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信息傳輸方法及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文檔序號:34656496發布日期:2023-06-30 01:50閱讀:33522來源:國知局
信息傳輸方法及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1.本公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但不限于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及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2.新一代的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車車通信等新型互聯網應用的不斷涌現,對于無線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驅使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以滿足應用的需求。當下,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正在處于新一代技術的演進階段。新一代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支持多種業務類型的靈活配置。由于不同的業務類型對于無線通信技術有不同的要求,如增強移動寬帶(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業務類型主要的要求側重在大帶寬,高速率等方面;,高可靠和低延遲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業務類型主要的要求側重在較高的可靠性以及低的時延方面;海量物聯網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業務類型主要的要求側重在大的連接數方面。因此,新一代的無線通信系統需要靈活和可配置的設計來支持多種業務類型的傳輸。
3.在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中,衛星通信被認為是未來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衛星通信是指地面上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而進行的通信。衛星通信系統由衛星部分和地面部分組成。衛星通信的特點是:通信范圍大;只要在衛星發射的電波所覆蓋的范圍內,從任何兩點之間都可進行通信;不易受陸地災害的影響(可靠性高)。衛星通信作為目前地面的蜂窩通信系統的補充,可以有以下的好處:
4.延伸覆蓋:對于目前蜂窩通信系統無法覆蓋或是覆蓋成本較高的地區,如海洋,沙漠,偏遠山區等,可以通過衛星通信來解決通信的問題。
5.應急通信:在發生災難如地震等的極端情況下導致蜂窩通信的基礎設施不可用的條件下,使用衛星通信可以快速的建立通信連接。
6.提供行業應用:比如對于長距離傳輸的時延敏感業務,可以通過衛星通信的方式來降低業務傳輸的時延。
7.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無線通信系統中,衛星通信系統和陸地上的蜂窩通信系統會逐步的實現深度的融合,真正的實現萬物智聯。


技術實現要素:

8.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及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
9.本公開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包括:
10.確定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1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12.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1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14.接收所述ue發送的配置請求;
15.所述向所述ue發送配置信息,包括: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1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17.向所述ue發送定位請求,其中,所述定位請求,用于供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18.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所述方法還包括:
19.至少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2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ue的;
21.或者,
22.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基站的;
23.或者,
24.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
2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包括:
26.接收所述ue或所述基站發送的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是所述ue或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的;
27.基于第三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28.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基站,所述方法還包括:
29.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第三測量結果;
30.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31.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衛星信息,基于所述衛星信息確定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
32.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包括:
33.基于所述衛星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34.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35.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36.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37.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方法還包括:
38.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
39.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方法還包括:
40.向核心網設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41.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所述方法還包括:
42.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4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44.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45.所述衛星的星歷;
46.所述衛星的定時;
47.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48.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49.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5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51.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52.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53.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54.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55.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56.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57.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58.本公開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用戶設備ue執行,包括:
59.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所述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6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61.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配置請求;
62.所述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的所述配置信息。
6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64.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定位請求;
65.響應于接收到所述定位請求,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6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67.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
68.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6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包括以下一項:
70.向基站發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由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71.接收基站發送的第二測量結果,將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7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73.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74.在一個實施例中,
75.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第二測量結果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76.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77.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78.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79.其中,所述衛星的位置是所述基站通過衛星信息向核心網設備指示的。
8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81.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82.所述衛星的星歷;
83.所述衛星的定時;
84.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85.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86.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8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88.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89.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90.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91.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92.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93.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94.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95.本公開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種信息傳輸裝置,其中,設置于網絡側設備中,包括:
96.處理模塊,配置為確定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9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98.收發模塊,配置為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9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接收所述ue發送的配置請求;
