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無線系統和無線通信方法

文檔序號:7886697閱讀:1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無線系統和無線通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系統和無線通信方法,特別是涉及在移動站與施主基站(donor base station)和/或中繼基站之間收發無線信號的無線系統和無線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便攜式電話的服務區擴大了,在日本國內人口覆蓋率超過99%的運營商 (operator)也很多。然而,當看一下地下街道、高層建筑等所謂的室內的區域配備的狀況時,還是尚不充分的狀況。室內的區域配備在技術上也是很難的,在費用上也是很高的,因此,區域配備很困難這也是事實。在以限于室內的人口覆蓋率來看的情況下,與上述的人口覆蓋率的數值不同,成為大大低于其的值。另一方面,使用便攜式電話的用戶,有在室內使用便攜式電話的情形超過整體的7 成這樣的數據,來自用戶的不滿當中,與室內的服務區有關的內容所占的比例很高。當前,作為室內的區域配備對策之一,有毫微微基站(femto base)。毫微微基站是指能設置于家中或辦公室內的超小型的基站,其特征是低輸出、低容量、低價格,不論海外國內都迅速地普及開來。毫微微基站的另一個特征是能進行因特網線路的連接來作為回程線路。關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的毫微微基站,記載于非專利文獻I 中。此外,LTE的毫微微基站在3GPP中被稱為HeNB (Home evolution NodeB :家庭演進型節點 B)或 HomeBS (Home Base Station :家庭基站)。毫微微基站由于能連接于因特網線路,所以具有能易于設置于家中或辦公室內的優點。另一方面,作為將易于進行基站的設置作為第一目的來考慮的基站,有中繼基站。關于中繼基站的細節,記載于非專利文獻2和非專利文獻3中。圖I是表示根據現有例的中繼無線系統的構成的圖。以下,關于3GPP的中繼無線系統的概要,參照附圖來進行說明。此外,在3GPP中將中繼無線系統分類為TYPE1、TYPE2,在此說明有關TYPE1、此外還使用帶內的方式。3GPP的中繼無線系統具備施主基站501、施主小區502、移動站503、中繼基站504、 中繼小區505、移動站506和核心網絡網507。施主基站501形成施主小區502,中繼基站504形成中繼小區505。此外,以往的中繼基站504位于施主基站501所形成的施主小區502的通信區域內,特別是多是配置于小區邊緣。
移動站503位于施主基站151所形成的施主小區502的通信區域內,移動站506 位于中繼基站504所形成的中繼小區505。施主基站501與移動站503和中繼基站504進行通信,中繼基站504與移動站506 進行通信。施主基站501使用運營商專用線路的回程線路以有線連接于核心網絡網507。中繼基站504具有如下功能將核心網絡網507與移動站506交換的控制平面 (C(Control)-Plane)和用戶平面(U(User)-Plane)的數據,經由施主基站501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由核心網絡網507和移動站506交換的控制平面的數據是指去電、來電等的控制數據。由核心網絡網507和移動站506交換的用戶平面的數據是指實際的用戶數據。施主基站501與中繼基站504之間的數據轉送使用預定的某特定的子幀來進行。圖2是表示根據現有例的數據轉送的情況的圖。該圖表示施主基站501、中繼基站 504與移動站506間的數據轉送的情況。施主基站501接收從核心網絡網507使用回程(backhaul)線路508發送的控制平面、用戶平面的下行數據,實施各層的信號處理,獲得下行發送信號DL(Down Link)-TXd0施主基站501使用MBSFN子幀來發送下行發送信號DL-TXd。在此,子巾貞是指例如l[ms]等規定期間的數據區間,MBSFN(Multicast Broadcast over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多播廣播單頻網絡)子巾貞是指以例如10子巾貞等規定的多個子幀間隔進行I子幀插入的特定的子幀。在圖2中,示出了以10子幀間隔插入了 I子幀的MBSFN子幀的情況。所謂MBSFN子幀是本來因在LTE的MBSFN服務中使用的目的而使用的,但也能因施主基站與中繼基站的數據轉送的目的而使用。此外,也可以取代MBSFN子幀,而使用多播用(包含廣播用)子幀。此外,施主基站501使用MBSFN子幀以外的子幀與在本小區在網的移動站503等進行通信。此外,可以由一個移動站使用全部或者多個子幀,也可由多個移動站分多個子幀來進行使用。中繼基站504接收從施主基站501發送的發送信號DL_TXd,獲得下行接收信號 DL-RXr。中繼基站504對下行接收信號DL-RXr實施基站的各層的信號處理,獲得下行發送信號 DL-TXr。中繼基站504使用MBSFN子幀以外的子幀向在本小區在網的各移動站506等發送下行發送信號DL-TXr。各移動站506等接收從中繼毫微微基站發送的下行發送信號DL-TXr,獲得下行接收信號DL-RXu。另一方面,各移動站506等使用MBSFN子幀以外的子幀,發送控制平面、用戶平面的上行發送信號UL(UpLink)-TXu。中繼基站504接收從各移動站506等發送的發送信號 UL-TXu,對上行接收信號UL-RXr實施基站的各層的信號處理,獲得上行發送信號UL_TXr。中繼基站504使用MBSFN子幀來發送上行發送信號UL-TXr。
5
