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及測試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及測試筆,屬于涂料性能檢 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鍍鋁轉移涂料已廣泛應用于煙包、藥包等行業。由于凹印工藝中使用油墨的溶劑 較多,若轉移涂層耐溶劑性差,涂層則會在印刷時被凹印墨的溶劑溶解,出現掉涂層、咬底 發花的現象。因此需要鍍鋁轉移涂料具有一定的耐溶劑性能。然而目前測試耐溶劑的方法 主要依據國標GB/T23989-2009,其中依據擦拭儀測試存在測試工具不夠便捷靈活等缺點, 而且需要投入較大資金購買測試儀器;通過手工測試法測試則由于在多次擦拭棉簽時因人 而異的測試力度導致數據偏差較大,不同人之間無法進行數據交流。因此希望發明一種鍍 鋁轉移涂料凹印適應性測試筆,便于隨身攜帶,并且能夠快速得到測試結果,還具有很高的 數據重復性和可交流性。
【發明內容】
[0003]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 測試液及測試筆。
[0004]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數計 的如下組分: 丙酮 9~19%, 乙醇 30-50%, 醋酸乙酯 10~30%,
[0006] 醋酸正丙酯 15~25%, 醋酸正丁酯 10^20%, 維多利亞藍 1%。
[0007] 在對鍍鋁轉移涂層的耐溶劑型測試中可實現統一的標準,避免了因人而異的差異 而導致的無法在行業內進行有效的溝通和數據交換,從而標準鍍鋁轉移涂層的耐溶劑測試 方法。
[0008] 作為優選方案,對第一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19%, 乙醇 30%, 醋酸乙酯 20%.
[0009] 醋酸正丙酯 20%, 醋酸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
[0010] 作為優選方案,對第二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15%^ 乙醇 30%, 醋酸乙酯 19%,:
[0011] 醋酸正丙酯 25%,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
[0012] 作為優選方案,對第三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概, 乙醇 50%, 醋酸乙酯 M)%·,
[0013] 醋酸正丙酯 20%,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〇
[0014] 作為優選方案,對第四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9%,
[0015] 乙醇 35%, 醋酸乙酯 25%, 醋酸正丙酯 15%,
[0016] 醋酸正丁酯 15%, 維多利亞藍 1%。
[0017]作為優選方案,對第五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9%, 乙醇 50%, 醋酸乙酯 10%,
[0018] 醋酸正丙酯 10%, 醋酸正丁酯 20%, 維多利亞藍 1%。
[0019] 為快捷檢測出目標鍍鋁轉移涂料的耐溶劑性能,建議先選用第三等級的測試筆。 測試方法為:將測試筆垂直于測試面并劃過一段3cm左右的線條,等待數秒后用干燥的紙巾 擦拭劃痕,如若劃痕可擦掉或出現泛彩鋁層,則選用較低等級的測試筆;如若劃痕不可擦 掉,則繼續選用高一等級測試筆檢測。
[0020] -種基于前述測試液的測試筆,包括筆殼和筆尖,所述筆殼內設有溶劑腔,所述溶 劑腔與筆尖相連通。
[002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 1)具有極低的成本并且便于測試者攜帶,其混合溶劑是價格低廉的常用溶劑;
[0023] 2)測試方法簡單,只需垂直涂層畫一條線段即可判斷;
[0024] 3)耐溶劑性能測試結果價值高,可在行業內不同人之間交流分析。
【附圖說明】
[0025]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0026]圖1為本發明中測試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 的保護范圍。
[0028] 實施例1
[0029]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對第一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的測試液,各組分的重量百分 數分別為: 丙酮 19%, 乙醇 30%, 醋酸乙_ 20%,
[0030] 醋酸正丙酯 20%,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
[0031] 上述混合溶劑按以下步驟配制:
[0032] 將上述溶劑在室溫攪拌5分鐘后,再加入維多利亞藍繼續攪拌5分鐘,隨后立即裝 入測試筆內待用。
[0033] 此等級測試筆適合聚丙烯酸型樹脂,即此類型樹脂具有極優的凹印印刷適應性。
[0034] 實施例2
[0035]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對第二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 為: 丙酮 15%, 乙醇 30%, 醋酸乙酯 19%,
[0036] 醋酸正丙酯 25%,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
[0037] 上述混合溶劑按以下步驟配制:
[0038] 參照實施例1