100.所述收發模塊,具體配置為:所述向所述ue發送配置信息,包括: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10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
102.向所述ue發送定位請求,其中,所述定位請求,用于供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103.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
104.所述處理模塊,還配置為至少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10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ue的;
106.或者,
107.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基站的;
108.或者,
109.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
11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接收所述ue或所述基站發送的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是所述ue或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的;
111.所述處理模塊,還配置為:基于第三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112.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基站,
113.所述處理模塊,還配置為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第三測量結果;
114.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11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
116.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衛星信息,基于所述衛星信息確定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
117.所述處理模塊,具體配置為:
118.基于所述衛星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119.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120.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121.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122.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
配置為:
123.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
124.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
125.向核心網設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126.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
127.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12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129.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130.所述衛星的星歷;
131.所述衛星的定時;
132.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133.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134.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13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136.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137.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138.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139.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140.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141.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142.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143.本公開實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種信息傳輸裝置,其中,設置于用戶設備ue中,包括:
144.收發模塊,配置為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所述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14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配置請求;
146.所述收發模塊,具體配置為: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的所述配置信息。
14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定位請求;
148.所述裝置還包括處理模塊,配置為響應于接收到所述定位請求,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14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
150.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
的第一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
151.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15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包括以下一項:
153.向基站發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由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154.接收基站發送的第二測量結果,將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15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處理模塊,配置為: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156.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15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第二測量結果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158.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159.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160.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161.其中,所述衛星的位置是所述基站通過衛星信息向核心網設備指示的。
16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163.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164.所述衛星的星歷;
165.所述衛星的定時;
166.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167.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168.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16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170.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171.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172.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173.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174.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175.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176.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177.本公開實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設備,包括處理器、收發器、存儲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能夠由所述處理器運行的可執行程序,其中,所述處理器運行所述可執行程序時執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信息傳輸方法。
178.本公開實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存儲有
可執行程序;所述可執行程序被處理器執行后,能夠實現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信息傳輸方法。
179.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信息傳輸方法、裝置、通信設備和存儲介質。由網絡側設備執行確定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通過網絡側設備確定配置信息,滿足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的需求,提高多往返時延測量的成功率。
180.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實施例。
附圖說明
181.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
182.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183.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多往返時延測量示意圖;
184.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85.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多往返時延測量示意圖;
186.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87.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88.圖7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89.圖8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0.圖9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1.圖10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2.圖1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3.圖1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4.圖1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5.圖1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6.圖1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7.圖1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8.圖17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199.圖18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200.圖19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201.圖20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的流程示意圖;
202.圖2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203.圖2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信息傳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204.圖2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ue的結構示意圖;