施主基站501接收從中繼基站504發送的發送信號UL_TXr,獲得上行接收信號 UL-RXd。施主基站501對上行接收信號UL-RXd實施基站的各層的信號處理,獲得控制平面、用戶平面的上行數據。施主宏(macro)基站501使用回程線路508對核心網絡網507發送控制平面、用戶平面的上行數據。現有技術文獻[非專利文獻][非專利文獻I] 3GPP TS36. 104V9. 4. O (16 頁 19 頁)[非專利文獻2] 3GPP TS36. 300V10. O. O (25 頁 30 頁)[非專利文獻3] 3GPP TR36. 912V9. 3. O (17 頁 20 頁)。在LTE的基站中,存在為了避免小區間的干擾而將基站彼此連接起來的X2接口等接口,但由于在毫微微基站中不帶有X2接口等接口,所以存在有時難以避免小區間的干擾的問題。所謂小區間的干擾是指,例如,因鄰接的基站彼此的信號在頻率軸上和時間軸上重疊而使信號對干擾功率之比降低了。此外,3GPP中所規定的中繼存在有時中繼基站與施主基站的回程線路之比低的問題。因此,有時連接于施主基站的移動站的服務會受到限制。此外,中繼基站存在有時因使用施主基站的無線資源而使施主基站的小區吞吐量降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新提供一種具有中繼功能的中繼毫微微基站,并提供一種解決了上述問題的毫微微小區無線系統。本發明鑒于以上方面,其目的在于,避免宏基站與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以及毫微微基站與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等基站間的干擾。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施主(宏)基站的少的無線資源,來使中繼(毫微微)基站獲得高吞吐量。進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因近距離通信引發的發送功率的減少,從而實現移動站的電池節能。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具備具有中繼功能的中繼毫微微基站和具有施主功能的施主宏基站、移動站、核心網絡網,中繼毫微微基站位于施主宏基站所形成的施主宏小區的通信區域內,中繼毫微微基站具備將核心網絡網與移動站交換的控制平面的數據經由施主宏基站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的單元;將用戶平面的數據經由因特網使用有線的公共線路進行轉送的單元;中繼毫微微基站對來自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并將其通知給施主宏基站的單元;施主宏基站基于被從中繼毫微微基站通知的被干擾功率的測定值來以避免中繼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的方式對無線包調度(packet scheduling) 進行調停的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解決方案,提供一種無線系統,具備施主基站和中繼基站,移動站和所述施主基站或者所述中繼基站利用無線信號來進行收發交換,所述無線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核心網絡網進行連接,將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和所述中繼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的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控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利用有線方式進行接收,對所述中繼基站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映射到第一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輸出,所述中繼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所述核心網絡網通過回程線路進行連接,位于所述施主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并利用無線通信與所述施主基站進行連接,所述中繼基站將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對應而且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用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經由所述回程線路進行接收,所述中繼基站按照從所述施主基站利用無線通信發送來的所述第一控制數據中所包含的調度信息, 將從所述回程線路發送來的所述第一用戶數據映射到所述第一子幀以外的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發送到所述移動站,由此,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經由所述施主基站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所述第一用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使用有線的所述回程線路進行轉送。