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絨布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絨布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植絨布料容易積水,需要人工擰干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植絨布料,包括底布,所述底布上表面開設有條形凹槽,所述底布上表面位于條形凹槽的上方粘結有滲水布層,所滲水布層上植有尼龍絨毛,達到了不需人工擰干布料,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植絨布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特別涉及一種植絨布料。
【背景技術】
[0002]所謂植絨面料,它以各類布料為底布,正面植上尼龍絨毛或粘膠絨毛,再經過烘蒸和水洗加工而成,絨面豐盈、手感柔和、色澤亮麗、風格別致,隨著植絨工藝的完善和更新,植絨裝飾布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了,目前,市場上的植絨布料各種各樣,然而,大多數的植絨布料表面具有親油性,懸浮在洗滌液中的污垢很容易重新沾污到纖維表面,造成再污染。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專利申請號為“201220284166.7”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記載了一種易去污針織搖粒絨布料,布料包括基布層,在基布層的一側表面涂覆有粘結層,在粘結層上粘結有尼龍絨毛,在尼龍絨毛的表面包覆有易去污層,在基布層的另一側也涂覆有粘結層,在粘結層上粘結有針織搖粒絨,在針織搖粒絨的表面也包覆有易去污層,上述隔層都通過靜電植絨的方式進行有機的整合,再加以后整理,最終形成易去污植絨面料,工藝簡單,便于加工,產品美觀新潮,工藝性好。
[0004]加工完成后的絨布料需要進行清洗,將布料上的碎毛和贓物清洗掉,由于絨布料具有吸水性,清洗完后水會滯留在布料內,需要掛在架子上烘干,然而,布料內部的水不易向外滲出,要將布料完全烘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從而降低了布料生產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人工擰干布料,提高生產效率的植絨布料。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植絨布料,包括底布,所述底布上表面開設有條形凹槽,所述底布上表面位于條形凹槽的上方粘結有滲水布層,所滲水布層上植有尼龍絨毛。
[0007]進一步地,所述滲水布層上涂覆有柔軟層。
[0008]進一步地,所述柔軟層由平滑劑涂覆在滲水布層表面形成。
[0009]進一步地,所述柔軟層的厚度為0.03mm-0.06mm。
[0010]進一步地,所述柔軟層上涂覆有高效植物液納米涂層。
[0011]進一步地,所述底布下表面向下依次粘結有彈性纖維層、阻燃涂層、防鼠層。
[0012]進一步地,所述彈性纖維層由一種粘結在底布上的超回彈性纖維形成。
[0013]進一步地,所述阻燃涂層由一種環保水性阻燃涂料涂覆而成。
[0014]進一步地,所述防鼠層由一種防鼠PE料在阻燃涂層上鋪設形成。
[0015]進一步地,所述防鼠層的厚度為0.lmm-0.2mm。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條形凹槽和滲水布層的設置,可較好的將水分從植絨布料上疏導出去,起到自動排水的效果,使布料能夠較好的被烘干,不需要人工去擰干,節省了人工成本;2、柔軟層使該植絨布料的表面比較蓬松、平滑,給人較為舒適的柔軟度;3、通過該彈性纖維層增強了底布的彈性性能,從而使該植絨布料具有較好的彈性,使用起來更加的舒適。【附圖說明】[0〇17]圖1是植絨布料的剖面示意圖。
[0018]圖中,1、底布;2、滲水布層;3、柔軟層;4、高效植物液納米涂層;5、尼龍絨毛;6、彈性纖維層;7、阻燃涂層;8、防鼠層;9、條形凹槽。【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21]一種植絨布料,如圖1所示,包括底布1,底布1由防水透氣面料制成,其成分由PTFE 膜與布料復合而成,由這種面料制成的底布1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和透氣性能,水不會滲入到底布1內部里,在底布1的上表面熱壓由向下凹陷的條形凹槽9,條形凹槽9從底布1的一端延伸至底布1的另一端,條形凹槽9均勻的排列分布在底布1上,在底布1的上表面位于條形凹槽9的上方粘結有滲水布層2,在本實施例中,滲水布層2包括滲水布,在底布1上表面上涂覆有粘結劑,滲水布通過粘結劑粘結固定在底布1上,滲水布平整的鋪在底布1上,從而形成滲水布層2,在滲水布層2上涂覆粘結膠水,在滲水布層2上植上尼龍絨毛5,通過粘結膠水將尼龍絨毛5牢固的植在滲水布層2上,絨毛布料上的水通過滲水布層2滲入到底布1上,底布1 上的條形凹槽9可將水分匯集到一起,并在條形凹槽9的牽引下,從底布1上排出,通過條形凹槽9和滲水布層2的設置,可較好的將水分從植絨布料上疏導出去,起到自動排水的效果, 使布料能夠較好的被烘干,不需要人工去擰干,提高了布料的生產加工的效率。