205.圖2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通信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access control,mac)層的協議棧;分布單元中設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層協議棧,本公開實施例對接入設備12的具體實現方式不加以限定。
213.接入設備12和ue 11之間可以通過無線空口建立無線連接。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中,該無線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4g)標準的無線空口;或者,該無線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5g)標準的無線空口,比如該無線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該無線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標準的無線空口。
214.在衛星通信系統中,由于較大的傳播距離導致上下行時序(timing)有較大的偏差。如圖2和圖3所示,終端需要基于gnss測量以及一些輔助信息來維持上行的同步。
215.對于衛星通信的場景下,由于發送端與接收端存在較長的信號傳輸距離,導致數據傳輸有較大的時間。對于存在有上下行關系的傳輸,目前的標準化討論中確定了引入時延參數來補償傳輸時延。為了確定所述時延參數,需要終端上報位置信息。
216.終端可以基于自己的gnss測量獲取自己的位置信息并上報給網絡側,然而對于網絡側來說,終端基于gnss獲取的位置信息是不可靠的。比如:終端上報位置信息不準確;終端的gnss信息被篡改等。
21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下,如圖4所示,網絡側設備(如基站)可以通過多往返時延(multi-round-trip time,multi-rtt)的方式來獲取終端的位置信息。基站可以向ue發送prs信號,ue接收到prs信號后可以向基站發送srs信號。ue可以向核心網設備(如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上報ue下行接收和上行發送之間的第一時間間隔,基站可以向核心網設備上報基站下行發送和上行接收之間的第二時間間隔,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第一時間間隔和第二時間間隔確定信號的傳輸時長,進而確定ue相對位置信息。
218.通過multi-rt方式確定ue位置信息過程中,網絡側設備如何配置所需的資源,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19.如圖5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包括:
220.步驟501:確定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221.ntn網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
222.地面基站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與ue進行通信的通信網絡;
223.衛星作為移動通信網絡中網絡側設備(如基站)的一部分ue進行通信的通信網絡。
224.這里,網絡側設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項:核心網設備;接入網設備(如基站)。
225.可以由核心網設備或接入網設備確定多往返時延測量的配置信息。
226.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在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過程中需要涉及的配置。例如,配置信息可以指示但不限于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使得基站和ue可以進行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
227.下行參考信號可以是由接入網設備發送給ue的。例如,下行參考信號可以是定位參考信號(down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
228.上行參考信號可以是由ue發送給接入網設備的。例如,上行參考信號可以是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229.ntn網絡中,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可以由ntn網絡中的衛星進行轉發。
230.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ntn網絡中的衛星可以是透明轉發的模式,即衛星轉發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不做任何解碼操作。即如圖4所示,基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通過衛星透傳給ue,ue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通過衛星透傳給基站。
23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衛星可以是ue的服務衛星。服務衛星可以是ue的服務小區關聯的衛星。
232.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233.如圖4所示,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一個上行參考信號。網絡側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下行參考信號到發送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和t2(基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到接收到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
234.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如圖6所示,以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兩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兩個上行參考信號為例,網絡側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prs1到發送srs1的時間間隔)、t2(基站接收到srs1到發送prs2時間間隔)、t3(ue接收到prs2到發送srs2的時間間隔)、t4(基站發送prs1到接收到srs2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網絡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兩次往返的往返時間:rtt1,rtt2。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以此類推,在此不再贅述。
23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以由核心網設備,進行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的計算,并確定ue的位置。
23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以由基站和ue向核心網設備上報測量的結果,由核心網設備進行ue位置的確定。
23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以由ur向基站上報測量的結果,基站向核心網設備上報測量的結果,測量結果可以由終端測量的結果和基站測量的結果確定。由核心網設備進行ue位置的確定。
23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ntn網絡中的衛星可以是或是再生模式,即衛星上可以有部分或是完備的網絡側設備的功能,可以處理來自網絡側或是終端的數據。例如,基站可以直接位于衛星。如此,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可以是衛星和ue之間傳輸的信號。
239.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一個或多個衛星用于參與執行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配置信息可以關聯于一個衛星或多個衛星。
240.這里,衛星可以包括位于不同軌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geo;meo;leo。
241.網絡側設備可以基于至少以下一項確定配置信息:服務衛星的軌道高度信息,傳輸資源可用性;基站的負載;ue的負載;衛星的負載。
242.通過網絡側設備確定配置信息,滿足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的需求,提高多往返時延測量的成功率。
243.如圖7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包括:
244.步驟701: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24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響應于網絡側設備為接入網設備,基站可以將配置信息發送給ue。
24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響應于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核心網設備可以通過接入網設備將配置信息發送給ue。
24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248.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249.所述衛星的星歷;
250.所述衛星的定時;
251.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252.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253.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254.衛星的標識可以用于唯一指示衛星。配置信息可以通過衛星的標識指示參與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的衛星。基站和ue可以通過衛星的標識確定參與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傳輸的衛星。
25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衛星的標識可以包括衛星信號覆蓋的服務小區的標識。
25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向ue發送衛星的星歷,ue可以基于衛星的星歷確定衛星的位置,進而通過接收發送(包括透傳)的下行參考信號,和/或,向衛星發送(包括由衛星透傳給基站)的上行參考信號。
257.衛星的定時可以用于但不限于ue向衛星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的同步。
258.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項:用于供網絡側設備識別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ue與網絡側設備之間傳輸上行參考信號的資源配置。
259.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項:用于供ue識別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ue與網絡側設備之間傳輸下行參考信號的資源配置。
26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261.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262.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263.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264.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265.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266.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267.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26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多個參考信號(包括上行參考信號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ue可以采用網絡側設備預先配置的參考信號的標識,接收和/或發送參考信號。
269.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多個上行參考信號,ue可以采用網絡側設備預先配置的上行參考信號配置向基站發送(通過衛星透傳,或直接發送給星載基站)上行參考信號。
270.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用于確定ue在執行上行參考信號發送(如上行srs)的情況
下,確定ul rs的發送配置,包括:用于確定上行參考信號發送時頻位置、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同時配置信息還用于確定衛星的標識、衛星的定時等。