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解決方案,提供一種無線系統中的無線通信方法,其中,該無線系統具備施主基站和中繼基站,移動站和所述施主基站或者所述中繼基站利用無線信號來進行收發交換,所述無線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核心網絡網進行連接,將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和所述中繼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的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控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利用有線方式進行接收,對所述中繼基站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映射到第一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輸出,所述中繼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所述核心網絡網通過回程線路進行連接,位于所述施主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并利用無線通信與所述施主基站進行連接,所述中繼基站將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對應且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用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經由所述回程線路進行接收,所述中繼基站按照從所述施主基站利用無線通信發送來的所述第一控制數據中所包含的調度信息,將從所述回程線路發送來的所述第一用戶數據映射到所述第一子幀以外的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發送到所述移動站,由此,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經由所述施主基站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所述第一用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使用有線的所述回程線路進行轉送。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通過施主(宏)基站對中繼(毫微微)基站的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 從而具有能避免宏基站與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以及毫微微基站與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等基站間的干擾的效果。此外,通過使中繼(毫微微)基站的用戶平面的數據包在有線的公共線路中流過, 從而還具有能利用施主(宏)基站的少的無線資源來使中繼(毫微微)基站獲得高吞吐量的效果。此外,移動站由于成為與中繼(毫微微)基站進行通信,所以具有通過由近距離通信引發的發送功率的減少從而實現移動站的電池節能的效果。


圖I是表示根據現有例的中繼無線系統的構成的圖。圖2是表示根據現有例的數據轉送的情況的圖。圖3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中繼無線系統的構成的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施主宏基站的構成的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構成的圖。圖6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數據轉送的情況的圖。圖7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在建筑內設置了中繼毫微微基站的情況的圖。圖8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listen子幀的情況的圖。圖9是表不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管理表的圖。附圖標記說明I…施主宏基站,2…施主宏小區,3…移動站,4…中繼毫微微基站,5…中繼毫微微小區,6…移動站,7…核心網絡網,8…中繼基站,9…中繼毫微微小區,10…移動站,11… 宏基站,12…移動站,13…宏小區,14…因特網,15···回程線路,16…回程線路,17…因特網_核心網絡網線路(回程線路),18…回程線路,19…回程線路,20…MBSFN子中貞,21... listen子巾貞,30...大廈,31 39…中繼毫微微基站,40…公共線路,101...天線,102...RF部, 103…上行基帶接收部,104…控制部,105…下行基帶發送部,401…天線,402…RF部,403… 下行基帶接收部,404…控制部,405…上行基帶發送部,411…天線,412…RF部,413…上行基帶接收部,415…下行基帶發送部,501…施主宏基站,502…施主宏小區,503…移動站, 504…中繼基站,505…中繼小區,506…移動站,507…核心網絡網,508…回程線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進行說明。I.系統在圖3中示出本實施方式的中繼無線系統的構成圖。