信數據(D40)的處理部(110D);以及 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SlO )的發送部(120 ), 所述處理部將所述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從而生成所述通信數據。
20.—種通信裝置(200D),其中包括 接收部(220),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D40)的傳送信號(S10),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 處理部(230D),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以及 具有開關調節器(241)的電源電路部(240), 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 所述電源電路部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MAl)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 所述處理部以所述塊(A、B、C)為單位避開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21.—種通信裝置(200D),其中包括 接收部(220),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D40)的傳送信號(S10),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 處理部(230D),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以及 具有開關調節器(241)的電源電路部(240), 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所述電源電路部在接收所述通信數據的狀態(MAl)下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 所述處理部以將所述塊(A、B、C)細分化的子塊(Ah、Al、Bh、BI、Ch、Cl)為單位避開所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22.ー種通信用集成電路(201),能夠用于使電源電路部(240 )包含開關調節器(241)的通信裝置(200),其中包括 接收部(220),該接收部接收傳送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的通信數據(DlO)的傳送信號(S10),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以及 處理部(230),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D13)與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 所述接收部隨著所述傳送信號的接收而實時地恢復所述通信數據并向所述處理部輸出, 所述處理部按照所述既定的協議檢測出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從所述接收部取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間(MAla)內,輸出用于使所述開關調節器動作的控制信號。
23.ー種通信用集成電路(201D),能夠用于使電源電路部(240)包含開關調節器(241)的通信裝置(200D),其中包括 接收部(220),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DlO)的傳送信號(S10),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M及 處理部(230D),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 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 所述處理部以所述塊(A、B、C)為單位避開在所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中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24.ー種通信用集成電路(201D),能夠用于使電源電路部(240)包含開關調節器(241)的通信裝置(200D),其中包括 接收部(220),該接收部接收傳送通信數據(DlO)的傳送信號(S10),并由所述傳送信號恢復所述通信數據;以及 處理部(230D),該處理部利用恢復的所述通信數據進行既定的處理, 所述通信數據將該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具有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的結構, 所述處理部以將所述塊(A、B、C)細分化的子塊(Ah、Al、Bh、BI、Ch、Cl)為單位避所在述開關調節器的動作中接收的所述通信數據之中響應所述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動作而確定的噪聲影響期間(T35)內接收的部分,通過從所述通信數據抽出所述多個塊來恢復所述原數據。
25.根據權利要求22至2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用集成電路(201、201D),其中還包括所述電源電路部的至少一部分。
26.—種通信用集成電路(101B),其中包括處理部(110),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通信數據(DlO);以及 發送部(120B),該發送部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S10), 所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使構成所述通信數據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D13),與在接收所述傳送信號的裝置(200)的電源電路部(240)設置的開關調節器(241)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 所述處理部以比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大的功率發送所述通信數據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所述發送部。
27.—種通信用集成電路(101D),其中包括 生成通信數據(D40)的處理部(110D);以及 生成并發送用于傳送所述通信數據的傳送信號(SlO)的發送部(120), 所述處理部將所述通信數據的構成原數據(D30)的位串分割為多個塊(A、B、C),并使所述多個塊的每一個連續2次以上,生成所述通信數據。
全文摘要
本發明防止隨著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產生的噪聲造成的通信質量下降。通信系統包含第一通信裝置和第二通信裝置。第一通信裝置按照既定的協議生成并發送通信數據(D10)。第二通信裝置包括具有開關調節器的電源電路部,構成為能夠接收從第一通信裝置發送來的通信數據(D10)。上述既定的協議包含規定了將構成通信數據(D10)的位串之中至少一部分(D13)與開關調節器的動作相關聯的協議。第二通信裝置在接收通信數據(D10)的狀態(MA1)下,在接收通信數據(D10)的上述至少一部分(D13)的期間(MA1a)內,使開關調節器動作。
文檔編號H04B1/10GK102687411SQ201080061320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2日
發明者松谷隆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巨晶片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