27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多個上行參考信號,ue可以采用網絡側設備預先配置的下行參考信號配置接收基站發送(通過衛星透傳,或由星載基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
272.獲知網絡側配置的多個rs的信息,基于所述rs id確定執行定位測量所使用的目標rs
273.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用于確定ue在執行下行參考信號(如下行prs)測量的情況下,確定對于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配置,包括用于確定測量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時頻位置,下行參考信號序列等。
274.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還用于指示ue上報測量結果的上報配置。這里上報配置可以包括上報測量結果的傳輸資源。
275.如圖8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包括:
276.步驟801:接收所述ue發送的配置請求;
277.所述向所述ue發送配置信息,包括: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278.這里,配置請求可以是基于ue的請求發送的。
279.ue可以向網絡側設備發送配置請求。網絡側設備在接收到配置請求后向ue發送配置信息。
280.如圖9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包括:
281.步驟901:向所述ue發送定位請求,其中,所述定位請求,用于供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282.網絡側設備可以根據以下至少一項確定是否向ue發送定位請求,請求ue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
283.ue接收到定位請求后,可以基于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
284.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將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285.如圖10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286.步驟1001: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
287.基站可以基于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并將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將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288.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基站可以將指示t2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ue可以將指示t1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289.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ue可以將指示t1的指示信息發送基站,基站可以將指示t2和t1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290.示例性的,如圖6所示,基站可以將指示t4的指示信息和指示t2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ue可以將指示t1的指示信息和指示t3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29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可以基于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第二測量結果。
292.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如果配置信息是核心網設備確定的,那么核心網設備可以向基站發送配置信息。基站基于接收到的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第二測量結果。
293.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如果配置信息是基站確定的,那么是基站可以基于自身確定的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第二測量結果。
294.如圖11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295.步驟1101:至少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29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核心網設備(如lmf)可以接收ue和基站分別發送的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
297.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ue關聯的通信延遲。例如,核心網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長,即基站和ue之間信號往返通信時延。
29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和基站之間單程的通信時延是往返通信時延的一半。
299.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ue的位置信息。
300.例如,核心網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長,并基于參考信號傳播速度,確定ue和基站之間的相對位置。
301.核心網可以確定多次測量基站與ue的相對位置,進而確定ue的位置信息。
302.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核心網設備可以將確定的ue的位置信息,與ue上報的位置信息進行對比,確定ue上報的位置信息的準確性。
30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ue的;
304.或者,
305.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基站的或者,
306.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
307.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可以分別由ue和基站上報給核心網設備,也可以均由ue或基站進行上報。
30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確定第一測量結果后,可以將第一測量結果發送給基站,基站可以將第一測量結果和基站確定的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309.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確定第二測量結果后,可以將第二測量結果發送
給ue,ue可以將第二測量結果和ue確定的第一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310.如此,通過ue或基站上報測量結果,可以減少ue和基站都上報測量結果帶來的信令開銷。
31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包括:
312.接收所述ue或所述基站發送的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是所述ue或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的;
313.基于第三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314.這里,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的部分處理,即根據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得到第三測量結果,可以在基站或ue上進行。
315.這里,根據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得到第三測量結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
316.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進行確定通信時延所必須的數學計算,得到第三測量結果。例如,將第二測量結果減去第一測量結果之差確定為第三測量結果;或者,將第二測量結果加上第一測量結果之和確定為第三測量結果;
317.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進行量化處理,得到第三測量結果;
318.將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合并到一個信息單元(ie),得到第三測量結果。
319.通過基站或ue處理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到第三結果,再由核心網識別基于處理后得到的第三測量結果確定傳輸時延,可以減少核心網設備的處理負載。
320.如圖12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321.步驟1201: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第三測量結果;
322.步驟1202: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323.這里,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的部分處理,即根據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得到第三測量結果,可以在基站上進行。
324.這里,基站根據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得到第三測量結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
325.基站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進行確定通信時延所必須的數學計算,得到第三測量結果。例如,將第二測量結果減去第一測量結果之差確定為第三測量結果;或者,將第二測量結果加上第一測量結果之和確定為第三測量結果;
326.基站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進行量化處理,得到第三測量結果;
327.基站將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合并到一個信息單元(ie),得到第三測量結果。通過基站處理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到第三結果,再由核心網識別基于處理后得到的第三測量結果確定傳輸時延,可以減少核心網設備的處理負載。
32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可以接收ue方式的第一測量結果。
329.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可以從基站接收第二測量結果,以結合第一測量結
果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330.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三測量結果可由基站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ue可以向基站發送第一測量結果,供基站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33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上報的位置信息是ue通過gnss確定的。
332.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一個上行參考信號。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下行參考信號到發送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和t2(基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到接收到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即往返通信時延)。。
333.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如圖6所示,以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兩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兩個上行參考信號為例,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prs1到發送srs1的時間間隔)、t2(基站接收到srs1到發送prs2時間間隔)、t3(ue接收到prs2到發送srs2的時間間隔)、t4(基站發送prs1到接收到srs2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即往返通信時延)。網絡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兩次往返的往返時間:rtt1,rtt2。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以此類推,在此不再贅述。