本實施方式的中繼無線系統具備施王宏基站I、施王宏小區2、移動站3、中繼暈微微基站4、中繼毫微微小區5、移動站6、核心網絡網7、中繼毫微微基站8、中繼毫微微小區 9、移動站10、宏基站11和移動站12。施主宏基站I形成施主宏小區2,中繼毫微微基站4形成中繼毫微微小區5,中繼毫微微基站8形成中繼毫微微小區9,宏基站11形成宏小區13。此外,本實施方式的中繼毫微微基站4和中繼毫微微基站8位于施主宏基站I所形成的施主宏小區2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特別是在設置于建筑或住所的室內的情況中會發揮效果。當然,施主宏基站I以及宏基站11、中繼毫微微基站4以及8不管是在室內、室外、 小區中心、小區邊緣都能使用。移動站3位于施主宏基站I所形成的施主宏小區2的通信區域內,移動站6位于中繼毫微微基站4所形成的中繼毫微微小區5的通信區域內,移動站10位于中繼毫微微小區9的通信區域內。施主宏基站I與移動站3、中繼毫微微基站4和中繼毫微微基站8進行通信,中繼毫微微基站4與移動站6進行通信,中繼毫微微基站8與移動站10進行通信。施主宏基站I使用運營商專用線路的回程線路18,有線連接于核心網絡網7。宏基站11使用運營商專用線路的回程線路19,有線連接于核心網絡網7。中繼毫微微基站4使用公共線路的回程線路15有線連接于因特網14。中繼毫微微基站8使用公共線路的回程線路16有線連接于因特網14。中繼毫微微基站4具有將核心網絡網7和移動站6交換的控制平面的數據經由施主宏基站I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的功能。中繼毫微微基站8具有將核心網絡網7和移動站10交換的控制平面的數據經由施主宏基站I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的功能。中繼毫微微基站4具有將核心網絡網7和移動站6交換的用戶平面的數據經由因特網14使用有線的公共線路的回程線路15進行轉送的功能。中繼毫微微基站8具有將核心網絡網7和移動站10交換的用戶平面的數據經由因特網14使用有線的公共線路的回程線路16進行轉送的功能。由核心網絡網7和移動站6、10交換的控制平面的數據是指去電、來電等的控制數據。由核心網絡網7和移動站6、10交換的用戶平面的數據是指實際的用戶數據。施主宏基站I與中繼毫微微基站4之間的數據轉送、以及施主宏基站I與中繼毫微微基站8之間的數據轉送,使用預定的某特定的子幀來進行。在圖4中示出施主宏基站I的構成圖。施主宏基站I具備如下構成天線101、RF部102、上行基帶接收部103、控制部104 和下行基帶發送部105。從核心網絡網7經由回程線路18發送來的用戶平面的數據和控制平面的數據被輸入到施主宏基站I的控制部104中。控制部104將從核心網絡網7發送來的用戶平面的數據和控制平面的數據轉換為下行基帶發送部105的輸入格式,并將下行發送數據109向下行基帶發送部105輸出。下行基帶發送部105對從控制部104發送來的下行發送數據109,實施糾錯編碼化、調制和/或IFFT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快速傅立葉逆轉換)等規定處理, 將下行發送數據110向RF部102輸出。RF部102對從下行基帶發送部105發送來的下行發送數據110,實施正交調制、頻率轉換、功率放大和/或頻帶限制等規定的處理,將下行發送信號106向天線101輸出。另一方面,從移動站3、中繼毫微微基站4、8經由天線101發送來的上行接收信號 106被輸入到施主宏基站I的RF部102中。RF部102對從天線101發送來的上行接收信號106,實施頻帶限制、低噪聲放大、 頻率轉換和/或正交解調等規定的處理,將上行接收數據107向上行基帶接收部103輸出。上行基帶接收部103對從RF部102發送來的上行接收數據107,實施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快速傅立葉轉換)、解調和/或糾錯解碼等規定的處理,將上行接收數據108向控制部104輸出。在圖5中示出中繼毫微微基站4的構成圖。中繼毫微微基站4具備天線401、411、RF部402、412、下行基帶接收部403、控制部404、上行基帶發送部405、上行基帶接收部413、下行基帶發送部415、回程線路15。從施主宏基站I經由天線401發送來的下行接收信號406被輸入到RF部402中。RF部402對從天線401發送來的下行接收信號406,實施頻帶限制、低噪聲放大、 頻率轉換和/或正交解調等規定的處理,將下行接收數據407向下行基帶接收部403輸出。下行基帶接收部403對從RF部402發送來的下行接收數據407,實施FFT、解調、 糾錯解碼,將下行接收數據408向控制部404輸出。控制部404將從下行基帶接收部403發送來的下行接收數據408轉換到下行基帶發送部415的輸入格式,將下行發送數據419向下行基帶發送部415輸出。下行基帶發送部415對從控制部404發送來的下行發送數據419,實施糾錯編碼化、調制和/或IFFT等規定的處理,將下行發送數據420向RF部412輸出。RF部412對從下行基帶發送部415發送來的下行發送數據420,實施正交調制、頻率轉換、功率放大和/或頻帶限制等規定的處理,將下行發送信號416向天線411輸出,向在本站在網的移動站6進行發送。另一方面,從移動站6經由天線411發送來的上行發送信號416被輸入到中繼毫微微基站4的RF部412中。RF部412對從天線411發送來的上行接收信號416,實施頻帶限制、低噪聲放大、 頻率轉換和/或正交調制等規定的處理,將上行接收數據417向上行基帶接收部413輸出。上行基帶接收部413對從RF部412發送來的上行接收數據417,實施FFT、解調和 /或糾錯解碼等規定的處理,將上行接收數據418向控制部404輸出。