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作為世界茶葉的發源地,是全球茶葉生產大國,茶葉在我國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留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生產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同時也是丘陵山區重要農業支株產業,是茶農脫貧致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重點產業。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茶葉的需要量在逐年增加,然而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效益,茶農施用大量化肥和農藥,以便提高茶葉的產量,化肥和農藥使得茶葉的品質卻在下降。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使茶葉種植由傳統的高產化向著生態化、健康化、優質化發展。因此,如何提高茶葉產量和生產有機茶葉是當今的研究熱點。
[0003]有機茶葉是一種按照有機農業的方法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在其生產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生產的茶葉。有機茶屬于真正純天然、尚品位、尚質量的健康飲品,我國建立有機茶基地近6000多畝,有機茶年生產量已達500余噸。有機茶葉的產量低問題一直阻礙著有機茶的大規模生產,然而有機肥料是影響產量高低的最關鍵因素。現有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往往存在以下問題:營養成分缺乏、養分不足、肥效不高、肥效緩慢、生產成本高等。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針對現有茶葉專用肥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肥料的配方中不含任何的化肥和農藥,符合有機茶葉的要求,以有機廢棄物為原料,能實現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又降低生產成本,使用本發明肥料能大幅提高有機茶葉的產量及品質,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0005]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7]蠶沙60-80份、食用菌渣40-60份、禽畜糞便25_35份、花生麩12-18份、味精廢液20-30份、中藥渣8-12份和微生物菌劑4-6份。
[0008]以上所述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微生物菌劑包括固氮菌1-1.5份、解磷細菌0.5-1份、解鉀細菌0.5-1份、補骨脂素1-1.5份和蘇云金桿菌0.5-1份。
[0009]以上所述禽畜糞便包括雞糞、豬糞、鴿子糞、羊糞和牛糞,含水量為10-15%。
[0010]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為:所述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70份、食用菌渣45份、鴿子糞30份、花生麩15份、味精廢液2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
[0011]—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I)取蠶沙60-80份、食用菌渣40-60份、禽畜糞便25_35份、花生麩12-18份、中藥渣8-12份和微生物菌劑4-6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20-30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3-4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0-15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
[0013](2)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2.5-3.5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為:
[0015](I)本發明肥料的配方中不含任何的化肥和農藥,符合有機茶葉的要求,以有機廢棄物為原料,既能實現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又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肥料還具有營養全面、養分充足、肥效快、肥效久、制備工藝簡單等優點。
[0016](2)本發明配方以蠶沙為主要原料,其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NPK、微量元素及少量作物生長生理調節劑,可以為茶葉提供全面的營養成分,與甘蔗渣、秸桿、草木灰相比,肥效更為顯著且肥效更長,克服了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存在的問題。
[0017](3)本發明配方中含有味精廢液,廢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可提高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提高茶葉的品質。
[0018](4)肥料中含有中藥渣,可減少茶葉病害蟲的侵害,避免茶葉在種植過程中使用任何的農藥,可提尚茶葉的廣量和品質。
[0019](5)微生物菌劑中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分解土壤的磷、鉀,含有補骨脂素和蘇云金桿菌,可以很好防治茶葉小綠葉蟬、茶葉螨、根腐病、白絹病等病害的發生。
[0020](6)使用本發明肥料用于種植有機茶葉,能生產純天然、高品位、高質量的茶葉,而且茶葉的產量提高20-30%,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適合大規模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不限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2]實施例1
[0023]—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60份、食用菌渣50份、雞糞30份、花生麩12份、味精廢液25份、中藥渣8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I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
[0024]制備方法:按重量份數計算,稱取蠶沙60份、食用菌渣50份、雞糞30份、花生麩12份、中藥渣8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I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25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3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0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2.5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0025]實施例2
[0026]—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65份、食用菌渣40份、豬糞25份、花生麩15份、味精廢液20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I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0.5份。
[0027]制備方法:按重量份數計算,稱取蠶沙65份、食用菌渣40份、豬糞25份、花生麩1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I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0.5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20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4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1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3.0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0028]實施例3
[0029]—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70份、食用菌渣45份、鴿子糞25份、花生麩15份、味精廢液2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
[0030]制備方法:按重量份數計,稱取蠶沙70份、食用菌渣45份、鴿子糞25份、花生麩1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25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3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2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3.0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0031]實施例4
[0032]—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75份、食用菌渣55份、羊糞25份、花生麩15份、味精廢液2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
[0033]制備方法:按重量份數計,稱取蠶沙75份、食用菌渣55份、羊糞25份、花生麩1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25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4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2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3.5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0034]實施例5
[0035]—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80份、食用菌渣60份、羊糞35份、花生麩18份、味精廢液35份、中藥渣12份、固氮菌1.5份、解磷細菌I份、解鉀細菌I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
[0036]制備方法:按重量份數計,稱取蠶沙80份、食用菌渣60份、羊糞35份、花生麩18份、中藥渣12份、固氮菌1.5份、解磷細菌I份、解鉀細菌I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35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4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5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3.5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0037]使用以上實施例的專用肥料種植茶葉,與有機茶葉常用肥料(禽畜糞便和草木灰混合)相比,在種植過程中無出現病害蟲的侵害,茶葉的產量提高了 20-30%,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和茶葉的口感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完全符合有機茶葉的要求。
【主權項】
1.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蠶沙60-80份、食用菌渣40-60份、禽畜糞便25-35份、花生麩12-18份、味精廢液20-30份、中藥渣8-12份和微生物菌劑4-6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固氮菌1-1.5份、解磷細菌0.5-1份、解鉀細菌0.5-1份、補骨脂素1-1.5份和蘇云金桿菌0.5-1 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畜糞便包括雞糞、豬糞、鴿子糞、羊糞和牛糞,含水量為10-1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蠶沙70份、食用菌渣45份、鴿子糞30份、花生麩15份、味精廢液25份、中藥渣10份、固氮菌I份、解磷細菌0.5份、解鉀細菌0.5份、補骨脂素1.5份和蘇云金桿菌I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蠶沙60-80份、食用菌渣40-60份、禽畜糞便25-35份、花生麩12-18份、中藥渣8-12份和微生物菌劑4-6份,混合均勻,在物料上層噴淋味精廢液20-30份,在發酵池內開始堆積發酵,發酵3-4天翻堆一次,整個發酵過程共10-15天,物料發酵后自然干燥,得到有機肥料; (2)將有機肥料加入造粒機制粒,得到粒徑為2.5-3.5mm的有機茶葉專用肥料。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機茶葉專用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該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蠶沙60-80份、食用菌渣40-60份、禽畜糞便25-35份、花生麩12-18份、味精廢液20-30份、中藥渣8-12份和微生物菌劑4-6份。本發明肥料的配方中不含任何的化肥和農藥,符合有機茶葉的要求,以有機廢棄物為原料,既能實現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又降低生產成本,本肥料還具有營養全面、養分充足、肥效快、肥效久、制備工藝簡單等優點,能大幅提高有機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IPC分類】C05F17/00, C05G3/00
【公開號】CN105175166
【申請號】
【發明人】張劍, 韋雄燕, 覃周強, 韋翠蘭, 韋翠云
【申請人】上林縣明山菌業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