334.如圖13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核心網設備,所述方法包括:
335.步驟1301: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衛星信息,基于所述衛星信息確定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
336.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包括:
337.基于所述衛星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338.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339.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340.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341.衛星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衛星的位置。衛星信息可以供核心網設備確定衛星的位置。
342.衛星信息可以是ntn網絡預先配置的。
343.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衛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衛星的星歷信息。
344.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星歷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項:衛星的運行軌道、衛星在不同時刻的位置信息。核心網設備基于星歷信息可以確定進行往返時延測量時衛星的位置。
345.核心網設備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可以確定基站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具體方式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贅述。
346.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星歷信息確定衛星的位置。對于核心網設備來說,星歷信息是可信的。因此,核心網設備可以確定基站與衛星的距離,進而確定基站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347.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基站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和基站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確定衛星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
34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位于衛星上,那么基站與ue之間的通信延時,等于衛星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
349.如圖14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350.步驟1401:向核心網設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351.如圖15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所述方法包括:
352.步驟1501: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353.這里,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354.如果配置信息是基站確定的,那么基站可以將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發給核心網設備。例如,基站可以將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發給核心網設備中的接入和移動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
355.核心網設備基于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可以至少對不同基站的上行參考信號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資源進行協調,減少信號的相互干擾。
356.ue和基站上報的測量結果也可以是采用參考信號的標識進行標識的,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確定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進而識別不同測量結果對應的參考信號,進而進行通信延時、ue位置的確定。減少采用錯誤測量結果進行計算產生的計算錯誤。
357.如圖16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由用戶設備ue執行,包括:
358.步驟1601: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所述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359.ntn網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
360.地面基站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與ue進行通信的通信網絡;
361.衛星作為移動通信網絡中網絡側設備(如基站)的一部分ue進行通信的通信網絡。
362.這里,網絡側設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項:核心網設備;接入網設備(如基站)。
363.可以由核心網設備或接入網設備確定多往返時延測量的配置信息。
364.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在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過程中需要涉及的配置。例如,配置信息可以指示但不限于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使得基站和ue可以進行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
365.下行參考信號可以是由接入網設備發送給ue的。例如,下行參考信號可以是prs。
366.上行參考信號可以是由ue發送給接入網設備的。例如,上行參考信號可以是srs。
367.ntn網絡中,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可以由ntn網絡中的衛星進行轉發。
36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ntn網絡中的衛星可以是透明轉發的模式,即衛星轉發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不做任何解碼操作。即如圖4所示,基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通過衛星透傳給ue,ue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通過衛星透傳給基站。
369.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衛星可以是ue的服務衛星。服務衛星可以是ue的服務小區關聯的衛星。
370.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371.如圖4所示,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一個上行參考信號。網絡側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下行參考信號到發送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和t2(基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到接收到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
372.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如圖6所示,以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兩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兩個上行參考信號為例,網絡側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prs1到發送srs1的時間間隔)、t2(基站接收到srs1到發送prs2時間間隔)、t3(ue接收到prs2到發送srs2的時間間隔)、t4(基站發送prs1到接收到srs2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網絡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兩次往返的往返時間:rtt1,rtt2。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以此類推,在此不再贅述。
373.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以由核心網設備,進行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的計算,并確定ue的位置。
374.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以由基站和ue向核心網設備上報測量的結果,由核心網設備進行ue位置的確定。
37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以由ur向基站上報測量的結果,基站向核心網設備上報測量的結果,測量結果可以由終端測量的結果和基站測量的結果確定。由核心網設備進行ue位置的確定。
37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ntn網絡中的衛星可以是或是再生模式,即衛星上可以有部分或是完備的網絡側設備的功能,可以處理來自網絡側或是終端的數據。例如,基站可以直接位于衛星。如此,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可以是衛星和ue之間傳輸的信號。
377.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一個或多個衛星用于參與執行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配置信息可以關聯于一個衛星或多個衛星。
378.這里,衛星可以包括位于不同軌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geo;meo;leo。
379.網絡側設備可以基于至少以下一項確定配置信息:服務衛星的軌道高度信息,傳輸資源可用性;基站的負載;ue的負載;衛星的負載。
380.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響應于網絡側設備為接入網設備,基站可以將配置信息發送給ue。
38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響應于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核心網設備可以通過接入網設備將配置信息發送給ue。
382.通過網絡側設備確定配置信息,滿足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的需求,提高多往返時延測量的成功率。
38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384.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385.所述衛星的星歷;
386.所述衛星的定時;
387.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388.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389.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390.衛星的標識可以用于唯一指示衛星。配置信息可以通過衛星的標識指示參與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的衛星。基站和ue可以通過衛星的標識確定參與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傳輸的衛星。
39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衛星的標識可以包括衛星信號覆蓋的服務小區的標識。
392.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向ue發送衛星的星歷,ue可以基于衛星的星歷確定衛星的位置,進而通過接收發送(包括透傳)的下行參考信號,和/或,向衛星發送(包括由衛星透傳給基站)的上行參考信號。
393.衛星的定時可以用于但不限于ue向衛星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的同步。
394.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項:用于供網絡側設備識別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ue與網絡側設備之間傳輸上行參考信號的資源配置。
395.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項:用于供ue識別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ue與網絡側設備之間傳輸下行參考信號的資源配置。