控制部404將從上行基帶接收部413發送來的上行接收數據418轉換為上行基帶發送部405的輸入格式,將上行發送數據409向上行基帶發送部405輸出。上行基帶發送部405對從控制部404發送來的上行發送數據409,實施糾錯編碼化、調制和/或IFFT等規定的處理,將上行發送數據410向RF部402輸出。RF部402對從上行基帶發送部405發送來的上行發送數據410,實施正交調制、頻率轉換、功率放大和/或頻帶限制等規定的處理,將上行發送信號406向天線401輸出,向施主宏基站I進行發送。2.數據轉送接下來,在圖6中示出施主宏基站I、中繼毫微微基站4與移動站6之間的數據轉送的情況。以下,參照圖6,詳細說明圖4和圖5的動作。施主宏基站I接收從核心網絡網7經由回程線路18發送來的用戶平面的數據與控制平面的數據,在下行基帶發送部105中,對于中繼毫微微基站4僅將控制平面的數據映射到MBSFN子幀20,對于移動站3對用戶平面的數據與控制平面的數據進行映射,將下行發送數據110向RF部102輸出。在此,所謂子幀是指例如I [ms]等規定期間的數據區間,所謂MBSFN子幀是指以例如10子幀等規定的多個子幀間隔進行I子幀插入的特定的子幀。在圖6中,示出了以10 子幀間隔插入了 I子幀的MBSFN子幀的情況。所謂MBSFN子幀本來是因在LTE的MBSFN服務中使用的目的而使用的,但也能因施主基站與中繼基站的數據轉送的目的而使用。此外,也可以取代MBSFN子幀,而使用多播用(包含廣播用)幀。
因此,施主宏基站I使用MBSFN子幀來與中繼毫微微基站4進行通信,并使用 MBSFN子幀以外的子巾貞,與在本小區在網的移動站3進行通信。此外,可以由一個移動站使用全部或者多個子幀,也可以由多個移動站分多個子幀來進行使用。中繼毫微微基站4接收從施主宏基站I的下行基帶發送部105發送的控制平面的下行發送數據DL-TxdllO,獲得下行接收數據DL-RXr407。此外,中繼毫微微基站4利用控制部104,從核心網絡網7接收經由回程線路17、因特網14、回程線路15發送來的用戶平面的數據。中繼毫微微基站4將從施主宏基站I發送來的下行接收信號DL_RXr407經由下行基帶接收部403,利用控制部404按照從施主宏基站I發送來的控制平面的數據中所包含的調度信息,將從回程線路15發送來的用戶平面的數據映射到MBSFN子幀20以外的子幀,并經由下行基帶發送部415,將下行發送數據DL-TXr420向移動站6發送。移動站6接收從中繼毫微微基站4發送的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的下行發送數據 DL-TXr420,獲得下行接收數據DL-RXu。另一方面,移動站6按照從中繼毫微微基站4發送來的控制平面的數據中所包含的調度信息,將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的上行發送數據UL-TXu映射到MBSFN子幀以外的子幀上進行發送。中繼毫微微基站4接收從移動站6發送的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的上行發送數據 UL-TXu,獲得上行接收數據UL-RXr417。中繼毫微微基站4將從移動站6發送的上行接收數據UL_RXr417經由上行基帶接收部413發送到控制部404。利用控制部404,將從移動站6發送來的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數據,對于用戶平面的數據向回程線路15進行發送,對于控制平面的數據映射到MBSFN 子幀,并經由上行基帶發送部405,將上行發送數據UL-TXr410向施主宏基站I發送。施主宏基站I接收從中繼毫微微基站4的上行基帶發送部405發送的控制平面的上行發送數據UL-TXr410,獲得上行接收信號UL_RXdl07。施主宏基站I經由上行基帶接收部103接收從中繼毫微微基站4以無線通信發送來的上行接收數據UL-RXdl07,利用控制部104將從中繼毫微微基站4發送來的控制平面的數據,使用回程線路18發送到核心網絡網7。此外,在施主宏基站I與中繼毫微微基站8間,也通過與上述相同的方法來進行數據轉送。3.干擾避免接著,使用圖5和圖7對本實施方式的干擾避免具體地進行說明。圖7是示出了在位于施主宏基站I所形成的施主宏小區的通信區域內的大廈30 的室內,9臺中繼毫微微基站分別形成中繼毫微微小區的圖。此外,圖7所示的全部9臺的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均位于施主宏基站I所形成的施主宏小區2的通信區域內。但是,由于在施主宏基站I與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之間,僅是控制平面的數據轉送即可,所以與現有例相比能大幅減少轉送的數據量。由于與現有例相比,將轉送率抑制得較低,所以與現有例的轉送控制平面和用戶平面的數據的中繼基站相比,不要求高的通信質量。
例如,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調制編碼方案)是低的值即可。較低的MCS的調制方式例如為QPSK即可,編碼率也是1/4等小的值即可。S卩,也意味著即使在室內的惡劣的電波環境中也能進行通信的可能性高。此外,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是與中繼毫微微基站4相同的基站。在此,中繼毫微微基站31具有按某規定的單位來測定來自在大廈30的室內設置的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的被干擾功率的功能。測定被干擾功率的某規定的單位例如可以是作為12子載波程度的集合的 RB (Resource Block:資源塊)。同樣地,中繼毫微微基站32具有以某規定的單位來測定來自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3 39的被干擾功率的功能。