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通信裝置及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

文檔序號:7975567閱讀:1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通信裝置及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裝置及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中,作為通信模式,存在基礎架構模式和自組織(ad hoc)模式,并且多個終端在這些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同時相互通信。所述基礎架構模式是多個終端經由諸如接入點的中繼節點(基站)進行通信的通信模式。所述自組織模式是在無任何中繼節點介入的情況下多個終端彼此直接通信的通信模式。需要唯一地分配網絡地址,以使得在上述任一通信模式下操作的無線LAN通信單元實際地執行通信。這是因為如果網絡地址不被唯一地分配,即如果有相同的網絡地址, 則所述無線LAN通信單元可能與不希望的終端進行通信。在IP(網際協議)網絡中,自動地并唯一地分配作為網絡地址的IP地址。作為這種機制,下述技術是公知的。DHCP 動態主機結構協議APIPA 自動專用IP尋址在DHCP網絡中,DHCP服務器將IP地址分配給DHCP客戶機。在APIPA網絡中,網絡中的各終端從預定的IP地址空間中選擇任意的IP地址。其后,在搜索網絡以確認所述 IP地址未引起因相同的IP地址而導致的不相容之后,各終端實際使用所述IP地址。在上述基礎架構模式的無線LAN中,由于通常存在DHCP服務器,因此使用DHCP。 而在自組織模式的無線LAN中,由于通常不存在DHCP服務器,因此使用APIPA。下述的通信控制方法是公知的。S卩,根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還是基礎架構模式,在第一通信方法與第二通信方法之間切換通信方法,該第一通信方法使用客戶機和服務器兩種功能,該第二通信方法使用客戶機功能和服務器功能中的任一種功能(參見,例如專利參考文獻1 (日本特開2005-26971號公報))。然而,在使用APIPA的情況下,由于如上所述地包括確認步驟,所以需要花費時間來確認IP地址。另一方面,在使用DHCP的情況下,確定IP地址所花費的時間比使用APIPA的情況短。然而在自組織模式的無線LAN中,由于通常不存在DHCP服務器,因此DHCP是不適用的。此外,無線LAN通信單元不能兼做DHCP服務器和DHCP客戶機,因此在專利參考文獻1中描述的方法不適用于DHCP。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縮短確定網絡地址所用的時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分配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分配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向加入由所述通信裝置創建的所述網絡的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控制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或者被從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向加入由所述通信裝置創建的所述網絡的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或者被從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說明,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將變得明確。


圖1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2是與通信裝置101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圖3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1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圖4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5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通信裝置401和4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圖6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7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通信裝置601和6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圖8是示出包括根據第四實施例的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9是示意地示出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在通信裝置801和8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圖10是示出根據第五實施例的包括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11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五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01和1007中執行的操作的
流程圖。
圖12是示出包括根據第六實施例的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13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六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201和12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圖14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七實施例的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圖15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七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401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實施本發明的優選模式。[第一實施例]圖1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 該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1,標號101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102和105表示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103表示無線LAN的接入點(基站);104表示連接到有線LAN 106的計算機。雖然通信裝置101用作具有內置無線LAN功能的打印機或數碼相機,但是該通信裝置101也可以使用無線LAN適配器(未示出)連接到無線LAN系統。計算機102和105 是具有無線LAN功能的、諸如筆記本計算機或PDA的便攜式設備。圖2是與通信裝置101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當通信裝置101接收無線電數據時,天線單元201接收到無線電信號,然后RF電路單元202將該無線電信號轉換為基帶信號。基帶處理單元203將轉換的基帶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媒介訪問控制(MAC)單元204將轉換的數字信號轉換為預定的數據格式,并將它發送給CPU 205。 當通信裝置101發送無線電數據時,所述數據以與接收所述數據的情況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送。CPU 205將來自于媒介訪問控制單元204的數據保持在存儲器206中,或將該數據經由接口 207發送給連接到通信裝置101的裝置或單元。CPU 205還將來自于與接口 207相連接的裝置或單元的數據保持在存儲器206中,或將該數據發送給媒介訪問控制單元204。此外,CPU 205將保持在存儲器206中的數據發送給媒介防問控制單元204或發送給經由接口 207連接到通信裝置101的裝置或單元。此外,CPU 205執行數據處理。顯示單元208顯示通信裝置101中各單元的數據和狀態。輸入單元209用于各種設定操作。作為用戶接口的操作面板包括顯示單元208和輸入單元209。下面,將參照圖3對為了加入圖1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101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3是示意地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在通信裝置101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當 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3中的流程圖。在步驟S301,通信裝置101檢查其要加入的無線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即通信裝置101判斷所述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經由接入點通信的基礎架構模式,還是其中通信裝置彼此直接通信的自組織模式。