39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397.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398.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399.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400.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401.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402.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403.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404.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多個參考信號(包括上行參考信號和/或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ue可以采用網絡側設備預先配置的參考信號的標識,接收和/或發送參考信號。
40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多個上行參考信號,ue可以采用網絡側設備預先配置的上行參考信號配置向基站發送(通過衛星透傳,或直接發送給星載基站)上行參考信號。
406.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用于確定ue在執行上行參考信號發送(如上行srs)的情況下,確定ul rs的發送配置,包括:用于確定上行參考信號發送時頻位置、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同時配置信息還用于確定衛星的標識、衛星的定時等。
407.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可以配置多個上行參考信號,ue可以采用網絡側設備預先配置的下行參考信號配置接收基站發送(通過衛星透傳,或由星載基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
408.獲知網絡側配置的多個rs的信息,基于所述rs id確定執行定位測量所使用的目標rs
409.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用于確定ue在執行下行參考信號(如下行prs)測量的情況下,確定對于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配置,包括用于確定測量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時頻位置,下行參考信號序列等。
410.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還用于指示ue上報測量結果的上報配置。這里上報配置可以包括上報測量結果的傳輸資源。
411.如圖17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由用戶設備ue執行,包括:
412.步驟1701: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配置請求;
413.所述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的所述配置信息。
414.這里,配置請求可以是基于ue的請求發送的。
415.ue可以向網絡側設備發送配置請求。網絡側設備在接收到配置請求后向ue發送配置信息。
416.如圖18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由用戶設備ue執行,包括:
417.步驟1801: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定位請求;
418.步驟1802:響應于接收到所述定位請求,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419.網絡側設備可以根據以下至少一項確定是否向ue發送定位請求,請求ue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
420.ue接收到定位請求后,可以基于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
421.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將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22.基站可以基于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并將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將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23.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基站可以將指示t2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ue可以將指示t1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24.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ue可以將指示t1的指示信息發送基站,基站可以將指示t2和t1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25.示例性的,如圖6所示,基站可以將指示t4的指示信息和指示t2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ue可以將指示t1的指示信息和指示t3的指示信息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2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可以基于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第二測量結果。
427.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如果配置信息是核心網設備確定的,那么核心網設備可以向基站發送配置信息。基站基于接收到的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第二測量結果。
42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如果配置信息是基站確定的,那么是基站可以基于自身確定的配置信息進行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第二測量結果。
429.如圖19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由用戶設備ue執行,包括:
430.步驟1901: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
431.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432.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核心網設備(如lm)可以接收ue和基站分別發送的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
433.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ue關聯的通信延遲。例如,核心網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長,即基站和ue之間信號往返通信時延。
434.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和基站之間單程的通信時延是往返通信時延的一半。
43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ue的位置信息。
436.例如,核心網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長,并基于參考信號傳播速度,確定ue和基站之間的相對位置。
437.核心網可以確定多次測量基站與ue的相對位置,進而確定ue的位置信息。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核心網設備可以將確定的ue的位置信息,與ue上報的位置信息進行對比,確定ue上報的位置信息的準確性。
43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包括以下一項:
439.向基站發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由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440.接收基站發送的第二測量結果,將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441.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可以分別由ue和基站上報給核心網設備,也可以均由ue或基站進行上報。
442.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確定第一測量結果后,可以將第一測量結果發送給基站,基站可以將第一測量結果和基站確定的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43.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確定第二測量結果后,可以將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ue,ue可以將第二測量結果和ue確定的第一測量結果發送給核心網設備。
444.如此,通過ue或基站上報測量結果,可以減少ue和基站都上報測量結果帶來的信令開銷。
44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上報的位置信息是ue通過gnss確定的。
446.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一個上行參考信號。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下行參考信號到發送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和t2(基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到接收到上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即往返通信時延)。
447.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如圖6所示,以多往返時延測量可以包括兩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兩個上行參考信號為例,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t1(ue接收到prs1到發送srs1的時間間隔)、t2(基站接收到srs1到發送prs2時間間隔)、
t3(ue接收到prs2到發送srs2的時間間隔)、t4(基站發送prs1到接收到srs2的時間間隔)確定參考信號的往返時間(即往返通信時延)。網絡設備可以確定參考信號兩次往返的往返時間:rtt1,rtt2。多個下行參考信號和多個上行參考信號以此類推,在此不再贅述。
448.如圖20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方法,由用戶設備ue執行,包括:
449.步驟2001: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450.步驟2002: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451.這里,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的部分處理,即根據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得到第三測量結果,可以在基站或ue上進行。
452.這里,根據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得到第三測量結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項:
453.ue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進行確定通信時延所必須的數學計算,得到第三測量結果。例如,將第二測量結果減去第一測量結果之差確定為第三測量結果;或者,將第二測量結果加上第一測量結果之和確定為第三測量結果;
454.ue對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進行量化處理,得到第三測量結果;
455.ue將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合并到一個信息單元(ie),得到第三測量結果。
456.通過ue處理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到第三結果,再由核心網識別基于處理后得到的第三測量結果確定傳輸時延,可以減少核心網設備的處理負載。
457.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ue可以從基站接收第二測量結果,以結合第一測量結果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458.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三測量結果可由基站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ue可以向基站發送第一測量結果,供基站確定第三測量結果。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第二測量結果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459.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460.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461.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462.其中,所述衛星的位置是所述基站通過衛星信息向核心網設備指示的。