對于其他中繼毫微微基站33 39也是同樣的。以下,以中繼毫微微基站31為例進行說明。中繼毫微微基站31使用圖6所示的listen子幀21進行被干擾功率的測定。在此,將測定來自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的被干擾功率的子幀稱為 listen子巾貞21。中繼毫微微基站31由于安裝了接收下行發送數據DL-TXr的下行基帶接收部403, 所以能接收從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發送的下行發送數據DL-TXr。中繼毫微微基站31的下行基帶接收部403通過測定從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 32 39發送的下行發送數據DL-TXr等中所包含的RS (Reference Signal :參考信號)信號的信號功率,從而能測定被干擾功率。另外,在RS信號中還包含或附加中繼毫微微基站的ID,以能進行識別。具體的被干擾功率的求法,可通過計算從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發送的 RS信號的接收功率值或者其總和與從中繼毫微微基站31發送的RS功率之比來獲得。中繼毫微微基站31由于其與施主宏基站I之間的數據轉送使用MBSFN子幀,所以 MBSFN子幀以外的子幀成為空閑狀態,能對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優選在對來自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的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的listen 子幀21中,對中繼毫微微基站31的下行發送數據DL-TXr420進行發送停止22。此外,關于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也是與上述中繼毫微微基站31的動作同樣的。此外,圖8是示出了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listen子幀的情況的圖。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的listen子幀以圖8所示那樣的在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 間彼此不重疊的方式預先決定。此外,以與中繼毫微微基站31在listen子幀中對下行發送數據DL_TXr420進行發送停止22相同的方式,關于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也在listen子幀中,對下行發送數據DL-TXr420進行發送停止。中繼毫微微基站31將使用listen子幀21來測定的被干擾功率包含于上行發送數據UL-TXr410中,并使用MBSFN子幀通知到施主宏基站I。所通知的內容能包含中繼毫微微基站31的ID、各中繼毫微微基站32 39的ID及其被干擾功率。施主宏基站I具有基于從中繼毫微微基站31通知的被干擾功率值,以避免中繼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的方式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的功能。
以避免中繼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的方式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的功能是如下這樣的功能將在根據施主宏基站I被從中繼毫微微基站31通知的被干擾功率值判斷為給予了施干擾的、鄰接的中繼暈微微基站與中繼暈微微基站31中避免了在頻率軸上和時間軸上重疊的無線包調度信息,通知給中繼毫微微基站4。在此判斷為給予了施干擾的基準是指中繼毫微微基站所測定的被干擾功率值超過了某規定的閾值。圖9示出基于從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通知的被干擾功率值判斷為給予了施干擾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管理表的一個例子。圖9所不的管理表是如下這樣的表對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分別分配ID編號,按接受被干擾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每一個對被判斷為給予了施干擾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ID進行管理。施主宏基站I具備圖9所示的管理表,將基于該管理表以避免與給予施干擾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干擾的方式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的無線包調度信息包含于下行發送數據DL-TXd中,并使用MBSFN子幀將其通知給中繼毫微微基站31。以避免與給予施干擾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干擾的方式的無線包調度是指,以所調度的無線資源在頻率軸上以及時間軸上不重疊的方式進行調度。關于控制平面的數據轉送,中繼毫微微基站31給予從施主宏基站I通知的無線包調度信息,與移動站6進行通信。關于用戶平面的數據轉送,由于中繼毫微微基站31按照不經由施主宏基站I的通常的因特網連接的通信方法,因此省略說明。