如果通信裝置101接收到由無線LAN接入點103發送的信標,則判斷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裝置101與無線LAN接入點103相連接的基礎架構模式,然后該通信裝置101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302)。S卩,如果通信裝置101判斷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基礎架構模式,則其選擇客戶機功能。DHCP客戶機具有使用DHCP的分配和確定IP地址的客戶機功能。無線LAN接入點103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連接到有線LAN106的計算機104 和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的無線LAN的計算機1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 為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101、計算機104和1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基礎架構模式進行通信。如果通信裝置101不從無線LAN接入點103接收信號,則在步驟S301中判斷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該通信裝置101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S303)。即如果裝置101判斷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其選擇服務器功能。DHCP服務器具有使用DHCP的分配和確定IP地址的服務器功能。當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并且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102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時,作為DHCP服務器操作的通信裝置101為計算機102分配IP地址。這使得能夠在通信裝置101與計算機102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第二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圖4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 所述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4,標號401和407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與通信裝置401和407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圖2中的相同,因此,相關描述將被省略。通信裝置407使用內置電源(例如電池)進行操作。通信裝置401使用商用電源進行操作。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402和405、無線LAN接入點403和連接到有線LAN 406的計算機404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下文將參照圖5對為了加入到圖4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401或407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5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通信裝置401和4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當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5所示的流程圖。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501,通信裝置401和407檢查通信裝置401和407要加入的無線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如果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401和407連接到無線LAN接入點403的基礎架構模式,則通信裝置401和407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502)。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無線LAN的計算機4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而連接到有線LAN 406的計算機404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為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401和407以及計算機4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基礎架構模式進行無線通信。如果在步驟S501中確定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各通信裝置確定其是否是使用商用電源進行操作(步驟S503)。如果通信裝置使用商用電源進行操作(在通信裝置401的情況下),則該通信裝置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S504)。如果通信裝置使用內置電源操作(在通信裝置407的情況下),則該通信裝置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505)。作為DHCP服務器操作的通信裝置401為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的且二者均作為DHCP客戶機操作的通信裝置407和計算機402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第三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圖6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 所述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6,標號601和607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與通信裝置601和607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圖2中的相同,因此,相關描述將被省略。通信裝置607是便攜式設備,通信裝置601是桌上型裝置。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602和605、無線LAN接入點603和連接到有線LAN 606的計算機604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下面,將參照圖7對為了加入圖6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601或607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7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通信裝置601和6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當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7中的流程圖。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701,通信裝置601和607檢查通信裝置601和607要加入的無線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如果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601和607連接到無線LAN接入點603的基礎架構模式,則通信裝置601和607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702)。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無線LAN的計算機6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而連接到有線LAN 606的計算機604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對連接到無線LAN的且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601和607以及計算機6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基礎架構模式進行無線通信。如果在步驟S701中確定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各通信裝置判斷其是否是桌上型裝置(步驟S703)。如果通信裝置是桌上型裝置(在通信裝置601的情況下),則該通信裝置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S704)。如果通信裝置不是桌上型裝置(在通信裝置607的情況下),則該通信裝置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705)。