463.衛星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衛星的位置。衛星信息可以供核心網設備確定衛星的位置。
464.衛星信息可以是ntn網絡預先配置的。
465.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衛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衛星的星歷信息。
466.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星歷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項:衛星的運行軌道、衛星在不同時刻的位置信息。核心網設備基于星歷信息可以確定進行往返時延測量時衛星的位置。
467.核心網設備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可以確定基站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具體方式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贅述。
468.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星歷信息確定衛星的位置。對于核心網設備來說,星歷信息是可信的。因此,核心網設備可以確定基站與衛星的距離,進而確定基站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469.核心網設備可以基于基站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和基站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確定衛星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
470.在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站位于衛星上,那么基站與ue之間的通信延時,等于衛星與ue之間的通信時延。
471.以下結合上述任意實施例提供一個具體示例:
472.1)基站向核心網設備發送衛星,即目標衛星的星歷相關信息(星歷信息)。
473.基站可以向核心網相關網元如lmf發送目標衛星的星歷相關信息。所述星歷相關信息是目標衛星的運行軌道等相關信息如高度,速度,運行方向,位置等信息。核心網在獲取所述衛星星歷相關信息后可以獲取目標傳播時延(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和/或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和/或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等信息。
474.所述目標衛星可以是一個衛星或是多個衛星。所述目標衛星用于參與執行所述終端定位操作。所述目標衛星可以是處于geo,meo或是leo的軌道上,所述目標衛星可以是基于透明轉發的模式(衛星僅僅是終端來自終端或是基站的數據,不做任何解碼操作)或是再生模式(衛星上可以有部分或是完備的網絡側設備的功能,可以處理來自網絡側或是終端的數據)。
475.2)配置目標終端執行定位操作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476.核心網設備或是基站設備配置目標終端執行定位操作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477.所述配置信息的發送可以是核心網設備或是基站發起的,或是終端發起配置信息的配置請求,核心網設備或是基站基于配置請求發送的。
478.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終端獲取用于執行定位測量相關操作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479.a)cell id
480.用于指示目標衛星(服務小區)的標識信息,進一步的,還可能攜帶目標衛星的星歷信息
481.b)參考信號標識(reference signal identity,rs id)(參考信號的標識)
482.終端可以預先獲知網絡側配置的多個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 rs)的信息,基于所述rs id確定執行定位測量所使用的目標rs
483.c)下行參考信號(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測量配置信息
484.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確定終端在執行dl rs測量如dl-prs測量的情況下,確定對于目標dl rs的測量配置,包括用于確定測量dl-rs的測量時頻位置(傳輸資源),rs序列等相關信息。
485.d)上行參考信號(up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測量配置信息
486.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確定終端在執行ul rs發送如ul-srs的情況下,確定對于目標ul rs的發送配置,包括用于確定ul-rs的發送時頻位置(傳輸資源),rs序列,目標服務衛星的標識信息,目標服務衛星的定時等相關信息。
487.e)rx-tx的時間間隔(基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至基站接收到上行行參考信號的時
間間隔,和/或ue接收到下行參考信號至ue發送上行行參考信號的時間間隔等)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終端確定上報rx-tx的時間信息的配置信息。
488.3)基站向amf發送配置信息
489.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終端上行rs發送的配置信息如ul-srs的配置
490.4)判斷需要執行定位操作
491.網絡側設備判斷需要執行位置驗證操作,發起定位請求。
492.5)終端執行定位相關的操作
493.終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執行dl-rs的測量,發送ul rs,并上報rx-tx的時間間隔
494.6)網絡設備確定定位結果
495.核心網設備接收到來自終端和基站的定位測量相關信息,確定終端的位置信息。
496.如圖21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裝置100,其中,設置于網絡側設備中,包括:
497.處理模塊110,配置為確定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用戶設備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49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499.收發模塊120,配置為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50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接收所述ue發送的配置請求;
501.所述收發模塊,具體配置為:所述向所述ue發送配置信息,包括: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所述配置信息。
50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
503.向所述ue發送定位請求,其中,所述定位請求,用于供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504.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所述處理模塊,還配置為至少基于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50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ue的;
506.或者,
507.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基站的;
508.或者,
509.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是所述ue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的。
51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接收所述ue或所述基站發送的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是所述ue或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的;
511.所述處理模塊,還配置為:基于第三測量結果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512.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基站,
513.所述處理模塊,還配置為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所述第三測量結果;
514.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
51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
516.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衛星信息,基于所述衛星信息確定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
517.所述處理模塊,具體配置為:
518.基于所述衛星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519.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520.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521.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522.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
523.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
524.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所述基站,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
525.向核心網設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526.在一個實施例中,響應于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所述裝置還包括收發模塊,配置為:
527.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以下至少一項: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52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529.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530.所述衛星的星歷;
531.所述衛星的定時;
532.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533.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534.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53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536.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537.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538.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539.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540.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541.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542.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543.如圖22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傳輸裝置200,其中,設置于用戶設備ue中,包括:
544.收發模塊210,配置為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ntn網絡中基站和所述ue之間多往返時延測量,其中,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于至少一個下行參考信號和至少一個上行參考信號。
54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配置請求;
546.所述收發模塊,具體配置為: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響應于接收到所述配置請求,向所述ue發送的所述配置信息。
54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定位請求;
548.所述裝置還包括處理模塊220,配置為響應于接收到所述定位請求,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