中繼毫微微基站31使用有線的公共線路40經由因特網14連接到核心網絡網7, 核心網絡網7與移動站6交換的用戶平面的數據通過因特網14進行數據轉送。4.優點根據本發明和本實施方式,還能期待以下的效果。根據本發明和本實施方式,中繼毫微微基站對來自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施主宏基站基于從中繼毫微微基站通知的被干擾功率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因此,可避免中繼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此外,施主宏基站I與中繼毫微微基站31之間的數據轉送僅是控制平面的數據, 而用戶平面的數據則通過因特網來轉送數據,因此,能獲得業務流旁路(traffic offload) 的效果。此外,假定與控制平面的數據量相比,用戶平面的數據量例如大數倍 數十倍。施主宏基站I能進行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的電源接通/斷開(休眠(SLEEP))。此外,由于施主宏基站I能掌握連接于中繼毫微微基站31 39的終端,所以能以中繼毫微微小區為單位進行移動站的位置檢測。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根據本發明和本實施方式,能在不進行施主宏基站I的電源接通/斷開或復位的情況下容易地進行中繼毫微微基站的設置、撤除。此外,中繼毫微微基站接收施主宏基站的下行發送信號DL-TXd,與施主宏基站的下行發送信號DL-TXd的幀定時取得同步,由此,無需進行GPS、IEEE1588這樣的同步所需的追加電路。此外,在圖3中記載為施主宏基站I與中繼毫微微基站4和中繼毫微微基站8這 2臺進行通信,但是當然,施主宏基站也能與超過2臺的中繼毫微微基站進行通信。此外,施主宏小區也可以是宏小區以外的小區,例如可以是微小區、微微小區。此外,中繼毫微微小區也可以是毫微微小區以外的小區,例如可以是微微小區。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系統,具備施主基站和中繼基站,移動站和所述施主基站或者所述中繼基站利用無線信號來進行收發交換,所述無線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核心網絡網進行連接,將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和所述中繼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的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控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利用有線方式進行接收,對所述中繼基站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映射到第一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輸出,所述中繼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所述核心網絡網通過回程線路進行連接,位于所述施主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并利用無線通信與所述施主基站進行連接,所述中繼基站將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對應而且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用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經由所述回程線路進行接收,所述中繼基站按照從所述施主基站利用無線通信發送來的所述第一控制數據中所包含的調度信息,將從所述回程線路發送來的所述第一用戶數據映射到所述第一子幀以外的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發送到所述移動站,由此,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經由所述施主基站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所述第一用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使用有線的所述回程線路進行轉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基站對于從所述移動站發送來的第二用戶數據和第二控制數據,將所述第二用戶數據向所述回程線路發送,將所述第二控制數據映射到所述第一子幀以生成上行發送數據,并將其發送到所述施主基站,所述施主基站將從所述中繼基站利用無線通信發送來的所述第二控制數據,使用有線發送到所述核心網絡網。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定子幀是多播廣播單頻網絡MBSFN子幀、多播用子幀、或者廣播用子幀。