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的通信裝置601為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的且二者均作為DHCP客戶機而操作的通信裝置607和計算機602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第四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圖8是示出包括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 所述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8,標號801和807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與通信裝置801和807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圖2中的相同,因此,相關描述將被省略。通信裝置807用作圖像輸入裝置,通信裝置801用作圖像輸出裝置。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802和805、無線LAN接入點803和連接到有線LAN 806的計算機804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下面,將參照圖9對為了加入圖8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801或807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9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四實施例的通信裝置801和8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當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9中的流程圖。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901,通信裝置801和807檢查通信裝置801和807要加入的無線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如果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801和807連接到無線LAN接入點803的基礎架構模式,則通信裝置801和807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902)。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無線LAN的計算機8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而連接到有線LAN 806的計算機804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為連接到無線LAN的且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801和807以及計算機8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基礎架構模式進行無線通信。如果在步驟S901中確定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各通信裝置判斷其是否用作圖像輸出裝置(步驟S903)。如果所述通信裝置用作圖像輸出裝置(在通信裝置 801的情況下),則該通信裝置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S904)。如果通信裝置用作圖像輸入裝置(在通信裝置807的情況下),則該通信裝置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905)。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的通信裝置801為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的且二者均作為DHCP客戶機而操作的通信裝置807和計算機802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第五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圖10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五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所述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10,標號1001和1007 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與通信裝置1001和1007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圖2中的相同,因此,相關描述將被省略。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1002和1005、無線LAN接入點1003和連接到有線LAN 1006的計算機1004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下面,將參照圖11對為了加入圖10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1001或1007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11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五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01和10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當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9中的流程圖。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l 101,通信裝置1001和1007檢查裝置1001和1007要加入的無線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如果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1001和1007 連接到無線LAN接入點1003的基礎架構模式,則通信裝置1001和1007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i 102)。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無線LAN的計算機10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連接到有線LAN 1006的計算機1004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對連接到無線LAN的且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1001和1007以及計算機10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基礎架構模式進行無線通信。如果在步驟SllOl中確定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使用一種被稱為 “DHCP發現”的方法檢測是否存在另一個DHCP服務器(步驟S1103)。例如,當通信裝置1001 首先啟動時,在自組織模式中沒有其他DHCP服務器存在。因此,通信裝置1001作為DHCP 服務器進行操作(S1104)。當接下來通信裝置1007啟動的時候,通信裝置1001作為DHCP 服務器被檢測到。因此通信裝置1007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1105)。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的通信裝置1001為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的且二者均作為DHCP客戶機而操作的通信裝置1007和計算機1002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第六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圖12是示出包括根據第六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所述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12,標號1201和1207 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與通信裝置1201和1207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發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圖2中的相同,因此,相關描述將被省略。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1202和1205、無線LAN接入點1203和連接到有線LAN 1206的計算機1204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那些相同。下面,將參照圖13對為了加入圖12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1201或1207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13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六實施例通信裝置1201和1207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當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13中的流程圖。