[0022]如圖1所示,在滲水布層2上涂覆有柔軟層3,在本實施例中,柔軟層3由一種平滑劑涂覆在滲水布表面形成,這種平滑劑在專利申請號為“200610053297.3”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已公開,將這種有機硅織物平滑劑涂覆在滲水布層2上,由于該平滑劑具有較佳的蓬松、平滑效果,從而使該植絨布料的表面比較蓬松、平滑,給人較為舒適的柔軟度;在本實施例中,柔軟層3的厚度為0.03mm-0.06mm,若柔軟層3的厚度小于0.03mm,則柔軟層3的厚度較薄,對應的,使用的平滑劑較少,平滑劑較難均勻的涂覆在滲水布層2上,達到的蓬松、平滑效果較差,若柔軟層3的厚度大于0.06mm,則柔軟層3的厚度較厚,對應的,使用的平滑劑較多,大大增加了該布料的生產成本,因此,柔軟層3的厚度優選為0.03mm-0.06mm,該范圍內的柔軟層3能夠達到較好的柔軟度,并且節省了一定的生產成本,有利于該植絨布料的大批量生產;
[0023]在柔軟層3上涂覆有高效植物液納米涂層4,該涂層由一種高效植物液納米涂料涂覆在柔軟層3上形成,該涂料在專利申請號為“201210431242.7”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已公開,該涂料可散發天然的植物香味,由該涂料涂覆而成的高效植物液納米涂層4,可使本實用新型植絨布料散發出植物香味,使布料更適用于家用沙發上,同時,該涂料還具有較好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安全環保,從而使植絨布料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對人體無害。
[0024]如圖1所示,底布I下表面從上向下依次粘結有彈性纖維層6、阻燃涂層7和防鼠層8,在本實施例中,彈性纖維層6由一種粘結在底布I下表面上的超回彈性纖維形成,這種超回彈性纖維在專利申請號為“200880127442.5”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已公開,這種纖維具有較佳的可壓縮性和回彈性,相對應的,由這種纖維構成的彈性纖維層6具有較好的可壓縮性和回彈性,通過該彈性纖維層6增強了底布I的彈性性能,從而使該植絨布料具有較好的彈性,使用起來更加的舒適;
[0025]在本實用新型中,阻燃涂層7由一種環保水性阻燃涂料涂覆而成,這種環保水性阻燃涂料在專利申請號為“201310381974.4”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已公開,由這種涂料涂覆而成的阻燃涂層7具有較好的阻燃性,可增強本實用新型植絨布料的阻燃性能,避免布料引發火災,提高了布料使用的安全性,同時,該涂料還具有較好的粘接能力,涂覆在布料上形成的層結構與其他層結構之間不易產生脫層,且安全環保;
[0026]防鼠層8由一種防鼠PE料鋪設在阻燃涂層7上形成,防鼠PE料通過粘結劑粘結固定在阻燃涂層7上,這種防鼠PE料在專利申請號為“201410247123.5”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已公開,這種防鼠PE料含有驅鼠材料成分,然后將該料鋪設在阻燃涂層7上,從而使布料具有較好的防鼠性能,可避免布料被老鼠咬壞,提高布料的使用壽命,在本實施例中,防鼠層8的厚度為0.1mm-0.2mm,防鼠層8的厚度小于0.Imm時,使用的防鼠PE料較少,防鼠PE料很難均勻的鋪設在阻燃涂層7上,達到的防鼠效果較差,若防鼠層8的厚度大于0.2_,防鼠層8的厚度較厚,使用的防鼠PE料較多,從而使布料的布質效果降低,使用的性能不如其他布料,因此,防鼠層8的厚度優選為0.1mm-0.2mm,使植絨布料達到的防鼠性能較佳。
【主權項】
1.一種植絨布料,包括底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1)上表面開設有條形凹槽(9), 所述底布(1)上表面位于條形凹槽(9)的上方粘結有滲水布層(2),所滲水布層(2)上植有尼 龍絨毛(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水布層(2)上涂覆有柔軟層 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軟層(3)由平滑劑涂覆在滲水 布層(2)表面形成。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軟層(3)的厚度為0.03mm-0.06mm。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軟層(3)上涂覆有高效植物液 納米涂層(4)。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1)下表面向下依次粘結有 彈性纖維層(6)、阻燃涂層(7)、防鼠層(8)。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纖維層(6)由一種粘結在底 布(1)上的超回彈性纖維形成。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層(7)由一種環保水性阻 燃涂料涂覆而成。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鼠層(8)由一種防鼠PE料在阻 燃涂層(7)上鋪設形成。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植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鼠層(8)的厚度為0.1mm-0.2mm〇
【文檔編號】B32B27/02GK205685890SQ201620608178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公開號201620608178.9, CN 201620608178, CN 205685890 U, CN 205685890U, CN-U-205685890, CN201620608178, CN201620608178.9, CN205685890 U, CN205685890U
【發明人】姚奕, 劉榮衛
【申請人】蘇州市綾羅美紡植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