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的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基站針對本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的移動站,接收從所述核心網絡網經由有線發送來的第三用戶數據和第三控制數據,對所述第三用戶數據和所述第三控制數據進行映射,并輸出下行發送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的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基站對所述施主基站通知來自測定的另一個或多個中繼基站的被干擾功率, 所述施主基站基于從所述中繼基站通知的被干擾功率的測定值,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以便避免中繼基站間的干擾,所述施主基站將從所述中繼基站通知的無線包調度信息通知給所述中繼基站,所述中繼基站基于從所述施主基站通知的無線包調度信息,與小區內的所述移動站進行通信。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的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基站具有對來自鄰接的一個或多個中繼基站的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的功倉泛,所述中繼基站使用作為測定被干擾功率的子幀的第二子幀,對從所述一個或多個鄰接的中繼基站發送的參考信號的信號功率進行測定,由此,對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對來自所述一個或多個鄰接的所述中繼基站的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的所述第二子幀中,對所述中繼基站的下行發送數據進行發送停止。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多個鄰接的中繼基站的所述第二子幀以在所述一個或多個鄰接的中繼基站間彼此不重疊的方式預先決定。
9.根據權利要求I至8的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基站具備管理表,該管理表對于各中繼基站的識別信息,存儲按受到被干擾的中繼基站的每一個判斷為正在給予與干擾的中繼基站的識別信息,所述施主基站使用所述第一子幀,將基于所述管理表以避免與正在給予與干擾的一個或多個中繼基站的干擾的方式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的無線包調度信息,通知給所述中繼基站,所述中繼基站基于從所述施主基站通知的無線包調度信息,與移動站進行通信。
10.一種無線系統中的無線通信方法,其中,該無線系統具備施主基站和中繼基站,移動站和所述施主基站或者所述中繼基站利用無線信號來進行收發交換,所述無線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核心網絡網進行連接,將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和所述中繼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的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控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利用有線方式進行接收,對所述中繼基站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映射到第一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輸出,所述中繼基站利用有線方式與所述核心網絡網通過回程線路進行連接,位于所述施主基站的通信區域內或者邊緣附近并利用無線通信與所述施主基站進行連接,所述中繼基站將與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對應且用于使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移動站進行通信的第一用戶數據從所述核心網絡網經由所述回程線路進行接收,所述中繼基站按照從所述施主基站利用無線通信發送來的所述第一控制數據中所包含的調度信息,將從所述回程線路發送來的所述第一用戶數據映射到所述第一子幀以外的子幀以生成下行發送數據,并將其發送到所述移動站,由此,所述第一控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經由所述施主基站使用無線線路進行轉送,所述第一用戶數據在所述核心網絡網與所述中繼基站之間使用有線的所述回程線路進行轉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系統和無線通信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施主宏基站的較少資源來獲得中繼毫微微基站的高吞吐量。此外,其目的還在于避免毫微微小區基站的干擾。中繼毫微微基站(4)使用無線線路將核心網絡網(7)與移動站(6)交換的控制平面的數據經由施主宏基站(1)進行轉送,并使用有線的公共線路(15)將用戶平面的數據經由因特網(14)進行轉送。中繼毫微微基站(4)對來自鄰接的中繼毫微微基站的被干擾功率進行測定并將其通知到施主宏基站(1),施主宏基站(1)基于被通知的被干擾功率的測定值,以避免中繼毫微微基站間的干擾的方式對無線包調度進行調停。
文檔編號H04W72/12GK102595426SQ2012100034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6日
發明者森永泰高, 石井裕丈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