[0039] 此等級測試筆適合聚丙烯酸型樹脂和硝化棉型樹脂,即此類型樹脂具有較優的凹 印印刷適應性。
[0040] 實施例3
[004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對第三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 為: 丙酮 9%, 乙醇 50%, 醋酸乙酯 10%,
[0042] 醋酸正丙酯 別°?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
[0043] 上述混合溶劑按以下步驟配制:
[0044] 參照實施例1
[0045] 此等級測試筆適合聚丙烯酸型樹脂、硝化棉型樹脂以及纖維素型樹脂,即此類型 樹脂具有較良的凹印印刷適應性。
[0046] 實施例4
[0047]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對第四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 為: 丙酮 9%, 乙醇 35%, 醋酸乙酯 25%,
[0048] 醋酸正丙酯 15%, 醋酸正丁酯 15%, 維多利亞藍 1%。:
[0049] 上述混合溶劑按以下步驟配制:
[0050] 參照實施例1
[0051] 此等級測試筆適合聚丙烯酸型樹脂、硝化棉型樹脂以及纖維素型樹脂,即此類型 樹脂具有中等凹印印刷適應性。
[0052] 實施例5
[0053]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對第五等級的耐溶劑性進行測試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 為: 丙酮 9%,
[0054] 乙醇 50%, 醋酸乙酯 10%, 醋酸正丙酯 10%,
[0055] 醋酸正丁酯 20%, 維多利亞藍 1°/〇。
[0056] 上述混合溶劑按以下步驟配制:
[0057] 參照實施例1
[0058] 此等級測試筆適合硝化棉型樹脂以及纖維素型樹脂,即此類型樹脂具有較差凹印 印刷適應性。
[0059] 本發明所提供的測試筆的結構如圖1所示,筆尖2設置于筆殼1的一端,筆殼1內設 置有溶劑腔3,溶劑腔3內填充有實施例1~5中的任意一種測試液,形成一個測試等級的測 試筆。
[0060]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 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
【主權項】
1. 一種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數計的如 下組分: 丙酮 .lf%, 乙醇 3:0~50%, 醋酸乙酯 10~30%, 醋酸正丙酯 15-25%, 醋酸正丁釀 10~20%, 維多利亞藍 1%。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特征在于,測試第一等 級涂層的耐溶劑性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19%' 乙醇 30%, 醋酸乙酯 20%, 醋酸正丙酯 20%,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特征在于,測試第二等 級涂層的耐溶劑性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15%, 乙醇 30%, 醋酸乙酯 19%, 醋酸正丙酯 25%,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特征在于,測試第三等 級涂層的耐溶劑性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9%, 乙醇 50%, 醋酸乙酯 10%, 醋酸正丙酯 20%, 醋酸正丁酯 1:0%, 維多利亞藍 1°/^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特征在于,測試第四等 級涂層的耐溶劑性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9%, 乙醇 35%, 醋酸乙酯 25%, 醋酸正丙酯 15%, 醋酸正丁酯 15%, 維多利亞藍 I%。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其特征在于,測試第五等 級涂層的耐溶劑性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數分別為: 丙酮 9%, 乙醇 50%, 醋酸乙酯 10%, 醋酸正丙酯 10%, 醋酸正丁酯 20%, 維多利亞藍 ?%。.7. -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測試液的測試筆,其特征在于,包括筆殼和筆尖,所述筆殼 內設有溶劑腔,所述溶劑腔與筆尖相連通。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檢測鍍鋁轉移涂料耐溶劑性的測試液及測試筆,所述測試液包括按重量百分數計的如下組分:丙酮9~19%,乙醇30~50%,醋酸乙酯10~30%,醋酸正丙酯15~25%,醋酸正丁酯10~20%,維多利亞藍1%。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具有極低的成本并且便于測試者攜帶,其混合溶劑是價格低廉的常用溶劑;2)測試方法簡單,只需垂直涂層畫一條線段即可判斷;3)耐溶劑性能測試結果價值高,可在行業內不同人之間交流分析。
【IPC分類】G01N33/00
【公開號】CN105606768
【申請號】CN201511002816
【發明人】董海普, 宋雯, 夏炳忠
【申請人】上海維凱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