54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
550.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為核心網設備;
551.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其中,所述第二測量結果是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
55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包括以下一項:
553.向基站發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由所述基站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554.接收基站發送的第二測量結果,將所述第一測量結果和第二測量結果發送給所述核心網設備。
55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處理模塊,配置為:根據所述ue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一測量結果,和所述基站進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得到的第二測量結果,確定第三測量結果;
556.所述收發模塊,還配置為: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測量結果,其中,所述第三測量結果,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所述ue關聯的通信時延。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第二測量結果和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位置,用于供所述核心網設備確定以下至少一項:
557.所述基站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558.所述基站與所述衛星之間的通信時延;
559.所述衛星與所述ue之間的通信時延;
560.其中,所述衛星的位置是所述基站通過衛星信息向核心網設備指示的。
56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項:
562.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衛星的標識;
563.所述衛星的星歷;
564.所述衛星的定時;
565.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566.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
567.所述ue向所述網絡側設備上報所述多往返時延測量關聯的第一測量結果的配置。
56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569.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570.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571.所述上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572.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573.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標識;
574.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序列;
575.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傳輸資源。
576.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設備,包括:
577.用于存儲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存儲器;
578.處理器,分別存儲器連接;
579.其中,處理器被配置為執行前述任意技術方案提供的信息傳輸方法。
580.處理器可包括各種類型的存儲介質,該存儲介質為非臨時性計算機存儲介質,在通信設備掉電之后能夠繼續記憶存儲其上的信息。
581.這里,所述通信設備包括:ue或者網元,該網元可為前述第一網元至第四網元中的任意一個。
582.所述處理器可以通過總線等與存儲器連接,用于讀取存儲器上存儲的可執行程序,例如,如圖5至圖20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583.圖2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ue800的框圖。例如,ue 800可以是移動電話,計算機,數字廣播用戶設備,消息收發設備,游戲控制臺,平板設備,醫療設備,健身設備,個人數字助理等。
584.參照圖23,ue800可以包括以下一個或多個組件:處理組件802,存儲器804,電源組件806,多媒體組件808,音頻組件810,輸入/輸出(i/o)的接口812,傳感器組件814,以及通信組件816。
585.處理組件802通常控制ue800的整體操作,諸如與顯示,電話呼叫,數據通信,相機操作和記錄操作相關聯的操作。處理組件802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820來執行指令,以生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此外,處理組件802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模塊,便于處理組件802和其他組件之間的交互。例如,處理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體模塊,以方便多媒體組件808和處理組件802之間的交互。
586.存儲器804被配置為存儲各種類型的數據以支持在ue800的操作。這些數據的示例包括用于在ue800上操作的任何應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聯系人數據,電話簿數據,消息,圖片,視頻等。存儲器804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儲設備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如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只讀存儲器(rom),磁存儲器,快閃存儲器,磁盤或光盤。
587.電源組件806為ue800的各種組件提供電力。電源組件806可以包括電源管理系統,一個或多個電源,及其他與為ue800生成、管理和分配電力相關聯的組件。
588.多媒體組件808包括在所述ue800和用戶之間的提供一個輸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實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顯示器(lcd)和觸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觸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實現為觸摸屏,以接收來自用戶的輸入信號。觸摸面板包括一個或多個觸摸傳感器以感測觸摸、滑動和觸摸面板上的手勢。所述觸摸傳感器可以不僅感測觸摸或滑動動作的邊界,而且還檢測與所述觸摸或滑動操作相關的持續時間和壓力。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媒體組件808包括一個前置攝像頭和/或后置攝像頭。當ue800處于操作模式,如拍攝模式或視頻模式時,前置攝像頭和/或后置攝像頭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體數據。每個前置攝像頭和后置攝像頭可以是一個固定的光學透鏡系統或具有焦距和光學變焦能力。
589.音頻組件810被配置為輸出和/或輸入音頻信號。例如,音頻組件810包括一個麥克風(mic),當ue800處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記錄模式和語音識別模式時,麥克風被配置為接收外部音頻信號。所接收的音頻信號可以被進一步存儲在存儲器804或經由通信組件816發送。在一些實施例中,音頻組件810還包括一個揚聲器,用于輸出音頻信號。
590.i/o接口812為處理組件802和外圍接口模塊之間提供接口,上述外圍接口模塊可以是鍵盤,點擊輪,按鈕等。這些按鈕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頁按鈕、音量按鈕、啟動按鈕和鎖定按鈕。
591.傳感器組件814包括一個或多個傳感器,用于為ue800提供各個方面的狀態評估。例如,傳感器組件814可以檢測到設備800的打開/關閉狀態,組件的相對定位,例如所述組件為ue800的顯示器和小鍵盤,傳感器組件814還可以檢測ue800或ue800一個組件的位置改變,用戶與ue800接觸的存在或不存在,ue800方位或加速/減速和ue800的溫度變化。傳感器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傳感器,被配置用來在沒有任何的物理接觸時檢測附近物體的存在。傳感器組件814還可以包括光傳感器,如cmos或ccd圖像傳感器,用于在成像應用中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傳感器組件814還可以包括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磁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或溫度傳感器。
592.通信組件816被配置為便于ue800和其他設備之間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通信。ue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標準的無線網絡,如wifi,2g或3g,或它們的組合。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通信組件816經由廣播信道接收來自外部廣播管理系統的廣播信號或廣播相關信息。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通信組件816還包括近場通信(nfc)模塊,以促進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塊可基于射頻識別(rfid)技術,紅外數據協會(irda)技術,超寬帶(uwb)技術,藍牙(bt)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實現。
593.在示例性實施例中,ue800可以被一個或多個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數字信號處理設備(dspd)、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實現,用于執行上述方法。
594.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包括指令的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儲器804,上述指令可由ue800的處理器820執行以生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以是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cd-rom、磁帶、軟盤和光數據存儲設備等。
595.如圖24所示,本公開一實施例示出一種接入設備的結構。例如,通信設備900可以
被提供為一網絡側設備。該通信設備可為前述的接入網元和/或網絡功能等各種網元。
596.參照圖24,通信設備900包括處理組件922,其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以及由存儲器932所代表的存儲器資源,用于存儲可由處理組件922的執行的指令,例如應用程序。存儲器932中存儲的應用程序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每一個對應于一組指令的模塊。此外,處理組件922被配置為執行指令,以執行上述方法前述應用在所述接入設備的任意方法,例如,如圖5至圖20任意一個所示方法。
597.通信設備900還可以包括一個電源組件926被配置為執行通信設備900的電源管理,一個有線或無線網絡接口950被配置為將通信設備900連接到網絡,和一個輸入輸出(i/o)接口958。通信設備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儲在存儲器932的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 server 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類似。
598.在不矛盾的情況下,上述某一實施方式或實施例中的每個步驟均可以作為獨立實施例來實施,且各步驟之間可以任意組合,例如,在某一實施方式或實施例中去除部分步驟后的方案也可以作為獨立實施例來實施,且在某一實施方式或實施例中各步驟的順序可以任意交換,另外,某一實施方式或實施例中的可選方式或可選例可以任意組合;此外,各實施方式或實施例之間可以任意組合,例如,不同實施方式或實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步驟可以任意組合,某一實施方式或實施例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或實施例的可選方式或可選例任意組合。
599.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發明后,將容易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案。本公開旨在涵蓋本發明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發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發明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600.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