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1301,通信裝置1201和1207檢查通信裝置1201和 1207要加入的無線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如果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1201 和1207連接到無線LAN接入點1203的基礎架構模式,則通信裝置1201和1207作為DHCP 客戶機進行操作(S1302)。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無線LAN的計算機12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而連接到有線LAN 1206的計算機1204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為連接到無線LAN 的且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1201和1207以及計算機12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基礎架構模式進行無線通信。如果在步驟S1301中確定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各通信裝置確定其是否構建(創建)了自組織網絡(步驟S1303)。例如,當通信裝置1201首先啟動時,它構建自組織網絡,因此,該通信裝置1201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S1304)。當接下來通信裝置1207啟動時,它不構建自組織網絡而是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1305)。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的通信裝置1201為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且二者均作為DHCP客戶機而操作的通信裝置1207和計算機1202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第七實施例]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
圖14是示出包括根據第七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示例的圖。所述通信系統是符合IEEE802. 11標準的無線LAN系統。參照圖14,標號1401表示本發明可適用的通信裝置。與通信裝置1401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通信設定相關的功能性框圖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圖2中的相同,因此,相關描述將被省略。可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1402和1405、無線LAN接入點1403和連接到有線LAN 1406的計算機1404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下面,將參照圖15對為了加入圖14所示的無線LAN系統中的無線網絡而在通信裝置1401中執行的操作進行簡要說明。圖15是示意地示出在根據第七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401中執行的操作的流程圖。 當CPU 205執行存儲在存儲器206中的程序時,實現圖15的流程圖。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1501,通信裝置1401檢查裝置1401要加入的無線 LAN中的無線通信模式。如果該無線通信模式是其中通信裝置1401連接到無線LAN接入點1403的基礎架構模式,則通信裝置1401在它的顯示單元208上顯示用來詢問其該通信裝置1401是否可以作為DHCP客戶機的消息(S1502)。用戶確認通信裝置1401是否作為 DHCP客戶機。如果通信裝置1401檢測到對于輸入單元209的確認將通信裝置1401用作 DHCP客戶機的用戶操作(S1504),則該通信裝置1401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S1506)。連接到有線LAN 1406的計算機1404和連接到基礎架構模式的無線LAN的計算機 1405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而無線LAN接入點1403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對于該操作,為全部用作DHCP客戶機的通信裝置1401和計算機1404和1405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進行通信。如果在步驟S1501中確定所述無線通信模式是自組織模式,則通信裝置1401在它的顯示單元208上顯示用來詢問該通信裝置1401是否可以作為DHCP服務器的消息 (S1503)。用戶確認通信裝置1401是否用作DHCP服務器。如果通信裝置1401檢測到對于輸入單元209的確認將通信裝置1401用作DHCP服務器的用戶操作,則該通信裝置1401作為DHCP服務器進行操作(S1507)。其通信模式為自組織模式且連接到無線LAN的計算機1402作為DHCP客戶機進行操作,并由用作DHCP服務器的通信裝置1401為該計算機1402分配IP地址,從而使得能夠在這些裝置之間以自組織模式進行無線通信。如果在上述的步驟S1504或S1505中,用戶沒有確認將通信裝置1401用作DHCP 客戶機或DHCP服務器,則通信裝置1401根據人工設定來進行操作(S1508)。[其它實施例]當將記錄有實施上述實施例的功能的軟件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提供給系統或裝置,并且所述系統或裝置的計算機(或CPU或MPU)讀出并執行存儲在所述記錄介質中的所述程序代碼時,也可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在此情況下,從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讀取出的所述程序代碼實現上述實施例的所述功能,并且存儲所述程序代碼的存儲介質構成本發明。提供所述程序代碼的記錄介質包括軟盤、硬盤、光盤、磁光盤、⑶-ROM、⑶_R、磁帶、非易失性存儲卡和ROM。當計算機執行所述讀取出的程序代碼時,上述實施例的所述功能得以實現,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此。本發明也包括這樣一種情況,當運行在計算機上的OS(操作系統)等根據所述程序代碼的指令,進行部分或全部實際處理時,上述實施例的所述功能得以實現。此外,本發明還包括這樣一種情況,從記錄介質中讀取的所述程序代碼被寫入插入計算機的功能擴展板的存儲器中或者連接到計算機的功能擴展單元的存儲器中后,功能擴展板或者功能擴展單元的CPU等依照該程序代碼的指令,執行部分或者全部實際處理, 由此上述實施例的功能得以實現。雖然參照示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應當理解的足本發明并不限于已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應當對以下權利要求的范圍給予最寬泛的解釋,以包括所有變體、等同結構和功能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通信裝置,其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分配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在所述通信裝置創建了所述網絡的情況下, 所述分配單元向所述另一通信裝置分配所述地址(S130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分配單元向所述另一通信裝置分配IP 地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在所述預定模式是adhoc模式的情況下,所述分配單元向所述另一通信裝置分配所述地址(S1303)。
5.一種通信裝置,其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分配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向加入由所述通信裝置創建的所述網絡的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6.一種通信裝置,其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控制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或者被從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7.一種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8.一種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向加入由所述通信裝置創建的所述網絡的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9.一種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或者被從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信裝置及通信裝置的控制方法。該通信裝置其包括判斷單元,其被配置為判斷網絡的通信模式(S1301);以及分配單元,其被配置為,在所述通信模式是預定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通信裝置在所述網絡中的作用,向另一通信裝置分配地址(S1303)。
文檔編號H04L29/12GK102364923SQ20111036361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5日
發明者山本哲也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